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MC.US 9987.HK
Yum China targets 20,000 stores by 2026

肯德基和必胜客的中国运营商计划将门店数量增加近50%,到2026年达到 2万家

重点

  • 百胜中国在疫情结束后恢复增长,计划到2026年扩大门店规模到2万家
  •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消费日益谨慎,这个计划或许会面临一定压力

    

阳歌

为百胜中国2.0做好准备吧。这是肯德基和必胜客餐厅在中国大陆的运营商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YUMC.US;9989.HK)发出的新信号,该公司于上周四公布了一项加速增长计划,要在未来三年将门店数量增加50%,达到2万家。

为了实现这一里程碑,它计划多管齐下,其中很多措施是在疫情期间因应而生的,那是充满挑战的1.0时期,当时公司在“保持韧性”上下足功夫。其中包括通过灵活的门店形式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和不同市场;拥抱新思路;以及深度参与中国快速发展的高端咖啡市场。

公司还计划加大力拓展加盟商模式,而其过去为保持对餐厅运营更强有力的掌控,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尝试。

现在,百胜中国的增长期望能否达成,就看中国的14亿消费者了。然而在不确定的经济形势下,消费者似乎正在控制支出。

 “随着公司RGM(业务韧性、业务成长、战略护城河)战略的升级,公司将更加注重增长。通过采用灵活的门店形式以及与加盟商的战略合作,百胜中国将在更多的地区拓展业务布局。”在西安举办的2023年投资者日活动中,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向投资界透露。

与2021年举行的上一次投资者日时相比,宏观形势截然不同。当时正值全球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全世界的公司都在努力探究前进方向,这场疫情也给中国带来近年最困难的经营环境。为了在困境中经营,百胜中国在那个时期的重点是保持坚韧、保护供应链及其他运营要素。

但随着疫情的消退,公司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增长上。

增长计划最重要的部分来自公司的门店网络,投资者日上给出的最新指引显示,公司今年的开店目标已从之前的1,100~1,300家提高到1,400家~1,600 家。其中大多数是肯德基和必胜客,这两个核心品牌占集团90%以上的门店数量。公司还运营着许多其他较小的连锁店,提供火锅和炖锅等更有本土特色的美食,同时还为2020年与意大利高端咖啡品牌Lavazza合作成立的咖啡合资企业,制定了宏伟的计划。

要实现2万家门店的目标,需要在未来三年大幅加快开新店的步伐,因为截至6月底,公司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只有13,602家。换句话说,从1987年进入中国到2020年达到1万家门店的里程碑,公司用了33年时间。现在,它希望在短短三年内到2026年实现2万家门店的目标。

重拾增长

在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背后,是百胜中国希望在收入和利润方面,恢复到疫情爆发前几年的稳定增长态势。随着疫情的结束,它甚至认为可以通过提高效率的方式来提振增长率,而其中许多提高效率之道,是在疫情期间的1.0阶段锤炼出来的。

公司告诉投资者,接下来的三年里,它的目标年销售额增长率将在高个位数至两位数之间,与2019年(疫情前的最后一年)9%的增长率大致相当或略高。在营业利润方面,公司也设定了类似的增长目标,将比2019年7%的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有所改善。公司表示,目标是在期间实现两位数的每股收益 (EPS) 增长,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非经营性因素,该指标的历史数据波动较大。

投资者对这份积极的增长计划表示了肯定,百胜中国的美股股价在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内上涨了9%。今年以来,股价略有上涨。

最近,不少经济指标都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包括出口连续四个月下滑、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甚至有迹象显示中国可能正在陷入通缩。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让消费者打开钱包,可能会成为百胜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不过,如果喜欢下馆子的人放弃价格较高的餐厅,转而选择价格更实惠的店铺,百胜中国也有可能从中受益。

公司股票目前的预期市盈率为22倍,略低于麦当劳(MCD.US)的23倍,但与前母公司Yum! Brands (YUM.US)的22倍相若。与国内同行相比,其市盈率介于知名餐饮品牌九毛九(9922.HK)的17倍和海底捞(6862.HK)的25倍之间。

在投资者日活动上,百胜中国重点介绍了提高效率和实现积极目标的几项战略。其中包括:由一个餐厅经理管理多家门店的新模式,目前有30%的肯德基、必胜客门店使用这个模式。公司最近还开始扩大加盟业务,计划未来15%至20%的新店通过加盟商开设,2023年的比例只有11%。

公司同时计划在未来3年内通过股票回购及分红的方式,给予投资者约30亿美元的回报。

百胜中国还对合资公司Lavazza寄予厚望,这个项目因为疫情而推迟,但现在公司希望借助中国的高端饮品热潮来继续推进。因为用4美元以上的价格来购买高端咖啡、奶茶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越来越司空见惯。

截至8月底,Lavazza合资公司拥有100家门店,但随着扩张计划恢复,上半年收入较2022年同期大致翻了一番。百胜中国表示,它的目标是大幅加快Lavazza的开店速度,并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该连锁品牌的数量增加十倍,达到约1,000家。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创新药收入大增 恒瑞医药上半年多赚近三成

医药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周三公布,截至2025年6月底止上半年收入达157.61亿元(21.9亿美元),按年增长15.9%,录得净利润44.50亿元,按年劲升29.7%。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大幅提升,上半年相关收入达95.61亿元,按年增加26.8%,占总收入逾六成。公司表示,部分新药如瑞维鲁胺、达尔西利等在医保内的使用逐步扩大,带动销售持续走高;同时,早期上市的创新药借新适应症获批亦持续放量。此外,公司从默沙东与IDEAYA Biosciences分别收取2亿及7,500万美元首付款,进一步推动利润增长。 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8.71亿元,其中研发开支32.28亿元,按年升6.3%,占收入比重20.5%。行政、销售及分销开支57.99亿元,增加10.9%,占收入比由38.4%降至36.8%。 恒瑞医药港股周四高开1.2%,至中午休市报77.4港元,跌1.4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思摩尔收入升盈利跌 中期赚4.9亿元

