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全球首屈一指的稀土磁性材料生产商表示,去年下半年营收和利润增长双双放缓,面向一个关键客户群体的销售额也出现了放缓

重点

  • 金力永磁预计去年下半年营收增幅在60%至96%之间,可能不及上半年的83%增长
  • 面对一个关键客户群体贡献的增长放缓,并且西方可能会出现新的竞争对手,该公司正在加大研发投入

阳歌

来自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80.HK; 300748.SZ)的一些最新数据显示,这家全球领先,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涡轮机和部分空调的稀土磁性材料生产商的营收和利润增长都在放缓。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去年推动金力永磁飞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也在大幅放缓。

一个鼓舞人心的迹象是,为了保持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该公司正在大幅增加研发支出。未来几年,增加研发投入可能都是需要的,因为美国也把脚放在了油门上,试图断绝西方公司对于中国稀土产品的依赖,它是作为新能源汽车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的关键原材料之一。

对金力永磁的最新公告——包含对2022年全年的利润、营收及其他一些关键指标的预计,投资者的反应相对温和。公告出来后的第二天,该公司在香港挂牌的股票下探2.5%,而在深圳挂牌交易的股票微涨0.4%。但在香港交易的股票周三出现反弹,在上午的交易上涨4%左右。与此同时,在深圳交易的股票周三上午继续上涨约3%。

去年,该公司在香港交易的股票像坐过山车一样。目前的价格比52周前低大约10%,但还是比去年12月末的低点高出20%以上。这似乎表明,对于金力永磁,投资者还没拿定主意。它本质上是一家大宗商品企业,尽管所处的行业非常火热,但预计今年会冷却下来。

经历了一路以来的变动后,该公司现在的市盈率为24倍,位于正海磁材(300224.SZ)的29倍和北方稀土(600111.SH)的16倍之间。与传统矿业公司相比,这些数字都相对较高,表明投资者依然相对看好它们。

金力永磁所在的中国市场,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大推动力,因为中国政府推崇清洁技术,将其作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部分。但中国面向新能源汽车买家的部分重要优惠政策已于去年年底到期,这促使很多人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大幅放缓。

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称,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567万辆,比2021年增加90%。乘联会预测,今年这个数字将增加至850万辆,相当于增速大幅放缓至31%。

与此同时,美国也采取了行动,拜登政府在去年9月宣布,将向一家设立在美国的稀土加工处理厂提供1.56亿美元(10.6亿元)的资金支持。虽然金力永磁是稀土买家,而非实际加工商,但可以肯定地说,美国会鼓励本土稀土产品生产商的形成,它们最终会与金力永磁竞争,不过这一幕可能至少要再过几年才会出现。

增长放缓

在了解背景情况后,我们就来深入看看金力永磁的最新公告,公告显示它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都在放缓。分析机构似乎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更稳定的增长阶段,这种放缓今年将有所缓和。与此同时,金力永磁在机器人领域的销售实际上正在加速增长。

我们从营收情况开始,金力永磁表示,预计2022年的营收为69.4亿元至77.5亿元。我们利用该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数据进行的计算显示,它下半年的收入增长在60%至96%之间,可能慢于上半年83%的增幅。

据雅虎财经调查的四家分析机构的平均预测,预计该公司今年的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增幅约为50%。

利润趋势也与之类似,该公司表示,2022年利润总额将在7.02亿元至8.38亿元之间。一些类似的计算显示,经过折算,下半年的利润增幅在区区2%至61%之间。这两个数字都远低于该公司上半年报告的110%的利润增长。

今年的利润增长实际上有望趋于稳定,甚至可能出现反弹,分析机构预测增幅在65%左右。这似乎表明他们有信心该公司正在控制成本,这将有助于利润率的提高。

金力永磁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收入增长了170%。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劲,但同去年上半年234%的收入增长相比却大幅下降,这表明这部分业务(占总收入的约三分之一)的增长在下半年大幅放缓。

