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GR.US
UP Fintech is a stock broker

全球股市波动推动交易量激增,这家互联网券商第一季度收入与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重点:

  • 老虎证券第一季度收入同比跃升55%,净利润飙升147%
  • 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推高交易频次,这家互联网券商得以受益于加剧的市场波动

 

梁武仁

不确定性虽是投资者的一大公敌,却可能成为一家券商的挚友。

对于依赖交易佣金的多家券商而言,第一季度便是如此。当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投资者警惕之际,市场波动性加剧,令该行业普遍受益。这种不确定性时而引发抛售潮,时而引发反弹潮,但无论行情走向如何,高涨的交易量始终为券商带来更多佣金收入。

向上融科(TIGR.US)上周五发布的财报显示,旗下专注海外华人投资者的老虎证券表现尤为突出。公司第一季度交易量暴涨逾150%,推动收入同比增长55%至1.23亿美元。更亮眼的是,其净利润飙升147%至3,040万美元,净利润率从2024年同期的19%上升至约25%。

鉴于大中华区(含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投资者是其核心客户,老虎证券或受益于中国股市的强劲表现。在促消费等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推动下,沪深港三地股市首季录得稳健涨幅。本土AI初创企业DeepSeek的技术突破,带动的科技股乐观情绪,同样成为市场信心的助推器。

尽管业绩亮眼,老虎证券首季收入增幅较竞争对手富途证券(FUTU.US)81%的强劲增长,仍显逊色。但在销售方面,老虎证券未必落后于规模更大的对手。

当季,老虎证券佣金收入增长约110%至5,800万美元,占总收入48%。富途此项收入亦增长114%至23亿港元(约合2.97亿美元),占比约49%,可见两家公司佣金增速基本持平,且均超过更聚焦美国市场的微牛证券(BULL.US),这家同样瞄准海外华人投资者的券商于4月上市,其佣金增幅为46%。

老虎与富途的总收入增速差异,主要源于保证金交易与证券借贷服务的利息收入。该项收入,在2024年首季曾是老虎证券最大收入来源,今年同期仅增长23%至5,380万美元。相比下,富途此类收入升53%至20亿港元。

市场波动性持续

首季助推券商业的股市波动已延续至第二季度,意味相关企业有望再创佳绩。老虎证券首席执行官巫天华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引发股市震荡,推动公司4月交易量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他进一步表示:“整体而言,我们对二季度迄今的发展态势相当满意。就交易量而言,4月市场波动性显著抬升,这主要受关税忧虑情绪驱动,推动我们单月交易量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刷新历史纪录”。

公司首席财务官曾庆飞指出,除股市波动等不可控因素外,老虎证券正采取更具战略意义的举措维持收入增长——着力进军香港,该区“用户质量更高”。香港是富途的核心市场,老虎证券在该市场的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在其全球布局中高居榜首。

近年为规避本土市场监管风险,老虎证券与富途均加速海外布局,此类风险在2023年1月达到顶峰。中国证监会认定两家机构因允许境内客户无牌开展跨境交易属违规操作,责令其停止在中国内地接纳新客户,但允许继续服务现有客户。

彼时,两家公司已着手客户群体多元化,如今增长引擎已完全转向海外市场。

老虎证券早期主攻新加坡市场,富途则聚焦香港。老虎证券近期战略重心转向香港,将使其与富途及众多竞争者在这片红海市场正面交锋。两家公司还将要面对巨头蚂蚁集团这个强劲新玩家,这家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今年4月收购香港券商耀才证券(1428.HK),正式进军该领域。

竞争白热化,意味需增加营销支出获客,将侵蚀利润空间。这一趋势已在老虎证券显现,其第一季度营销成本同比激增148%,成为除员工薪酬外的最大开支项。

巫天华表示,产品多元化推升每用户平均收入,助力老虎证券有效控制固定成本的上升,底层盈利能力仍显著提升。本质上,这意味客户对平台新增服务的使用率提高,使公司获得更优规模经济效益。

