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S.US

这家在线折扣零售商二季度的业绩超出了分析机构的预期,但由于中国经济不景气,其三季度的预测要黯淡得多

重点:

  • 唯品会二季度营收增长13.6%,净利润猛增64%
  • 随着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面临困难,该公司预计三季度收入增长将大幅放缓至最多 5%

 

梁武仁

投资者对唯品会控股有限公司(VIPS.US)的情绪出奇地悲观。

这家在线折扣电子商务公司的最新季度报告看上去相当乐观——直到你看到预测截至9月底的本季度前景明显悲观的章节。唯品会明显的谨慎态度,与关于中国经济的最新警示信号相吻合,两者相结合令投资者感到担忧。若非如此,他们可能会对该公司最新的季度业绩感到高兴才对。

唯品会二季度的总净收入同比增长13.6%至约280亿元。 由于成本降低,其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毛利润增长23%,净利润更是增长64%。营收和净利润均超出了分析机构的预期。

但也仅限于此。

唯品会表示,预计三季度收入同比最多仅增长5%,最坏的情况是可能会持平。 这不仅相比于二季度大幅放缓,和一季度相比也急剧放缓。一季度,该公司收入增长9%,表明其正走在从去年新冠疫情造成的低迷中复苏的前进道路上。

唯品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沈亚在讨论最新季度业绩的电话会议上表示,该公司正在为收入增长疲软做准备,部分原因是当前季度系服装销售淡季,而服装销售是唯品会的关键收入驱动力量。 但同样的季节性因素肯定也在去年三季度产生了类似的影响,因此这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现在的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没有好转,当时中国经济仍严重受疫情影响。

沈亚接着表示,服装购买的退货率往往高于其他产品,而雪上加霜的是,消费者日益谨慎。 这种谨慎态度首次表现出来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当时,汽车、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高价物品的销量急剧下降。 但现在,这种情绪似乎也正沿着食物链蔓延到服装等没那么昂贵的物品上。

 “下单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反复考虑,然后退货率就会呈上升趋势,”沈亚说。

鉴于中国经济迅速恶化,这个解释更说得通了。中国在2022年底取消了大部分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一季度开局良好,增长速度高于预期。但随着经济困难的迹象出现得愈发频繁,这一势头很快就消失了。其中最令人不安的一个迹象是,年轻人作为唯品会最大的客户群体之一,失业率在二季度每个月都创下新高,促使国家统计局从7月开始停止发布相关数据。

该局上个月公布的其他关键数据,从零售销售到工业生产,均低于分析机构的预测。更糟糕的是,7月消费价格下降,这使中国在世界其他地区都在努力应对高通胀之际,陷入了面临通货紧缩这一不同寻常的境地。这些看起来都不太令人鼓舞。

定时炸弹

经济的低迷还体现在企业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定时炸弹。比如,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2007.HK)最近因面临巨额亏损而出现债券违约。许多人担心,该公司可能成为中国低迷的房地产行业最终倒下的众多多米诺骨牌之一,从而拖累整个经济。

另一个不祥之兆是,本月早些时候,有政府背景的中融信托也未能向三家上市公司兑付理财产品。此事非同小可,因为这表明中国金融业可能也面临流动性问题。

光是举足轻重的房地产行业的麻烦就已经够糟糕了,陷入困境的金融体系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令人担忧。

就此而言,投资者似乎更关注这些担忧,而不是唯品会或其他公司公布的业绩,即使这些业绩是最新的。唯品会股价在上周公布二季度收益的当天下跌了8%。它在同行中不是唯一一家面临这种反应的。行业巨头阿里巴巴(BABA.US;9988.HK)自公布超出分析机构预期的二季度业绩以来,股价一直处于自由落体式的下跌中,京东(JD.US; 9618.HK)也是如此。