虽然这部分业务放缓,但该公司面向机器人及工业节能电机制造商的销售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去年该业务的收入增长了140%,远远高于上半年68%的增幅。遗憾的是,这部分业务规模仍然很小,去年上半年仅产生了1亿元的收入。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该公司表示其去年的研发支出增长了110%,是2021年的两倍。这似乎表明,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增长放缓阶段,以及来自中国以外的新竞争对手出现,金力永磁意识到它需要通过创新来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和高市盈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快讯:中国中免更换审计师

最新:中国免税店龙头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1880.HK; 601888.SH)周一宣布,计划于现任境内审计师毕马威华振、以及境外核数师毕马威的任期终止后,分别聘任安永华明及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公司2023年度的境内及境外审计师。 利好:该公司表示,鉴于毕马威已经连续多年担任其审计师,为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以维持良好的企业管治及保持审计协同效率,应适时考虑更换审计师。 值得关注:由于中国中免仅上市不足十个月便宣布更换审计师,可能会令市场忧虑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与公司管理层在某些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或是出现了一些潜在问题。 深度:2009年已在上海挂牌的中国中免,是中国唯一覆盖全免税销售管道的零售营运商,公司经营近200家零售店铺,是中国免税市场的龙头企业,而且是中国政府在2020年夏季放宽海南免税购物限制举措的主要受惠者。该公司去年8月在港股上市,成功筹集184亿港元(17亿元),成为全年“集资王”。不过,由于去年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其收入及盈利分别下挫19.6%及47.4%,公司称是疫情爆发以来影响最严重的一年。 市场反应:中国中免的港股周二下挫,中午收盘软0.6%至122.4港元,贴近上市新低,而且比去年的招股价158港元跌22.5%。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1880.HK 601888.SHG

借利润高增长东风 富途进军马来西亚

这家在线券商表示,其在马来西亚的牌照已获得原则性批准,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将进一步展开 重点: 在利息收入大涨、全球扩张以及新交易产品的多重因素加持下,富途一季度收入增长52%,利润翻番 这家在线券商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将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占总资产的比例,从10%增加到30%   阳歌 下一站,马来西亚。 在线券商富途控股有限公司(FUTU.US)宣布,将基于香港继续拓展全球业务,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国际化是该公司最近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业务已经拓展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在上个月底发布的最新财报中,进军马来西亚是最引人注目的大标题。财报同时显示该公司继续为其在香港、美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客户增加更多产品和服务。 除了区域扩张外,该公司还公布了大规模提升财富管理资产规模的计划,以吸引需要多样化投资选择的客户。该业务在其客户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稍后将详细介绍。 首先,富途最新的财报延续了最近的趋势——比如利润加速增长,该公司的净利润在一季度增长了逾一倍,达到11.9亿港元(1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利息收入的大幅增加,得益于过去一年美联储和其他央行试图遏制通胀而大幅上调利率。富途的利息收入在一季度增长了125%,达到12.9亿港元,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券商佣金曾经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一季度增长率为较温和的11.6%,总额达到10.8亿港元。 以上两个来源为富途贡献了大部分营收,使得全季度总营收增长52.3%,达到25亿港元,在去年四季度强劲的42%增长基础上进一步加速。尽管这些数字看起来很强劲,但美联储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激进的加息措施,营收增长可能将开始放缓。 基于上述的可能性,雅虎财经调查的分析师预计,富途的全年收入增速将放缓至约13%,而利润增速也将减慢至约18%。分析师群体对该公司仍然非常看好,雅虎财经调查的21位分析师中,有15位给予该公司“强烈买入”或“买入”的评级。他们的平均目标价格为56.9美元,比当前股价水平高约50%,表明他们看到了相对较大的上涨潜力。 基于分析师对其2023年利润的预测,富途目前的市盈率为相对较低的12倍。这与美国折扣券商盈透证券(IBKR.US)的13倍接近,但低于嘉信理财(SCHW.US)的16倍和老虎证券(TIGR.US)的23倍。 富途的股价在财报公布当天小幅上涨了1.3%,表明投资者已经看到该公司的全球化转型取得了进展,但仍面临挑战。富途目前最大的客户群体在香港和新加坡,尽管没有提供具体数字,但公司表示其应用程序在香港成年人的使用率为43%,在新加坡为25%以上,该公司在其最初的中国市场还有一批老客户。 马来西亚的潜力 接下来,我们讨论之前提到的话题,首先是进军马来西亚。该公司此前表示今年将进入两个新的亚洲市场,马来西亚是其中之一。公司尚未宣布下一站是哪个国家,但很可能是一个东南亚国家。 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富途的马来西亚子公司在该国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已获得证券监管机构的“原则性批准”,预计最早将在今年下半年进入该市场。管理层补充说,富途与现有竞争对手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包括更强大的应用程序,以及在其核心优势地区,比如美国和香港等市场,提供更低的交易费率。 富途创始人和董事长李华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期待利用马来西亚的巨大市场机会,进一步加强我们在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 国际化一直是富途的重要战略,公司一直努力在其大本营香港和新加坡市场以外扩大业务。然而,鉴于香港本地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复苏,该公司也对其在香港的增长提出了预警。CFO陈宇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香港股市)交易范围非常窄,市场没有有意义的IPO项目。” 未来的另一个关键点将是财富管理业务,该业务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富途的整体业务。富途在一季度的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同比增长了77%,达到370亿港元,较其整体资产规模增长率高出2倍有余。 财富管理资产现在约占富途总资产规模的10%,陈宇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希望这样的比例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继续增加到20%到30%。当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业务区域以及服务的拓展,都有助于抵消其目前在中国面临的不确定性。富途上月已从中国应用商店中把应用程序下架,并等待问题最终解决,但同时获准继续为现有中国用户提供服务,包括提供应用程序更新。这个情况对公司的影响似乎是可控的,至少从财报角度来看。 陈宇在谈到应用下架时表示:“我们很高兴我们现有的中国客户对这一头条新闻非常冷静。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有意义的异常流失率,以及过去一周的客户净资产流出。”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UTU.US

