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瑞士信贷、摩根大通和贝莱德集团在最近几个月纷纷减持这家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的股份

重点:

  • 几家大牌股东在过去三个月纷纷减持微盟
  • 上个月,腾讯投资的微盟宣布了一项10亿港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以缓解抛售压力

阳歌

我们不如把2021年秋称为微盟集团(Weimob,2013.HK)的“大退出”季。

这个与互联网巨头腾讯(Tencent,0700.HK)关系密切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自8月宣布回购10亿港元的股票以来,一直在积极购买自己的股票。现在我们终于知道究竟是谁在出售这些股票,它们中许多位列全球A级投资者名单,曾经是微盟的追捧者。 

我们稍后会来看看这份名单,其中有几个新近加入的值得注意,它们或许是从公司下挫的股价中嗅到了一些机会。

说实话,不难看出投资者目前不那么看好它的原因。除了2017年和2019年有小幅盈利外,该公司在过去几年一直亏损。今年上半年,它继续亏损,令原本希望获得小幅利润的投资者感到失望。

即使以目前的股价,该公司也比一些现在盈利的同行有不错的溢价。

最重要的是,那些在2019年初投资微盟香港IPO的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该公司当年以每股2.8港元的价格发行股票,筹集了7.56亿港元。此后,该股票取得了不错的涨幅,大部分时间都处于12港元或以下的水平,在2月份中国科技股整体大涨之时,它短暂地飙升至30港元以上。

出于对国内监管收紧的担忧,中国科技股此后普遍回落,回吐了大部分涨幅。但是,即使是以周一收盘时的12.20港元计算,该股目前的交易价格仍然是IPO发行价的三倍多。

从估值上看,基于2020年的业绩,微盟的市销率(P/S)也高达16。其竞争对手——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关系密切的宝尊(BZ.US)尽管盈利,但市销率却低得多,仅为1.7倍。即使是盈利能力与宝尊相当的美国同行赛富时(Salesforce.com,CRM.US),市销率也较低,为10倍。

微盟股价高涨的其中一个原因,很可能是其令人印象深刻的A级投资者名单,这代表了对这家公司未来的一大信任票。这个群体包括了瑞银(UBS)、贝莱德集团(Black Rock)、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和摩根大通(JPMorgan)等。这些大机构一般很少涉足像微盟这样的中小盘股。微盟的最新市值为317亿港元(41亿美元),正好处于中盘股范畴。

这个全明星粉丝俱乐部在7月失去了一个重要成员,当时瑞士信贷披露它已经将其在该公司的多头头寸从6.75%削减到3.79%。这家全球银行业巨头在去年年底持有微盟股份更多,为9.12%。在它上市后,也是微盟几次二级股票发售的承销商。这一消息引发了微盟股票20%的下跌,促使董事会发表声明,称公司一切正常。

恐慌效应

虽然在它的运营层面上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该公司的许多其他大牌投资者似乎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认为现在或许是退出的好时机,并将他们首次入股以来赚取的部分利润收入囊中。

瑞士信贷的本土竞争对手瑞银也已将其在该公司的多头头寸从6月底的7.1%减持至目前的不到5%的水平——低于这个门槛,投资者就不需要报告它们的持股情况。摩根大通也减持了所持股份,从年中的9.77%降至目前的7.04%。

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是获利套现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它的持股比例也从6月底的6.17%降至5%的门槛以下。和其他三家机构投资者曾持有大量微盟空头头寸不同,由于这家美国巨头对微盟的押注基本上是做多,贝莱德的抛售行为明显存在差异。

但对于微盟来说,也不全是坏消息。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8月底披露,该公司已累计持有微盟5%以上的股份,在最新一次披露中,这一数字升至5.07%。中等规模的基金管理公司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也在10月7日披露,对微盟的持股比例曾一度超过5%的门槛,不过此后又回到这一水平以下。

