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领先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将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ST Telemedia,以及国内私募巨头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出售6.2亿美元的可转换票据

重点:

  • 万国数据将通过发行七年期可转换票据融资6.2亿美元,转换价格仅比其股票最新收盘价高16%
  • 这些资金将用于加速兴建新数据中心,包括在新加坡周边逐渐成型的一个新的区域中心

阳歌

中国领先的独立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正在掀起扩张狂潮。

这是该公司最新公告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该公告称,将向三家知名投资机构发行6.2亿美元的可转换票据,其中两家位于新加坡。公告中还反映出万国数据的一丝绝望情绪,至少从我们对票据条款的解读来看是这样。

我们稍后会谈到这一点,但首先,让我们来聚焦这份公告的内本身。它是在周一市场收盘后发布的。可转换票据的三位买家是红杉中国新基建股权投资基金(Sequoia China Infrastructure Fund I)、ST Telemedia Global Data Centres,以及“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拥有战略关系的亚洲主权财富基金”。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是美国风险投资巨头红杉资本的中国子公司,被认为是中国最杰出的科技投资者之一。ST Telemedia Global Data Centres是新加坡的电信服务专家,与新加坡政府关系密切。未具名的主权财富基金似乎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后者在2019年与万国数据建立伙伴关系,以“在中国一线城市以外开发和运营超大规模的定制数据中心”。

票据将在2029年到期,利率为0.25%,显然相当低。但是让我们观察到一丝绝望情绪的部分在于转换价格——每股美国存托股票50美元。相比之下,公司最新的收盘价为43.11美元,意味着该股票未来七年只需要上涨16%,购买者就可以行使转换权获利。

相比之下,关注万国数据的逾20家分析机构目前给出的平均目标价为82.76美元,比转换价格高65%。当然了,这些分析机构的目标价通常都有点高。但是归根结底,市场认为这只股票目前相对低估,意味着未来七年16%的涨幅看起来相当可笑。

该公司去年11月发布的最新季度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融资的用途。万国数据在财报中称,2021年的资本支出将从原计划的120亿元(19亿美元),提高到160亿元。多出的40亿元相当于6.33亿美元,刚好是新的融资金额。

投资者对此消息并不那么兴奋。消息传出后,万国数据在纽约股市的股价小幅下跌。第二天略有反弹,目前比公告前的水平上涨1.2%。这只股票在过去52周跌去了一半以上市值,遵循了中概股的普遍趋势。但万国数据的股票在1月末跌至近两年低点后已经有所反弹,目前比当时的低点上涨约16.5%。

大举扩张

所有这些支出都是为了扩张,让万国数据在中国本土和海外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它的最新一轮融资获得了两家新加坡大型投资者和红杉中国(它也通过母公司拥有全球联系)的支持,这表明,未来的海外扩张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焦点。

该公司最新的财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数据中心运营总面积为45.28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的29.12万平方米增长55%。其中绝大部分都在中国。

这份报告还显示,该公司正在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周边快速地建立区域中心。 

该计划的后半部分——该公司称之为“新加坡Plus”地区战略,包括最近达成的一项协议,即在距离新加坡约25公里的印尼巴淡城(Batam)置地,用于建设两个数据中心,总净机房面积达1万平方米。万国数据还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开发一个1.8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那里也距离新加坡不远。

该公司的建设热潮,包括在国内的强劲扩张,正值北京方面制定促进中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宏伟计划之际。本月早些时候,国家规划部门还宣布,计划在欠发达地区建设5个区域数据中心集群,以满足中国较为富裕的东部地区不断增长的需求。 

虽然国家层面的支持听起来很美好,但还没有体现在万国数据的财务状况中,它看起来相当一般。该公司去年第三季度营收增长35.2%,至21亿元人民币,远慢于数据中心机房面积的增长。结果,其利用率从上年同期的74.2%降至去年第三季度末的66.3%。

低利用率和高电价的共同作用下,推动该公司第三季度进一步亏损,至3.01亿元,上年同期的亏损额为2.046亿元。此外,分析机构预计该公司今年亏损将继续扩大,尽管它们中的绝大多数给该公司的评级是“买入”或“强力买入”。

正如我们已经注意到的,分析机构似乎相当看好万国数据。但一切都是相对的,它们更看好该公司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世纪互联(VNET.US)和秦淮数据(CD.US)。以它们的目标价为指导,分析机构认为这三家公司中最大的万国数据的股票被低估了50%左右。但它们认为,世纪互联的股票被低估了74%,秦淮数据被低估了62%。

这种看法也体现在三家公司的市销率(P/S)上,万国数据最高,为6.7倍,秦淮数据为4.4倍,世纪互联只有1.2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全球票房复苏 IMAX中国上季净利大增48%

大银幕影院运营商IMAX China Holding Inc.(1979.HK)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按年上升16.6%至1.07亿美元(7.62亿元),期内净利润报2,262万美元,按年大增48%。 公司指出,受惠于全球票房复苏及IMAX格式影片供应扩增,上季“图像增强及维护服务”收入按年大增30%至6,103万美元,“技术租金”收入亦上升45%至2,334万美元。 前三季合计收入2.85亿美元,按年增9.8%,净利润增长67%至4,300万美元,反映营运效率及成本控制显著改善。截至9月底,集团现金及等价物达1.43亿美元,按年增加42%,负债总额维持4.53亿美元。 公司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7.71港元,升0.2%。过去六个月累升约2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平安好医生首九个月盈利劲增72%

