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民营齿科诊所集团六闯港交所均未能成功,最近“咬紧牙关”第七次申请上市

重点:

  • 第七度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的美皓医疗,七成收入来自同一间核心牙科医院,另外四间尚未收回投资
  • 该公司毛利率高达63.6%,明显高于其他上市同业

莫莉

近年伴随着中概股回归潮,以及港交所向未盈利科技生物公司打开大门,吸引大量新股申请到港股上市。但随着新冠疫情出现,交易所审核进度受到影响,许多公司的招股文件于6个月的聆讯期限完结后仍未获审批,需要补充最新财务数据,才能继续冲刺。

企业在港交所两次或三次递表后才能成功挂牌,实属普遍现象。不过,六闯港交所都未能成功,却是相当罕见。上周一,来自浙江温州的民营口腔诊所美皓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又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已经是该公司2020年2月首次申请上市以来,“咬紧牙关”坚持的第七次递表。

在资本市场上,美皓医疗的名字似乎有些陌生,这是因为前六次申请上市时,该公司的名称为“中国口腔医疗集团”,直到近期才改名为美皓医疗。虽然曾以“中国”冠名,但公司的业务范围从未走出其老地盘浙江省温州市。

美皓医疗是温州最大私人牙科服务提供商,据初步招股文件引述的报告称,按2021年收入计,美皓医疗在温州民营牙科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约为25.2%,超过温州第二至第五大私人牙科服务提供商的总市场份额;在包含公立牙科在内的温州牙科服务市场中,美皓医疗所占份额亦有13.2%。

温州是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经济较为发达,每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万元。该公司引用的报告指出,去年温州牙科服务市场的规模为7.9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3.4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

作为民营牙科集团,美皓医疗的业务包括口腔综合治疗、牙齿正畸、口腔修复以及种植牙,其中口腔综合治疗和种植牙产生的收入各占三成。相较于在全国扩张的瑞尔集团(6639.HK)和通策医疗(600763.SH),美皓医疗尽管在地域上偏安一隅,却有着不错的营收表现。

依赖单一医院

从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收入从8,316万元逐步增至1.05亿元,今年前5个月收入则为4,686万元,同比上升36.1%。不过该公司的盈利表现略为波动,过去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546万元、1,498万元与3,218万元,但今年前5个月则微升6.5%至852万元。

虽然美皓医疗是温州民营牙科的龙头企业,但仅拥有5间牙科医院,其中三间位于温州市区的同一地区,另有两间位于温州市下辖的县级市,2011年开业的温州医院是公司的核心医院,对整体营收贡献超过七成。

牙科椅数量是口腔医院的关键资产,牙科椅越多意味可以产生的收入越多。截至今年5月31日,美皓医疗旗下牙科医院共有154张牙科椅,其中温州医院拥有60张,规模最小的瑞安分院仅有11张牙科椅。因此,温州医院服务的客户数目也远高于其他医院,以去年为例,便服务了4万名患者,占美皓医疗总患者数量的65.4%。

至于另外四间医院分别从2016年至2021年间开始运营,但至今未能收回投资,更有两间持续亏损。公司称,新的牙科医院通常要开业四年才能收支平衡,而2018年4月开张的瑞安分院至今仍然亏损,公司认为是疫情导致其业绩受影响。从毛利率看,美皓医疗旗下医院的协同效应有限,截至今年5月底,温州医院毛利率高达66%、鹿城医院的毛利率也有57%,但其他三间医院的毛利率仅在20%至33%。

股权高度集中

尽管新医院营收未尽如人意,美皓医疗仍然希望向其他市场扩张。招股书提到,上市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在温州以外的地区收购两家牙科医院,预计投入4,000万元。此外,公司还计划在儿童牙科领域大展拳脚,准备投入9,200万元成立两家儿童齿科医院。

美皓医疗创始人王晓敏及其妻子郑蛮为公司实控人,两人合计持股95%。在进入牙科服务行业前,王晓敏曾经在温州房产管理局任职,郑蛮则是一名教师,两人当时并无牙科相关的专业经验。自从2011年公司成立以来,美皓医疗未曾引入机构投资者。

值得留意的是,美皓医疗在2020年首次向港交所申请上市前,曾在2019年以子公司名义向股东派发3,200万元股息,而当年的净利润仅有1,546万元。派息完成后,公司在2020年初的累计亏损达620万元。为弥补营运资金缺口,它在2020年以4.25%的年利率借款2,500万元,这样的操作难免会给予投资者负面观感。

