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锋分拆锂电部门 部署明年独立上市?

这家新能源车电池关键金属原料锂的主要生产商,将向较年轻的电池子公司注资20亿元,然后按计划对其进行分拆
重点:
- 赣锋锂业将分拆电池子公司赣锋锂电,寻求利用电池制造商比锂生产商估值更高的优势
- 这次分拆可能是赣锋锂电单独上市的前奏,它最早可能在2023年年底上市,届时这家子公司将启动两大新生产设施
阳歌
全世界注意了,又来了一家大型锂电池生产商。
在一个看起来非常有“中国制造”特色的趋势中,电动汽车电池关键金属原料锂的世界顶尖制造商之一赣锋锂业(1772.HK; 002462.SZ),宣布将加入锂电池行业,尽管这里挤满越来越多雄心勃勃的中国公司。具体而言,周三晚间提交给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公告显示,赣锋锂业宣布计划将锂电池子公司赣锋锂电分拆为一家独立的公司。
我们稍后来关注这次分拆的具体细节,以及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的宏观前景,过去几年中国的此类制造商数量激增。
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该举措的原因,其中似乎主要涉及估值问题。赣锋锂业这样的锂生产商基本上被视为大宗商品公司,因此市盈率相对较低,虽然过去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锂价暴涨,它们的利润也随之飙升。
即使在上个月报告三季度利润增长6倍,达到75亿元之后,赣锋锂业在香港的股票目前市盈率也只有7倍,在深圳上市的股票稍好一些,为10倍。其他主要锂生产商的情形也是如此,天齐锂业(9696.HK; 002466.SZ)约为8倍,而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US)约为9倍。
相比之下,锂电池制造商的估值要高得多,因为它们被视作具有附加值产品的制造商,而不是简单的大宗商品公司。中国的宁德时代(300750.SZ)是世界领先的电池制造商,目前的市盈率为34倍,而韩国LG化学(051901.KS)和三星SDI(006400.KS)的市盈率,分别为24倍和28倍。
这意味着这次分拆几乎毫无疑问是赣锋锂电单独上市的前奏,赣锋锂业希望该部门作为独立公司,获得比作为赣锋锂业这样大型矿业公司的一部分,能享有更高的估值。
该计划的唯一障碍可能是时机,因为赣锋锂电目前正在建设两个大型的新生产设施,直到明年年底才会投入生产。如此多的电池产能流入市场,加上一些迹象显示电动车市场可能正在放缓,该行业食物链的所有成员可能会迎来重大调整。如果它未能在泡沫破裂前上市,这样的调整可能会大幅削弱其估值。
综上所述,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到当下,看看赣锋的分拆计划,其中包括为支持赣锋锂电快速扩张的重大增资。赣锋锂业称,将向赣锋锂电提供20亿元,并引入另外11个外部投资者,再提供至多3.9亿元。赣锋锂电自己的员工持股平台,也将再提供2.13亿元。
市场反应平平
赣锋锂业表示,在新的增资后,赣锋锂电的注册资本将从目前的21.3亿元增加到30亿元。它还说,此次分拆是“根据公司构筑赣锋生态循环的发展战略,为促进赣锋锂电的业务发展,支持其抓住机遇做大做强锂电业务而进行的”。
投资者对这个计划反应平平,交易宣布后,赣锋锂业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仅上涨1%,而在深圳上市的股票则没有变化。这并不奇怪,因为赣锋锂业将赣锋锂电打造成一个新的大型电池制造商的计划早已为人所知,而分拆只是该路线图的最新进展。
赣锋锂电的网站称,其锂电池产品涵盖固态电池、消费类电池、聚合物小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五大类二十余种。
去年8月,赣锋宣布,将分两个阶段对赣锋锂电进行大规模扩张。其中一个较大的阶段是在内陆大城市重庆投资54亿元,建立一个年产10GWh的电池生产中心,以及一个先进的电池研发机构。在另一个阶段,涉及在该公司的老家江西投资30亿元,建立一个年产5GWh的电池生产设施。
两处工厂都计划在2023年底投产。这意味着,在此之前,我们不太可能看到赣锋锂电单独上市,不过,赣锋锂业仍有可能匆忙行事,以便利用市场对该行业的正面情绪。
对于任何上市计划来说,市场情绪都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它可能会迅速变化。目前,该行业正受到新能源汽车旺盛需求的推动,这导致锂价格在过去两年中飙升了十倍以上。但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中国政府可能即将取消的激励措施,本来是提振市场的主要因素。
初现泡沫的迹象,并未阻止新的电池制造商涌入该行业,也没有阻止现有的电池制造商大幅提高产能。除了赣锋,中国也是主要的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1211.HK; 002594.S)和中创新航(3931.HK)的总部所在地,后者于今年早些时候在香港上市。去年底,我们还报道过蜂巢能源,这是一家得到国家支持的企业,计划到2025年将产能提高到惊人的600GWh。
我们怀疑,所有这些正在酝酿的新产能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永远不会真正实现,或者至少会推迟到当前泡沫不可避免地破裂之后。尽管如此,赣锋锂电相对温和的计划,再加上其母公司稳定的锂供应,与一些更激进的竞争对手相比,应该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赌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