医疗平台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833.HK)周四公布首九个月业绩,盈利按年大增72%至1.84亿元,收入则上升13.6%至37.2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达2.16亿元,按年增长45.7%。 公司表示,主要受惠于公司的医险协同模式不断深化,保险+医养会员模式的持续深耕,以及在企业健康管理业务上的快速推进。 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与平安集团的协同,并推动核心服务的数字化和AI化,通过更一体化的整合式体验,提升用户口碑和满意度。 周五平安好医生开盘升1.7%至15.75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升逾1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IMCo files Hong Kong IPO

思卓基金递表港交所 开启另类资产上市新时代

当其他市场仍在争论AI与科技股时,香港选择将焦点转向更深层的资金流向——基础设施与长期收益。首家另类资产基金公司思卓基金递表上市,正是这场金融转向的起点 重点: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首只基础设施私募信贷基金 全球基建投资缺口至2040年将达15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约占3.5万亿美元    李世达 在金融市场日益追求透明与流动性的时代,香港正尝试让原属机构投资者领域的“另类资产”走向公募市场。随着香港证监会(SFC)于今年2月17日发布《关于上市封闭式另类资产基金的通函》,另类资产基金首次被允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也为思卓基础设施私募资本开放式基金型公司(SIMCo Infrastructure Private Credit OFC)开通了上市通道。 所谓“另类资产”(Alternative Assets),一般指不属于传统股票与债券范畴的投资,如基础设施、私募股权、房地产、信贷与对冲基金等。这项新规意味香港开启了“资产上市”的新篇章。过去,另类资产基金因缺乏流动性与估值透明度被排除在公募市场之外。通函明确指出,只要基金采取封闭式结构、具稳定现金流与透明估值机制,即可在港交所上市,让私募基金能保留专业策略,同时获得二级市场流通性。 这次制度突破,也代表香港监管框架的深化。从2018年引入开放式基金公司(OFC)制度、2021年简化注册程序,到2025年正式开放另类资产基金上市,SFC逐步完善从“设立—授权—上市”的全链条监管,试图打造一个能吸引全球资产管理机构落户香港的制度平台。 思卓基金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04条设立,属公众开放式基金型公司(OFC),但以封闭式运作、不设赎回机制,需透过交易所买卖股份。这是香港首个以私募信贷与基础设施投资为核心的上市OFC基金,投资人买入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篮子基建贷款的现金流收益权。 另类资产登场 根据申请文件,思卓基金由思卓资本亚太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管理人,也是投资顾问SIMCo(Sequoi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之直接全资附属公司。SIMCo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伦敦,专注于基础设施债务,目前管理或建议分配予基础设施债务的资本约25亿美元,其团队迄今为止已在北美、英国和欧洲以及亚太地区进行超过60亿美元的债务投资交易。其姐妹基金“Sequoia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Income Fund(SEQI)”长期维持约8%的年化分配率。 申请文件指出,至2040年全球基建投资不足额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基金将北美与欧洲视为重点市场,资产配置上限为60%,亚太地区上限则为40%。基金已识别潜在投资项目总值超过50亿美元,涵盖能源、运输、公用事业、资料中心及社会基建贷款等固定收益资产。 基金采“固定分派+资本平滑”策略,按月派息。若短期现金流波动,董事会可动用部分资本维持稳定派息,以确保现金流连续性。风控上,单一借款人曝险不得超过总资产10%,单一子行业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5%以上,并采取货币与利率对冲策略,以减低波动。 整体而言,思卓的估值逻辑不同于一般股票或ETF。其收益主要来自基建贷款利息与本金回收,资产净值(NAV)由独立估值代理人依DCF模型与市场数据计算,并按IFRS编制。虽具透明度,但仍受贴现率、利率与市场情绪影响。基金设有折让控制与股份回购机制,维持股价稳定仍待市场检验。 耐心的实验 思卓能否复制母基金在伦敦市场的稳定派息与估值表现,不仅关乎自身成败,也将测试香港能否成为亚洲另类资产的金融枢纽。这不再只是金融制度的一次尝试,更是市场信任的考验。 对投资人而言,观察这类基金的重点,并不在短期价格波动,而在它能否真正建立一条稳定、可持续的现金流。若未来能在波动的利率环境中,仍保持每年足够吸引的稳定派息、维持估值透明,或能为香港开辟出一条“另类资产上市”的成功案例。…

简讯:明略科技招股 筹10.2亿港元

营销软件制造商明略科技(2718.HK)周四起至下周二招股,发售721.9万股A类股份,每股141港元,集资最多10.18亿港元(1.31亿美元)。预计11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中,约35%用于未来3年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约40%用于丰富产品组合的产品开发;约15%用于营销、品牌推广及销售团队扩充,旨在进一步扩大客户群,并深耕数据智能行业;及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明略科技提供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营销和营运智能,涉及线上及线下场景。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6.44亿元,同比增长13.9%,经调整营运利润约为2,688万元,扭亏为盈。 腾讯持有明略科技约30%的股份,投资者还包括红杉中国、淡马锡、凯鹏华盈、快手等。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