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HK
Can Cha Yan Yue Se hold on to be the last direct-sales-only Chinese new tea shop?

中国消费在内需推动下回暖,近期传出多家新式茶饮店正筹备来港上市。

重点:

  • 以中国古风茶饮突围的“茶颜悦色”,走“小而美”路线成为网红品牌
  • 在主要竞争对手均以加盟模式大力开拓下沉市场之时,茶颜悦色成为直营模式的最后碉堡

      

陈嘉仪

近年国内消费者对健康、时尚、个性化的饮品需求增加,推动了新式茶饮的百花齐放。除了港人熟悉的喜茶、奈雪的茶(2150.HK),2014年于长沙诞生的茶颜悦色,是近年冒起的网红品牌之一。其最大特色是从商标图、饮品名称、包装、到店铺装修都糅合了中国古典风格,甚至连盛饮品的纸杯都印上中国名画,创意营销成功俘虏大批消费者。

市场定位方面,茶颜悦色走中档路线,饮品单价基本在20元内,更是主要新式茶饮品牌中,唯一一家迄今还坚持直营的模式。在成立的前6年时间,茶颜悦色一直坚守湖南市场,直至2020年才相继入驻湖北、川渝、江苏等地区;但因没有放开加盟,截至2022年底,共计只约500家门店。

随着中国消费市道回暖,近期传出多只新式茶饮品牌正谋求来港上市,最新主角正是茶颜悦色。比起市场上其他对手,如蜜雪冰城逾2.5万家、古茗逾8,400家、沪上阿姨茶百道逾7,000家等,500家门店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亦因此在物以罕为贵的道理下,无论到哪里开店都成为动辄要排队数小时。

荼饮企業争逐上市

近半年来,有关内地新式茶饮店拟来港上市的消息,几乎每月都有新主角。6、7月时,先传出内地名气不输喜茶及奈雪的茶的古茗、总部位于上海的新式鲜果茶饮品牌沪上阿姨、新时沏等正筹划来港上市;已进军海外市场的云南霸王茶姬,也被曝出正在探讨赴美IPO。

到8月中,主打鲜果茶与奶茶的四川茶百道率先跑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后;10月初又传出去年曾申请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凭超低价及加盟模式横扫三四线城市的蜜雪冰城,已把计划改为明年在港进行约10亿美元的IPO(73亿元);及至上周再传出茶颜悦色也开始探讨来港上市。虽然茶颜悦色在消息曝光后,亲身回应指现时未有上市计划;但业内人士相信,该公司确曾跟投行接洽过,三缄其口是因为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

新茶饮店纷纷筹划上市,瞄准的是中国消费市道复苏的契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约24,329亿元,同比增长21.4%,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大的消费品类。新式茶饮是餐饮业发展最蓬勃的赛道之一,以刚结束的中秋国庆黄金周为例,2021年已来港上市的奈雪的茶披露,期间售出超过1,000万杯茶饮,全国多地门店环比节前增长超过500%。新冠疫情期间,曾先后三次临时关闭多家分店的茶颜悦色,也报喜全国营业额同比升71%左右,店均杯数升52%左右。

内需成为经济火车头,各大茶饮品牌冀能加速扩张,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自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加上今年以来行业整体经营和开店数据亮眼,为公司上市迎来好时机,上市便成了大势所趋。不过必须留意的是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综合分析,国内新茶饮市场在2022年已开始步入行业发展成熟期,目标客群的渗透率超四成,门店数和市场规模增速双双放缓,未来下沉市场会成为各方竞争的主战场。

紛紛採用加盟模式

如曾经是内地新式茶饮天花板的喜茶及奈雪的茶,向来主攻一线城市的高端消费者,并坚持以直营模式营运。然而,近几年被主打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打得落花流水,过去两三年一再把产品降价仍未能挽回颓势,已分别于去年11月及今年7月开放了加盟模式,以便能提速打入下沉市场。

