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即将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过去三年已录得76亿元巨亏,但其上市估值比平安好医生与京东健康等同业明显偏高

重点:

  • 智云健康过去三年收入增长强劲,但亏损也在不断扩大,与营销和研发领域大力投入有关
  • 虽然未能获利,但该公司上市前已备受资本青睐,最后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达到146亿元,上市估值进更一步提升至154亿元

莫莉

2021年,互联网医疗赛道经历了估值泡沫的破灭,已上市的京东健康(6618.HK)、阿里健康(0241.HK)和平安好医生(1833.HK)股价集体腰斩。随着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最佳上市窗口期也将过去,未上市的公司纷纷冲刺港交所,微医、叮当健康、思派健康、圆心科技等多间企业均在2021年首次递表,但鲜有传出通过聆讯的好消息。

主攻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智云健康科技集团(9955.HK),去年的上市大计也未能成功,但公司未有放弃,今年3月第二次递表,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于6月中通过聆讯,即将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医院和药店提供医疗用品和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产品、为制药公司提供数字营销服务,以及向患者提供在线问诊和处方等,主要围绕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慢病。

智云健康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院内解决方案、药店解决方案,以及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为抓住院内慢病管理市场,并将该市场扩展到院外场景,公司采取了“医院为先”的战略,院内解决方案的收入增长也最为迅猛,2019年时仅有1.77亿元,而2021年收入已大增618%至12.72亿元,占公司总收入比重升至72.4%。

院内解决方案包括向医院销售慢病相关的医疗器械、耗材和药品,推广慢病管理相关的医院SaaS,同时依托医院网络为药企提供数码营销服务,从销售收入中抽取服务费。其中,医疗用品销售和数字营销推广服务是智云健康“最赚钱”的业务,在2021年总营收中分别贡献了48.6%和22.9%。

至于第二项业务──药店解决方案是向药店销售医疗用品,以及2019年推出的药店SaaS问诊服务。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有超过17万家药店已安装其问诊程序,约占中国药店总数三成。该项业务过去三年表现平稳,收入介乎3.3亿至3.5亿元,去年占公司整体收入约两成。

另外,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是通过三间互联网医院平台,为慢病患者提供院外监测、问诊和处方开具的服务。该项业务收入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从2019年的2,033万增至去年的1.34亿元,但仅占公司收入约7.7%。

三年亏76亿元

慢病在广义上是指持续一年或以上,需要持续医疗护理、限制日常生活活动的疾病。随着中国老龄化加速,将产生对慢病管理的巨大需求。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数据,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则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

相对于其他需要线下面诊、仪器辅助治疗的疾病,慢病的护理重点在于长期且经常性的诊治、系统化地记录医疗数据,比较适合使用数字化解决方案。

据招股书引述的报告称,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市场的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578亿元增至2020年的1,761亿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达32.1%,并预计2025年将增至8,001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35.4%。

面对广阔的慢病管理市场,智云健康过去三年收入增长强劲,2021年营收达17.57亿元,为2019年的三倍;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亏损也在不断扩大,从2019年的5.65亿元净亏损,大增6.4倍至去年的41.53亿元,三年间累亏高达76亿元。

这与公司在营销和研发领域的庞大开支有关,公司在2019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仅占收入约28.4%,但2020年及2021年分别升至74.6%和44.8%:至于研发开支也从2019年的2,375万元大增至2021年的2.36亿元。招股书解释,这是因为从2020年起推行新的营销举措,现已安排960多名销售人员覆盖并渗透医院及药店,以便拓展客户,提高运营效率。

IPO估值偏高

虽然公司录得巨亏,但智云健康的业务概念仍吸引资本青睐,至今已完成11轮融资,股东包括招银国际、SIG Global、IDG基金、平安创投等知名机构投资者。该公司在过去两年的两轮融资,已分别进帐6,500万美元和1.84亿美元,最新估值达到21.84亿美元(146亿元)。

在互联网医疗这个同质化严重的赛道,智云健康依靠利钱较丰厚的数字营销和药店SaaS业务,令毛利率稳步上升,去年高达32.4%,优于行业巨头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约23%的毛利率。

也许凭借较高的毛利率水平,有助智云健康上市后取得更高估值。目前平安好医生与京东健康的市销率分别为2.8倍和4.8倍,根据智云健康周四刚上载的招股书披露,以每股发售价30.5港元计算,其市值将高达179亿港元(154亿元),市销率高达8.8倍,比两大头部企业存在较高溢价。

在最近港股走势偏淡的行情下,智云健康的高定价能否吸引投资者垂青,有待下月初公布招股结果时揭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美丽田园料中期纯利年增不少于35%

