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互联网汽车金融交易平台,第三季汽车交易宗数录得27%同比增长,远胜市场表现

重点:

  • 易鑫转型贷款中介平台后,交易量录得理想升幅
  • 芯片短缺导致汽车减产,或对易鑫业务带来挑战

何仲尼

新冠病毒疫情困扰下,中国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同比增长4.9%,其中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同比增长4.4%,远低于今年首三季的16.4%,反映居民消费意欲转趋保守。

作为耐用品的汽车,销情难免受到影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资料,中国新乘用车及二手乘用车第三季总销量同比减少约4%,除了新冠疫情外,汽车芯片短缺令车企产量减少,也是拖累销情主因。但是,有一个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交易宗数竟反其道大幅增长,不禁令市场好奇,它有甚么过人之处?答案可能是公司成功转型。

在港股上市的易鑫集团(2858.HK)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汽车金融交易平台,其最大股东为互联网巨头腾讯(0700.HK)。这家公司本来经营直接汽车贷款和车辆租赁,但监管机构严控在线金融及P2P网贷,易鑫转而从事贷款中介,辅助银行提供汽车贷款,闯出另一片天。

后市场业务接力

易鑫上周一公布,包括新乘用车及二手乘用车在内的汽车融资交易总数为约14万宗,比去年同期的11万宗同比增长约27%,当中二手乘用车融资交易总数,更同比大涨52%到69,000宗,这可能是受新车短缺所带动。

该公司为开拓收入来源,去年下半年推出车保、维修、护理等售后服务的〝后市场业务〞,表现稳步增长,今年第三季促成了6.4万宗〝后市场〞交易,比2020年第四季的5.9万宗交易数量增加9%(公司未有提供去年第三季、以及今年首两季的相关季度数据)。

市场显然满意易鑫的表现,在消息公布后的交易日,股价曾经大涨22%到1.68港元(0.22美元),创一个多月新高,但不少投资者闻风而至,趁该股反弹沽出套现,刺激成交量比上日飙了27倍,最终以1.44港元收盘,升幅收窄到5%。

易鑫第三季营运数据只是延续了上半年表现。回顾中期报告,易鑫上半年新乘用车及二手乘用车的融资交易量分别增加85%及95%,远高于27%及56%的行业增长率。

作为核心业务的交易平台收入增加63%至8.1亿元(1.27亿美元),当中新拓展的后市场业务提供了5,271万元收入,环比增幅90%。虽然上半年仍录得1.35亿元股东应占亏损,但根据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经调整净利润有7,199万元,比去年同期的亏损8.7亿元大幅改善。

最近国银金融租赁股份与易鑫一家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确定双方不低于100亿元的合作规模,可以窥看融资租赁公司加速角逐汽车金融市场,争取业务增长点。

我们也该谈谈易鑫的隐忧。在二手车经销增值税降低、便利交易等政策推动下,易鑫二手车业务受惠,但表现本已跑输的新乘用车业务,却面临一定挑战。

2020年底开始,大型科技公司提前订购芯片,但不少工厂停产及航运受阻,全球汽车芯片短缺;今年中,新冠变种Delta病毒疫情肆虐,供需状况更为紧张,年底又爆出新一波Omicron变种病毒,恐怕短缺潮只会越演越烈。

据顾问公司Forecast Solutions统计,截至今年8月,全球因芯片短缺已导致高达585万辆汽车减产,中国占约两成,估计全年汽车产业损失1,100亿美元。作为汽车金融交易平台,即便客户需求多大,如果产品供应追不上,生意难免受影响。

上月被腾讯减持

另外要留意控股股东腾讯的取态,这家科网巨头曾于11月5日以每股平均价1.52港元减持7,387万股易鑫,套现约1.12亿港元,持股由55.1%降至53.97%。

腾讯与易鑫的渊源来自美国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易车控股。去年腾讯对当时为易鑫控股股东的易车进行私有化,根据港交所上市条例,腾讯须向香港上市的易鑫提出强制性无条件现金要约,要约价每股约1.91港元,并成为易鑫的新主。私有化完成后3个月,易鑫曾急涨到3.95港元,但迅间灿烂很快过去,从9月至今,其股价只能在1.3到1.6港元水平徘徊,以全购的作价计算,腾讯的投资仍然亏本。

