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曾被誉为“中国版脸书”的公司,在与股东达成诉讼案和解后股价大涨45%。

重点:

  • 一度被称为“中国版脸书”的人人网在本月初股价大涨45%,原因是与股东就诉讼达成和解
  • 尽管股价大涨之后公司市值增加到6亿美元,但它仍在寻找长期的商业模式

刘小燕

做一些令股东们感到兴奋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人人公司(Renren Inc.,RENN.US)的强项,在辉煌时期它曾被誉为“中国版脸书”,但现在那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因此,本月早些时候其股价的大幅飙升,在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美国上市公司的十年历程中,可算是个例外。

然而,这种活力是否会持续,则是另一回事。

10月8日,人人股价飙升45%,令其市值在三年多首次超过5亿美元。就在股价飙升之前传来消息,该公司已同意就公司不当行为指控与股东达成至少3亿美元的和解协议,这是美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和解协议之一。

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惊讶,至少对精明的投资者来说是这样。他们预料到会达成和解,最近几个月一直在通过买入股票,助推人人网的股价稳步上升。当协议达成的消息传出后,更多投资者抢购股票,显然是希望在未来支付和解金时分一些钱。

该股现在已经稳定在25美元左右,这代表该公司的一个新篇章。在过去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该公司的股价都在7美元以下,甚至在去年曾短暂低于1美元,使它面临被摘牌的风险。

虽然对于一家近年来各项业务或失败或被分拆的公司来说,这一转机看来令人赞叹,但是股价的飙升看起来主要与和解达成有关,与该公司的基本业务关系不大。就业务而言,人人公司已经展示出自己是一个善变的公司,经常改变方向,喜欢涉足不同领域。

这使它这么多年来的道路蜿蜒曲折,至少也是坎坷不平。而且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一旦支付了和解金,这方面的情况就会改变。

当人人于2011年5月在纽约上市时,其旗舰产品人人网拥有高达1.17亿的活跃用户,被认为将成为中国的社交媒体巨头之一。尽管当时没有盈利,但它在上市时筹集了超过7.77亿美元,其股票在第一个交易日上涨了约28%,使该公司的市值超过了50亿美元。

但好景不长。到2012年2月,随着它的经营亏损从上一年的3020万美元扩大到2012年的9170万美元,人人股票已经暴跌了三分之二。到2013年,其市值下降到12.5亿美元,2017年这一数字进一步下降到仅4.12亿美元。

期望落空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期望落空的故事。投资者曾对人人网成为中国的脸书寄予厚望,因为这家美国社交媒体巨头本身在中国被屏蔽。但人人网原本是一个面向学生的平台,老用户抱怨它在向所有人开放后失去了“纯粹性”,它的人气开始下降。

2016年推出的直播平台彻底改变了人人网的登录页面,导致许多人离开,转而去了微博(WB.US)和微信,它们是目前社交媒体平台的领导者。在2018年,当人人网被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一家北京公司时,它的活跃用户数只有区区18万。

对于人人来说,那么长时间以来并不只有坏消息。人人的年收入从2011年的1.18亿美元暴跌至2015年的4100万美元,2016年推出直播平台后,年收入回升至6300万美元。次年,随着二手车业务的推出,其收入进一步跃升至2.02亿美元。但这项新业务也将该公司2018年的运营亏损推高至1.134亿美元,当时人人的市值已缩水至1.05亿美元。

在人人网的社交平台走下坡路的那几年里,为了保持生存和繁荣,董事长陈一舟带领人人走向了一个新的方向,购买了一些与这家社交媒体无关的初创公司的股份。截至2015年底,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包含价值近8.11亿美元的长期投资,涉及55家投资组合公司和投资基金,包括P2P学生贷款公司Social Finance的2.42亿美元投资。

实际上,人人已经演变成一家风险基金,而不是实际业务的经营者。

这些投资为人人网的高管提供了可能获利的机会,但也引发了一场诉讼,投资者认为,他们无法获得人人网投资组合中那些私营公司的信息。与此同时,由于人人的运营亏损不断增加,该股继续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交易。

2015年,陈晓利用股价低迷的机会,试图将人人网私有化。他虚报低价激怒了股东,他们说这大大低估了公司的投资组合,交易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陈一舟和其他高管很快想出了一个替代方案。他们成立了名为橡树太平洋投资公司(Oak Pacific Investment, OPI)的子公司,接收人人创业公司股权组合,然后安排将橡树太平洋公司剥离。该交易于2018年完成,人人网股东每持有一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就可获得9.19美元的现金。