美容与健康管理集团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373.HK)周一公布,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不少于14.5亿元(2.02亿美元),按年增长不少于27%;净利润不少于1.7亿元,按年升幅不少于35%。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双美+双保健”的高毛利商业模式持续优化,提升收入结构与毛利率表现,同时“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轮驱动战略带动业务规模扩大及市场占有率提升,推动规模效应持续释放,令净利率稳步上升。 美丽田园周一高开1.3%,至中午休市报29.55港元,转跌0.84%,股价今年以来仍升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361度二季度销售佳 零售电商齐齐上

运动品牌361度国际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二季度营运概要,主品牌产品及童装品牌均同比上升10%。至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整体流水同比亦录得20%增长。 公司表示,已进一步深化落实“科技赋能产品创新升级”战略,针对多样化市场需求持续推出新品,进一步深化“专业化、年轻化及国际化”的品牌定位。 期内,分销商于广州、长沙、天津、上海及大连等地增设39家361度超品门店。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的超品门店数量达49家。 周一361度平开报4.99港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升近18%。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lueFocus does marketing services

营收下滑的蓝色光标 海外突围有难度

这家中国营销服务龙头供应商,正跻身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浪潮 重点: 标榜中国最大,并作为全球第十大营销服务商的蓝色光标,已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公司八成营收來自为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供营销服务,但因利润率超低而侵蚀净利润   阳歌 谁说只有制造商才能赴港IPO,才能为沪深A股市场的上市地位形成互补? 此类两地上市(A+H)已成为今年香港规模最大的IPO项目,电池巨头宁德时代5月募资353亿港元(45亿美元),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6月募资101亿港元。如今,营销服务龙头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058.SZ),拟通过赴港上市而打破工业股垄断局面。 据上市文件显示,创立于1996年的蓝色光标,是中国资历最深的营销服务商之一,位居全球行业第十。在WPP集团(WPP.L)与宏盟集团(OMC.US)等巨头主导的全球十强榜单中,该公司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 蓝色光标的财务数据凸显若干显著趋势,包括中国企业正斥巨资开拓海外市场。这类营销支出占蓝色光标去年总营收的80%,该业务增速远超面向国内消费者的营销服务。 公司更以显著低于国际同行的超低利润率著称,其将之归因于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全球市场。受此影响,过去四年,蓝色光标始终在盈亏线上挣扎。若无法提升全球营销业务运营效能,这一趋势恐将持续。 在中国广告及公关界,蓝色光标颇具声望,2010年即成为深交所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创业板于2009年设立)。若持有至今,投资者已获近四倍收益,目前公司市值达230亿元(约合32亿美元)。 不过,即使获得如此收益,当前蓝色光标A股市销率仅0.39倍。作为近三年营收年增速近30%的行业龙头,估值确实疲软。当然,全球同业估值普遍承压,WPP市销率更低至0.31倍,宏盟集团虽达0.92倍,吸引力也不大。 参考当前市值、以及华泰国际、国泰君安国际、华兴资本等大型承销商阵容,蓝色光标此番募资恐难突破10亿美元关口,但仍有望筹资数亿美元。 部分募资将加速其近年全球化布局。当前,蓝色光标已在美国、越南、泰国、印尼及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这些网点除服务中国客户外,也将开拓本土业务,以抗衡国际巨头。在国内经济持续疲软,抑制企业营销预算,该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 营收开始下滑 尽管利润表现欠佳,蓝色光标过去三年营收增长确有强劲表现,去年收入同比增长15.6%至608亿元(2023年同期为526亿元)。但需要指出,增速较2023年43%的增幅有较大回落。令人忧心的是,据深交所公告,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萎缩近10%至143亿元(上年同期为158亿元)。 蓝色光标未在财报中说明下滑原因,或许是国内市场疲软,企业增长停滞与消费需求疲软,导致营销预算收缩。受此影响,公司国内营销服务收入去年骤降近30%至81亿元,仅部分被国内广告服务收入的微增抵消。 蓝色光标全球收入结构,清晰展现出中资企业出海主阵地。去年,客户全球营销预算中42%投向美国市场,第二大目标市场欧洲占比仅15%。数据或有助于解释,中国政府为何力避中美贸易战升级。 鉴于蓝色光标利润率极低,最新营收萎缩态势更显严峻,令其盈利回旋空间很小。公司营业成本主要源于向谷歌、脸书及TikTok等平台支付的费用,去年占营收比例高达97.5%,对应毛利率仅2.5%。毛利率近年持续走低,从2022年的4.7%降至2023年的3.4%。 公司将微薄利润归咎于主流互联网平台广告成本高企,该问题在海外市场尤为突出。面对谷歌、TikTok等巨头,其议价能力极其有限。需补充说明的是,蓝色光标当前毛利率仍显著低于WPP的17%,以及宏盟集团19%的水平。 核心症结在于,蓝色光标亟需提升盈利能力,但在国内经济下行周期,向核心中企客户提价难度极大。拓展海外客源或可部分缓解压力,这解释了为何公司近期全球布点的策略。然而,因需同时对抗国际巨头与本土竞争者,公司海外突围成功几率不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irrus Aircraft primed for new financing as its thinly traded stock surges

