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网上汽车金融交易平台去年扭亏为盈,反映业务调整后实现华丽转身

重点:

  • 易鑫集团去年录得2.73亿元调整净利润,主要受惠于贷款促成服务收入大增65%,以及信用减值亏损明显改善
  • 公司主营贷款中介后,资产质量明显改善,90天以上贷款逾期率大降

罗小芹

路不通时,选择拐弯,说不定会看到另一道美景。这正好用来形容今天我们介绍的这家公司。

受益于贷款促成服务收入大幅增加,易鑫集团有限公司(2858.HK)在2021年录得2,895万元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更高达2.73亿元,扭转2020年度亏损的状态,反映公司在监管机构严控在线金融与P2P网贷后,改为从事贷款中介,辅助银行提供汽车贷款的策略,已成功开拓一条康庄的新路。

易鑫上周四晚间公布,去年总收入增长5.1%至约35亿元,其中交易平台服务收入大增72%至23亿元,主要受惠于贷款促成服务收入上升65%至19.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也从2020年度的35.6%上升至55.9%;至于逐渐淡出的自营融资业务,收入大减40%至11.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由58.7%大降至33.1%,反映公司业务转型后实现的一次“华丽转身”。

易鑫从直接贷款人转向成为贷款促进者的中间人角色,是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大趋势的一部分,此前政府的打击,包括对其原始直接贷款业务模式的严厉监管。反观官方对不需要中间人处理实际资金的贷款便利化监管相对较轻,促使许多像易鑫这样的公司进入这个领域。

业绩公布后,易鑫股价上周五大挫8%,以0.92港元收盘。该股去年4月曾高见2.89港元,但走势一路向下,现水平只能处于最近52周的低端位置,或反映投资者对其财务表现未尽满意。

近十年来,中国汽车融资市场快速增长,融资渗透率逐年提升,预期今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即使过去两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反复,而半导体供应短缺亦持续影响汽车生产,但国内汽车融资业务增长并未放缓。

业绩公告披露,去年易鑫通过贷款促成服务和自营融资业务促成的汽车融资总额大增66%至450亿元。另据行业数据显示,去年易鑫的汽车融资交易总额增长49%至约53万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新车融资交易量约29.3万辆,增长31%;二手车融资交易量更大增80%至约23.7万辆,主要因为二手车经销增值税降低、以及便利交易等政策推动下,令相关业务受惠。

利润不及直接放贷

易鑫由主力自营汽车贷款和车辆租赁,逐步成功向贷款中介转型,但当中也需要经历阵痛,主要是从事第三方借贷中介平台,利润比不上直接进行融资租赁业务,公司需接受转型后“薄利多销”的经营情况,但好处是能减低客户违约风险。

该公司去年度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信用减值亏损由2020年度的18.12亿元,大减84%至去年度的2.86亿元,成为业绩转亏为盈的最大原因。另外,在淡出自营汽车贷款业务后,易鑫去年的90天以上逾期贷款比重,已从2020年的2.28%降至去年的1.95%,而30至90天逾期贷款率更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公司解释,自2020年下半年起,公司采取了更审慎的风险控制措施。在融资交易阶段,公司通过主动提高准入标准,为更多资质较佳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运用了AI、大数据等技术完善融资风控能力,令逾期贷款持续减少。

易鑫去年自营融资业务虽然大幅倒退,但未对集团整体毛利率有太大影响,在汽车融资交易量额齐升的规模效益下,去年公司毛利率升至51%,仍比2020年高约4个百分点。

环顾一众内地汽车金融交易平台,与易鑫业务可比性较高的,是在美国上市的灿谷(CANG.US)、以及在美国与香港同时挂牌的汽车之家(ATHM.US; 2518.HK)。与易鑫不同,灿谷由于专注提供更广泛的汽车交易服务,近年一直在缩减其汽车贷款业务。这包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在去年灿谷帮助融资的23.000辆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了四分之一。

至于规模较大、主力从事新车购车业务的汽车之家,去年收入下跌16.4%至72.4亿元,纯利也减少36.9%至21.5亿元,某程度上反映全球芯片短缺下,对新车生产与销售带来的影响,加上汽车制造商因应成本上升而减低营销预算,也直接冲击了该公司的收入。

业绩公布后,易鑫的最新市销率(P/S)约为1.54倍,与灿谷的0.32倍、以及汽车之家港股的3.5倍比较,属于行业中端水平。环顾各大行对易鑫的评价,普遍是乐观中带点审慎,花旗发表的报告认为,易鑫应能受惠于持续改善的信贷控制,但仍需要时间来增加交易平台营业额,以达致集团收入稳定增长,给予评级“中性”,但目标价却高达2.5港元──比现股价有171%的潜在升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乐舒适香港上市获中证监放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已正式为乐舒适有限公司的香港上市计划备案,标志这家在非洲售卖纸尿裤及卫生巾的销售商,跨过了IPO的一大门槛。据上周五于证监会官网发布的文件,公司计划在本次上市发售1.48亿股。 乐舒适今年1月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初步上市文件,并于8月作出更新。 更新文件显示,公司今年前四个月实现营收1.6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亿元增长15.5%。当期婴儿纸尿裤贡献71.8%的销售额,卫生巾占比达18.5%。期内的利润同比攀升12.3%,由去年同期的2,770万元增至3,110万元。 根据初步申请文件援引的第三方市场数据,按营收计乐舒适占非洲婴儿纸尿裤市场17.2%的份额,稳居市场第二。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聚水潭首挂半日升24%