快讯:摩通斥逾16亿港元增持美团

最新:据港交所网页数据显示,摩根大通于5月31日增持美团(3690.HK)约1,383万股,持股量从4.96%增至5.19%,估计涉资逾16亿港元(14.4亿元)。 利好:美团于5月底公布今年一季度转亏为盈,录得33.6亿元净利润,该行决定在季绩公布不久后增持,显示对该公司的前景有信心。 值得关注:摩根大通对美团的持股水平首次超越5%以上的申报门坎,日后无论增持或减持该股,都需要向港交所申报。 深度:过去专注于餐饮外卖业务的美团,自从2020年开拓团购与新鲜食品等新业务后,公司处于“烧钱”状态,把餐饮外卖与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盈利全部抵销,过去两年合计录得逾300亿元亏损。但踏入今年一季度,由于新业务收入增加,加上经营亏损持续收窄,美团再度录得33.6亿元净利润,远胜市场预期的亏损2.1亿元,并获多家大行调高目标价。 市场反应:美团周一股价小幅波动,中午收盘跌0.3%至121.2港元,贴近过去52周的低点。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3690.HK

慧悦财经赴美上市 考验自身公关能力

这家面向赴港上市中国内地企业的公关服务供应商计划通过在纽约上市,最高筹集1,800万美元 重点: 慧悦财经集团已申请在纽约上市,计划为业务扩张筹集新资金 去年,由于IPO市场疲软,这家为赴港上市中国企业提供公关服务的供应商利润和营收暴跌   沈如真 六年前,前记者兼主持人刘慧创办了一家金融公关公司,帮助中国内地公司进行IPO路演、瞄准潜在投资者和管理危机。现在,她可能很快就需要把专业技能应用到自己的公司慧悦财经集团(INTJ.US)身上,因为该公司正准备努力让投资者相信,凭借娴熟的公关服务,在中国市场上,它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慧悦财经上月迈出一大步,提交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申请。通过出售500万股普通股,包括360万股新股和刘慧自己目前持有的160万股现有股票,此次IPO最高可筹集2,500万美元(1.78亿元),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升级公司的IT系统和扩展业务。 但这一拟定IPO的时机却糟糕透顶。该公司报告称,由于作为慧悦财经支柱的中国公司赴港上市需求疲软,去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大跌。今年全球IPO市场继续低迷,慧悦财经和它的很多潜在客户,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北京对数据安全和跨境投资审查收紧的影响。 “该公司似乎急于上市,”一名因此事的敏感性而不愿具名的资深公关经理说。“传统公关工作很难,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不创新就活不下去。” 慧悦财经去年的净利润较2021年下降70%至350万港元(315万元),而收入则下降36%至1,430万港元。该公司帮助寻求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安排路演和展览,它将业绩下滑归咎于疫情反复,称其抑制了IPO活动。 毕马威的数据显示,去年在香港上市的73家企业仅筹集了970亿港元,远低于2021年97宗IPO筹集3,339亿港元的成绩。据德勤称,这种疲软持续到了今年一季度,期內香港IPO筹资规模同比下降 51%。在今年初出现反弹后,恒生指数上周触及6个月低位,目前正在努力站稳脚跟。 