财报发布当日,老虎证券股价收跌,但次日强劲反弹。该股18.6倍的延伸市盈率反映投资者看好其前景。有相似情況的富途,市盈率達17倍,微牛证券9.2倍的估值则相对较低。相对于国际同业Robinhood Markets(HOOD.US)的41倍与嘉信理财(SCHW.US)的27倍,显示投资者对中国背境的券商较谨慎。

若贸易紧张局势持续,最终重创全球经济,企业盈利如市场所忧出现下滑,投资者或将收缩交易规模,终结券商行业的这轮盛宴。但在这种情景降临前,该行业的景气周期至少在未来数月有望延续。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Hithium production base

新闻概要:海辰储能有望继续推进香港IPO进程

这家储能企业的首次申请因六个月期限到期而失效,鉴于其国际业务与储能系统业务增长迅猛,公司有望于年底前更新申请 阳歌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早前提交的IPO申请失效后,可能在未来三个月内重启香港上市进程,此举旨在为其全球扩张计划融资并加速发展储能系统业务。 公司今年3月的首次上市申请因未能在六个月内完成IPO,于上月底失效——这是多数企业首次上市尝试的常见现象,而非失败征兆。此前不久,另一家储能企业思格新能源的上市申请也因同样原因失效。 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海辰储能有望于今年年底前重启香港IPO进程。 储能板块当前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亮眼,强劲的增长前景与政策红利引发投资者浓厚兴趣。海辰储能也积极把握全球市场机遇: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电站及发电设施加速建设,配套储能电池与系统的需求持续激增。这类储能设备通过高峰发电期储电、低谷期放电,构成新能源设施的关键环节。 根据海辰储能3月招股书中引用的第三方市场数据,随着需求扩张,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每年1,000吉瓦时。 海辰储能创立于2019年,为家庭、商业及工业用户提供储能电池与系统。公司以约11%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三。其2022至2024年间年发货量年均增速达167%,2024年实现35.1吉瓦时的交付规模。 近期海外储能需求激增帮助公司获得欧美及中东多笔国际订单,推动其2025年上半年储能产品出货量跃居全球次席。厦门、重庆两大生产基地自3月以来持续满负荷运行,山东菏泽新工厂亦在建设中以扩充产能。为对冲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新厂已率先投产——这使其成为国内储能行业首家在美建成投产的中国企业。 海辰储能去年营收达129亿元(约18.1亿美元),较2023年的102亿元增长26%。其中高毛利的储能系统业务营收表现突出,从上年的19.7亿元增至46.7亿元,增长超过100%,在总营收占比由19.3%提升至36.2%。 其海外业务拓展同样迅猛:海外销售占比从2023年的1%跃升至去年的28.6%。今年8月公司与沙特电力公司(Saudi Electricity Co.)达成价值约26亿元的重大供货协议,实现关键突破。在盈利层面,海辰储能去年达成另一重要里程碑——实现经调整后盈利,全年录得3.1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AI机器人开发商云迹科技公开招股 集资6.6亿

机器人服务AI赋能技术企业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70.HK)周三起至下周一公开招股,全球发售690万股,发售价为每股95.6港元,预计集资约6.6亿港元,下周四挂牌上市。 云迹科技主要提供机器人及功能套件,辅以AI数字化系统的服务,主要专注于开发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其产品可应用于多类场景,目前收入主要来自酒店,去年收入为2亿元,按年升47%,占比达83%。去年公司收入2.4亿元,按年升68.6%,净亏损1.8亿元,按年收窄三成。 公司过去已完成八轮融资,引入联想基金、阿里巴巴、腾讯、携程等投资者。申请文件显示,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联想基金、阿里、腾讯及携程预料会于云迹上市后分别持股3.8%、2.65%、8.18%及2.42%。 公司称,集资所得净额约5.9亿港元,其中约60%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约30%用于提高中国境内外商业化能力,拓展与医疗机构、工厂及商业楼宇场景的潜在客户,余下10%为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6,700倍 长风药业午收升181%

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三首日在港挂牌,开市即升219%报47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中午收报41.5港元,升181%。 公司发售近4,12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4.75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6,697倍,认购一手的中签率只有1%;国际配售超额11.7倍,集资净额5.25亿港元。 长风药业主要专注于吸入技术及吸入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公司今年首季度的收入按年跌2.7%至1.36亿元;期内盈利按年升逾倍至1,281.5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Property management stocks lack investment highlights; Guo Xin Service’s prospects underwhelm