此次剥离再次引发投资者诉讼,称给予橡树太平洋的5亿美元价值比公允价值少了“数亿美元”。

本月早些时候,在该诉讼达成和解后,律师事务所Reid Collins & Tsai LLP表示,这一结果“为保护投资者免受跨境欺诈和金融不当行为树立了强有力的法律先例”。人人只发布了一份包含和解事实和技术细节的新闻稿,没有进一步评论。

今天,人人网仅剩下在美国的几项不盈利的软件即服务(SaaS)业务,而陈一舟对公司的未来有什么计划还有待观察。其最新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营收只有1810万美元,年度净亏损为1920万美元。

在解释人人网失败的原因时,陈一舟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说,业务放缓不仅是因为顾客被那些更新的品牌吸引,也是因为他自己从原来的业务中分心了。有一点很清楚,以精明的交易撮合者著称的陈一舟从不缺乏商业创意。这可能是该公司价值的主要来源,至少目前是这样,因为陈一舟正在寻找他的下一个目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快讯:达势股份上市日小幅波动

最新:达美乐披萨(Domino's Pizza)的中国运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1405.HK)周二首日上市,开盘报46港元,与其IPO定价持平。 利好:该公司发行的约1,280万股股份中,占90%的国际配售部分反应理想,录得90%的超额认购。 值得关注:零售投资者对该公司的香港公开发售反应冷淡,该部分仅接获57.55万股或45%认购申请,因此余下的70.45万股已重新分配至国际配售部分,并以招股价下限46港元上市。 深度:达势股份是全球最大薄饼连锁达美乐披萨的中国加盟商,目前在中国17个城市经营604家门店。该公司去年3月向港交所申请上市,并在10月递交更新版招股书,最终成功挂牌。虽然去年中国反复爆发新冠疫情,但该公司由于专注于外送服务,过去四年外送订单占其收入都超过70%,因此受到疫情的冲击相对堂食较小,其收入仍按年上升25%至20.2亿元。不过,由于积极开店,令开支持续增加,它去年录得2.2亿元净亏损,并预计将会继续亏损。 市场反应:达势股份周五早盘小幅波动,中午收盘平收于46港元。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快讯:疫情影响剧集制作 稻草熊娱乐利润挫

最新:电视剧制作及发行商稻草熊娱乐集团(2125.HK)上周五公布2022年业绩,期内收入减少42.4%至9.81亿元,净利润大挫70.5%至5,000万元。 利好:虽然业务受疫情影响,但该公司截至去年底的运营资金尚余17亿元,相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银行利息、借贷及上市所得款项净额,将足够满足流动资金需求。 值得关注:由于去年中国的新冠疫情反复,该公司的制作人员流动性降低,导致完成剧集拍摄、后期制作以及取得播出许可证的时间比预期延后,令期内播映的剧集数量减少,拖累收入表现。 深度:稻草熊娱乐在2014年由台湾知名影星吴奇隆创立,2021年在港交所上市,是一家从事电视剧投资、制作、发行的影视公司,主要通过中国主要电视台或网络视频平台出售剧集播映权以获取收入。去年中国影视市场因疫情肆虐而面临困难,据一项截至2月底的调查统计,在已经发布的13家上市影视公司业绩预告中,有10家去年无法实现盈利,因此,虽然稻草熊娱乐去年盈利大跌,但表现已领先大部分同行。 市场反应:稻草熊娱乐周一股价下跌,中午收盘软4.4%至1.09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限区间。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2125.HK

