这家由一对东北夫妻创办的大米企业,靠电商平台开拓成功之路

重点︰

  • 被称为“网红大米”的十月稻田,过去三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四成
  • 经过今年初完成的C轮融资,该公司引入中东阿布扎比政府资金,令估值增至126亿元

 

裴梓龙

中国长青电视剧《乡村爱情》作为脍炙人口的国民喜剧,以中国东北乡村生活为背景,道出邻居们嘈嘈闹闹、亲如一家的乡间生活。两年前,一家来自东北的大米企业,推出与《乡村爱情》联名的系列产品,在京东(JD.US; 9618.HK)与阿里巴巴(BABA.US;9988.HK)旗下的电商平台销售,配合一系列创意视频、搞笑海报及卡通漫画形式的《乡村爱情小剧场》,成功引爆网民热议,刺激销售激增,成为中国米业一时佳话。

这家颠覆中国大米销售渠道的东北米商,是在3月最后一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文件的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据传媒援引市场消息报道,它计划筹资最多3亿美元(20.6亿元),联席承销人为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与中信建投国际。

大米作为中国人的主要食粮,以往的销售渠道都是靠农产品批发、商业超市或小店零售,市场一直都由北大荒、福临门及华润五丰等主要品牌占据。2005年,一对东北夫妻王兵和赵文君投身大米行业,开展原粮贸易业务,花了6年时间打拼,终于成功开拓属于自己的市场。

2011年,王兵和赵文君创立“十月稻田”及“柴火大院”品牌,同时扭转大米只在线下售卖的概念。该公司首先与京东合作,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两年后加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进一步拓展营销渠道。2018年,该公司成立高档大米品牌“福享人家”,聚焦中高消费家庭客户,抢夺更多市场份额。

三年内营收倍增

招股文件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收入计算,十月稻田在2019至2022年一直是中国大米、杂粮、豆类及籽类行业综合性电商平台中,销售规模最大的公司。2022年,其市场份额达到14.2%,是排名第二位同业的2.7倍。

过去三年,十月稻田的营收稳步增长,从23亿元水平倍增至45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达39.6%,当中大米产品的收入占约80%左右,其次是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去年占总收入11.5%,至于干货及其他产品则占8.6%。

电商平台是十月稻田的主要销售渠道,该公司过去三年分别与24家、27家及29家电商合作,由该平台贡献的收入也从15.9亿元增至26.6亿元,占总收入近六成。

除了电商平台外,该公司的销售在2016年快速向线下渗透,建立“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其中线上自营店去年收入达4.9亿元,虽然同比下跌7.4%,但现代商超渠道的收入比2021年大增72.3%,占总收入比例达15.4%,并跃身为中国大米、杂粮、豆类及籽类行业现代商超渠道收入排名第四的公司。

在传统粮食行业中,十月稻田的增长速度令人咋舌,但其盈利表现却较为飘忽。该公司在2020年获利约1,400万元后,翌年转盈为亏1.73亿元,到了去年,亏损额更大增至5.64亿元。公司解释,主要是因为销售及经销开支增加,以及行政开支大升所致。

为增加销售收益,公司去年与超过3,500名网红合作,令销售及经销开支同比大增四成至3.15亿元;另外,由于向雇员提供总值6.91亿元的股份奖励计划,去年的行政开支更大增两倍至8.58亿元,成为亏损飙升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撇除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账面值变动与股份支付成本,该公司过去三年的经调整利润分别为2.2亿元、2.6亿元与3.6亿元。

获中东资金垂青

对比科网、人工智能与生物科技等企业,大米干粮这种传统行业欠缺爆炸性增长潜力,可能不符合投资者口味,但由于十月稻田依赖互联网销售,结合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新零售模式,吸引不少资本垂青。

