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最新季报显示高额支出侵蚀利润率,投资者抛售该资产管理公司的股票

重点:

  • 资产管理公司诺亚控股第二季度收入增长20%,但利润率被加速增长的运营费用挤压
  • 随着公司将重点转向中国富裕客户,高支出来自于招聘新的财富管理员工

梁武仁

对于重新调整了业务重心,将中国的百万富翁定位成主要客户的诺亚控股有限公司(Noah Holdings Ltd.,NOAH.US)来说,事实证明增长的代价不菲。

该公司是中国历史最久的私人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根据它上周发布的最新财务报告,公司的第二季度收入为8.994亿元(1.3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3%。对于一个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这还不错。

然而,它的季度净收入同比仅增长了2%至3.055亿元,而因为股份基数扩大了,每股收益实际上却下降了约6%。在排除了股权奖励支出等项目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净收入收益稍有改善,达到7.5%。但是,这仍然远远落后收入增长的速度。

巨大的落差来源于公司的运营费用——膨胀了31.8%,达到5.64亿元。因此,诺亚控股的营业利润率从2020年第二季度的42.7%下降到了现在的37.3%。

那么运营费用大增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罪魁祸首似乎是诺亚控股的财富管理业务,该业务服务于高净值人士——这个标签通常指的是拥有100万美元以上流动金融资产的人。这部分业务的运营费用同比增长29.7%,达到4.489亿元,与此同时它的收入增速却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左右。

相比之下,诺亚控股的歌斐(Gopher)资产管理部门(针对普通投资者)的运营费用仅增长了3.2%,即便该部门的净收入增长了41.1%,要好得多。

按百分比计算,财富管理业务现在占诺亚控股收入的70%左右,而歌斐则占其余大部分。

尽管歌斐的表现十分稳健,但这并不是诺亚控股现在的重心所在。相反,它的重心已经转移到财富管理业务的命运之上。2019年一款具有欺诈性质的影子银行产品为诺亚控股和它的资产管理客户带来了噩梦般的经历,诺亚控股由此开始了总体的战略调整。

那一灾难性事件之后,诺亚控股向富裕客户的转向一直进展顺利,即使这种转变让公司在运营利润率方面付出了代价。截至6月30日,诺亚控股这部分业务的客户比一年前多了19.6%,而第二季度被定义为“活跃”的客户人数同比增长了38.9%。

在讨论业绩的电话会议上,诺亚控股首席执行官汪静波自豪地宣称,自两年前开始进行战略转移以来,该公司最富有的“钻石”和“黑卡”客户在上半年的增长速度最快。  

大举招聘

但这种转变是有代价的。财富管理业务的运营费用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大举招聘,诺亚控股今年上半年新增近200名客户经理。尽管如此,财富管理部门在第二季度对全公司营收的贡献实际上从2020年同期的72.6%下降到了69.6%——这个结果与该公司新的战略重点不太相符。

这样的投资最终可能会带来回报,诺亚控股的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它打算坚持这条路线。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潘青说,在摆脱带来2019年丑闻那样的非标准化信贷产品后,该公司已经准备进入“业务增长的下一个阶段”,将继续在人才和科技上的投入。

管理层还指出,该公司在实现2021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下的净收入指引方面,进度超前。

本月早些时候,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对诺亚控股投了信任票,对它的评级展望从负面调高至稳定。这家信用评级机构承认,该公司在稳定收入来源和管理的资产方面取得了成功,同时扩大了超高净值个人的客户群体,并降低了与2019年丑闻背后的产品相关的诉讼风险。

但股票投资者对此却不以为然。诺亚控股公布第二季度业绩后,截至8月20日,该公司股价连续四天下跌,市值缩水14.3%。之后,股价略有回升,不过仍较公布业绩前水平低10%左右。

根据雅虎财经编制的分析师对今年平均收入的预估,以8月20日收盘价计算,诺亚控股的股票远期市盈率(PE)约为11倍。这远远低于全球巨头贝莱德(BlackRock)24倍的远期市盈率,但更接近道富(State Street Corp.)的12倍。

诺亚控股的最新财报代表着一种回归,此前第一季度业绩好得到难以维持。今年前三个月的净收入比去年同期飙升了87%,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与股价挂钩的“基于业绩”的收入。这种收入是不稳定的,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或战略优势无关。

