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如果成事,它将继金融壹账通与360数科后,成为第三家于港美双重主要上市的金融科技平台

重点:

  • 由于新冠疫情冲击小微企业客户,陆金所去年前9个月净利润减少30.6%至95.8亿元,更预告四季度录得亏损
  • 为减低风险,陆金所近年调低自有资金的借贷比例,令新增贷款规模减少

罗小芹

中国(2318.HK; 601318.SH)持股41.4%的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LU.US)于2020年10月末在美国上市,时间刚好在计划在沪港同步上市、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的联营实体蚂蚁集团原定挂牌日期前几天。陆金所与蚂蚁集团同样经营小微贷款,蚂蚁的上市计划被拉倒,陆金所侥幸未受牵连,两家公司从此踏上不同的道路。

事隔两年多,中国人民银行今年1月13日公布陆金所、蚂蚁集团与360数科(QFIN.US; 3660.HK)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整改完成后,陆金所也随即启动回归港股的程序,于2月1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以介绍形式在港双重主要上市,意味不会筹集任何资金。

据陆金所初步招股文件援引灼识咨询的报告,截至去年6月末,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计,陆金所为中国非传统金融服务商中的第二大参与者,市场份额为17.6%;而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占总市场的67.7%,显示中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相对集中。

受新冠疫情影响,该公司近年的收入表现稍为波动。在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9个月,其分别录得520亿元,618亿元及458亿元收入,期内实现净利润123亿元、167亿元与95.8亿元。由于去年疫情反复并多点爆发,前9个月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0.4%及30.6%,公司更表示,由于四季度的风险指标恶化,预计该季将录得净亏损。

疫情冲击客户

小微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截至2021年末,中国约有1.4亿家小微企业,对GDP总量的贡献率超过60%。截至去年9月末,陆金所已为约660万名小微企业主提供服务,其赋能的零售信贷余额高达6,365亿元。

不过,在三年疫情期间,中国经济急转直下。基于资源所限,许多小微企业主无法实现远程工作,只能依靠传统店内客流量来创造销售额,业务受到严厉防疫封控措施的沉重打击,因此削弱其借款意愿及还款能力,而缓解小微企业的生存危机,成为疫后经济复苏的当务之急。

陆金所指出,去年前9个月,小微企业贷款(不包括消费金融)占赋能的新增贷款85%,随着逾期率不断恶化、信用减值损失及增加信用成本不断,令盈利能力受损。期内,新增贷款总规模同比下降15.9%至4,176亿元,小微企业的贷款违约增加,信用减值损失也不断扩大,相关金额高达102.9亿元,同比大增150%,占期内收入高达22.5%。

为了减低风险敞口对贷款业务的不利影响,陆金所减少贷款中利用自有资金的比例,但金融监管及征信政策不断变化,为其信贷业务带来不确定性。

招股文件显示,自2020年12月《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陆金所已经停止旗下三家小额贷款子公司为新增贷款提供资金。去年陆金所接连注销位于深圳和湖南的小额贷款子公司,还将重庆子公司的业务范围转变为线下小额贷款。

目前陆金所主要与商业银行、信托等资金提供方合作,通过联合贷款的方式出资,再由平安财险的“信用保证保险”和旗下的平安普惠融资担保公司,对贷款进行“增信”,以符合出资方的风控要求。至去年9月底,平安财险为平安普惠旗下70.6%贷款余额提供保险或担保。据天眼查显示,平安普惠融资担保公司在中国29省份设立了分公司,成为其贷款增信的重要方式。

面临政策风险

然而,人民银行在2021年12月规定,融资担保公司等6类金融组织被视为“地方金融组织”,有可能影响平安普惠以省分公司进行融资担保的布局,因为原则上地方金融组织不得跨省开展业务,而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业务的地方金融组织,将由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过渡期安排。

陆金所指出,基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何时被采纳并生效具有不确定性,不排除融资担保公司未来须取得额外的牌照、许可、备案或批准。

此外,对于助贷业务中涉及的数据共享等个人征信业务,监管要求必须在今年中前通过征信牌照才能开展,所以陆金所与360数科一直积极争取个人征信牌照。公司指出,由于征信业监管环境不断变化及缺乏具体诠释,零售信贷赋能业务或被视为征信业务,甚至可能会被要求就征信业务取得批准或许可,以致公司不得不更改业务模式,将产生较大成本、分散资源及扰乱公司运营,从而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与其他金融平台一样,陆金所面对的最大风险是监管政策,其次才是宏观经济表现。以目前的市值约65亿美元(440亿元)计算,并乐观假设四季度净利润为零,其预测市盈率约4.6倍,与业务相近、但规模较小的360数科的4.8倍接近。该股在港股挂牌后,能否协助吸引更多投资者以提高估值,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津上精密预告年度利润急升

机床制造商津上精密机床(中国)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称,预计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将实现净利润7.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亿元增长约60%。 公司指业绩增长因中国制造业信心恢复,带动汽车、气动液压及一般机械加工领域支出增加。公告补充:“本集团推进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日本津上精密专于中国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间业绩发布后,股价应声上涨9%。目前价格处于52周区间的中位水平。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复星医药增持复宏汉霖至63.43%

复星医药(2196.HK)周一公布,于4月11日至17日期间,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收购子公司复宏汉霖(2696.HK)合计2,103.43万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购价24.6港元,约占股份总数3.87%,涉资共计5.17亿港元。 复星医药表示,今次增持是基于对复宏汉霖发展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并拟以自筹资金支付本次增持对价。今次增持完成后,集团持有复宏汉霖的股权比例将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复星医药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但今年1月遭少数股东反对而失败。过去六个月,复宏汉霖股价上升65.5%,来到36.5港元左右。 复宏汉霖股价周二早盘上涨,至中午收市报37.95港元,升11.7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从玉智农发盈警料去年盈转亏

从事农业种植及销售的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0875.HK)周一发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净利润转为净亏损,预计蚀1.3亿元,而2023年则有盈利5,140万元。 公司表示,期内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减少,同时又确认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相反2023年则有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的回拨。 从玉智农周二开市没起跌,报0.58港元,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从高位下跌超过7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六福集团3月季度营收下滑 同店销售额跌幅扩大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期间,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销售额则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场表现最差,三月当季零售收入同比骤降11%,同店销售额大幅下挫14%。相较之下,中国内地业务表现较好,当季零售收入增长20%,同店销售额上升2%。 报告期内,集团净减少56间门店,总门店数从去年9月底的3,343间缩减至今年3月末的3,287间。 由于复活节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及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团股价年内累计上涨6.6%。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