该公司2020年9月的A轮融资,先获启承资本投入3亿元支持;不到1年后再完成14.5亿元的B轮融资,投资者除了启承资本外,还有中国知名风投红杉资本、云锋基金与CMC资本等。今年初,该公司的C轮融资更获得中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政府旗下MIC Capital,合共以3.7亿元认购2.96%股权,令估值高达126亿元。

参考同样来自东北、从事农产品销售并在内地A股上市的北大荒(600598.SH),最新市销率约5.6倍,以十月稻田去年营收45.3亿元计算,估计上市市值达254亿元,与北大荒的237亿元市值接近。

值得留意的是,为了吸引零售投资者,十月稻田在招股文件中提及未来的派息政策,声称每年宣派及支付可供分派利润20%作为股息。不过,公司在上市前已率先回馈股东,首先2020年派发了5,000万元股息,暂停一年后,去年再派发两亿元,因此年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余1.2亿元。

从线上走到线下,把传统大米干粮用网络重新包装,王兵和赵文君由一家小小的大米批发商,发展到与行业巨头分庭抗礼,并走到港交所门前静待上市。十月稻田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并非身处热门行业,只要愿意创新及专注经营,同样可以突围而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思考乐教育折让13%配股筹2.4亿港元

课后教育服务提供商思考乐教育集团(1769.HK)周三公布,向超过六名独立第三方发行合共1.1亿股新股,相当于扩大后股本16.3%;每股作价2.2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13.04%,认购总额2.42亿港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提升教学品质与学习体验,包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施升级,并用于与主要业务相关的人工智能项目,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思考乐教育是中国华南地区的民办教育提供商,主要提供美术、体育、绘画、表演等通识教育课程及课后托管服务。 今年上半年,思考乐录得收入约4.39亿元,按年上升10.1%;净利润6,293.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3.9%,毛利率34.3%,下降约10个百分点。 公司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3.01港元,升18.97%。近半年累跌约4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接特斯拉订单股价暴升 三花智控直斥传言不实

制冷元件制造商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2050.HK,002050.SZ)周四发公告,澄清市场传闻公司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的消息。公司直指传言不属实,也未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于今年10月15日亦没有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本周三市场有网络消息传出,特斯拉研发中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计划向三花智控订购线性执行器,总值达6.85亿美元。消息传出后,三花智控在香港的股价大升13%,成交量较周二倍翻,A股更急升10%而涨停。 三花智控今年7月才在港上市,股价在短短三个月内一度急升逾倍,至近日股价略回软,但仍较上市价22.53港元高出75%。 周四公司开盘跌5%报37.54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nnoCare licensing deal

宣布20亿美元对外授权合作 诺诚健华股价为何大跌?

