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HK
Can Cha Yan Yue Se hold on to be the last direct-sales-only Chinese new tea shop?

中国消费在内需推动下回暖,近期传出多家新式茶饮店正筹备来港上市。

重点:

  • 以中国古风茶饮突围的“茶颜悦色”,走“小而美”路线成为网红品牌
  • 在主要竞争对手均以加盟模式大力开拓下沉市场之时,茶颜悦色成为直营模式的最后碉堡

      

陈嘉仪

近年国内消费者对健康、时尚、个性化的饮品需求增加,推动了新式茶饮的百花齐放。除了港人熟悉的喜茶、奈雪的茶(2150.HK),2014年于长沙诞生的茶颜悦色,是近年冒起的网红品牌之一。其最大特色是从商标图、饮品名称、包装、到店铺装修都糅合了中国古典风格,甚至连盛饮品的纸杯都印上中国名画,创意营销成功俘虏大批消费者。

市场定位方面,茶颜悦色走中档路线,饮品单价基本在20元内,更是主要新式茶饮品牌中,唯一一家迄今还坚持直营的模式。在成立的前6年时间,茶颜悦色一直坚守湖南市场,直至2020年才相继入驻湖北、川渝、江苏等地区;但因没有放开加盟,截至2022年底,共计只约500家门店。

随着中国消费市道回暖,近期传出多只新式茶饮品牌正谋求来港上市,最新主角正是茶颜悦色。比起市场上其他对手,如蜜雪冰城逾2.5万家、古茗逾8,400家、沪上阿姨茶百道逾7,000家等,500家门店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亦因此在物以罕为贵的道理下,无论到哪里开店都成为动辄要排队数小时。

荼饮企業争逐上市

近半年来,有关内地新式茶饮店拟来港上市的消息,几乎每月都有新主角。6、7月时,先传出内地名气不输喜茶及奈雪的茶的古茗、总部位于上海的新式鲜果茶饮品牌沪上阿姨、新时沏等正筹划来港上市;已进军海外市场的云南霸王茶姬,也被曝出正在探讨赴美IPO。

到8月中,主打鲜果茶与奶茶的四川茶百道率先跑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后;10月初又传出去年曾申请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凭超低价及加盟模式横扫三四线城市的蜜雪冰城,已把计划改为明年在港进行约10亿美元的IPO(73亿元);及至上周再传出茶颜悦色也开始探讨来港上市。虽然茶颜悦色在消息曝光后,亲身回应指现时未有上市计划;但业内人士相信,该公司确曾跟投行接洽过,三缄其口是因为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

新茶饮店纷纷筹划上市,瞄准的是中国消费市道复苏的契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约24,329亿元,同比增长21.4%,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大的消费品类。新式茶饮是餐饮业发展最蓬勃的赛道之一,以刚结束的中秋国庆黄金周为例,2021年已来港上市的奈雪的茶披露,期间售出超过1,000万杯茶饮,全国多地门店环比节前增长超过500%。新冠疫情期间,曾先后三次临时关闭多家分店的茶颜悦色,也报喜全国营业额同比升71%左右,店均杯数升52%左右。

内需成为经济火车头,各大茶饮品牌冀能加速扩张,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自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加上今年以来行业整体经营和开店数据亮眼,为公司上市迎来好时机,上市便成了大势所趋。不过必须留意的是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综合分析,国内新茶饮市场在2022年已开始步入行业发展成熟期,目标客群的渗透率超四成,门店数和市场规模增速双双放缓,未来下沉市场会成为各方竞争的主战场。

紛紛採用加盟模式

如曾经是内地新式茶饮天花板的喜茶及奈雪的茶,向来主攻一线城市的高端消费者,并坚持以直营模式营运。然而,近几年被主打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打得落花流水,过去两三年一再把产品降价仍未能挽回颓势,已分别于去年11月及今年7月开放了加盟模式,以便能提速打入下沉市场。

根据茶百道初步招股文件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蜜雪冰城于2022年以202亿元的零售额在整个新茶饮市场中排名第一,远远抛离排第二名古茗、第三名茶百道的139亿元和133亿元。另外,根据蜜雪冰城去年9月其上载于深交所的招股书,以归母净利润计,单于2019-2021三年已赚了接近30亿元。

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等凭加盟模式打出江山,两大新式茶饮先驱加入战团,料会掀起新一轮竞争。以喜茶为例,自去年11月开放加盟以来,已开业的加盟店突破1,000家,相当于平均一个月新开加盟店约125家,正在快速占领市场;比较迟转型的奈雪的茶进度较慢,7月至今只开了4家加盟店,但经过初期试探后,相信很快亦会加速。

