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礼制药有限公司宣布,已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新冠口服候选药ASC10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重点:

  • 虽然歌礼制药准备为其新冠口服药展开临床研究,但相关赛道竞争白热化,多款药物将申请上市,其进度仍然落后
  • 公司业绩表现不佳,上市以来股价低迷,市场期待利托那韦片提振销售额

莫莉

新冠病毒疫情催生出了千亿市值的“防疫”市场,让科兴生物(SVA.US)2021年净利润高达144.6亿美元(955亿元);病毒检测的庞大需求,也让九安医疗(002432.SZ)、金域医学(603882.SH)的检测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当人类与新冠病毒逐渐迈向共存,多款国产新冠口服药也密集公布进展,年内将迎来多款药物上市,因此该赛道也受到市场关注。

上周三,歌礼制药有限公司(1672.HK)发表公告,表示已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递交新冠口服候选药ASC10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横行逾两个月的股价受此消息刺激,当日随即大涨7%。

除了在美国申请临床试验之外,歌礼制药也正在中国进行该药的新药临床试验申报工作。ASC10是歌礼制药自主研发的成果,公司对该药物拥有完整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益。

歌礼制药在公告中表示,ASC10是针对新冠病毒RNA聚合酶(RdRp)的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该药表现出了对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多种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优异的体外抗病毒活性。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RdRp是这类型病毒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关键酶,它也因此成为新冠小分子药物的热门靶点。美国最早获批用于新冠治疗的瑞德西韦,以及全球首款获批的新冠口服药默沙东的Molnupiravir,都以RdRp为作用靶点。

除了RdRp之外,歌礼制药在新冠药物的另一重要靶点3CL蛋白酶也有布局 ,预计2022年下半年将提交ASC11临床试验申请,而辉瑞研发的新冠口服药组合Paxlovid中的成分奈玛特韦(Nirmatrelvir),就是3CL蛋白酶抑制剂。

新冠口服药竞争大

东兴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新冠治疗将是全球市场的增量主线。该机构认为,2021年新冠疫情带来巨大的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需求,例如辉瑞mRNA疫苗销售额达400亿美元,而预计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将是今年全球医药市场的最大增长点。

在国内市场上,歌礼制药需要与开拓药业(9939.HK)、君实生物(1877.HK、688180.SH)、先声药业(2096.HK)、云顶新耀(1952.HK)等十多家药企同台竞技。近期的竞争更日趋白热化,日本药企盐野义7月4日宣布旗下的新冠口服治疗药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新药上市申请,以抢攻中国市场。至于君实生物的VV116已经达到三期研究主要终点,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以及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均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这三款药物均有望于近期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歌礼制药长期主攻传统的病毒性肝炎治疗领域,旗下的ASC10、ASC11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未来研发能否成功仍属未知之数。当前多款国产新冠口服药即将上市,何以歌礼制药仍能靠申请临床试验消息获得市场青睐?

更重要的原因是半年财报公布在即,市场期待歌礼制药另一款重磅产品利托那韦片销售额提升。利托那韦片是辉瑞的新冠口服组合方案Paxlovid中的两种药物之一,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减缓另一款药物奈玛特韦在人体内的分解。而歌礼制药自主研发的利托那韦口服片剂是中国唯一通过生物等效性研究的产品,于2021年9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据辉瑞预测,Paxlovid的全年销售额可以达到220亿美元。Paxlovid今年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华海药业(600521.SH)、普洛药业(000739.SZ)、复星医药(2196.HK)等五家中国药企获得仿制药物组合中奈玛特韦的授权,而利托那韦口服片仅有歌礼制药的产品获批上市,因此市场前景广阔。

今年3月,歌礼宣布利托那韦片年产能已扩大至约5.3亿片,以满足国内和全球日益增长的潜在需求。目前,歌礼已向12个欧洲国家及中国香港递交利托那韦的上市许可申请,但暂未公布收到国内其他药厂的订单消息。

业绩低迷拖累股价

歌礼制药是港交所2018年推出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新规后首只生物科技股,挂牌一个月内股价便暴跌44%,此后更长期低迷,近月在3到4港元水平徘徊,仅为发行价14港元两至三成。

股价低迷的主因是业绩表现黯淡无光。公司过去两年合共亏损4.08亿元,远高于18年及19年的亏损额725万元和9,597万元,反映经营状况一直欠佳。

歌礼制药旗下已产生销售收入的产品共有三款,分别为治疗慢性丙肝用药达诺瑞韦、拉维达韦,以及用于慢性乙肝及慢性丙肝治疗的长效干扰素派罗欣。由于达诺瑞韦未能进入2020年医保目录,从此销售遭遇滑铁卢,达诺瑞韦、拉维达韦2021年的收入合计仅3.3万元,而派罗欣的销售额为7,091.8万元,占公司总收入92%。

歌礼制药长年亏损,市销率约为47.8倍,同样开发新冠药物的非盈利生物公司开拓药业、腾盛博药(2137.HK)的市销率分别为162倍与68倍,可见歌礼制药的较低估值,显示市场对其商业化能力信心有限。随着半年业绩公布在即,利托那韦能否支撑其业绩,市场将拭目以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津上精密预告年度利润急升

