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国政府可能出台新的限制措施,该公司股价在上个月暴跌,但上周宣布了新的合作计划后,股价也没有上涨

重点:

  • 近来,由于美国可能对该公司及其中国同行实施进口禁令,晶科能源的股价承压
  • 晶科能源最近与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结成战略联盟,但投资者可能还在等待更多细节,以确定该交易的意义

张劼

对于那些希望从中国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JinkoSolar Holding Co. Ltd.,JKS.US)的股票上赚快钱的当日交易者来说,最近有很多消息可用来交易,无论他们是多头还是空头。

最近一轮的新闻可以追溯到8月中旬,当时有消息流传,称拜登总统的政府打击涉及中国制造商的所谓侵犯劳工权利的行为,美国海关扣留了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

当另一个大型生产商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Canadian Solar Inc.)透露,其运往美国的四款中国制造的样品组件因涉及组件材料的来源问题而被扣留时,问题首次曝光。阿特斯阳光电力后来表示,公司相信所有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组件都被美国海关扣留。

第二天,行业观察人士告诉媒体,晶科能源也有大约100兆瓦的产品被美国边境执法人员扣留,在海关调查进行过程中,公司可能会缩减美国的出货量。这标志着一个重大的挫折,因为根据其最新年度报告,该公司去年28.7%的收入来自北美。

两家公司的股票都在由此引发的“太阳能风暴”中遭受重创。消息传出后,阿特斯阳光的股票在短短三天内下跌了13.7%,加速了在消息传出前就已开始的下行。晶科能源也遵循类似的轨迹。它的股票在新闻发布前同样已开始下跌,之后三天又下跌了14%。

精明的卖空者如果捕捉到了早先的信号,认识到这样的行动可能会出现,可能已经赚到了一些快钱。

美国参议院在7月中旬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来自中国备受争议的新疆地区的产品。在这之前一个月,美国禁止进口可能使用了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Hoshine Silicon Industry Co.)所产原材料的中国电池板,这家总部位于新疆的企业是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所需的一种关键材料的主要供应商。

分析师说,此举本应影响到几乎所有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因为这些企业很难证明产品不含任何合盛硅业供应的材料。但是,尽管禁令的消息得到了广泛宣传,对晶科能源的股票价格却影响不大,直到上个月确认它的太阳能电池板被美国海关扣留。

相反,投资者当时更关注晶科能源6月25日发布的第一季度业绩,该业绩显示公司的太阳能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33.7%,使该股当天上涨近14%。

下一个交易日,当晶科能源表示,其中一个主要子公司已申请在中国的科创板上市,可筹集60亿元人民币(9.28亿美元)时,增长的势头进一步增强。科创板是在上海成立两年的证券交易板块,主要针对高成长型公司。这一消息引发了晶科能源的股价在一天内大涨23%,即使当时与新疆有关的风暴正开始形成。

在当前中美两国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中,这种二次“回国上市”已蔚然成风。通常同一家公司在中国上市也要比在美国上市的估值高得多。

晶科能源在纽约的股票目前的市盈率(PE)为25,这看起来很高,但实际上远远低于在中国上市的同行,后者的平均PE为64。天合光能(Trina Solar)于2017年从美国退市,去年6月在上海重新上市,现在的市盈率为77,大约是晶科的三倍。晶澳太阳能(JA Sola)比天合光能晚一年从美国退市,于2019年底在中国重新上市,其PE也接近75。

好消息?

在美国海关最近扣押晶科能源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消息传出来后,该公司上周宣布,与中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结盟,这种电池用于电动汽车,也越来越多低用于存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厂生产的过剩电力。或许,晶科能源本以为这是投资者喜闻乐见的好消息。

晶科能源这样的企业正在加大力度开发电力储存设施,帮助解决太阳能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最大障碍之一。这个障碍的核心是,太阳能电厂在白天生产大量的电力,但在晚上却无法发电,这给电网运营商带来了麻烦,除非它们能够把高峰期产生的多余电能存储起来,供夜间使用。

虽然跟宁德时代结盟的消息听起来很好,却没能带动晶科能源的股价。

这可能是因为双方的合作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晶科能源在声明中列出了两家公司可能合作的几个领域,但没有透露太多细节。这些领域的核心是在产业链中实现碳中和,以及结合了太阳能和储能技术的产品相关的业务开发。

在讨论双方的合作时,晶科能源的首席执行官陈康平提到,宁德时代拥有“储能领域的先进专利技术和创新模式”,为双方结盟可能的方向提供了一些启示。晶科能源擅长生产太阳能光伏板,但缺乏技术存储它们产生的电力。

相比之下,宁德时代目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储能行业的领头企业。它在上月底发布的半年业绩显示,其储能业务同比增长逾8倍,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营收贡献业务。一些观察人士认为,通过与晶科能源等企业的合作,该公司在未来几年可能还会实现巨大增长。