由于成本控制得当,美皓医疗去年的整体毛利率达到63.6%,远高于瑞尔集团同期的24.1%,也高于被称作“牙科界茅台(被称为A股股王)”的通策医疗,后者同期毛利率也只有46%。美皓医疗暂未披露其招股详情,其估值可用其他牙科同行的市销率作为模拟,通策医疗和瑞尔集团的市销率分别为16倍和2倍,若以中间值9倍计算,美皓医疗估值约为10亿元。但是,美皓医疗营收主要依靠核心医院,收入略显集中,其儿童牙科的扩张计划能否有效推进,将是投资者关注重点。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诺亚控股上季纯利大增62.6%

财富管理公司诺亚控股私人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6.329亿元(约8,890万美元),按年下跌7.4%,净利润达2.1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6%,经营利润1.719亿元,则较去年同期下滑28.6%。 截至9月30日,Noah注册客户数为466 ,153人,同比增长1.3%;活跃交易客户数为10 ,650人,同比大增35.5%。本季产品分销规模达170亿元,年增19.1%,其中海外产品分销86亿元,增11.2%。资产管理规模维持稳定,截至9月30 日合约管理资产为1,435亿元。关联公司投资权益变动的公允价值增加,则带动公司净利润增长。 公司指出,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一次性佣金减少、保险产品分销疲弱所致。本季度,公司取得了美国经纪交易商牌照,亦开始在各业务流程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以改善获客能力、提高效率,进一步强化全球布局与科技能力。公司表示,其强健的资产负债表为未来投资提供坚实基础。 诺亚控股港股周三早盘无涨跌,至中午休市报17.99港元,该股过去6个月累升约1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万国数据押注AI新周期 在扩张与去杠杆之间找平衡

人工智能点燃中国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潮,万国数据一边将资产以REITs模式上市、一边抢搭AI算力快车,但这样的平衡能否持续 重点: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亿元,按年增长10.2% 资产注入C-REIT带来13.69亿元终止合并收益,期内录得净利润7.29亿元   李世达 对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而言,2025 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轮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国首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让这个向来高杠杆、重资产的行业出现新的财务工具。 这就是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的写照,既受惠于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设,也受制于多年积累的财务压力。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万国数据录得28.87亿元(4.06亿美元)收入,按年增长10.2%,连续第二季维持双位数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个月新签订单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240兆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约65%与人工智能相关。 新订单增速放缓 这显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但企业本身其实并未完全掌控节奏。管理层在说明会中坦言,第二季之后的新订单步伐较前期缓慢,意味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会延续今年的强度。此外,续约谈判仍令单位收入每月下降约3%至4%,反映人工智能需求虽强,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降价压力并未消失。 尽管万国数据享受到人工智能点燃的需求红利,但供给侧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得承载人工智能的空间不再稀缺,谈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转折,是万国数据今年将一批项目注入中国首批数据中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总额约24亿元。交易带来约13.69亿元的终止合并收益,使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达7.29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生存模式改变 但REITs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性盈利,而在于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万国数据过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贷、买地、建机房进行高速扩张,当信贷环境宽松时,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国信贷收紧之后,重资产模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杠杆开始反向压缩公司空间。REITs提供的,是一条能让万国数据既扩张、又不必完全依赖举债的现金流管道,维持规模循环。 这也为公司带来了财务结构的改善,财报显示,净负债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贷成本下降到3.3%。在中国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杠杆与利息成本并不容易,这更突显REITs对公司运作的重要性。 万国数据的业务模式高度依赖电力供应。公司目前拥有约900兆瓦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储备,这让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项目。管理层也在说明会中点出:“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正变得极度稀缺。”人工智能确实带来增量需求,但供给端——土地、电力、审批、建设速度,正在变得更竞争、更受政策影响。 海外数据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来伏笔。该平台在亚太与欧洲虽具潜力,但今年第三季仍录得4.61亿元亏损,短期内仍会拖累整体利润。公司需要持续证明其开发、运营与出售资产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万国数据市销率(P/S)约为4.15倍,大幅低于Equinix(EQIX.US)的8.42 倍与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于仍处于重组期的世纪互联(VNET.US)的1.99倍。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更为波动,但万国数据的规模、客户质量与资本循环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在港股累升约30%,与大市相若,但过去一个月有约 7%回调,股价30.1港元较52周高位48.9港元低约四成。在估值仍具折价、AI驱动需求未减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区间。作为热门的AI基建标的,当人工智能需求维持强劲、REITs资产注入顺利时,相信市场愿意提高估值, 但仍须留意政策面的变化。简而言之,万国数据正在穿越一个全新的算力周期,随着估值与市场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已没有太多犯错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