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锂电池成本飙升和电动摩托车价格下降,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利润下滑

重点:

  • 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和竞争加剧影响,电动摩托车制造商小牛电动去年四季度利润减少18%
  • 公司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速,将从去年第四季度的47%放缓至20%到30%

阳歌

不如叫它“不可思议的缩水牛”吧。

这是我们在电动车制造商小牛电动(NIU.US)发布最新季度业后的评价。虽然分析机构仍然相当看好这家公司,但投资者似乎在远离它在美国上市的股票。

小牛电动已经在1月份预先公布了第四季度的部分业,因此人们基本上心里有数。但是完整的报告仍然吓坏了投资者,引发了抛售,导致该股票在周一暴跌17%,创下历史新低。

总而言之,这只股票在过去52周跌去了约80%,其市值从去年这时候的逾30亿美元,跌至目前的6.22亿美元。

那么,财报里究竟有什么内容让投资者夺门而逃呢?

答案似乎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缩水牛”问题。首先,公司预测其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将急剧放缓。与此同时,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率下降,尤其是锂电池成本。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和世界范围迅速普及,锂电池的需求突然变得十分巨大。

我们过去曾指出,作为世界领先的电动摩托车制造商,小牛似乎有望从电动车的普及中获利。中国在推广这种清洁能源汽车方面尤其引人注目,它正在加快脚步,希望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这些政策帮助小牛在过去几年实现了健康的两位数增长。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中国市场,后者约占其销售额的90%。但该公司也在努力建立一个国际网络,希望把成功复制到其他渴望清洁能源汽车的市场。

虽然旺盛的需求在理论上是好事,它往往会催生模仿者,尤其是在中国。康迪科技(KNDI.US)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它在过去两年将业务从传统的小型电动汽车转向了摩托车生产。旺盛的需求通常也会推高成本。小牛电动CEO李彦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电动汽车和电动车的需求上升导致锂电池成本近期增长10%到20%。锂电池是两者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

 “从今年1月开始,我们开始看到锂电池(价格)的真正上涨,”他说。

急剧上升的成本迫使该公司从本月开始将中国市场的售价提高了5%。它还计划下个月提高在国际市场的价格。

利润缩水

甚至在1月份锂电池价格飙升之前,小牛电动已经感受到了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全球正面临着数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波通胀。这使得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5.2%降至22.6%。

但小牛电动缩水的,不仅仅是利润。该公司还预测,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将增长20%到30%,达到6.57亿元至7.12亿元之间。若是放在一家更为成熟的公司,这样的增幅看起来可能是健康的,但这与小牛电动第四季度报告的46.7%和2021年全年51.6%的增幅相比,不能不说是大幅放缓。

该公司预测,2022 年,电动摩托车销量将达到150 万台至170 万台,增幅高达45%至64%。

销量强劲增长与收入增长疲软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小牛电动的平均售价(ASPs)不断下降的结果。这种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牛的电动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最近大受欢迎,它们的售价往往低于公司主要产品电动摩托车。但竞争的激烈也是一个因素。

小牛电动表示,第四季度平均售价下降了7.3%。在此期间,中国市场的价格其实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每辆电动摩托车的价格仅轻微下降0.9%。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海外市场,每辆车的收入下降了36%,公司将其中一部分原因归咎于电动滑板车的人气飙升。

在财报数字大幅收缩的情况下,小牛电动公布本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8%,至4,760万元,扭转了前两个季度的利润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但该公司表示,它将坚持近期门店大举扩张的政策,这看起来是保持其领先地位的必要举措,但也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公司高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计划今年增加1,000家门店,相当于去年底在中国3,108家门店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

即使在近期股价承压,与同行相比,小牛电动的估值仍然相对较高。它的历史市盈率为26倍,而康迪为23倍,意大利的比亚乔(PIA.MI)为18倍。

分析机构对该公司依旧更为乐观,今年1月和2月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全部9家分析机构都给出了“买入”或者“强力买入”的评级。他们给出的平均目标价高达36美元,是最新价格的四倍多。对于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来说,这种分析师看涨、投资者看跌的分歧,如今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以目前的水平来看,这些股票确实看起来很便宜。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停牌中的陆金所 首席风险官辞任

线上信贷平台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LU.US; 6623.HK)周五宣布,Youn Jeong Lim 因“个人工作安排”辞任首席风险官职务;自10月24日起,该职位由程建波接任。程建波今年4月加入陆金所前,其职业履历涵盖京东、平安银行及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 公告发布后,陆金所美股周五上涨2.8%,年内累计涨幅达38%。其港股自今年1月因与前审计机构存在分歧而暂停交易至今。 公司7月披露已聘任安永为新审计机构,迈出重启财报披露的关键一步。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陆金所尚未发布正式季报;但今年7月业务更新公告中透露,截至6月底未偿还贷款总余额为1,934亿元,同比下降17.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创维旗下创维数字首三季净利按年减64%

电子产品制造商创维集团有限公司(0751.HK)周日公布,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前三季度收入64.56亿元(9.06亿美元),同比下降2.45%,净利润8,585.9万元,同比下降63.69%。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3.3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由于战略备料及客户提前备货,期末存货增至21.19亿元,较年初上升39.4%;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净流出8,362.8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4.53亿元。 创维数字是一家提供智慧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终端、宽带设备和专业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已将业务扩展至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车联网等领域。 创维集团股价周一高开随后转跌,至中午休市报4.14港元,跌1.43%,该股过去六个月累升约31.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any make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资本市场对三一重工的迷思 是科技新贵还是老牌巨头?

