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2015年与印尼投资公司Provident合资,雄心勃勃进军当地电商市场,结果因水土不服败下阵来

重点︰

  • 京东泰国和京东印尼宣布,将分别在3月3日及3月31日停止运营,但仍会维持在当地的物流业务
  • 京东印尼的访问人次远远低于主要对手Lazada和Shopee,8年来“白烧钱”,无法追贴对方的市场占有率

裴梓龙

2020年1月,中国电子商务巨擎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JD.US; 9618.HK)创办人刘强东在公司内部信件中表示,国际化、下沉市场及技术与服务是京东的“必赢之战”,然而经历接近8年努力,其“国际化战争”却遭遇严重打击。

早在去年11月已有消息传出,京东旗下的京东国际将于今年首季度关闭印尼和泰国电商业务,并已开始裁员。到了今年1月30日,京东印尼子公司JD.ID及泰国京东(JD Central)在官方网站宣布,于2月15日起停止接受订单,前者将在3月31日终止运营,后者则于更早的3月3日停运。

京东在声明中表示,在收缩东南亚电商业务的同时,会继续加码投资东南亚、欧洲及北美等地的仓储物流布局,并继续通过供应链基础设施,为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全球市场提供服务。

这个故事的寓意可能是,京东在该地区被竞争对手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腾讯(0700.HK)淘汰了,这两家公司通过拥有和投资两家最大本地企业Lazada和Shopee,表现远较京东为佳。

早在2015年,刘强东已经开始部署国际化,进军人口总量接近全球人口十分之一的东南亚市场,首站便选择了经济发展迅速的印尼,与当地投资公司Provident Capital合资创办京东印尼(JD.ID),只花了一年多时间,JD.ID提供的产品数量以十倍增长。

京东这场国际化战争,是采用自建物流及第三方商店入驻的运营模式,资本投入远比阿里巴巴收购Lazada、以及腾讯入股Shopee多。根据刘强东说,京东印尼将与京东商城在国内一样,需时5到10年成为印尼人、甚至是东南亚人最爱的电商品牌。

伴随东南亚电商市场高速成长,京东在2017年进军泰国电商业务,与当地大型零售商尚泰集团成立两家合资企业,尚泰占股50%,其余由京东、京东旗下的金融服务企业及Provident Capital持有。

难敌三大龙头

然而,8年过去,京东的电商平台在印尼并没有取得胜利,反而一直面对四方八面的强敌,除了三大龙头Lazada、Shopee和Tokopedia,还有后起的地头龙blibli。

据互联网数据平台SimilarWeb显示,在去年10月至12月,Shopee电子商务平台的访问量达5.44亿次,Tokopedia达4.05亿次,Lazada共2.24亿次,就算是blibli也有1.01亿次,但JD.ID仅有578.5万次;至于平均访问停留时间,Lazada、Shopee和Tokopedia达4分13秒至6分22秒,JD.ID只得2分28秒,可想而知京东印尼在“烧钱”8年后,根本未能撼动三大龙头的领导地位,一直处于挨打状态。

凯基证券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中国科网企业要走出去,尤其是在东南亚市场突围,必须因应当地文化来调整运营策略,“因为每个地方已有自己的龙头企业,要挑战它们并不容易,同时不少国家都有营商限制,有时更崇尚本地优先的文化,政策上的准入壁垒较高。”

的确,东南亚是一个广阔的市场,但不少国家的政策都偏向保护本地企业,像京东这种想直接进入印尼和泰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必须要取得相关营业牌照,而为了更快获得政府发牌,会选择与当地企业合资,获取政府信任。

正因为是合资经营,股东在生意发展亦较易存在分歧,例如Provident会不时参与京东印尼的员工管理、招聘等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京东也要面对当地员工生活节奏较慢、无意加班,流动性高等问题,就连京东的“小狗”标志,也因为印尼信奉伊斯兰教,对狗有较大负面印象,需把标志转成“小马”。

专注仓储物流

京东在印尼和泰国一直全力投资物流基础建设,但电商业务却面临水土不服、难以全权管理、文化差异等问题,加上长达三年的新冠疫情,令公司醒觉与其继续“烧钱”打一场胜算较低的仗,倒不如集中火力,将资源放在仓储物流业务。

据媒体报道,京东通过旗下的京东产发,在印尼便投资管理20个物流园,整体规模超过40万平方米;去年京东物流(2618.HK)更在马来西亚部署建立新的自营仓,主攻面对商户的市场。

中国互联网企业经历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如今正面对市场饱和局面,加上不时受到官方政策打击,因此希望“走出去”以寻求新增长点,但换来的却是处处碰壁。近年中国与美国及欧盟之间的政治角力,大幅减低中国科网公司大举进军欧美市场的机会,例如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腾讯的微信,以及阿里巴巴的淘宝,均受过欧美政府不同层面的打压。

即使在人口高达14亿的印度市场,旗下手机颇受欢迎的小米(1810.HK),去年也曾被当地政府指控涉嫌“逃避关税”,一度扣押6.76亿美元(45.8亿元)资产,导致小米在印度的生产线曾经停运。

即使新冠疫情去年在中国持续反复和多点爆发,京东去年三季度仍交出不错的成绩,除了收入同比增长11%至2,435亿元,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了60亿元净利润,形势看似相当不错。伴随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全面踏入后疫情复苏期,京东这次“壮士断臂”,并集中资源部署东南亚仓储物流业务,能否协助刘强东取得这场“必赢之战”,市场将翘首以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手回料中期扭亏为盈 最多赚6.8亿元

