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ton files for Hong Kong IPO

据报道,这家电动装载机和自卸卡车制造商上市筹集约2亿美元,其估值可能不低于10亿美元

重点:

  • 博雷顿科技申请在香港上市,其电动装载机和自卸卡车业务增长强劲
  • 公司似乎有望从中国对绿色技术制造商的大力支持中获益

  

阳歌

关于中国电动汽车巨大潜力的文章很多,包括最近围绕电动汽车是否受到不公平的国家支持的争议。但装载机和自卸卡车等电动工程机械这个市场受到的关注要小得多,而得益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商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个市场也具有巨大潜力。

博雷顿科技股份公司正加紧进军这个细分市场,上周五提交给香港交易所的上市申请显示,公司拟用在香港上市筹集的资金来提高产能。

公司已聘请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作为承销商,表明规模相对较大,且主要针对中国投资者。这与Smartkarma的一份报告吻合,该报告称博雷顿拟通过上市筹集约2亿美元,我们估计该公司的估值或不低于10亿美元。

博雷顿看上去远不如比亚迪(1211.HK; 002594.SZ)和特斯拉(TSLA.US)等那么有吸引力,后两家公司凭向全球销售数百万辆电动汽车(EV)而赢得了投资者。但博雷顿也具有不少潜在优势,包括竞争较少,以及国内市场强有力的政府支持,而这种支持最近引起了外国政府的诸多批评。

上市文件中的第三方研究显示,公司的两大主要产品是电动装载机和宽体自卸卡车,去年公司这两类产品销量分别在中国排名第三和第四。按数量计算,去年装载机和宽体自卸卡车的销量分别为484台和88台,由此可见这个市场多么有限。但其增长速度相对亮眼,博雷顿指出,这种电动工程机械的市场增长速度远远快于电动汽车。

申请书援引第三方数据称,“新能源乘用车历时八年才从近乎零基础达到5.5%的市场渗透率,但新能源装载机及宽体自卸车在不到六年时间便实现了相同水平。”

公司的优势之一是它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曾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一些人指出,最近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迅速采用清洁技术,加上经济在多年高速增长后放缓,中国可能已经实现碳达峰。

博雷顿指出,自然资源部今年4月发布的“绿色矿山”建设优惠政策反映了国家的支持,这有可能促进它的销售。更重要的是,公司的许多客户都是大型国有企业,与普通消费者相比,这些企业更有可能购买这类电动车,以支持北京的清洁能源目标。

锂价波动影响盈利能力

博雷顿还指出,从经济角度来看,购买电动自卸卡车和装载机对车主来说也是划算的,因为可以帮助他们节省运营成本。它表示,电动装载机的典型使用寿命是五年,在此期间车主通常可以节省约120万元。对于自卸卡车车主来说,省下来的费用甚至可能更多,在五年的使用寿命中,一台车最多可节省220万元。

考虑到博雷顿今年上半年装载机的平均价约为62.2万元,而其自卸卡车的平均价为139万元,这样的节省是相当可观的。

博雷顿成立于2016年,2019年首批产品面世。自成立以来,博雷顿共进行了四轮融资,筹集资金约14亿元,去年的最近一轮筹集了近10亿元。最初,公司计划在上海纳斯达克式的科创板上市,并在2023年初提交了相关文件。但它后来改变了计划,并在今年4月撤回了申请,转向国际化程度更高的香港市场。

公司的收入状况一直相对稳步上升,不过去年,作为当电动车电池的主要成分的锂,其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然后在今年大幅下跌后,它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它的营收从2021年的2.01亿元增至去年的4.64亿元,翻了一番多。今年继续强劲增长,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则从去年同期的1.61亿元增至2.67亿元。由于锂价飙升,公司的毛利率相当低,从2021年的3.7%下降到去年的2.0%。但随着锂价格下跌,这个数字在今年上半年回升至3.1%。

在过去三年,公司的收入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自2022年8月推出能够重载上坡作业的自卸卡车以来,自卸卡车在总销售额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此后,公司自卸卡车的平均售价从2021年的91.4万元大幅上涨至今年上半年的139万元。使得今年上半年自卸卡车销售额占公司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27.3%升至54%。

博雷顿仍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从2021年的9,750万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1.54亿元。

最后,我们来快速看一下该公司可能的估值,之前曾经深受投资者青睐的美国企业Nikola Corp. (NKLA.US)是一个不错的比较对象。在此我们应该注意的是,Nikola的股价最近大跌,过去一年损失了90%的价值,这突显了电动车在西方市场所面临的困难大于在中国。然而,在大幅下跌之前,Nikola的股票市销率相对较高,约为20倍。如果博雷顿今年的营收达到5亿元,按照类似市销率计算的话,它的估值将达到14亿美元。

当然,投资者也有可能对博雷顿的股票兴趣不大,就像他们最近逃离Nikola一样。但考虑到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支持程度要高得多,我们预计此次上市可能会在香港受到相对较大的欢迎,尤其是国有投资机构,它们可能成为该公司首次公开募股的最大买家。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六福集团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个月的第一季度整体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转跌势至双位数增长,分别按年升13%及14%。整体同店销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场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销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销售升1%,澳门跌1%,海外市场升20%。至于内地市场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销售,分别升14%、31%、19%。 公司称,虽然季内国际平均金价升约四成,按重量计价的黄金产品同店销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价首饰产品的同店销售本季进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团全球有3162间店铺,上季净减少125间,主要是内地品牌店减少。公司对内地中长线业务前景审慎乐观,计划今年度在海外净增加约20间店铺。 六福集团周五股价高开0.7%,至中午休市报22港元,升3.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受惠新游戏上线 创梦天地扭亏为盈