主营电子雾化技术的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969.HK)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18.3%至60亿元,但盈利下跌28%至4.92亿元。 公司解释收入上升盈利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期内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又加大自有品牌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另外,集团的法律及合规服务相关费用亦大增。 思摩尔周四开盘升0.6%至22.22港元,股价今年以来已升6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nvestors pile into CANbridge stock

北海康成完成1亿港元战略定增 两个半月股价飙涨逾15倍

罕见病赛道存在患者基数天花板与支付体系瓶颈,需警惕短期估值泡沫风险 重点: 战略合作可大大缓解北海康成的现金流压力,2024年末现金仅剩1050万元 北海康成市值的更大想象空间在于更广阔、支付能力更强的海外市场    莫莉 2025年的港股市场,创新药板块以113%的指数涨幅成为全球医药资产的领跑者,远超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与A股医药板块。在这场资本盛宴中,罕见病龙头企业北海康成制药有限公司(1228.HK)成为涨幅冠军,从5月末的0.136港元到8月14日盘中高点2.30港元,两个半月的股价涨幅高达1,591%,市值亦从不足1亿港元,飙升至突破9亿港元。 北海康成股价在短期内暴涨背后,是三重关键利好的集中释放:5月自研戈谢病新药获批上市并于7月开出首张处方;8月国家医保局“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通过其三款产品,罕见病支付体系破冰在望;同期引入百洋医药1亿港元战略定增,一举缓解现金流枯竭危机。 北海康成最近的一次上涨周期为8月7日至13日,在这四个交易日内,其股价分别单日上涨了7.07%、27.36%、23.7%和25.75%。这一轮大涨的背后是北海康成与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01015.SZ)的战略合作。根据双方的协议,北海康成将以每股1.34港元的价格向百洋医药发行总价为1亿港元的股份,百洋医药认购的股份将约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的17.65%,及经扩大后股本的14.99%。 百洋医药的主营业务是为上游药企提供医药产品的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合作企业包括罗氏制药、阿斯利康、安斯泰来等全球知名药企。除了直接入股北海康成,百洋医药也获得了北海康成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特定产品的独家商业服务业务,百洋医药的关联公司还可选择作为上述市场的分销商。 北海康成表示,此次战略股权融资旨在优化其商业化运营模式并增强其商业能力,加速已上市产品的市场渗透。公司尚未明示的是,这场合作亦可大大缓解北海康成的现金流压力。据公司2024年财报​,期内的营收仅8510万元,同比减少约17.3%,而年内亏损高达4.43亿元,同比亏损增加16.84%,期末现金仅剩1050万元。 有望破解支付难题 北海康成在罕见病领域研发实力受到认可,亦有三款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产品,为何业绩表现如此惨淡?因为罕见病患者的数量少,无法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但罕见病药物的研发成本高导致定价昂贵,国内医保基金优先保障基础疾病,对于治疗费用高昂的罕见病药物报销较少。 以北海康成最新上市的产品维拉苷酶β - CAN103(商品名:戈芮宁)为例,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针对戈谢病的酶替代疗法(ERT),于5月15日正式获批上市,7月2日开出首个处方,正式进入临床应用。戈谢病是一种遗传性糖脂代谢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属罕见病,过去中国患者只能使用进口药物,一年治疗费用逾百万元,戈芮宁的上市定价对比同类的现有疗法的降价至少在50%以上。但是,戈谢病在中国的患者仅约3,000人,即便大幅降价提高患者的可及性,也难以为公司带来大额营收。 8月12日,国家医保局公布的首批“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中,北海康成的戈芮宁、用于治疗黏多糖贮积症的海芮思以及治疗胆汁淤积性瘙痒的迈芮倍三款产品全部入围​​。北海康成表示,此次调整进一步丰富了医保和商业保险对创新药物的覆盖范围,有助于提升罕见病患者的可及性和治疗质量。 “商保创新药目录”是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首次设立的,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显著但支付压力较大的药品。该目录通过商业保险的补充支付机制,为高价罕见病药物构建了多层次支付通路,或许能化解“患者用不起、企业难回款”的行业困境。 尽管国内罕见病支付体系正在升级,但北海康成市值的更大想象空间在于更广阔、支付能力更强的海外市场。公司透露,正在计划推动戈芮宁出海。当前北海康成的市销率约为8.4倍,同样布局罕见病的荣昌生物(9995.HK;688331.SH)的市销率约为23倍,显示前者的股价曾长期被低估。投资者押注北海康成潜在的重磅BD交易前景,可罕见病赛道存在患者基数天花板与支付体系瓶颈,仍需警惕短期估值泡沫风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爱奇艺二季度同比转盈为亏蚀1.4亿

在线视频服务提供商爱奇艺(IQ.US)周三公布,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1%至66.3亿元,并录得净亏损1.337亿元,上年同期实现净利润6,870万元。 公司会员服务营收同比下滑9%至40.9亿元,在线广告服务营收同比下降13%至12.7亿元,内容分发业务营收亦下跌37%至4.37亿元。 据路透社报道,纽约上市的爱奇艺已聘请投行筹备赴港双重上市,拟募集资金2亿至3亿美元。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公司计划于第三季度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并有望在2026年农历新年前完成。 爱奇艺股价周三收涨0.9%,收报$2.30美元,股份年内累计涨幅达1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