保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手回集团有限公司(2621.HK)周四公布,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利润介乎6.6亿(9,200万美元)至6.8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7,500万元,实现转亏为盈。 公司表示,业绩转正主要受惠于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收益,该项收益较去年同期的变动亏损增加约7.95亿至8.15亿元。 然而,期内经调整股东应占净利润预计为5,600万至7,600万元,按年减少约5,000万至7,000万元,主要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大、金融消费需求放缓,以及保险业在“报行合一”政策下调整中介经纪费率所致。 上半年收入料介乎5.45亿至5.65亿元,按年减少约1.4亿至1.6亿元;成本及费用则减少约7,500万至9,500万元,跌幅低于收入降幅。 手回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4.93港元,升5.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丘钛7月销售续向好 摄像头模组同比升16%

摄像头生产商丘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78.HK)周五公布7月的销售数据,上月手机摄像头模组售出3,783.6万件,按年及按月均上升15.9%;指纹识别模组售出1,440.2万件,按年及按月升2.6%及3.6%。 今年首七个月,手机摄像头模组共售出2.2亿件,按年跌10.8%,指纹识别模组累计售出1.087亿件,按年大升48%。 丘钛周五开盘升0.2%报12.7港元,股价自年初以来接近倍翻。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eahka targets Japan

拿下日本收单牌照后 移卡能否输出“中国模式”?

移卡攻入日本市场,获得当地信用卡业务资格,揭示其从跨境支付走向本地商业服务的全球战略转型 重点: 公司获得在日本开展在线与线下扫码收单业务的资格 不只服务海外中国游客,而是试图成为当地支付市场参与者    李世达 在日本,电子支付的选择不少,但现金依然是支付主流。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2024年国内无现金支付比率仅42.8%,且以信用卡(占82.9%)为主,行动支付(如扫码支付)仅占9.6%,大多集中于如PayPay、LINE Pay、Rakuten Pay等本地品牌。这样的市场特性,让外来支付工具难以真正打入日常场景,只能在观光区或特定商户中拥有一席之地。 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壁垒、低转换的市场中,来自中国的支付科技公司移卡有限公司(9923.HK)选择正面进场。本周,移卡宣布其日本子公司Yeahpay Japan已取得日本《割赋贩卖法》下的信用卡合约业务者注册资格,并同步通过PCI DSS国际安全标准认证,正式获得在日本开展在线与线下扫码收单业务的资格。 牌照让移卡得以从跨境支付“游客模式”,晋升为具备在地清算与商户服务能力的参与者,也揭示了其全球化布局的新阶段。 本地业务“新参者” 移卡此次在日本取得的牌照,与Alipay、WeChat Pay在日本的运营模式有本质区别。Alipay、WeChat Pay主要透过当地收单合作伙伴与商户签约,以“跨境支付”方式接入日本商户,也就是说,当中国旅客使用这些App扫码付款时,实际的结算仍发生在中国本土系统,商户透过当地收单服务商完成结汇。这是一种依赖“游客消费”的辅助性场景,商户也多集中在观光区与连锁零售。 移卡此次获得的是一张真正的“本地经营牌照”,是进入“本地商业支付体系”的门票,可以自主与日本商户签约,建立收单与结算网络,合法串接日本的信用卡支付体系,进行本地清算与商户服务,为商户提供一体化的收单与商业服务平台,服务日本本地消费者与中小企业,而非仅依赖中国游客的流量输入。 这也不难看出移卡的出海策略:不只是服务海外的中国游客,而是试图成为当地支付市场参与者的一员。 然而,日本支付市场远比表面看来更复杂。日本本土市场早已由PayPay、Rakuten Pay、d払い与交通系IC卡如Suica等主导,不仅用户数庞大,还深度整合了电商、电信与积分体系,使消费者黏性极高。与此同时,来自Square与Recruit旗下AirPay等国际与科技型平台,也凭借简易的POS设备与一体化的商户解决方案,占据中小企业市场。 平台生态联动 移卡着眼的,是将其在中国累积的商户服务能力、会员经营与数字广告推广等优势成功移植,或许能在高度饱和的日本市场中,寻找到具备特色的利基切入点。 根据公告,移卡将与其投资企业富匙科技共同推进日本业务发展,并借助其在小红书、大众点评海外版等平台的运营经验,为品牌商家提供“到店+本地生活”整合服务,输出类似中国的商业数字操作系统。富匙科技主要为线下商户提供数字化营运解决方案,已在东南亚地区与超过两万家门店建立合作关系。 更进一步看,若能以“中资电商平台出海的基础设施商”为核心定位,绑定内容、供应链、支付、会员经营等多环节,或许也有望在海外市场突围。 除了日本与东南亚,移卡在今年5月底刚拿到美国亚利桑那州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MTL)牌照,以及去年底获得的Money Services Business(MSB)牌照,其海外布局似乎将逐渐迎来收成阶段。…

简讯:贷款中介业务拖累 乐信二季度营收微跌

线上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四公布,二季度营收微降。尽管科技赋能服务板块强劲增长,仍未能完全抵消核心信用贷款中介业务的颓势。 截至6月的三个月内,公司录得营收35.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4亿元下降1.5%。其中信用贷款中介服务营收同比缩水15%至22.7亿元,科技赋能服务收入则跃升55%达8.3亿元。 公司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2.27亿元飙升至5.11亿元,增长逾倍有余,主要源于贷款及贷款担保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大幅波动。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四下挫4.2%。该股年内累计涨幅约9%。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