网游企业创梦天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119.HK)周四披露,受惠于新产品上线推动,预计2025年上半年业绩将同比扭亏为盈。 公司预计今年前六个月将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至5,000万元,较2024年同期1.09亿元的亏损显著改善。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达3,000万元至6,000万元,上年同期则为3,400万元。 公告明确指出:“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集团自研产品和新产品的上线,带来集团利润率的提升。”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1%至15.1亿元,净亏损则从2023年的4.53亿元同比扩大至5.29亿元。 创梦天地股价周五开盘上涨9.6%至0.91港元,随后持续上涨,早盘上涨20%。周四收盘时,该股年內已下跌6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微创机器人中期收入按年大增80%

机器人企业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四发公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较去年同期的9,924万元,上升70至80%。 收入大升原因是核心产品“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于期内销售强劲增长,上半年新签订单18台。另外“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核心区域的快速覆盖与渗透,销售稳步增长。“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后,需求亦渐上升。 由于收入快速增长,加上集团全方位降本增效提升经营效率,期内经调整净亏损按年收窄40%至1.25亿元。 公司周五开盘升1.3%报18.6港元,年初至今股价已升82%。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Motion share placement

跨足机器人领域 知行科技一年三度配股

跨足机器人、飞行汽车等领域的知行科技,正在以密集的节奏集资 重点: 这是公司12个月内第三度股份配售,累计集资额约5.3亿港元 今年公司积极跨足机器人领域    李世达 如果说一次配股是为了补充弹药、推进战略,那么在一年内完成三次配股,或许就是另一番故事。智能汽车技术企业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1274.HK),近日宣布一年内的第三度配股集资。如此密集的融资行动,透露的是公司的雄心?抑或是焦虑? 知行科技最新一轮配股于7月13日正式公告,拟配售最多15,495,000股股份,配售价为每股15.22港元,配售价较7月11日收市价16.72元折让8.97%。集资净额约为2.31亿港元。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四大方向:高阶智驾与驾舱一体解决方案研发、研发与生产设施升级、机器人业务并购与研发、以及一般营运资金等。 就在今年2月与去年12月,公司分别完成2.28亿港元与7,328万港元的配股筹资,截至今年6月底,两次配售尚未动用的净额分别为8,948万港元及1,108万港元。从节奏与规模来看,知行的资金计划明显已进入加速期。 跨界布局下的资本压力 急切的资金需求,源于其快速扩张的发展策略。2025年初,知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艾摩星机器人”,并于5月收购苏州小工匠机器人过半股权,后者拥有逾60项知识产权,专精于一体化关节模块,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与机械臂。结合大模型算法与自研模块制造,知行希望以此打开具身智能的应用新局面。 而在飞行汽车领域,早在去年4月知行已与一家中国头部飞行汽车企业合作,提供一体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类新业务看似与本业相隔遥远,实则在感知、决策与控制模块上具有技术迁移的高度共通性。此外,知行科技亦于今年3月公告拟收购一间位于德国、专精高安全电子控制系统的供应商,意在补强其域控制器产品的国际化技术深度。 尽管研发与扩张投入增加,但技术成果已开始转化为订单。今年5月,知行科技获得一头部新能源车企、两家传统主机厂与一海外车厂的新定点,涵盖高阶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域控平台与视觉感知模块。 同时知行也在强化核心优势,在高阶自动驾驶域控与中低算力平台部署上均取得成果。其自研BEV+Transformer感知架构已部署于瑞萨V4H等中算力平台,并与地平线征程3、征程6等国产芯片合作,降低对英伟达的依赖。2024年,公司累计交付22.7万套智驾方案,年增75%;获得35个新增定点,累计定点达65个,合作车企涵盖吉利、极氪、奇瑞、东风等。 去年亏损扩大 2024年,知行科技迎来第四个亏损年度。去年公司收入12.48亿元,同比仅增2.6%;毛利率却由9.94%降至7.28%,全年净亏损按年大增 47.8%至2.88亿元。2024年研发开支为2.81亿元,较2023年增加 29.56%。若不计研发支出,公司营运基本持平,显示成本结构压力依然沉重。 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56亿元,去年录得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为1.03亿元。若考虑到2025年计划中的研发投入、跨国收购与新业务布局,现金续航力面临挑战。这也说明为何公司密集推动配股,以保持战略执行所需的资金灵活度。 市场反应方面,配股消息公布后,知行科技股价两个交易日下跌约3.2%,报16.24港元,仍较今年4月的低点高约48%。反映短期资金的压力对股价形成牵制,但市场仍对其中长期技术落地与成长潜力具有一定信心。目前知行科技市销率(P/S)约为2.73倍,高于德赛西威(002920.SZ)的1.96倍,但低于黑芝麻智能(2533.HK)的17.85倍,估值仍属偏低。 知行科技正试图以技术主导的方式扩张其在AI+汽车、机器人与飞行交通领域的生态边界,证明自己是一家具技术实力与应用广度的企业。但对投资者而言,在业绩未实现拐点之前,仍应审慎评估其现金流稳健性与新业务转化效率。若能在机器人与飞行汽车等高潜市场成功复制自动驾驶量产模式,则当前估值或仍具吸引力;否则,频繁配股带来的股东稀释风险与盈利不确定性,将继续主导股价的走势。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