腾讯首三季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8.6%至1,242亿元,当中不少来自合并易车后所贡献。反观易鑫对腾讯的贡献微不足道,未来腾讯会否再度减持易鑫,谁也难以说得准。

从投资角度看,易鑫的估值如何?易鑫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仍然亏损,不宜利用市盈率(P/E)估值,以市净率(P/B)比较,易鑫最新市净率为0.5倍,意味股价比账面值折让一半。同样便宜的东正汽车金融(2718.HK)市净率0.44倍,上半年亏蚀2.6亿元;汽车之家(2518.HK ; ATHM.US)约1.16倍;美国上市的同业优信集团(UXIN.US)与灿谷集团(CANGO.US),分别为6.3倍与0.41倍。

单计市净率,易鑫位处行业低端,但赚钱的公司才能对投资者说出动听故事,因此首要任务是改善盈利表现。在好淡夹杂的汽车市场,公司被腾讯收购后,暂时交出合格的成绩单,且看年底的传统消费旺季,易鑫能否再带来惊喜。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上美股份去年盈利增长近七成 下半年增速放缓

中国化妆品公司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2145.HK)周四公布,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2.1%至67.93亿元,净利7.81亿元,同比增长69.42%,净利增速较2023年的增长2.13倍显著放缓。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化妆品生产与销售,旗下品牌韩束去年贡献收入55.9亿元,同比增加80.9%,占期内公司总收入82.3%,成长主要来自韩束品牌的整体升级,在各渠道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公司的营销及推广开支为33.2亿元,按年增长90%,全年增速较上半年的169.2%有所放缓。 去年下半年,公司收入32.9亿元,低于上半年的35.02亿元,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半年收入低于上半年的情况,与2023年下半年相比仅增长约26.3%,亦远低于上半年的增长120.7%。 上美股份周五高开2.6%报45.7港元,至中午收市转跌1.12%,报44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地商置转盈为亏蚀42亿元

经营商业地产的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0535)周四公布2024年业绩,去年转盈为亏蚀近42亿元,2023年有盈利8.3亿元。公司收入132亿元,按年减少24%。 收入减少主要是确认的物业销售收入下跌43.7亿元,而内地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景气,集团为若干附属公司物业存货减值5.6亿元,同时也为应收账款减值约4亿元。 展望2025年,公司指出中国经济应有4至6%的增长,预计房地产市场于今年有轻微复苏。 金地商置开市跌0.4%至0.249港元,股价在过去一年已下跌近五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万国数据营收增长 国际业务拆分上市

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9698.HK)周三公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1%至26.9亿元,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从30.7亿元收窄至1.73亿元。 公司同时宣布,完成对国际业务的新一轮融资,该部门已从原"GDS International"更名为DayOne Data Centers Ltd.。融资完成后,万国数据在DayOne Data Centers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52.7%降至35.6%。万国数据表示,随着持股比例下降,不再将DayOne Data Centers的财务业绩纳入自身财报。 财报发布后,万国数据美股周三跌14%至30.61美元。受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增长推动,投资者对数据中心运营商热情高涨,该股在过去52周内已累计上涨近三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研发收入减少 和黄医药去年少赚63%

长和实业(0001.HK)控股的生物制药公司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HCM.US;0013.HK; HCM.L)周三公布去年度业绩,公司录得收入6.3亿美元,按年减少24.8%,股东应占溢利达3,772.9万美元,按年减少62.6%,但实现连续两年录得盈利。 公司称,连同日本武田在海外销售,该集团在肿瘤产品的总销售额增长134%至5.01亿美元,另达成协议以6.08亿美元出售合资企业上海和黄药业的部分股权。收入下降主要来自合作伙伴的研发收入有所减少。其中来自武田药品的首付款、监管里程碑及研发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3.459亿美元减少至2024年的6,700万美元。 另外,和黄医药与信达生物(01801.HK) 联合宣布,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FRUSICA-2中国II/III期研究已达主要终点。周四,和黄医药港股高开3.7%,至中午休市涨幅扩大至9.41%,报26.15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