如果中国经济下滑,消费者抑制支出,唯品会主打折扣商品将是加分项。自2008年成立以来,唯品会一直专注于折扣市场,以低价从大品牌手中收购过剩库存,并以折扣价售出,类似于奥特莱斯实体零售店。在该公司取得初步成功之后,聚尚网、聚美优品、蘑菇街和卷皮折扣等大量模仿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过它们大多都已经消失或陷入了困境。

相比之下,唯品会自2013年以来每个季度都录得净利润。这样的盈利能力对这类中国公司来说是一个难得的优点,因为许多同行尽管收入快速增长,却依然难以减少亏损。在目前的环境下,即使是前几年的收入快速增长,也很快变成了遥远的记忆。

唯品会的股价目前较2021年的峰值大幅下跌,但仍较2012年的IPO价格上涨多倍。其往绩市盈率约为11倍,考虑到其快速放缓的增长,这是一个合理的倍数。但这个数字仍远低于阿里巴巴的20倍和京东的18倍。

与许多亏损的同行不同,即使中国经济长期放缓,唯品会也可能得以继续经营。因为人们仍然需要购买衣服等生活必需品,而且他们会希望有折扣,而唯品会正是以折扣著称。不过,归根结底,投资者需要的是增长,包括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尤其是后者。在经济形势逆转的情况下,任何公司要实现这个目标都不容易。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haoju is an eye hospital

沉寂一年多后 朝聚眼科重启收购扩张模式?

这家私立医院及诊所运营商宣布了两项新收购计划,或标志着其去年一度沉寂后,公司重返收购赛道 重点: 朝聚眼科宣布,计划全资收购宁波一家由其控股的眼科机构,同时收购宁夏地区另一家机构70%的股权 公司去年下半年营收缩水,利润骤降30%,正努力重拾增长    阳歌 对民营医疗机构来说,在中国国家医保体系外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中国数千家医保体系之外的民营医院及诊所经营者近年获得的教训,它们试图通过提供眼科、牙科及整形外科等自费医疗服务盈利。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消费者正收紧非医保覆盖的自费医疗项目支出。 伴随业务停滞甚至出现萎缩,部分企业正试图通过收购扩张重振股价。朝聚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2219.HK)即为其中一例。该公司周一宣布,计划收购两家医院,分别位于浙江宁波市与宁夏的吴忠市。 两项收购看似旨在重新吸引投资者关注。2021年IPO时,朝聚眼科一度被寄望成为中国眼科行业分散格局的整合者。上述两笔交易都缺乏亮点(下文将详述原因),但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在长达一年多未进行重大收购后,此举可能标志着该公司重启收购模式。 最新公告显示,朝聚眼科对两家机构的收购金额都不高,折射出此类机构的盈利困境。其中较大规模的交易,朝聚以1,400万元(200万美元)收购宁波博视眼科医院有限公司37%的股权,该机构整体估值约3,80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朝聚眼科原本已持有宁波博视63%的股权,早已是该机构控股股东,并将其纳入财报合并范围。因此,严格来说此项交易不构成收购。 第二笔交易则构成实质收购。朝聚眼科将以约500万元,购得吴忠市云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70%的股权。该作价显示,这家机构总值仅714万元(约100万美元),远非大额交易。 朝聚眼科公告称:“本次收购系既定战略规划组成部分,公司将进一步整合浙江及宁夏的医疗资源,通过多点布局,增强行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有效应对市场风险。” 朝聚眼科选在7月1日香港公众假期前披露交易,投资者反应需待周三开盘后显现。不过,考虑到交易总额仅2,000万元(不足300万美元),市场反应平淡也不足为奇。 民营医疗机构热度不再 朝聚眼科近期股价表现,反映出整体民营医疗板块的低迷情绪,其股价年内维持横盘。该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2021年IPO时因有望整合高增长赛道而备受瞩目,但此后表现多逊于预期。其港股最新收盘价为2.85港元,较10.60港元的发行价已跌逾70%。 朝聚眼科股价表现绝非个例,其当前9.2倍的市盈率虽显著低于药品及医疗器械板块同业,却与民营牙科机构现代牙科(3600.HK)9.9倍、医美连锁机构完美医疗(1830.HK)10倍估值相当。 IPO之后,朝聚眼科看似一度颇为活跃,走出内蒙古大本营后展开较为激进的收购。截至2021年末上市不久,该公司运营17家眼科医院及24家视光中心;至2022年,又新增7家医院及两家视光中心。 2023年,朝聚眼科延续扩张节奏,新增10家机构(7家医院+3家视光中心),至当年末,其网络扩大至31家医院及29家视光中心。然而,此后扩张戛然而止,去年全年颗粒无收。去年年初,虽宣布以3,680万元收购北京明玥眼科诊所有限公司的计划(属较大规模交易),但今年4月披露的年报显示,这家医院没有被合并纳入财务报表,表明该交易并未完成。 伴随并购停滞,朝聚眼科也开始受到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去年全年勉力实现2.6%的营收增长,总额达14.1亿元。但结合年报及去年上半年数据测算,其去年下半年营收出现0.9%的负增长(上半年则同比增长6%)。 去年,该公司毛利率下滑近两个百分点至43.5%(2023年为45.4%),反映出在运营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诊人次及客单价承压,导致盈利能力萎缩。 受此影响,该公司去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至1.86亿元(上年同期为2.21亿元)。数据显示,其去年下半年净利润同比大跌30%,远高于上半年降幅8.8%。 朝聚眼科确实拥有充足的并购资金。截至去年末,公司账面现金达7.8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63亿元大增。最新公告或预示,该公司准备重启并购模式。若能锁定优质标的,或可提振其股价,但仍需对当前疲软经济环境下财务不稳的资产予以警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谭仔国际私有化获高票通过 8月19日除牌