诺亚从普通投资者向超级富豪的转变,更大的背景是北京方面打击针对普通储户的高收益、高风险产品,这些产品曾经推动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扩张。这种繁荣体现在P2P借贷平台的兴起,其中大多数平台现在已经关闭或改变了它们的业务模式。

在包括出台一系列新法规在内的治理整顿之后,合规已经成为诺亚控股的关键性优先事项。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汪静波表示,在监管合规已成为“金融机构生死攸关的问题”之际,从该集团的产品中完全移除时髦的“非标准化”信贷产品是一个“里程碑”。

但这也意味着合规成本的增加。不过,既然只能提供标准化的产品,诺亚控股就需要找到方法,使自己与拥有类似产品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与此同时,中国最近取消了对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令竞争加剧。

因此,为了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巨额支出是合理的。但如果收入没有大幅增长(诺亚控股近年来从未实现过这一目标),盈利能力在转型期间可能会受到影响。随着转型的推进,投资者变得越来越不耐烦。但如果没有令人心悦诚服的业绩,你不能责怪他们没有在过程中继续支持诺亚控股。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舒宝国际招股集资1.5亿港元

卫生用品生产商舒宝国际集团有限公司(2569.HK)于周三招股,公司发行2.5亿股,每股招股价介乎0.5港元至0.6港元,集资最多1.5亿港元,本月24日截止认购,27日挂牌,Sunny Fortune为独家保荐人。 舒宝国际主打品牌是婴童护理品「婴舒宝」,公司最大市场在俄罗斯,2024年首三季收入5.2亿元,按年升5.6%。当中来自俄罗斯的占比为39.6%,股东应占溢利为4,046万元,同比下跌26.3%。 集资所得超过五成,将用于购买婴童和女性护品的生产机器,17%用于提升品牌与推广营销,近18%用作仓库升级及投资IT基础设施。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信贷及国际业务双升 信也科技利润大增

信也科技集团(FINV.US)周一报告,去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2%至34.6亿元,净利润增长29%至6.81亿元,主要得益于促进贷款业务的强劲增长。 公司表示,交易量增加是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促进贷款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4%至13.4亿元,占其总收入的39%,高于去年同期的34%。该季度的平均贷款规模同比增长 26.7%至11,466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044元。 本季度,其较新的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8%至7.39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21.4%。截至 2024年底,累计国际借款人数量在此期间,增长45.8%至700万人。 信也科技股价周一上涨 4.7%,在发报告后的盘后交易中上涨近 11%。过去六个月,该股上涨了7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Weibo is a social media app