根据茶百道初步招股文件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蜜雪冰城于2022年以202亿元的零售额在整个新茶饮市场中排名第一,远远抛离排第二名古茗、第三名茶百道的139亿元和133亿元。另外,根据蜜雪冰城去年9月其上载于深交所的招股书,以归母净利润计,单于2019-2021三年已赚了接近30亿元。

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等凭加盟模式打出江山,两大新式茶饮先驱加入战团,料会掀起新一轮竞争。以喜茶为例,自去年11月开放加盟以来,已开业的加盟店突破1,000家,相当于平均一个月新开加盟店约125家,正在快速占领市场;比较迟转型的奈雪的茶进度较慢,7月至今只开了4家加盟店,但经过初期试探后,相信很快亦会加速。

比起直营模式,每开一间店都价增加原材料、场地租金、人工等刚性成本;改用加盟模式,除了可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收入,还可借货品及设备的销售带来收益。面对“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也放下身段,茶颜悦色这唯一的直营茶饮品牌,到底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呢?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瑞幸咖啡一季度同店销售重回增长

瑞幸咖啡公司(LKNCY.US)周二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1.2%至88.7亿元,在经历2024年困境后恢复盈利,并重回同店销售增长轨道。 瑞幸表示,首季净新增1,757家门店,总店数较2024年末增长7.9%至24,097家。其中自营门店15,598家,加盟门店8,499家。自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41.5%至64.8亿元,约占整体营收的四分之三。 首季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8.1%,在经历四个季度连续收缩后,当中去年一季度曾骤降20.3%,今年首季终能重拾升势。伴随经营改善,公司上季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25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8,320万元。 瑞幸股价周二下跌2.6%,该股年内累计涨幅仍接近4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inanciering is Linklogis' speciality