在看了该公司最新财务报告后,就不难了解这些大投资机构减持股份的原因了。

今年前六个月,微盟的收入增长44.5%至13.8亿元(2.15亿美元),这个增幅给人留下印深刻印象,但肯定不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这个数字确实击败了宝尊,宝尊上半年的收入要高不少,达到43亿元,但同比仅增长18%。赛富时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长也较为缓慢,为23%。

但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宝尊和赛富时都是盈利的。相比之下,微盟上半年亏损5.84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5.457亿元略有扩大。即使在调整后的基础上(通常除去与员工股份薪酬相关的成本),微盟今年上半年仍录得1.188亿元的亏损,去年同期则为5230万元的盈利。

归根结底,知名投资机构支持微盟的时代可能要结束了,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尽管瑞银、瑞士信贷和贝莱德可能仍将持有该公司5%以下的股份,但它们可能会继续减持,直到有迹象表明有理由采取相反的操作。就这点来说,最重要的信号就是实现长期盈利,尽管目前还远不清楚何时会真正实现这一点。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证监未放行 Shein上市弃英转港

路透社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在线快时尚零售商Shein因未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已放弃伦敦上市计划。报道另外称,公司现拟转战港股市场,计划在后数周内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Shein最初计划在纽约上市,但遭美国政界阻挠而放弃。随后转战伦敦市场,在突破类似阻力后获得进展,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已于上月批准。 中国证监会审批被认为是公司最后一道重要监管,据路透社报道,证监会最终未予放行,报道未说明具体原因。Shein创立于中国,后将其总部迁至新加坡。但其主要运营仍在中国境内,且大部分服装产品采购自中国制造商,这可能是其需要证监会审批的原因所在。 公司在2023年完成一轮融资后估值达660亿美元,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主要西方市场业务壁垒高筑,其估值此后可能有所缩水。即便如此,其上市计划仍有望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uHua runs educational campuses