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过去一年里,储能已经成为了中国产业战略的热门话题。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加快推动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它设定了到2025年,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是22020年380万千瓦的8倍多。

鉴于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的领导地位,对于晶科能源而言,双方的合作是一个明智之举,尽管看涨股票的人士目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情况确实如此,我们可能不得不再等一段时间,看看双方战略合作是如何发展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快讯:新氧上季转亏为盈 收入展望仍然保守

最新:美容应用程序(App)运营商新氧科技有限公司(SY.US)周二公布,去年四季度收入同比减少27.7%至3.25亿元,期内录得3,130万元净利润,扭转上一年同期亏损2,770万元的局面。 利好:董事长兼CEO金星表示,受惠于降本增效措施,令利润规模大幅提升,去年四季度非国际会计准则的经调整净利润达3,880万元,比上一季飙升近300%。 值得关注:该公司去年四季度的月活跃移动用户为400万名,比上一年同期的740万名大减46%;付费医疗服务提供商的数量,也从5,327家减少19.8%至4,272家。 深度:新氧成立于2013年,主要经营医美整形网站和手机App,协助客户查询、挑选和预约医美服务。与其他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中国公司一样,它去年受困于官方的新冠“清零”政策,不少作为新氧最重要客户的美容手术提供商被迫暂停营业,令新氧平台上的广告收入减少。虽然这些限制已在去年12月初取消,但新氧对今年首季度的业务展望仍然保守,预计总收入将在2.9亿元至3.1亿元之间,比去年同期减少3.4%至增加3.2%。 市场反应:业绩公布后,新氧股价在周二大涨27.9%,报2.11美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上游水平。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Y.US

宜搜科技谋上市 ChatGPT成卖点

这家以数字阅读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国科技企业,成为首家在招股文件中提到ChatGPT的公司 重点︰ 宜搜科技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并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文学作品 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正面临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与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等企业竞争,作为行业内的中小型企业,只能增加广告及销售开支来捍卫市占率   裴梓龙 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最近风摩全球,由百度(BIDU.US; 9888.HK)开发的中国版本“文心一言”也正式登场,科技界更掀起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浪潮,从作文、写诗、编程、翻译、创作剧本及写小说等,只要输入指示词,ChatGPT都可以帮你完成。 最近,有一家中国科技企业也蹭上了ChatGPT热度,成为首家将ChatGPT写入招股文件的企业。以网上阅读小说应用程序为核心的宜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已于3月中初次向港交所呈交招股申请,由中银国际作为独家承销人,致力成为“港股AIGC第一股”。 虽然由全球科网巨擎微软(MSFT.US)投资的公司OpenAI所开发的ChatGPT,目前无法在中国境内应用,但宜搜科技在招股文件中,仍然援引ChatGPT来展示AIGC的重要性,当中提及“AIGC可为内容创作方面带来根本变化,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已积累多年研发经验,将利用经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文学作品。” 对于中国的小说爱好者来说,宜搜科技绝不陌生,其应用程序里的小说曾令不少人通宵达旦追看。据招股文件显示,宜搜的核心业务是数字阅读推荐服务,去年前9个月的收益为1.77亿元,占公司整体约53.2%。 发行游戏成效不彰 2005年,汪溪在深圳成立了宜搜科技,主打移动搜索业务,直到2013年,他看准了网络阅读小说市场,推出旗舰产品“宜搜小说App”,再于2017年推出“快读版”,向用户提供大量可供在线阅读的电子书,吸引大量中国小说看好者。截至去年9月底,宜搜系列阅读App的累积注册用户人数达4,400万名。 有了吸引流量的核心“宜搜小说APP”,公司业务近年由数字阅读推荐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延伸至网络游戏发行,但对整体业绩未有帮助。去年前9个月,该公司的整体收入为3.33亿元,同比上升5.7%;其中数字阅读推荐服务收入增加9.2%、数字营销服务营收仅升约5%,而网络游戏发行的收入未成气候,期内仅录得约370万元,占整体收入1.1%。 庆幸的是,宜搜系统阅读App的平均月度活跃用户仍处上升趋势,从2020年的2,110万名,稳步增长至去年9月底的2,550万名;期内月付费用户平均收益,也从35.7元升至56.9元。 然而,宜搜科技的整体盈利表现不稳定,净利润率也相对较低。该公司2020年获利3,131万元,净利润率仅7.6%,翌年净利润率曾升至11.5%,但到了去年前9个月,其净利润率再度回落至9%,低于同业阅文集团(0772.HK)去年全年的17.7%。 事实上,中国数字阅读市场非常拥挤,除了宜搜科技外,也有百度、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字节跳动和具有腾讯(0700.HK)背景的阅文集团等科技公司竞争,这些公司具有雄厚财力,能够大撒金钱抢占市场。像宜搜科技这类中小型企业,只能增加广告及销售开支来吸引新客和留住旧客,以捍卫市占率。 广告开支占比上升 回顾过去两年多的业绩,该公司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均占总收入两成以上,其中去年前9个月同比大增31.3%至9,882万元,占整体收入达29.7%,主要涉及在互联网媒体与网络平台向客户投放广告及推广产品的支出。 宜搜科技过去的上市过程可谓一波三折,2014年曾计划到美国上市,其后撤回申请,于2017年在中国新三板上市,但短短两年后,便因为成交金额低迷而决定除牌。到2019年,公司希望冲刺上海科创板,却再次未竟全功,兜兜转转下,决定转战港交所。 从该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反映其确实有一定集资需要。去年前9个月,其经营现金流录得1,399万元净流出,远逊2021年的流入5,095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更大幅减少1.26亿元,仅余8,853万元。如果现金流出情况未有改善,其业务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 为支持流动性,宜搜科技加强了举债力度,流动负债由2021年的4,855万元,翻倍至去年9月底的1.17亿元,当中包括银行计息借款、合约负债及其他应付款项等。 据宜搜科技在招股文件中表示,这次筹资主要用于提高研发能力、确保长期技术优势、提高作为第三方数字阅读平台的实力与扩大数字营销服务。说穿了,就是要提升公司的AI水平,以奠定AIGC的基本技术基础,最终目标是利用AI自动生成小说内容,以捕捉这个最新科技浪潮带来的庞大商机。 宜搜科技去年前9个月获利3,000万元,推算全年净利润为4,000万元,对比阅文集团的51倍市盈率,其上市估值仅约20.4亿元。然而,在目前港股持续疲软的市况下,加上宜搜科技仅为竞争激烈赛道上的中小型参与者,要说服投资者认购,或许真的要问一下ChatGPT有甚么妙计了。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特约报道:同程旅行抓紧中国旅游复苏机遇