走不出房产低迷 联易融深陷困局

由于未能减少对房地产相关客户的依赖,首季度该公司在供应链融资平台上的交易量仅增长7% 重点: 一季度联易融科技旗下平台总交易量仅增7%,远低于2024年一季度45%和去年全年28%的增速 公司一直在尝试减少对基础设施和建筑等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依赖,但收效甚微 梁武仁 联易融科技集团(9959.HK)在尝试摆脱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阴影的过程中,似乎碰壁了。 公司已成为房地产长期低迷的受害者之一,因为其基于云的供应链融资服务,严重依赖基础设施和建筑等相关行业客户。鉴于房地产市场低迷看不到尽头,公司一直在努力拓展其他领域的客户。但上周发布的一季度业务发展公告显示,这一努力收效甚微。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在当前动荡的经济环境下,联易融科技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增速和多元化而盲目拓展客户,因它仍需筛选能够履行还款义务的高质量用户。 这意味和其他很多金融机构一样,公司需要在业务增长和风险管理间找到平衡。一季度公司旗下平台总交易量,仅比上年同期增长7%至1,000亿元(137亿美元),或许正是它在两者之间尽力维持平衡的印证。这个增速和2024年一季度45%的同比增长,以及去年全年28%的增长相比,大幅放缓。 在供应链融资中,一家公司(有时也叫“锚”)利用其欠供应商的未付账单,帮助供应商获得资金,这是公司用自身的信用度让供应商获益。锚和供应商都能从中受益,因为前者有了更多的账单支付时间,而后者可以获得运营资金。联易融科技旗下的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从基础资产管理到证券化的各个环节,让供应链融资变得对有关各方都更加便捷。 近年来,这种供应链融资在中国发展迅速,部分原因是传统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普遍不足。但联易融科技的现状证明,在艰难时期,比如眼下,这个融资细分领域也会感受到压力。 如果不是“多级流转云”产品,该公司一季度整体交易量会大幅下降。“多级流转云”产品交易量增长37%,凭一己之力抵消了包括“AMS云”和“ABS云”在内的其他服务的下降。在联易融科技的最新业务发展公告中,首席执行官宋群将其他平台交易量萎缩,归因于市场情绪“低迷”以及资产支持证券(ABS)延迟发行。 营收增长乏力 联易融科技一季度的营收增速可能会低于7%的交易量增幅,考虑到收费面临压力,营收甚至可能已经出现了下滑。在一季度业务发展公告中,公司并未提供实际的营收数据。但去年,公司全年营收增长19%,落后于28%的交易量增长。 具体而言,鉴于多级流转云服务交易量的快速增长,并未转化成相应的营收增长,该平台的收费似乎低于AMS云服务和ABS云服务的收费。多级流转云服务是联易融科技相对较新的一款产品,但它已成为公司的支柱业务。这项服务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将中小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转换成数字凭证(Digipos)。 到2022年,多级流转云在交易量方面超过AMS云,成为联易融科技最大的产品,之后实现了几何级增长。2023年,多级流转云业务的交易量激增82%,去年又增长了52%。但联易融科技主营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在2023年实际上出现了下降,去年仅增长了约18%。 公司的获客速度也有所放缓,反映它在为产品寻找新用户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在房地产相关领域之外。比如,其最大的客户群体——核心企业伙伴去年增长了45%,而就在2021年时,其增长还接近翻倍。 与此同时,去年联易融科技对房地产相关客户的依赖有所加深,尽管由于市场持续低迷,这类客户的风险可能有所上升,进而吸引力有所下降。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在联易融科技总交易量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44%和2022年的48%,上升至去年的51%。这意味公司的很多新客户都来自地产行业,或是来自这些领域的现有客户,在联易融科技的平台上变得更加活跃。鉴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萧条,这两种情况对联易融来说都不是好事。 公司去年的减值损失几乎增加了两倍,抹去大部分毛利润,足见其客户压力增大。也因此,尽管收入有所增长,但公司净亏损却扩大了。 虽然联易融科技本质上是一家平台运营商,但当客户未能支付账单时,它确实需要承担一些责任。这是因为公司将可证券化的供应链资产收集起来,如未付账单,然后在一定时期内将其暂记入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个过程叫“仓储”。如果一家公司在仓储期间拖欠账单,联易融科技就必须以减值成本的形式,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损失。 有互联网巨头腾讯支持的联易融科技,股价自2021年上市以来已下跌逾90%,仅今年就下跌了31%,目前市销率仅为2倍。不过,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估值也同样低迷,比如信也科技(FINV.US)虽然处于盈利状态,但市销率仅为1倍。这表明,由于这类公司面对中国当前经济疲软的风险敞口,投资者对其持谨慎态度。 这意味着联易融科技要赢得投资者青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大全新能源首季收入下滑70.2%

多晶硅生产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周二公布,首季收入1.239亿美元,同比下降70.2%,股东净亏损为7,180万美元,较上季净亏损1.8亿美元收窄,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550万美元。 首季度,公司录得毛损8,15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毛利7,210万美元;毛利率录得-65.8%,去年同期为17.4%。期内,多晶硅销量为28,008吨,按年下跌48.1%;平均售价为4.37美元,低于现金成本5.31美元。 公司表示,今年首季太阳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持续存在,多晶硅价格低于现金成本水平,导致公司本季度维持净亏损,但亏损额已环比收窄。预计第二季度将生产约2.5万至2.8万吨多晶硅,全年则将生产约11至14万吨多晶硅。 大全新能源美股周二下跌13.75%,收报12.77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联华超市首季盈利倍升至1.8亿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0980.HK)周二公布首季度业绩,截至今年三月底止,收入59.7亿元,按年下跌15%,但盈利同比大升141%至接近1.8亿元。 集团旗下的大型综合超市收入同比跌22%至24.5亿元,超级市场跌9.3%至31亿元,便利店则跌13.8%至4.1亿元。集团没有解释收入下跌但盈利倍升的原因。 期内联华超过在华东地区关店37家,其中32家是加盟店。区内新开的门店为34家,当中21家为加盟店。 周三联华超市开盘升7.4%报0.365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超过三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