机床制造商津上精密机床(中国)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称,预计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将实现净利润7.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亿元增长约60%。 公司指业绩增长因中国制造业信心恢复,带动汽车、气动液压及一般机械加工领域支出增加。公告补充:“本集团推进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日本津上精密专于中国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间业绩发布后,股价应声上涨9%。目前价格处于52周区间的中位水平。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复星医药增持复宏汉霖至63.43%

复星医药(2196.HK)周一公布,于4月11日至17日期间,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收购子公司复宏汉霖(2696.HK)合计2,103.43万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购价24.6港元,约占股份总数3.87%,涉资共计5.17亿港元。 复星医药表示,今次增持是基于对复宏汉霖发展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并拟以自筹资金支付本次增持对价。今次增持完成后,集团持有复宏汉霖的股权比例将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复星医药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但今年1月遭少数股东反对而失败。过去六个月,复宏汉霖股价上升65.5%,来到36.5港元左右。 复宏汉霖股价周二早盘上涨,至中午收市报37.95港元,升11.7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从玉智农发盈警料去年盈转亏

从事农业种植及销售的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0875.HK)周一发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净利润转为净亏损,预计蚀1.3亿元,而2023年则有盈利5,140万元。 公司表示,期内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减少,同时又确认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相反2023年则有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的回拨。 从玉智农周二开市没起跌,报0.58港元,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从高位下跌超过7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oconut water giant if abandoning Singapore for Hong Kong, while coming up against the IPO deadline in a VAM agreement

椰水一哥if弃星选港 对赌协议要冲死线

椰子水品牌if创立12年,已成内地及香港销量一哥,近期要向资本市场进军 重点: 公司去年盈利按年增长近一倍 对赌协议下,要赶在2026年底前上市   刘智恒 中国饮料市场庞大,卖水的龙头有农夫山泉(9633.HK)及华润饮料(2460.HK)的怡宝,凉茶有加多宝及王老吉、功能饮品以东鹏及红牛为领头羊,至于近几年流行的椰子水,泰国的if已手执牛耳之位。 2013年泰国人Pongsakorn Pongsak创立if品牌,主力生产即饮天然椰子水,并将其引入中国市场。经过12年发展,if母企IFBH Pte.Ltd.计划进军香港资本市场,近日已递交上市申请。 根据申请文件,公司2024年的收入为1.58亿美元,较2023年大升80%。去年盈利3,332万美元,按年劲升98%。公司的收入中,椰子水占比达95.6%;集团去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35.5上升1.7个百分点至37.2%。 IFBH以轻资产模式运营,委托代工厂负责制造,代工厂要向IFBH认可的椰农及采集商采购椰子水。IFBH通过与各地分销商合作,藉后者的渠道将产品流向市场。至于仓配流程等,则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合作。 赢在一个塑料瓶 If能在市场打出一条光明大道,当然有许多成功要素,但主要一步棋,竟是以塑料瓶装载椰子水。骤眼看你会以为没什么大不了,但当你想明白椰子水的特质,就会发觉这确是一大妙招。 椰子水的卖点是天然健康,清甜解渴,其汁液就像水,以塑料瓶装载,可让消费者直接看到清澈的椰子水,心里就认为从椰子中取出没两样,感觉是天然产品,无添加,更健康。 正如农夫山泉为凸显其水的天然,经常挂在嘴边说自己的工作不就是天然水搬运工;以百分百椰子水为卖点的if,标榜的其实就是把椰子里的水汁装起来卖给你,其营销方法跟农夫山泉强调的卖点如出一辙。 消费者对if的天然卖点极受落,到2020年if已成内地椰子水的一哥,销量更连续五年位居榜首,市场占有率达34%,大幅抛离第二位的竞争对手。在香港市场更是一骑绝尘,自2019年开始,已连续九年销量第一,市占率达到60%。 2026:对赌死线 公司原计划在新加坡上市,最终却急转弯,选择香港作为资本赛道。公司解释,在港上市可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及企业形象,从而吸引客户、业务伙伴及战略投资者。而且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内地及香港,港交所与内地的联系紧密,选择香港更为恰当。 去年3月15日,公司与Aquaviva订立股份认购协议,后者同意认购125,000股新股,占扩大股份约11.1%,涉资1,750万美元。同时,Aquaviva亦获IFBH大股东Pongsakorn Pongsak授出一项认沽期权,若IFBH未能于2026年12月31日上市,投资者有权按每年12%的回报率计算,向Pongsakorn Pongsak行使认沽权利。 目前Aquaviva 已解散清盘,并将股份分配予三名股东,分别是淡马鍚旗下的Fullerton、Oasis Partners及10BIF Ltd。 强劲品牌护城河 虽然明年底是上市最后期限,但相信要在死线前完成上市,对IFBH问题不大。首先,其所处的椰子水为饮料中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灼识咨询,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预计从2024年的10.93亿美元,以19.4%的复合年增长率升至2029年的26.5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上,椰子水亦从2024年的50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8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1%。 另外,市场方兴未艾,竞争者虽不断涌现,然而if已成功建立饮品的形象,打造了自家的品牌,市场认受性十分强,后来者要分一小杯羹不难,要抢夺if的江山及冲破其护城河,殊实不易。 一个产品有多成功,只要看看市场的模仿者有多少,心里就有一个大概。电商平台上,曾先后出现了TF、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