香港米线品牌连锁店谭仔国际有限公司(2217.HK)周一宣布,私有化方案已获高票通过,将于7月28日最后交易,并于8月19日收市后正式除牌。 根据公告,私有化方案于法院会议中获99.7%赞成票,反对票仅0.29%;独立股东的反对票仅占0.13%。在特别股东大会上,持股74.25%的大股东亦投下99.96%赞成票。 谭仔国际控股股东东利多控股(3397.T)于今年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作价每股1.58港元,较2021年上市价3.33元低52.6%。谭仔指,公司在海外扩展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效力,而大股东东利多拥有相关资源及专业知识,可支持公司更有效扩展海外业务及加强内部以应对行业逆境的挑战。 截至今年3月底的年度,谭仔全年纯利按年下跌32.7%至7,984万港元,收入录得28.4亿元,上升3.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ijin does resources

简讯:紫金矿业申请分拆国际黄金业务在港独立上市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99.HK)宣布,其国际黄金开采部门已于周一向港交所提交分拆上市申请。公司补充称,港交所已确认其可推进分拆及独立上市计划。 在公告发布的同时,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文件也于周一在香港交易所网站刊载,由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承销商。公司披露其营收从2023年的22.6亿美元攀升至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3%,部分受益于金价飙升。同期利润从2.3亿美元跃升至4.81亿美元,增长逾一倍。 紫金矿业于5月首次披露剥离紫金黄金国际分拆上市的意向,称此举将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资本管理效率并强化离岸融资与并购能力。分拆方案已于6月26日获得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获本地300倍超购 泰德医药首挂半日升3.76%

多肽CRDMO企业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3880.HK)周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盘初一度涨近4%,至中午收市报31.75港元,升3.76%。 据招股结果,香港公开发售接获300.15倍超购,按回补机制,公开发售股份已增至840万股,占发售总数50%。国际发售录得2.43倍认购。最终发售价30.6元为上限定价,集资净额4.29亿港元(5,500万美元)。 泰德医药是次全球发售1,680万股,基石投资者包括石药集团及腾讯前高管吴宵光创立的微光创投,两者分别认购500万美元股份。公司去年收入4.42亿元,年增31%;净利润年增20.9%至5,917.3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