业绩停滞客量下跌 微博前景进退两难

中国最早的社交媒体公司之一,在其最新季报中表示,因其85%的收入仍依赖广告,大部分主要业绩指标持平 重点: 微博第四季度收入下降1%,核心的广告业务下降4%,被规模较小的增值服务的增长部分抵消 雅虎财经调查的21位分析师中,超过一半对公司给予的评级为“持有”甚至更差,反映对其股票和重振前景的能力持悲观态度 阳歌 要怎么走,微博? 分析师和投资者最近似乎都对微博股份有限公司(WB.US;9898.HK)犹豫不决。微博是中国最早,也是存在时间最久的社交媒体公司之一,开始是模仿Twitter,也就是现在的X。很多人可能会说,和X一样,微博目前也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革,而要这么做,以一家远离公众视线的私营公司,而不是上市公司的身份可能会更好。 微博的困境体现在上周四发布的最新季度业绩中,业绩重复近年来经常出现的一个论述,即一家公司陷入了停滞。原来的Twitter于2009年在中国被禁,之后微博爆发,但此后过了这么多年,微博现在仍依赖广告来获得大部分收入,本季度广告收入占比85%。 这块业务最近表现平平,第四季度实际上下降4%,从上年同期的4.04亿美元降至3.86亿美元。公司本季度的整体收入,从上年同期的4.64亿美元下降1%,至4.57亿美元,得益于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增值服务增长了18%。 投资界对这家公司的复杂态度,反映在分析师对公司看法不一上。在雅虎财经调查的21位受访者中,有十位将微博评级为“持有”,一位评级为“表现不佳”,一位评级为“卖出”。这些非常悲观的数字表明,很多人认为微博在短期内很难出现转机,无论是业务还是股价。尽管如此,仍有八位将其评级为“买入”,只有一位将其评为“强力买入”,或许是长期担任公司董事长的曹国伟或首席执行官王高飞的亲戚吧。 公平地说,微博一直在尝试实现多元化,与中国最新的“宠儿”竞争,后者在为喜欢的网络名人打赏、直播电商和虚拟物品销售等收入来源中找到了金矿。相反微博基本上只有一招,专注在线广告市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抖音和小红书等大受欢迎的新来者,只会让这个市场变得更加拥挤。 公司多年来一直由董事长曹国伟领导,他是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家的代表人物,这个群体还包括阿里巴巴的马云和腾讯的马化腾。但曹国伟最近已退任非执行职位,让年轻一代接手,现任首席执行官王高飞就是其中的代表。 但在公司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王高飞最多也只能大谈特谈哪些行业,从中国近期针对消费者的刺激措施中受益,而措施正推动这些行业增加广告支出。他表示,数码产品和电商行业从这些刺激措施中得到了提振,而包括美妆、个人护理和奢侈品在内的大多数其他领域,仍在苦苦挣扎。 他还推介这季度推出使用最新人工智能模型的新版微博智能搜索,这是效仿其他中国公司,展示自己如何利用这项热门技术推动业务发展。 全面陷入停滞 我们已经介绍过微博营收进入停滞期的情况,反映在其他数据上。在第四季度,微博的月活用户从去年同期的5.98亿微降至5.9亿。在此期间,日均活跃用户从2.57亿略微升至2.60 亿。 唯一没有持平的主要指标是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8,320万美元骤降至890万美元。但非GAAP利润(通常不包括基于股票的薪酬和其他非现金项目)实际上从7,640万美元增至1.07亿美元。 为了保持投资者的兴趣,公司继过去两年中两度进行一次性派息后,又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即每年定期支付股息。最近的一次将是2024年度派发2亿美元,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0.82美元,按最新股价计算,这等于是7.5%的可观回报。因此,如果你喜欢分红,那么这只股票就很适合你。但如果你喜欢增长,可能就要另寻他股了。 市场对公司看法不一,这反映在它的股价上。周四,微博财报公布后,该股下跌了3.2%,但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它不仅收复了全部失地,还略有上涨。即便如此,其最新收盘价10.9美元仍较2014年首次公开募股时的17美元低了36%,当时微博还是一家相当热门的公司。 微博的母公司新浪曾是中国最早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后来在微博成为其主要资产后,新浪作为一个多少有些多余的实体进行了私有化。2021年时,微博似乎也将走上同样的道路,当时有报道称,微博董事长曹国伟正与一家未具名的上海国有投资方,洽谈将公司私有化的事宜,这笔交易对微博的估值可能约为200亿美元。 现在,曹国伟或许希望那笔交易当初能够达成就好了,因自那以后,微博的市值已缩水至仅27亿美元。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随着中国公司的股票整体遭遇抛售,微博股价已下跌了约80%。在过去六个月里,随着中国股市反弹,微博股价回升了约50%,不过这看起来更像是应验了那句老话“水涨船高”,而不是市场对微博投下的信任票。 尽管股价有所回升,微博的市盈率(P/E)仍只有9倍,远远低于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的25倍以及国内同行、微信母公司腾讯控股(0700.HK)的31倍。坦率地说,微博可能已到了难以挽救的地步,就如同最初的X(原Twitter)一样,后者也像是一艘正在下沉的船。但要想求得长期生存的机会,像Twitter那样进行私有化,并在公众视野之外对公司进行全面改革似乎势在必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鹏预计下半年在印尼生产两款电动车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9868.HK; XPEV.US)周一宣布进军印尼市场,计划今年下半年启动本地化生产,这是该公司首次在海外投产。 据CNEVPOST报道,公司将在当地率先推出右舵版小鹏G6和小鹏X9两款车型,并与印尼知名经销商ERAL(Erajaya Active Lifestyle)达成战略合作。公司表示,印尼作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据印尼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 年印尼新能源汽车 (NEV) 销量将增加43,000多辆,同比增长150%。 小鹏汽车此前表示,计划今年将国际业务拓展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未来10年内实现50%的销量来自海外市场。小鹏汽车美股周一上涨3.5%至24.56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