交易对手Zenas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11月的临床阶段的全球生物制药公司,市场担忧Zenas能否兑现奥布替尼的海外研发承诺并承担后续巨额付款 重点: 首付款比例偏低是市场担忧的首要因素,3500万美元的现金首付款在整体交易规模中仅占1.75% 这并非是奥布替尼首次对外授权,曾在2023年被跨国药企渤健“退货”    莫莉 医药行业的BD交易历来被资本市场视为重大利好,因其不仅能带来即时现金收入,还能为后续研发管线注入支持。然而,近年来市场对这类交易的评估日趋理性。2025年10月8日,创新药企业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9969.HK,688428.SH)在A股长假结束前宣布了一项对外授权协议,潜在总交易金额超过20亿美元,然而市场反应出人意料:公告后两个交易日内,诺诚健华港股股价累计重挫约21.8%。 根据诺诚健华以及交易对手美国Zenas(ZBIO.US)的公告,诺诚健华向Zenas转让BTK抑制剂奥布替尼的多发性硬化全球独家权益,以及该药物在非肿瘤适应症的大中华区和东南亚以外的商业化权益,除此之外,以及两项临床前管线的权益。作为回报,诺诚健华有望获得的首付款以及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潜在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这一数字看似可观,但细究条款实则另有玄机。 根据协议,Zenas将向诺诚健华支付的首付款,真正在交易达成时支付的首付款现金仅有3500万美元,另外的6500万美元为近期里程碑付款,再加上Zenas的700万普通股股票,以10月7日收盘价20.85美元计算,这部分股票价值约为1.46亿美元。剩余的超过17亿美元则全部依赖于未来的研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这些款项能否到手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对这笔交易的反应异常冷淡,首付款比例偏低是市场担忧的首要因素,3,500万美元的现金首付款在整体交易规模中仅占1.75%,远远低于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的平均水平。交易对手的实力则是市场的另一重担忧,Zenas成立于2019年11月,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全球生物制药公司,2024年9月才登陆纳斯达克,2025年上半年,Zenas营收仅为1,000万美元,净亏损8,579.60万元,Zenas能否兑现奥布替尼的海外研发承诺并承担后续巨额付款存在一定风险。 奥布替尼曾遭“退货” 这次BD交易中的核心奥布替尼,是诺诚健华的支柱产品。奥布替尼作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针对复发或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适应症的BTK抑制剂,独家产品优势明显。在血液肿瘤领域,奥布替尼共获批三项适应症,且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5年上半年,诺诚健华收入同比增长74.3%,达到7.3亿元,主要归功于核心产品奥布替尼的持续放量,其销售额达到6.37亿元,同比增长52.84%。 这并非是诺诚健华首次就奥布替尼进行对外授权。2021年,诺诚健华曾将奥布替尼的多发性硬化等适应症授权给跨国药企渤健(BIIB.US),获得后者一次性支付的不可退还和不予抵扣的首付款1.25亿美元。相比之下,此次从Zenas获得的现金首付款金额明显较少。 然而,2023年2月15日,渤健决定为便利而终止(Terminate for Convenience)双方达成的上述合作和许可协议。渤健与诺诚健华均未披露终止合作的具体原因,但诺诚健华表示,会继续“加速推进奥布替尼作为潜在同类最佳BTK抑制剂在多发性硬化症(MS)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全球临床开发。” 目前,诺诚健华已于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针对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PPMS)的III期临床试验,并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SPMS)的III期临床试验。 诺诚健华管理层在10月9日的业务交流会上曾强调,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更多产品通过多种形式走向国际化,并表示“BD是公司未来三年的重中之重”。此次与Zenas的合作,已经是诺诚健华在2025年内的第二次出海BD。今年1月,诺诚健华与康诺亚(02162.HK)将共同开发的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ICP-B02)在部分领域的权益授权给美国Prolium公司,将获得最高5.2亿美元的总付款以及Prolium的少数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诺诚健华在BD交易中选择了“保留核心权益,出让非核心权益”的策略,保留了奥布替尼在肿瘤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以及在大中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非肿瘤领域的权利。目前,诺诚健华的市销率约为16倍,另一间因BD而股价震荡的创新药企业荣昌生物(688331.SH;9995.HK)的市销率约为21倍。这笔交易可以成为诺诚健华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还是又一次曲折之旅,唯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米SU7再传碰撞燃烧致死意外 累股价挫逾5%

小米汽车再度卷入安全风波。周一凌晨,四川成都一辆小米SU7行驶中发生碰撞后起火燃烧,导致驾驶人死亡。成都警方下午通报,死者31岁邓姓男子涉嫌酒后驾驶,事故仍在调查中。 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盘中一度重挫逾8%,最终收报49.08港元,跌幅达5.71%,单日市值蒸发近770亿港元。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自九月下旬新品发布会以来,小米股价累计下跌逾13%。 据财新报道,这已是今年第三起小米汽车碰撞后起火事故。3月安徽铜陵一辆SU7在高速公路激烈碰撞隔离带后起火,造成3人死亡;4月广东徐闻亦发生SU7与电动二轮车相撞酿两死事故。小米当时表示,火势为对方电动车电池爆燃所致。 SU7自去年3月上市以来累计销售近34万辆,小米汽车业务在今年第二季毛利率升至26.4%,显示业务仍维持高速增长。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