比起直营模式,每开一间店都价增加原材料、场地租金、人工等刚性成本;改用加盟模式,除了可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收入,还可借货品及设备的销售带来收益。面对“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也放下身段,茶颜悦色这唯一的直营茶饮品牌,到底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呢?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收入年增12% 网易第三季多赚近三成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亿元($13亿美元),增速较第二季增长9.4%放缓,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亿元,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当中在线游戏收入占分部总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亿元,按年增加3.56%;网易云音乐收入跌1.8%至19.64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跌近19%。 网易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未来将聚焦和持续投入现有取得成功的游戏项目,未来新作采精品化策略,避免资源分散于信心不足的新项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资源研究AI在游戏创新、开发及营运中的应用。 业绩公布后,网易美股周四收升0.40%,报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价上升销售策略奏效 六福预告中期多赚5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发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约20%至30%;盈利则大增40%至50%。 根据公司去年中期业绩,收入54.5亿港元,赚4.17亿港元;按此计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亿至70.9亿港元,盈利约5.8亿港元至6.75亿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产品差异化及销售策略成功,带动定价首饰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价上涨、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以及营运杠杆带动利润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报2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升7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债务压力挥之不去 希教国际持续卖校求生

民办高教寒冬持续,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再度出售资产求生 重点: 最新一宗交易虽仅作价1,000万元,但涉及每年1.2亿元贷款回收承诺 3.5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已完成重组并全数赎回,外币债务风险正式解除    李世达 在中国民办高教投资热潮退却的当下,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资产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万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诺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买方更要负责为倍诺思教育偿还希教的3.8亿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义的并非交易对价,而是买方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偿还1.2亿元本金与8%利息的股东贷款,等于替公司在未来几年锁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协助缓解持续紧绌的财务压力。 事实上,希教近两年来已多次出售资产,市场估算累计变现超过23亿元,涵盖江西、甘肃、云南、上海、苏州等多个教育项目,构成一条渐次收缩的资产处置路线。过往公告中,公司措辞高度一致:“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股东回报”。 若说过去的民办高教是以扩张换增长,如今希教则是以缩表换生存。 零息可转债拆弹 希教的财务压力说来话长,但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发行的3.5亿美元零息可转债。该债务曾于去年3月遭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同年8月撤回,重组谈判即告展开。 今年6月,公司与持有逾56%本金的债权人小组达成原则协议,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将以610美元提前赎回,并于7月获95.94%未偿本金持有人支持通过,使方案具备约束力。重组已于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公司于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偿债券的赎回,意味其外币债务风险基本解除。 然而,拆弹成功并不代表财务压力从此消失。根据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报告,公司净流动负债达56.27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1.3亿元,而手头现金仅约16.16亿元。 所幸在财务报表的另一端颇为亮眼。期内收入为21.17亿元,按年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达3.07亿元,大增28.5%,经营现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正至2.71亿元,公司运营层面似已重回正轨。 至此,化债仍是最重要议题,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进程中的核心组件。对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诺思,公告明言校舍规模与场地难以满足未来教学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额外投入改造资本。从财务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在增长与现金流之间的取舍,而在债务仍需时间化解的阶段,公司显然选择后者。 持续出售边际资产 今年以来,希教密集处置多项教育资产,从甘肃白银、江西南昌与樟树,到陕西西安及广西桂林的项目,市场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现金回收与债务转移规模或超8亿元。 从已披露公告可见,被剥离的项目普遍具备明显共通点,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连续亏损或资产净值为负,且校舍改造与办学条件提升需要持续资本投入,投资回收期较长等。 此外,多数项目位于生源增速放缓、民办本科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地区,招生提升空间有限,难以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出售此类边际资产成为公司降杠杆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策略,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具规模与学科优势的核心办学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希教股价下挫7.83%,收报0.2港元,今年以来仍录约37%升幅,跑赢大市。市场的定价逻辑亦相对清晰:在零息可转债拆弹后,公司不再面临外币债务违约风险,但能否持续推动资产处置回款,并有效用于补强资本结构,将决定估值能否修复。 希教目前追踪市盈率约3.6倍,仍低于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这种折让反映市场对杠杆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但若未来几次处置交易能顺利收回贷款及对价,尤其在流动性偏紧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负债结构,估值曲线仍可能出现修复空间。 对希教而言,出售资产只是漫长去杠杆的中场。在人口负增长、生源分流与监管审慎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民办高教再难以依靠复制校区达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学科壁垒、区位优势与稳定现金回收能力的资产,是获得市场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希教目前估值仍处低位,具一定情绪修复可能,但相信会是一场耐力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通快递第三季净利增长5% 下调全年业务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录得收入118.65亿元(16.66亿美元),按年升11.1%,净利润25.24亿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345.88亿元,按年升10.29%。净利润64.55亿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递包裹量为95.7亿件,按年增长9.8%。期内包裹量增长及包裹单价增长1.7%,带动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11.6%。受惠于电子商务退货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销机构产生的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41.2%。同期毛利率则按年跌6.3个百分点至24.9%。 此外,公司下调了年度指引,将全年包裹量预计由原本的388亿至401亿件,下调至介于382亿至387亿件之间,按年增长12.3%至13.8%。 中通快递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48.4港元,升0.6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