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即将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过去三年已录得76亿元巨亏,但其上市估值比平安好医生与京东健康等同业明显偏高

重点:

  • 智云健康过去三年收入增长强劲,但亏损也在不断扩大,与营销和研发领域大力投入有关
  • 虽然未能获利,但该公司上市前已备受资本青睐,最后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达到146亿元,上市估值进更一步提升至154亿元

莫莉

2021年,互联网医疗赛道经历了估值泡沫的破灭,已上市的京东健康(6618.HK)、阿里健康(0241.HK)和平安好医生(1833.HK)股价集体腰斩。随着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最佳上市窗口期也将过去,未上市的公司纷纷冲刺港交所,微医、叮当健康、思派健康、圆心科技等多间企业均在2021年首次递表,但鲜有传出通过聆讯的好消息。

主攻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智云健康科技集团(9955.HK),去年的上市大计也未能成功,但公司未有放弃,今年3月第二次递表,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于6月中通过聆讯,即将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医院和药店提供医疗用品和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产品、为制药公司提供数字营销服务,以及向患者提供在线问诊和处方等,主要围绕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慢病。

智云健康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院内解决方案、药店解决方案,以及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为抓住院内慢病管理市场,并将该市场扩展到院外场景,公司采取了“医院为先”的战略,院内解决方案的收入增长也最为迅猛,2019年时仅有1.77亿元,而2021年收入已大增618%至12.72亿元,占公司总收入比重升至72.4%。

院内解决方案包括向医院销售慢病相关的医疗器械、耗材和药品,推广慢病管理相关的医院SaaS,同时依托医院网络为药企提供数码营销服务,从销售收入中抽取服务费。其中,医疗用品销售和数字营销推广服务是智云健康“最赚钱”的业务,在2021年总营收中分别贡献了48.6%和22.9%。

至于第二项业务──药店解决方案是向药店销售医疗用品,以及2019年推出的药店SaaS问诊服务。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有超过17万家药店已安装其问诊程序,约占中国药店总数三成。该项业务过去三年表现平稳,收入介乎3.3亿至3.5亿元,去年占公司整体收入约两成。

另外,个人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是通过三间互联网医院平台,为慢病患者提供院外监测、问诊和处方开具的服务。该项业务收入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从2019年的2,033万增至去年的1.34亿元,但仅占公司收入约7.7%。

三年亏76亿元

慢病在广义上是指持续一年或以上,需要持续医疗护理、限制日常生活活动的疾病。随着中国老龄化加速,将产生对慢病管理的巨大需求。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数据,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则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

相对于其他需要线下面诊、仪器辅助治疗的疾病,慢病的护理重点在于长期且经常性的诊治、系统化地记录医疗数据,比较适合使用数字化解决方案。

据招股书引述的报告称,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市场的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578亿元增至2020年的1,761亿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达32.1%,并预计2025年将增至8,001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35.4%。

面对广阔的慢病管理市场,智云健康过去三年收入增长强劲,2021年营收达17.57亿元,为2019年的三倍;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亏损也在不断扩大,从2019年的5.65亿元净亏损,大增6.4倍至去年的41.53亿元,三年间累亏高达76亿元。

这与公司在营销和研发领域的庞大开支有关,公司在2019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仅占收入约28.4%,但2020年及2021年分别升至74.6%和44.8%:至于研发开支也从2019年的2,375万元大增至2021年的2.36亿元。招股书解释,这是因为从2020年起推行新的营销举措,现已安排960多名销售人员覆盖并渗透医院及药店,以便拓展客户,提高运营效率。

IPO估值偏高

虽然公司录得巨亏,但智云健康的业务概念仍吸引资本青睐,至今已完成11轮融资,股东包括招银国际、SIG Global、IDG基金、平安创投等知名机构投资者。该公司在过去两年的两轮融资,已分别进帐6,500万美元和1.84亿美元,最新估值达到21.84亿美元(146亿元)。

在互联网医疗这个同质化严重的赛道,智云健康依靠利钱较丰厚的数字营销和药店SaaS业务,令毛利率稳步上升,去年高达32.4%,优于行业巨头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约23%的毛利率。

也许凭借较高的毛利率水平,有助智云健康上市后取得更高估值。目前平安好医生与京东健康的市销率分别为2.8倍和4.8倍,根据智云健康周四刚上载的招股书披露,以每股发售价30.5港元计算,其市值将高达179亿港元(154亿元),市销率高达8.8倍,比两大头部企业存在较高溢价。

在最近港股走势偏淡的行情下,智云健康的高定价能否吸引投资者垂青,有待下月初公布招股结果时揭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收入大幅增长 赛目科技中期扭亏为盈

智能网联车仿真测试及研发企业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介乎20万至8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60万元实现扭亏。 公司称,亏转盈主要由于研发及销售效率提高推动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长。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万元至9,200万元,按年增长约58.4%至65.6%。 赛目科技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为智能网联汽车(ICV)提供仿真测试场景、验证及评价解决方案。公司于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约3.83%。 赛目科技周二低开,至中午收市报12.78港元,跌0.0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期业绩转盈为亏 飞天云动料最多蚀1.3亿

