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费高毛利率低 车车科技增长乏力
这家由腾讯支持的汽车保险平台,一季度收入持平,反映中国整个汽车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重点:
- 车车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1%,低于平台交易金额和交易量的增速
- 业绩表明,在低迷的汽车市场,保险公司和车车都面临竞争加剧带来的定价压力
梁武仁
中国汽车销售仍处于低迷状态,给车车科技集团(CCG.US)的收入增长按下了刹车键。这家由腾讯支持的在线汽车保险公司,上周公布最新业绩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就是绿色汽车近年在中国普及。但汽车市场整体低迷,加上竞争加剧,可能会让车车的盈利之路变得艰难。
车车报告称,一季度净收入同比仅增长1%至7.87亿元。这是公司上市以来发布的第二份财报,从中可以看到,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公司其他业绩指标的改善幅度,以及期内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
一季度,通过车车平台分销的保单承保保费总额同比增长9.2%,交易量增长超过20%。
这些增长速度之间的差异表明,保险公司和车车都面临着定价压力,这极有可能是由于中国低迷的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车车的保险商合作伙伴可能正在降低保单价格,以提高销量。与此同时,车车可能也感受到,通过降低费用来支持合作伙伴的压力,导致它虽然平台交易量大幅增加,但收入增长却几乎持平。
新车保险需求与汽车销量密切相关。随着经济放缓导致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之间,以及保险等相关服务提供商间的竞争加剧,中国汽车市场处境艰难。
今年前三个月,中国汽车销量总体同比增长10.6%,表现平平。
与中国汽车生态系统中的很多参与者一样,车车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NEV)热潮中受惠。公司早在2022年就开始直接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合作,希望向它们的客户销售保险。在合作中,车车将它的平台嵌入汽车制造商的操作系统,便于车主使用全套保险功能,包括续保和提交索赔,以及维修等辅助服务。
新能源车成增长关键
今年3月,车车与小米(1810.HK)旗下企业达成合作,为后者的首款电动车提供车险软件即服务(SaaS)系统。车车还将为中国各地的小米车主提供服务,包括北京和深圳。
上月,车车与大众汽车在华合资企业达成合作,成为大众的独家新能源汽车保险服务提供商。大众制定了一些雄心勃勃的计划,希望在中国电动车市场赶上本土竞争对手。
截至3月底,车车已与11家新能源车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一季度带来了3.7亿元的承保保费,占同期保费总额的近7%。
车车在财务业绩报告中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为车险产品提供了新机遇,推动车险提供商的收入增长”。车车相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和创新型新能源汽车保险解决方案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伙伴关系,並带来的收入贡献。”
通过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日益紧密的合作,车车或许能够促成更多的保险交易,可能有助推动业务量增长。但正如公司一季度业绩所显示的那样,增加收入和提高利润率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
有许多因素都可能妨碍车车提高,甚至只是维持向合作伙伴收取的费用,这是它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合作伙伴之间的竞争就是其中一个因素,特别是监管机构自2015年开始,允许保险公司自由定价,使得价格成为不同保单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作为保险经纪公司而不是实际的保单承保方,车车不会因为这种竞争而直接受到挤压。但随着承保合作伙伴受到挤压,车车也会面临随之而来的压力。
在支出方面,车车还要向它的推荐合作伙伴,和其他第三方平台合作伙伴支付费用,这抵消了它的大部分收入。因此,其一季度的毛利率只有4.3%左右,这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糟糕的数字,更不用说是通常被期望拥有更高利润率的在线服务提供商了。
公司的整体运营费用远远超过了毛利润,这意味它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由于最近上市所涉及的后续费用,公司报告的调整后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80万元扩大到一季度的1,220万元。
车车预计今年的收入将增长6%至12%。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考虑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仅增长3%,这个数字也不算太差。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速度,将远快于整体市场,预计超过20%;车车能否在这个市场进一步开拓,将决定它能否提升营收。
在最新的财务报告出来后,车车的股价下跌,从去年9月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借壳上市以来,它的股价已经下跌了近95%。车车目前的市销率(P/S)只有0.17倍。同类企业中,在线车贷服务商易鑫集团(2858.HK)的市销率要高于车车,但仍不是非常可观,为0.6倍,反映投资者对与中国汽车市场相关的企业缺乏热情。
车车要再赢得投资者兴趣,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仍在坎坷路上。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