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押注直贷,利润大增但贷款缩水
公司连续第四个季度盈利,但其股价与同行相比仍被严重低估
重点:
- 昔日的金融科技明星——趣店以连续四个季度盈利给投资者带来了欢呼的理由
- 这家小额贷款公司必须证明,在长达数年的监管打击之后,它有能力恢复其核心贷款业务的扩张
赖福喜
昔日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宠儿——趣店(Qudian,纽交所:QD),在其发布的一季度业绩报告中,为长期蒙受损失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它对自身贷款质量的自信评价和乐观态度表达出,或许它已经看到了黑暗尽头的曙光。最积极的迹象是该公司在本季度通过大幅降低不良贷款拨备,而恢复赢利。
自6月15日公布最新业绩以来,这家在线现金信贷提供商的股票上涨了12%。趣店还披露了其连续第四个季度的利润,并表示坏账已得到了控制。
对于那些长久以来忠实于趣店的人——从令人兴奋的2017年9亿美元IPO,一路到随后曲折的股价下行——这无疑是令人安慰的旋律。该公司公开上市后不久,中国政府就开始打击新一代的私营在线小额贷款公司,这些公司为通常难以获得贷款的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便捷的信贷。
长达数年的清理整顿,包括颁布了不少新法规,迫使许多私人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业务模式,从直接放贷改为协助放贷,还有许多公司索性彻底关门。
对于趣店的投资者来说,这次大整顿意味着灾难降临。自2018年初打击行动全面展开,趣店的股票已经下跌了79%。比起2017年10月的IPO价格,更是下跌了92%,目前的市值为6.78亿美元。
2014年,趣店作为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横空出世,为大学生和年轻的上班族提供贷款,为他们购买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消费品提供资金。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蚂蚁集团(Ant Group)的支付宝(Alipay)来介绍新借款人,支付宝那时还持有趣店的股份,并为其提供信用评分服务。
这种商业模式使趣店成为中国最早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其他小额贷款公司也迅速跟进。随着中国政府2018年开始开展监管大整顿,令趣店陷入困境,蚂蚁集团结束了与趣店在支付宝方面的合作,并在2019年出售了它的持股。
与这一时期的许多同行不同的是,趣店选择继续做放贷人,贷款计入其账本,并遵守中国政府计划引入的严厉的新法规。相比之下,包括信也科技集团(FinVolution)和宜人金科(Yiren Digital)在内的竞争对手则专注转型成协助放贷——协助银行等传统贷款机构向借款人提供信贷。
在过去的几年里,趣店一直在努力整顿其内部秩序,增加资本缓冲,限制贷款利率并剔除不良贷款。在这个过程中,它的收入和利润变得不稳定,有时会增加,有时会减少。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了趣店的困境,其贷款和收入在最近几个季度里以惊人的速度缩减。
平心而论,趣店并不是唯一一个在监管大整顿过后的新市场环境下苦苦挣扎的公司,它的许多同行也发布了类似的有好有坏的结果。例如,在美国上市的陆金所(Lufax),正在树立自己助贷者的身份,自去年10月募资24亿美元的IPO以来,其股价已经下滑了2.6%。另一家由P2P贷款公司变身助贷机构的信也科技,自2018年年初以来已上涨29%,主要是由于其助贷平台的成功,赢得了客户和投资者的信赖。
乐信和360数科(360 DigiTech)都是在美国上市的助贷平台,但它们的股票走势却大相径庭。乐信自2018年初以来下跌了19%,而360数科自2018年12月上市以来已经上涨了一倍多。宜人贷自2018年初以来下跌了86%。
估值滞后
在估值方面,趣店的市盈率(PE)为4.4倍,不及整个行业9.4倍的一半。它几乎落后于所有主要同行,包括信也科技的8.7倍,以及陆金所的13.8倍,甚至乐信都有7.6倍,360数科也有9倍。
趣店今年前三个月实现净利润4.784亿元(约合74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亏损4.865亿元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让投资者至少心情舒坦不少。它的利润增长在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清理投资组合中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拨备的大幅下降。
但其营收同比下降了近一半至5.157亿元,贷款余额较去年年底下降15%,至41亿元。借款人的数量也有所下降。一个令投资者担忧的趋势是,趣店的贷款账目和营收已连续六个季度萎缩。
趣店称其“保守、谨慎的策略”是贷款减少的原因,并表示违约率已降至不到5%的“正常水平”。其不断萎缩的贷款组合与大多数同行的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陆金所公布第一季度贷款余额增加了15%,营收也有增长。360数科报告称,机构发放的贷款增加了40%,乐信和宜人金科也报告了账面贷款总额和收入的增长。信也科技称,其平台上的贷款发放额在第一季度增长了一倍多。
趣店早已不是2017年那个市值79亿美元、横冲直撞的小额贷款机构。如果你认为中国的金融打击行动已经过了顶峰,那么该公司可能不仅在整顿贷款方面取得进展,而且还有可能正正恢复增长。
不过,随着助贷机构继续蓬勃发展,并吸引新的借款人,我们有理由质疑,在目前的环境下,趣店作为贷款机构而非助贷机构的商业模式是否合适。就短期消费金融市场而言,鉴于繁琐的监管合规要求,成为一个传统的直接贷款机构真的有那么大的好处吗?
趣店的股价可能正处于一个转折点,需要投资者自己去判断它的未来走向。乐观的人可能会认为,该股低于同行意味着投资机会。但悲观主义者可能只会看到,一家公司困在一个不可行的商业模式中,几乎不可能吸收足够多的新借款人,来推动业务以有意义的方式向前发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