物管股乏投资亮点 国信服务难寄厚望

房地产市场泡沫爆破后,连带物管公司也受牵连,国信控股是近几年首家申请上市的物管公司 重点: 过去三年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今年上半年受赔偿影响,盈利出现倒退   白芯蕊 港股气氛炽热,连近年较少投资者注意的物业管理股,也趁机部署上市;在大湾区及湖南提供物业管理及代理的中国国信服务控股有限公司,最近上载上市申请文件,为进军香港上市铺路。 国信服务由集团主席梁赞文2006年创办,主要业务包括为控股股东物业开发商国信控股提供物业管理、物业代理与增值服务。国信服务总部设于佛山,为当地第四大市场参与者,在大湾区物业管理服务及代理服务市场中位列头40名,市场份额却只有0.08%。国信控股则主要在广东省从事物业发展,1995年由梁赞文成立。 大湾区物管增长快 中国城镇化比率不断提高,配合城市人口增长,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业主追求优质生活品味也变相增加,推动物管服务的收益高速增长,尤其大湾区,以收益计,较全国物管行业增长速度更快。2019年至2024年,大湾区物管市场规模由1,807亿元增长至4,556亿元,复合增长达20.3%,比中国整体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复合增长11.6%快得多。 面对内地楼市进入寒冬,多间内地发展商及物管的业绩都见红,但国信服务业绩仍录得盈利,2022至2024年纯利达2,018万元、2,808万元和3,733万元。至于2025上半年却因为一宗交通事故,需向第三方作出赔偿,令其他开支大增659%,以致期内盈利按年倒退25.4%至978万元。 集团目前有三大业务,包括物业管理、物业代理服务与增值服务,2025上半年分别录得毛利1,320万元、1,131万元和514万元,占集团总毛利的44.5%、38.2%和17.3%。 截至今年6月底,国信服务有42项在管物业项目,面积达540万平方米,物业管理服务包括住宅和非住宅,2025上半年毛利1,320万中,住宅与非住宅物业占比分别为58%和42%,值得留意的是业务主要由母公司国信控股贡献,比例高达68.3%。 收入由母企贡献 物业代理服务依赖母公司比例更大,业务主要为内地一手楼盘提供物业代理服务,尤其专注住宅及停车位。2025上半年代理业务收益与毛利由控股集团提供,包括君御海城及君御海岸。期内并再获母企委聘,为三个项目提供代理服务。 不过,内地楼市依然疲弱,中指研究院10月1日发布的中国百城二手房价格,9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13,381元,按月再跌0.7%,更是连续41个月按月下跌。至于第三季则跌2.3%,较第二季跌幅扩大0.14个百分点,反映内地楼市仍未见起色。 房地产顾问公司戴德梁行便指出,虽然最近广州与深圳分别有政策出台,包括广州全面取消所有住宅限购,以及深圳松绑限购和信贷审批,但大湾区内各城市楼价走势分歧大,该行更估计整个大湾区今年楼价最多跌5%。 龙头PE低于10 内地楼市未走出低谷,不仅内房股受累,连物管股的估值也大受打击,以龙头中海物业(2669.HK)为例,上半年纯利7.7亿元,按年升4.3%,也因为庆祝公司上市十周年,宣布派特别股息每股1仙,但依然未能拉高估值,预期今年市盈率只有9.4倍,与过往超过30倍预期市盈率,明显差一大截,中海物业股价第三季跌8%,明显跑输恒指同期升11.6%。 曾是蓝筹的碧桂园服务(6098.HK),业绩表现就更差,上半年纯利倒退30.8%至9.97亿元,兼不派中期股息,目前预期市盈率只有8.9倍,虽然第三季公司的股价升0.8%,但表现也是远远落后大市。 整体来说,由于内地楼市仍未走出谷底,投资者对物业管理热情已过,加上国信服务不是内地行业龙头,吸引投资者的亮点有限,以目前物管股行业龙头预期市盈率仅10倍以下,估计国信服务估值只有更低,即使在新股热爆的环境下,也乏短炒机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