股价倍升流通量低 西锐飞机融资是时候

西锐飞机大股东减持股份,套现近7亿港元,料公司有机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重点: 过去半年,西锐股价升幅逾倍 母企被列入美国制裁名单的阴霾渐淡化   刘智恒 作为香港市场第一只飞机制造股,西锐飞机有限公司(2507.HK)自去年7月上市后,并不受市场注目,但随着今年股价的飞升,开始渐渐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公司大股东中航通飞香港亦趁机减持手上股份。 西锐发公告,中航通飞香港于7月3日以每股39.98港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折让8%),出售1,750万股西锐股份,占总发行股本的4.78%,套现近7亿港元。出售完成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由原先的84.97%跌至80.18%。 减持翌日,西锐股价即时受压,开市后一度跌7.4%,但仍力守在40港元关口,收市报42.15港元,只跌3%。似乎大股东的减持,对股价的实际影响没原先估计严重。抗跌力强的背后,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西锐的投资价值。 上市受尽冷待 先说说西锐的前世今生,中航通飞香港的母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称中航工业),于2011年从美国的Klapmeier兄弟手上,购入Legacy Cirrus的70%股权,公司有两条飞机产品线,一是SR2X系列,主要供零售客户使用的单引擎活塞飞机;另外是愿景喷射机,供零售客户或在较小范围内包机运营之用。 中航工业接手后,西锐业务蒸蒸日上,其中SR2X系列飞机于过去23年间,一直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单引擎活塞机。西锐早有上市打算,岂料2021年,美国将中航工业列入制裁清单,虽说西锐未被列入其中,市场还是对此有保留,毕竟美国政府态度阴晴不定,来自当地的质疑声音亦从没停过。 因此西锐去年中在港招股时,就受到市场冷待,公司发售5,488万股,只占发行股份的15%,公开发售的更只有548.8万股,占发行股份的1.5%。 最终公开发售超额仅0.56倍,国际配售亦只超额0.57倍,结果以近下限27.5港元定价,集资净额只有13.92亿港元。当时公司引入五名基石投资者,购入8.51亿港元股份,持股量为8.5%。 有望坐上融资快车 西锐的实际集资极为有限,而且五大基石投资者分别是国调基金二期、太仓高科、常熟东南、无锡建发新投及无锡金投,没有国际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也没有内地著名私募基金,很大机会只是为支持西锐上市的友好。撇除基石投资者,公司实际在市场流通的股份只有6.5%。 上市首半年,股价长期在20港元水平徘徊,一度更跌至低位16.718港元,较上市价低近四成。可幸是半年后锁定期完结,未见基石投资者大手抛售。相反,踏入今年2月,西锐股价开始如飞机升空,一飞冲天,上月高见47.45港元,较上市价高73%。 股价已大幅上升,加上市场流通量低,今次大股东减持股份,预计公司未来有机在市场进行集资行动;毕竟去年上市融资规模小,如透过股份配售,除可增加资金配合未来发展,亦可将市场流通量提升;若能引入机构投资者,更能进一步优化股东组合。 盈利续增估值合理 事实上,西锐的业绩大有资本吸引投资者。2021至2023年间,收入分别为7.38亿美元、8.94亿美元及10.68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3%;盈利7,240万美元、8,810万美元及9,110万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2%。 2024年的收入按年升12%至12亿美元,盈利大增32.5%至1.2亿美元。公司表示,期内的飞机交付量达到731架,按年增加23架。另外,新增订单更增加114架。订单量增加之下,预期今年的业绩表现可以持续。 至于一直威胁西锐的地缘政治问题,今年特朗普上场后的关税战,对西锐未有影响;即使母公司早已位列黑名单,至今西锐未受牵连。投资者见过了一段时间,西锐未被美国针对,原先的戒心逐渐放下,加上眼见业绩连年增长,都开始对西锐另眼相看。 现时西锐的市盈率约16倍,竞争对手Cessna的母公司德事隆(TXT.US),在美国的市盈率约19倍,相较下西锐并不算高,加上公司今年业绩有望续增长,现价仍具值博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