宇华教育售泰业务 壮士断臂利润翻倍

这家总部位于郑州的民办教育机构,自上月以来股价飙升,投资者看好其转向职业教育和清偿债务的举措 重点: 宇华教育通过出售泰国的学校充实了资产负债表,以偿还2019年发行的可转债 这家民办教育机构的最新财务业绩表现亮眼,在截至2月底的六个月里收入增长7%,调整后利润更是翻了一番多   谭英 自2021年中国政府禁止面向小学生的课后补习,并整顿K-12民办学校,宇华教育集团有限公司(6169.HK)和多数中国教育企业一样陷入了低迷。 自彼时以来,行业尚未全面复苏,宇华教育亦未能例外。但上周发布的2025财年中期报告显示,这家从K12学校转向职业教育的企业,正在重新站稳脚跟。 2017年宇华教育赴港上市时,正是线上线下教育公司IPO热潮。得益于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自己,尤其是子女的教育投入巨资,公司增长强劲。这类教育股大多走势相似:在2020年见顶后,随着2021年行业整顿而暴跌。宇华教育从发行价每股2.05港元,最高涨至2020年的7.80港元,如今却已跌至0.50港元左右。 在将IPO及增发收益投入泰国和山东项目,并发行20亿港元可转债后,公司一度看似将因债务沉重和利润微博而倒下。一年前公司中期业绩惨淡,调整后净利润暴跌52.5%至2.295亿元(约合3,180万美元),收入仅微增5.4%至12.5亿元。 如今情况大有改观,截至2月底的2025财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7.2%至12.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一倍多,至4.345亿元。 经过大幅紧缩开支,上半财年调整后净利润率达31.7%,几乎是去年同期16.2%的一倍。自4月底发布中期业绩预告以来,宇华教育的股价已飙升63%,投资者纷纷看好其持续好转的势头。 那么,发生了什么?2021年后,宇华教育将旗下原有的大量K-12学校转型为不受政策影响的职业学校。它彻底放弃了K-9义务教育阶段的业务,转而聚焦10-12年级乃至更高年龄段,提供允许开展的业务,包括高考辅导服务,以及运营职业高中和职业学院,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职业技能学习需求。 向职业教育转型,使宇华教育从“问题学生”蜕变为“优等生”,因为其转型顺应了中国政府政策,这是在华经商成功的核心要素。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以引导学生从传统大学转向职业路径,缓解就业压力。 民办教育巨头 2017年首次公开募股时,宇华教育是中国最大的K-12民办教育提供商,在位于华中地区的河南省拥有16个校区,共计48,220名学生,并运营着一所大学。据官网显示,如今学生总数已翻倍有余,达到14万人,分布在4所职业学院、1所专科学校和20所中小学。不过,公司最新年报中显示的学生人数略低,2024/2025学年招生人数为108,964人。 这家公司历经风雨。其2024财年营收为25亿元,较2020年增长24%,但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为5.007亿元,仅为2020年10亿元的一半。 2019年,宇华教育凭借IPO和后续2017年11月的9.37亿港元(约合1.2亿美元)股票增发获得充裕资金。2019年11月至12月,公司发行9.4亿港元可转换债券,随后回购并新发行了20亿港元可转债(2024年12月到期)。资金部分用于收购泰国和山东的资产,金额分别为6,370万元和14.9亿元。 包括获得泰国斯坦福国际大学(Stamfor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许可权与运营权的收购案,加上可转债发行的战略布局,很快开始反噬公司发展。泰国民办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至少和中国不相上下。泰国业务更像是"门面资产"而非盈利引擎,2020年以来它对宇华教育调整后毛利的年贡献始终停留在430万元。而据宇华教育2024年年报披露,山东资产在2022至2024年间产生了巨额升级改造费用,进而导致2023至2024年计提约1.68亿元商誉减值。 星展集团研究部早在2019年4月就指出可转债和泰国业务的风险,不过当时认为公司基本面增长依然强劲。2024年12月,宇华教育通过回购债券和以2.4亿港元出售泰国资产安抚投资者。 这些举措似乎让公司财务状况重回稳定轨道,凭借较高的利润率和相对稳定的营收,加之聚焦职业教育的战略转型,宇华教育看似熬过来了。公司市值20亿港元,远高于光正教育(6068.HK)的2.53亿港元,但两家公司的市盈率均处于2.7倍与2.56倍的低位。 公司估值水平明显落后于采用轻资产模式(通过在线教育和小型城市课堂提供服务,而非自建校区)的行业龙头。新东方(EDU.US;9901.HK)在经历2021年股价暴跌后已重振旗鼓,延伸市盈率达20倍;而好未来(TAL.US)的预期市盈率更是高达26倍。 雅虎财经调查显示,仅一家分析机构跟踪宇华教育,不过给予该股“买入”评级。对于这批自2021年教育行业整顿后,已淡出投资者视线的昔日明星股而言,即便如此有限的关注也显得弥足珍贵。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世纪互联首季亏损扩大

数据中心运营商世纪互联集团(VNET.US)周三公布,首季度收入按年增长18.3%至22.5亿元(3.095亿美元),录得净亏损2.37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27%。公司称,亏损增加主要由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批发IDC业务收入按年大增86.5%至6.732亿元;零售IDC业务收入增长4.8%至9.683亿元,得益于批发收入的增长,公司IDC业务收入按年增长27.8%至16.4亿元。非IDC业务小幅下降1.4%至6.048亿元。 首季度,经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6.4%至6.824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0.4%,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世纪互联周三下跌10.76%报5.39美元。过去六个月仍上涨39.6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目联手高德 发展智能平台生态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技术的科技公司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周三公布,与高德软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智能装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平台生态系统,合作期限为三年。 高德是中国专业数字地图、导航及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商,向终端用户提供包括导航、打车、酒店预定、景点门票等一站式出行服务。 赛目科技表示,合作是可以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及专业优势,联手共同发展实现互补互利而达致共赢。 公司周四开市升3%报14.06港元,股价较今年初上市高约8%。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