在线旅游平台同程旅行透过有机增长和收购来扩大业务,为旅游业反弹做好充足准备 关键亮点: 同程旅行在三年疫情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投资,配合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新业务领域 随着用户群扩大,商业化能力亦随之上升;用户付费比率从疫情前的12%上升到12.7% 把握本地游及短途游需求旺盛的机遇,住宿预订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0.2%   过去三年,内地经济活动及人员流动受疫情影响,对旅游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同程旅行(0780.HK)把握机会,在过去三年间深化市场覆盖率,加强渗透下沉市场,拓展产业链业务,并扩大其付费用户群。虽然其发展速度较疫情前平稳,但自2023年起,压抑多时的商务和休闲旅游需求得以释放,同程旅行强化后的基本面有利推动业务增长。 用户付费率升至12.7% 同程旅行于2022年录得总收入约6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约6.46亿元,相当于经调整净利润率9.8%。 用户量方面,同程旅行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和平均月付费用户数目分别达到2.34亿和2,970万,付费比率上升至12.7%,年付费用户数目为1.88亿名。 住宿业务持续增长 在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下,同程旅行的交通票务业务收入下跌属预期之内。然而,该公司捉紧了本地和短途游的需求,令2022年住宿预订业务的收入录得0.25%的温和增长,总收入占比上升至37%,高于疫情前2019年的32%。 其他业务的收入,包括广告、会员和其他配套增值服务的收入,也实现了17.9%的同比增长,占总收入的12%。 挖掘未充分渗透的下沉市场  同程旅行加强深入渗透率低但潜力巨大的下沉市场,通过深化与城乡汽车运营商的战略合作,加强于下沉市场的影响力。 截止2022年底,同程旅行近87%的注册用户居住在中国的非一线城市,而微信平台上约60.3%的新付费用户来自中国的三线或以下城市。 为提升不同业务板块的出行效率,同程旅行加强推广交叉销售,同时丰富一站式产品和服务,以更好满足旅客在旅途期间的需求。 透过收购注入新收入来源 同程旅行启动一系列收购和业务扩张,包括发展酒店管理业务,并通过收购以进军旅行团业务,以拓宽其在产业链上的布局。 同程旅行早前成立艺龙酒店科技,是一个集合酒店管理、信息技术、贸易和采购服务于一身的综合住宿产业平台。公司亦收购专注于休闲度假游业务的同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进一步实现更大的规模效益。 市场重回正轨 强劲反弹在即 疫情加速了旅游业的数字化发展,为在线旅行社带来了庞大的机遇。随着旅游限制放宽,旅游需求自 2023 年农历新年起出现强劲反弹,同程旅行认为,旅游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同程旅行执行董事兼CEO马和平表示:「随着我们在过去几年积累的行业经验,用户数量不断上升,也建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特别在下沉城市建立了强大的用户基础。此外,我们还进军到酒店管理和旅游团的业务,打造额外的增长动力。我们已经准备就绪,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复苏之际,保持我们的长期增长势头。」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0780.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