此外,慧悦财经集团在其招股说明书中表示,美国大举加息打击全球资本市场和筹资活动,抑制了对金融公关服务的需求。 与这种逆风作战的不止慧悦财经一家。 在香港上市的皓天财经集团(1260.HK)去年收入下降18%,而且转为亏损。在深圳上市的蓝色光标(300058.SZ)报告因商誉减值,录得22亿元净亏损。 虽然整个市场几乎没有即将复苏的迹象,但总部位于香港的慧悦财经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风险,是来自中国的政策,因为它专注于服务中国内地的公司。上个月,由于政府不断加强对数据安全和资本外流的关注,两家主要的在线券商下架了各自名下在中国境内的应用程序。 金融服务的敏感性 中国的监管机构曾指责这两家公司通过互联网非法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它们没有在中国提供金融服务的牌照),并禁止它们在内地签约新客户。其他提供类似敏感金融服务的供应商也受到了审查,在对该行业的打击过后,一批以前的私人P2P贷款机构大多被关闭。 对慧悦财经来说,这些举动可能是一个警示,该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包括微信、微博和金融网站),帮助其企业客户与中国内地的投资者建立联系。 “由于我们的业务主要位于香港,而一些客户是(内地)公司,我们可能会因(中国)法律法规的解释和应用的不确定性而面临独特的风险,”慧悦财经在招股说明书中警告。 “中国对金融行业的严厉态度,意味着北京的监管机构可以对我们的业务行使重大监督和自由裁量权,并随时干预或影响我们的运营”,慧悦财经补充道。比如,该公司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一家在中国内地搜集个人信息的香港公司,是否受中国的数据规章制度的约束。 慧悦财经的规模相对较小,在香港只有9名员工。该公司表示,计划利用IPO筹集的资金打入其他国际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国。该公司还希望提高自动化程度,并建立虚拟金融公关服务,包括虚拟路演,这将使企业免受未来可能出现的旅行限制,就像大流行期间看到的那样。 但在新技术的运用方面,慧悦财经远远落后于一些竞争对手。蓝色光标的首席执行官潘飞在4月份曾誓言要“全方位拥抱AI”。该公司曾与Meta、谷歌和推特等全球科技巨头合作开展营销活动,它曾表示“与AI共舞是蓝色光标坚定而唯一的选择。” 此外,皓天财经也推出了线上路演和直播服务,以更好地连接投资者和公司。 根据2021年,也就是IPO市场陷入低迷前最后一年的利润,皓天财经的市盈率只有2.1倍,而蓝色光标在此基础上的市盈率要高得多,为55倍。慧悦财经如果按照2021年的利润计算,股价取区间的中值,那么市值为6,600万美元,这样它的市盈率就是5.6倍左右,介于两者之间,但更接近皓天财经。 在创办慧悦财经之前,刘慧曾在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工作了8个月时间。在慧悦财经上市后,她还将面临在二级市场激起购买兴趣的挑战。慧悦财经表示,预计将以每股4至5美元的价格发行340万股新股,约占公司股份的23%。如果需求充足,刘慧将在那之后再出售160万股自己的股票。 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预计我们的普通股最初交易价格低于每股5美元,因此将被称为‘低价股’” ,又称 “低价股交易有一定的限制,这些限制可能会对我们股票的价格和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