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gwei faces long road to profit with ride-hailing losses

盛威计划来港上市,收入占比最大是网约车业务,但行业竞争激烈

重点

  • 盛威业绩见红,短期难扭亏
  • 上市前股东包括阿里巴巴、恒生电子及协鑫科技合营等

 

白芯蕊

流动通讯变得方便,手机应用程序更改写人类生活习惯,包括出行模式。过往的士在交通运输中扮演重要角色,但Uber(UBER.US)推动网约车在全球盛行,令的士重要性大降,随着Uber股价表现标青,有东南亚滴滴之称的Grab(GRAB.US),第3季业绩也转赚,内地网约车服务平台商盛威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香港上市,近日上载上市申请文件

据文件显示,盛威前身为北京盛威南凌信息科技,于2012年9月由姜生喜成立,姜生喜曾任职A股上市公司用友网络科技(600588.SH)副总裁。2013年盛威推出中国公路客票网的网站,即现时“出行365”平台的前身,2016年与主要网上旅行社(Online Travel Agent,简称OTA)同程及飞猪展开合作,2018年推出网约车服务,2022年公司改名为盛威时代科技。

上市前盛威最大股东是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透过全资拥有的阿里旅行持有盛威27%股权,姜生喜则有20.7%股权,协鑫科技控股(03800.HK)合营的江苏疌泉景世丰持股2.1%,A股上市公司恒生电子(600570.SH),也持有盛威0.86%股权。

网约车占收入逾八成

目前盛威主要提供三大业务,包括网约车服务、数字化及业务解决方案及客运服务,当中网约车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最大,分别占2022年、2023年及2024上半年总收入86.2%、85.3%和88.5%,达到7.03亿、10.3亿和6.43亿元。

所谓网约车,即是利用网上平台,将用户需求与驾驶员和车辆进行实时匹配或预订,提供将乘客运送至彼等选择的地点。至于收入模式方面,首先是乘客通过高德等平台软件,或利用盛威自营365约车平台叫车,行程结束后,盛威会收到客户付款,扣减聚合平台费用及驾驶员获得的收入后,余下资金归予盛威。

受疫情影响,内地整个网约车行业一度出现萎缩,2022年平台上付费交易金额(GTV)一度按年跌12.8%至1,942亿元,但翌年疫情管控措施全面解除,配合政府政策出台,以及旅游市场快速发展,2023年网约车GTV反弹15.9%至2,550亿元。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估计,整个市场将以19.5%的复合增长率上升,到2028年行业规模有望提高至6,474亿元。

毛利率薄弱

回顾过往盛威收入增长表现不俗,2022年、2023年及2024上半年总收入分别有8.16亿、12.06亿和7.26亿元,按年升47.4%、47.9%和25.7%,但要留意毛利率却薄弱,同期只有6.6%、7.1%和3.5%。

尤其是2024上半年盛威每单网约车平均交易额仅22元,对比2023年的23.1元下滑4.8%。更大问题是集团网约车服务业务毛利由正转负,从2023上半年的522万,转至2024上半年的负毛利311万元,也令同期毛利率变成-0.5%。盛威解释因增加司机及乘客激励奖赏,以提高集团竞争力,其实背后意味行业内卷情况严重。

盛威毛利较强是客运服务,尽管客运服务2024上半年收入只有3,574万元,占总收入的4.9%,但毛利率却高达57%,令毛利近2,040万元,足以抵销网约车服务负毛利的情况,但扣取其他销售及营销开支、研发开支后,盛威业绩见红,2024上半年共录得亏损2.85亿元,按年扩大21%。因此未来盛威要亏转盈,似乎不能再依赖网约车业务,反而要将客运服务收入变得更大。

其实盛威客运服务做得颇出色,从上市申请文件中称,2023年盛威已成为中国(以售票量计算)最大城际道路客运信息服务提供商,旗舰产品是“出行365”,该产品能让乘客通过个人计算机、手机移动程序、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及线下自助售票机,查询大巴车时间表、订票、管理订单及联系客户服务员,用户亦可利用“出行365”平台购买机票及火车票。

客运联网售票发展大

随着计算机化令效率提升,去年中国在航空和铁路出行已有近90%来自联网售票,反观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率目前却大幅落后,联网售票率却只得10.8%,因此改革空间相当大,加上毛利率高,故盛威客运服务业务未来赚钱能力应远较网约车业务高。

整体来讲,盛威短期录得盈利机会不大,集团首要工作是要将网约车业务止血,特别是研究如何提升毛利率,其次要令客运服务收入扩大,兼要维持较高毛利率水平,否则上市后仍维持现有业务格局,要扭亏为盈恐怕遥遥无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文远知行招股集资31亿港元

中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0800.HK, WRD.US)周二公开招股,发售8,825万股,5%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不超过35港元,集资30.9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3,535.3港元。公司于下周一截止认购,下周四在港挂牌。 过去三年文远知行持续亏损,今年首六个月,公司收入近两亿元,同比增长32.8%,但仍录得亏损7.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公司解释,亏损主要是加快业务及技术发展,故前期在研发、行政及销售开支上需要大量投入资金。 公司表示,集资所得约40%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另外40%用于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或运营,约10%用于建立营销团队和分支机构,余下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rom making billions in annual profits to persistent losses: Can Sun Art Retail turn the tide?

从年赚百亿到年年亏损 高鑫能否打赢这场翻身战?