告别增长慢车道 小鹏正酝酿加速

这家电动车制造商预测一季度交付量将下降46%,但预计下半年会随着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出现反弹 重点: 曾经风光无限的小鹏汽车去年电动车交付量仅增长23%,不及此前两年的三位数增幅 管理层表示今年情况会好转,但首先,该公司必须在扼杀中国电动车行业的血腥价格战中存活下来   西一羊 对于电动车行业曾经的佼佼者小鹏汽车有限公司(XPEV.US; 9868.HK)来说,去年是艰难的一年。由于出现一系列重大失误,它在去年下半年遭遇严重挫折。但投资者似乎看好它最新的复苏故事,在其最新财报发布后的几天里,推动其估值比率超过了两大竞争对手。 在经历了2022年的惨淡之后,小鹏可能希望它不曾有过这样的坏年景,只有时间能够证明这样的反弹是不是有道理。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争夺买家的过程中,小鹏去年落在了两个主要竞争对手:理想汽车(LI.US; 2015.HK)和蔚来汽车(NIO.US; 9866.HK)的后面,而且它的亏损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其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最新财报,小鹏去年收入小幅增长28%,达到269亿元。其全年的汽车交付量增长23%,达到120,757辆,与前两年的三位数增长相比大幅放缓。该公司的净亏损几乎翻了一番,达到91.4亿元,尽管销售、营销以及研发费用都有所下降。 年度增长放缓掩盖了它在四季度的业绩,它们看起来要糟糕得多,因为该公司在下半年迅速失去了增长势头。该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0%至51.4亿元,汽车销量跌幅为更大的46.8%。 小鹏的交付量落后于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根据后者的最新年报,它们在2022年的数字分别为133,246辆和122,486辆。在这三家由风投投资的汽车初创企业当中,小鹏跌至第三位,在2021年,它本来还是居于领先位置,当年交付了98,155辆新车,理想汽车为90,500辆,而蔚来汽车为91,400辆。 小鹏的运势逆转是一系列失误所致,最大的问题出在它的旗舰产品身上,其去年9月推出的中型G9 SUV出现了某种“身份危机”。G9系列根据续航里程和软件功能等不同配置,价格从31万元到47万元不等。 这样的战略旨在通过提供广泛的选择来打动客户。但它未能引起轰动,去年四季度G9的销量仅为6,189辆,与小鹏计划在2022年底之前交付3.5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分析师王存表示,小鹏正努力解决其营销策略不一致的问题。“G9车型瞄准的是高端用户,剑指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但它肯定还没有在客户中建立起高端品牌的声誉,”王存说。 酝酿卷土重来? 尽管业绩不佳,但投资者对于小鹏的最新财报,还是给予了热烈反应。财报出来当天,它的股价上涨了6%,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保持涨势。上周五,它的港股收盘价为9.62港元,较3月17日财报发布前上涨了15%。 这一涨势使得小鹏的市销率升至略高于4倍的水平,高于蔚来汽车的2倍和理想汽车的3.37倍。在经历了2022年的困难之后,小鹏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对于2023年的乐观展望,可能令投资者感到鼓舞。 “我相信小鹏正在接近一个拐点,”何小鹏说道,并预测今年业绩将会卷土重来。“由于我们已经明确了目标,并且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们现在正在打造销售和市场份额扩张的恢复势头。” 他说,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调整,以帮助恢复之前的势头。其核心是正在进行的公司重组,这一重组始于去年10月,在G9车型表现未如预期之后。重组的目的是让小鹏拥有一个“更扁平、更集中的结构”,他说。这个说法往往意味着削减中层管理岗位。 但是,即使小鹏能够打造一个更精简、更高效的公司,它的复苏之路也将受外部市场因素阻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扩张之后,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开始大幅放缓。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为93.3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在2022年底国家对新能源车购买的补贴到期后,这一销量同比仅增长 20.8%,与去年全年几乎翻倍的销量相比大幅放缓。 销量急剧放缓引发了一场迅速升温的价格战。去年底特斯拉(TSLA.US)率先开始降价,随后中国几乎所有的主要品牌都迅速跟进。分析人士警告,这场价格战可能引发人们期待已久的中国电动车行业整合,淘汰一些竞争力较弱、规模较小的车企。 小鹏也未能独善其身,它在1月下旬宣布,其部分车型的折扣最高可达3.6万元。但减价尚未转化为销量的增长,何小鹏表示,公司预计本季度的汽车交付量将在1.8万辆至1.9万辆之间,同比减少约45%至47.9%,与第四季度的降幅相当。 他还表示,预计随着新车型的推出,小鹏交付量将在下半年逐渐回升。其中,新一代轿车P7i是之前P7车型的升级版,已于本月开始交付。该公司还将于6月开始销售一款G6紧凑型SUV,并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销售一款七座多功能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王存认为,小鹏可能有机会赶上竞争对手,但前提是它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纠正一些失误。尽管前路艰难,但王存表示,在2022年底拥有超过380亿元的现金和短期投资的小鹏相对具备优势,能够在这场价格战笑到最后。…
9868.HK XPEV.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