这家重型工程机械制造商的首次公开募股,或成香港今年第三大IPO,募资额约15亿美元 重点: 三一重工期海外销售额已超过总营收半数,公司期望快速全球化能打动投资者 这家工程机械制造商在港交所的命运,或取决于投资者将其视为高科技成长股还是传统企业   阳歌 科技新贵还是老牌传统产业巨头?这个关键问题正萦绕著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31.HK;600031.SH)。作为中国领先的重型工程机械制造商,公司拟于周二登陆港交所,上市规模有望跻身今年香港第三。 上周五,三一重工宣布以每股20.30至21.30港元价格发行约5.8亿股,是次上市预计募资约120亿港元(约合15.4亿美元),将是香港近年最火爆IPO市场中规模第三的募资,仅次于5月募资45亿美元的电动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750.HK;300750.SZ),以及上月募资32亿美元的紫金黄金国际(2259.HK)。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香港募资超10亿美元的六宗IPO中,除紫金黄金国际外,均属“A+H”两地上市,这些企业在深圳或上海上市后,为提升国际影响力再度赴港上市。三一重工完全符合这定位,其港股招股书中大篇幅宣传国际化战略。后文将详述这一点。 不过,首先需聚焦估值问题,此类两地上市公司近期呈现有趣转变:简言之,与A股估值相比,香港投资者对科技与传统经济公司的估值迥异,前者随时出现溢价,后者估值只属一般。 宁德时代是前者的典型代表,其港股市盈率达36倍,显著高于深市27倍的估值水平。另一端则是典型传统经济的海天味业,这家中国酱油龙头港股市盈率仅24倍,远低于沪市的32倍。 这意味三一重工港股估值的核心问题在于,本土投资者将其定位为科技企业抑或传统经济。公司近期业绩表现中规中矩,今年上半年营收从去年同期的391亿元增至448亿元人民币(约合63亿美元),增幅约15%。与此同时,公司正加速将AI与无线通信等技术元素融入重型工程机械,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 2003年,三一重工登陆沪市,当前A股市盈率约25倍,高于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国内同业,但略低于美股巨头卡特彼勒(CAT.US)的27倍。 需注意,三一重工港股定价区间对应市盈率达27倍,与其A股估值基本持平且略高。因此,该股上市后走势,将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属性的判断。基于其国际化扩张及前述科技元素,我们预计其或获接近科技股的估值水平,但可能难及宁德时代的溢价高度。 国际增长故事 搁置估值讨论后,我们将聚焦三一重工的企业发展脉络,尤其是招股书重点凸显的国际化扩张。现阶段,其国际业务增速总体远超国内销售,但今年上半年中国区业绩异军突起,公司归因于本土市场复苏。 创立于1994年的三一重工,曾多年受惠于中国基建地产热潮,当时全国住宅、商场、写字楼及道路建设如火如荼。但疫情冲击叠加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重挫其国内业务。更重要的是,国内业务毛利率显著低于海外市场,这也成为中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从而提升盈利能力的主因。 三一重工称,早在2002年便开启设备出口,产品现已覆盖超过150个国家。2010年,公司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在印度投产。此后,相继在美国、德国、印尼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目前,公司坐拥16个国际制造基地,与其在华运营的30个基地规模几近平分秋色。 庞大的海外需求叠加本土市场疲软,推动国际销售额占比突破公司总营收五成。今年前四个月,海外销售贡献率达57.4%,中国区占比42.6%。 如前所述,公司海外销售毛利率远超国内,今年上半年分别达31.2%和22.1%,推动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升至27.6%。该指标自2022年的22.6%持续攀升,印证制造效率提升。 三一重工盈利能力同样表现不俗,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5%至52.9亿元人民币。其资产负债率亦稳步下降,截至今年4月已从2022年的58.4%降至50.6%,呈现健康态势。 归根结底,三一重工堪称运营良好的企业,具备值得称道的全球故事。公司计划将上市约三分之二募集资金,用于拓展全球销售及制造网络,将进一步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眼下核心问题,在于国际投资者究竟会将其视为高增长科技企业,还是又一家传统经济的代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力斯招股集资132亿元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927.HK; 601127.SH)周一公开招股,发售1亿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131.5港元,集资131.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13,282.62港元。公司于本周五截止认购,下周三在港挂牌。 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42.69万辆,按年增长183%,旗下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已推出四款车型,去年交付量达20万辆,其中问界9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的销量冠军。 赛力斯去年收入按年增长3倍至1,451亿元,并扭亏为盈取得利润59亿元。今年首六个月,收入微跌4%至62.4亿元,但纯利增长81%至29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