大润发母企高鑫零售近年业绩不稳定,三年两亏,即使由私募王者入主,暂仍未见曙光 重点: 公司预警上半财年业绩亏损达1.4亿元 现正进行一系列架构及人事整改   刘智恒 “我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高鑫零售有限公司(6068.HK)前主席黄明端几年前的一句说话,道出大卖场今天的辛酸。 在电商网购盛行之下,昔日大卖场的经营模式显得不合时宜,老态毕现;去年底,行业老大哥家乐福在中国内地只剩下4家门店,另一巨头沃尔玛,光去年于内地关闭超过20家门店,早将一颗心投向山姆式的仓储会员店。 不敌时代巨轮 在商超行业出现结构性改变,加上自身公司的衰败,令大润发这家曾经的超市之王,年赚数十亿的龙头企业变得一蹶不振。其母企高鑫零售刚向市场发布中期盈警,预告截至今年9月底止,料亏损1.4亿元,去年则有盈利2.06亿元。 公司解释,亏损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疲弱影响,拖累商品平均售价下降;至于“中秋国庆”双节合一,亦影响消费额。另外,受一次性影响,包括商店街调整过程令收入下降、为华中大区组织优化的开支,以及期内利息收入减少。 要知道高鑫的高光时刻,每年收入超逾千亿元,2017年时盈利一度高达30亿元。之后在网购日盛的环境下,高鑫业务逐渐被碾压,业绩日走下坡,2022年更出现亏损7.3亿元、2023年虽扭亏为盈,也只仅赚7,800万元,到2024年亏损更高达16亿元。 2025财年能扭亏为盈赚3.86亿元,全赖大手关店及大幅削减成本而来,期内关闭了八家大润发大卖场及一家中型超市。即是说,要通过降本才稍稍止住亏损,并非生意有明显改善。 私募教父接盘 阿里巴巴先后于2017年及2020年购入高鑫股份,最终取得逾七成股权,累计投入502亿港元。原以为有了阿里这个靠山,能带领高鑫渡过商超生态转变的困境,岂料市场逆转,纵拥有庞大财力及高科技的阿里也铩羽而回,最终由德弘资本(DCP Capital)以131.4亿港元接盘,此役令阿里亏损371亿港元。 德弘资本有何能耐,难道连阿里也搞不好的熨手山芋,其能力挽狂澜? 德弘创立于2017年,创办人之一的是内地艺人陈好的丈夫刘海峰,在业内有中国 “PE教父”的美誉,曾在KKR及摩根士丹利任高职,过去投资的中国巨企包括有海尔、中国平安、蒙牛、南孚电池、恒安集团及百丽国际等,战绩彪炳;这次接手连阿里也亏大本的高鑫,实在是投资生涯一大挑战。 转变模式大关分店 德弘接手高鑫后,即时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在“节流”上,首先是将五大营运区重构为四大区;然后来一场关店大行动,将亏损不断的分店壮士断臂,以达致停损目的。 然后将管理层及员工进行重整,即使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也要辞去董事会主席,多位高管也相继离去。德弘更启动反贪腐行动,今年9月,大润发营运长管明武被公安带走,公司表示因涉嫌职务犯罪,案件正在调查阶段。 “开源”方面,在关闭大卖场及减省人手之际,将资源调往中型超市的大润发Super与M会员店。2025财年公司新开4家大润发Super,主要针对社区需求,集中售卖5,000至8,000款商品,门店面积在1,500至3,000平方米,部分设有食堂或儿童乐园,深度融合了消费场景。 至于M会员店,模式一如山姆,以仓储会员模式运营,减少货品种类及采高周转方式,并以高性价比或自家商品作招徕。2025财年,高鑫零售共开设4家M会员店。 暂时看,德弘对高鑫的整顿及发展方向似走对路,将亏损分店关闭,可减省开支,从而集中资源拓展大润发Super及M会员店,而仓储会员式经营是现时市场所需,高鑫这个后发者有机在市场抢占一席位。 然而,山姆与开市客两家龙头已早着先鞭,在内地门店布局、知名度及货品供应链上,远较高鑫完善及理想,后者要转型追赶,不但要克服众多问题,更要投入相当资金,且不是一时三刻可一蹴而就。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停牌中的陆金所 首席风险官辞任

线上信贷平台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LU.US; 6623.HK)周五宣布,Youn Jeong Lim 因“个人工作安排”辞任首席风险官职务;自10月24日起,该职位由程建波接任。程建波今年4月加入陆金所前,其职业履历涵盖京东、平安银行及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 公告发布后,陆金所美股周五上涨2.8%,年内累计涨幅达38%。其港股自今年1月因与前审计机构存在分歧而暂停交易至今。 公司7月披露已聘任安永为新审计机构,迈出重启财报披露的关键一步。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陆金所尚未发布正式季报;但今年7月业务更新公告中透露,截至6月底未偿还贷款总余额为1,934亿元,同比下降17.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创维旗下创维数字首三季净利按年减64%

电子产品制造商创维集团有限公司(0751.HK)周日公布,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前三季度收入64.56亿元(9.06亿美元),同比下降2.45%,净利润8,585.9万元,同比下降63.69%。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3.3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由于战略备料及客户提前备货,期末存货增至21.19亿元,较年初上升39.4%;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净流出8,362.8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4.53亿元。 创维数字是一家提供智慧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终端、宽带设备和专业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已将业务扩展至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车联网等领域。 创维集团股价周一高开随后转跌,至中午休市报4.14港元,跌1.43%,该股过去六个月累升约31.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