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服务提供商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6610.HK)周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料将亏损1亿至1.3亿元,去年同期则录得盈利6,350万元。 公司解释亏损原因,主要是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的营销服务收入下降,较去年中期减少1.08亿元。另外,经内部评估后的可回收贸易应收款,料会出现减值亏损较去年同期增加9,000万元。同时,期内因加大力度推广集团业务及平台,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5,920万元。 飞天云动周二开盘跌9%报0.25港元,过去一年公司股价由高位下跌逾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efire makes hydrogen fuel cells

商业之路仍漫长 重塑能源业绩暂难突破

这家氢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收入持续萎缩,但降幅小于去年 重点: 重塑能源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约10%,较去年28%的跌幅有所收窄 公司财务审慎,资产负债率仅为0.52,现金储备达10亿元   阳歌 若政策红利能确保成功,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70.HK)或将成为中国较成功的企业之一。 上周五发布的财报最大亮点是冗长的政策清单,罗列了中国政府扶持氢能的最新举措。作为直接受益方,重塑能源上半年获得政府补助2,700万元(约376万美元),较去年同期1,450万元增长近一倍。 然而,投资者正对重塑能源及其同行失去耐心,这些企业当前几乎仅依赖中国对氢能的宏大愿景维系经营。 重塑能源去年12月登陆港交所后备受追捧,其股价曾于今年3月飙升至283港元,较147港元发行价近乎翻倍。此后,股价大跌,但仍高于发行价约10%。氢能装备商国富氢能(2582.HK)同样经历大起大落,去年11月上市后股价暴涨逾倍,随后价值回归,现略高于发行价。 投资者对重塑能源的最新财报及其中详尽的氢能扶持政策,几乎无动于衷,周一仅推高股价1.2%,这折射出市场对该企业及同业的信任危机加剧。投资者渴望更具实质性的业绩回报,期待强劲营收增长及未来盈利曙光。 重塑能源最新财报未见上述积极信号,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约10%,从去年同期的1.19亿元降至1.07亿元。收缩态势与行业高速发展预期虽背道而驰,但需指出,营收较2024全年28%的降幅已显改善。 分业务看,核心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逾倍,从去年同期的3,180万元增至7,680万元,占总营收72%。但需重申,增长基于2024年该品类销售额近腰斩的基础实现,反映诸多产品尚处实验阶段,导致市场剧烈波动。 公司当前主攻氢能重卡领域,此举颇具前瞻性,因为氢能乘用车量产仍需数年。近期公司联合制造商及旅游企业,完成氢能旅游巴士测试,并宣布两台内地至香港跨境往返运输巴士,已获香港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的原则性审批。 这意味着若推进顺利(不确定性很高),未来一两年或开展更大规模试运行。不过,距离商业运营仍有数年之遥,这解释了为何投资者对这项存在数十年的技术正快速失去耐心。 客户结构多元化 业务规模不足的现状,导致重塑能源上半年销售成本达1.2亿元,形成成本倒挂。尽管前述政府补助可缓冲部分压力,但一家企业终难永续依赖政策“输血”。 略呈积极信号的是,重塑能源营收占比超10%的核心客户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家增至4家。反映公司正拓展大客户渠道,未来或将增强收入稳定性。 成本管控方面,重塑能源展现高度财务审慎性,0.52的超低资产负债率即是明证。截至今年6月底,现金储备约10亿元,较年初增加约20%。上半年行政支出同比腰斩,研发费用因股权激励减少亦下降50%,令亏损从去年同期的4.66亿元收窄至3.53亿元。 公司未提及短期增长前景,预示未来一两年难有大幅突破。即便恢复增长也非重大利好,因为目前营收规模仍然有限。 财报用大量篇幅赘述上半年国家政策动向,包括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推动各地建立完善氢能管理机制”。 重塑能源还提及国家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新增6个城市,并披露国家层面设立瞄准氢储能等前沿科技的创投基金,以及能源局宣布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的计划。 公司在财报中称:“随着中国持续推动氢能产业政策接续发力,积极落实氢能纳入能源管理相关工作,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将进入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阶段。” 尽管许多投资者对此类表述已感倦怠,但市场对重塑能源及同行仍持观望态度。公司市销率达18.6倍,相对较高(部分原因是营收基数小),高于国富氢能15.9倍,但二者均低于借助SPAC在美上市的氢能卡车企业司凯奇(SCAG.US)的27.9倍。 未来,上述公司的股价走向,或取决于商业化进程而非新政发布。若未来数季度无法实现两位数实质增长,可能显著减弱投资者热情,进一步影响重塑能源股价表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开支激增拖累 传奇生物二季度亏损扩大

制药企业传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周一公布今年第二季度业绩,核心抗癌药物拓展势头良好,推动营收强劲增长。但受开支激增影响,公司净亏损亦大幅扩大。 期内公司营收同比攀升36%至2.55亿美元,当中药企合作收入2.19亿美元,同比增长逾倍,占总营收86%,亦抵消授权协议收入同比下降61%至3,530万美元的影响。不过,净亏损仍由去年同期的1,820万美元扩大至1.25亿美元。 公司核心产品卡卫荻(Carvykti),是一款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财报公布后,公司股价周一收跌2.1%,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11%。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