电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二在港股首日挂牌,高开24.2%报38港元,至中午休市报37.96港元,升24.05%。 公司公布,此次发售6,816.7万股,发售价每股30.6港元,集资净额19.4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获1,952倍超购,国际发售获21.9倍超购。 成立于2014年的聚水潭,总部位于上海,据灼识谘询,以2024年收入计算,聚水潭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24.4%。 此次集资所得,将用于强化研发能力,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战略投资,以及一般营运用途。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ingsoft makes WPS software

政府加速替代进口软件 金山软件受惠程度有多高?

一则政府公告因使用金山的文字处理软件,带出要加快取代进口软件系统的预期 重点: 中国政府近期在一份重要文件中,采用金山文字处理软件,推动其股价上涨,公司被视为中国版Microsoft Office 尽管面临进口替代政策的东风以及积极的市场预期,金山办公软件在企业级市场渗透率仍显不足,个人用户仍占收入的66% 夏飞 中国本月强化稀土出口管制的举措,加剧市场忧虑中美贸易休战态势将会瓦解。尽管该政策信号强劲,但部分投资者更关注其传递方式背后的潜台词,政府通过何种载体发布这项最新重磅声明。 一反常态,中国商务部未采用微软PDF或DOCX格式文件,而是使用金山软件有限公司(3888.HK; 688111.SH)开发的免费文字处理软件WPS,从而生成10月9日稀土公告文件,该公司被普遍视为抗衡微软(MSFT.US)Office的中国本土方案供应商。 虽然未正式确认为新政策,但此一低调转变,标志中国在加速推进技术自主可控、对抗美国软件出口禁令的战略中再进一步。2022年9月,国资委发布的内部文件要求,其监管的央企须在2027年前完成国产替代外国IT系统的工作。 中国政府会否同步推进更多软件国产化替代,仍有待观察。 10月13日,金山沪港两地上市股票最高大涨18%,但此后回吐全部涨幅。其A股今年表现尚可,但并非亮眼,11.6%的年内涨幅落后上证综指17.7%的涨幅;港股则明显跑输大盘,年内下跌6.8%,而同期恒生指数大涨29%。 软件角力 这轮短暂涨势似乎表明,部分市场人士对政府发布稀土文件时采用金山格式的意义,仍持怀疑态度。事实上,商务部8月对加拿大豌豆淀粉发起反倾销调查时,也曾采用WPS格式发文,当时该转变未引发过多关注。 不过,宏观政策轨迹似乎未改,仍为本土企业提供追赶契机。 在华销售软硬件的外资科技企业正全线收缩,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惠普今年一季度在中国PC市场的份额降至7%,仅为华为13%的一半,更远低于联想30%的份额,而华为本不以电脑产品见长。 外资品牌不仅放弃中国作为产品销售市场,也放弃作为研发和制造基地。此趋势源于多重因素,包括中国成本上升,以及分散制造布局,以规避过度依赖单一国家风险的考量。 《日经亚洲》报道称,微软(中国营收仅占总营收1.5%)已于3月悄然关闭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并计划明年将Surface平板电脑生产线迁出中国。苹果也采取类似举措,正将更多产能转移至印度。 外资在制造端,特别是销售端的收缩,为金山等中国品牌创造了发展空间。在中国力图摆脱外国产品依赖的进程中,这些企业或正获得政府的隐性支持。 金山由知名企业家、智能手机巨头小米(1810.HK)掌门人雷军掌舵,成为中国“去美国化”战略的主要受益者之一。路透社报道显示,仅2022年,中国在软硬件替代领域投入就高达1.4万亿元(约合1,910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今年8月,金山办公投资者关系总监Li Yinan向投资者透露,公司WPS业务正积极参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软件采购招标。此前估算显示,WPS已占据中国党政机关、国企及银行办公软件系统约80%的市场份额。 分析师普遍预期,中国加速要替代进口,将为本土软件企业提供长期驱动力。目前,分析师对金山的平均目标价定为42.30港元,较周一收盘价31.64港元有34%的上行空间。雅虎财经调研的12位分析师中,3人给予“强力买入”评级,7人建议“买入”,但其余2人持“持有”观点,显示并非所有人看好其光明前景。 消费端依赖症 金山欲将微软的战略收缩转化为实际收益,首要任务是深耕关键企业客户市场,而非依赖个人消费者与政府机构支撑增长。 这种转型迹象尚不明显,金山二季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个人客户贡献WPS业务65.8%的营收,至17.5亿元(约合2.45亿美元);该比例自2020年第二季度的55%持续攀升。 反观微软Office业务,其收入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客户。截至今年6月的六个月内,微软365商业产品及云服务营收达462亿美元,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仅创收22亿美元。 金山保持增长但势头未达迅猛,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10%至26.6亿元,但受游戏业务收缩拖累,利润增速显著放缓至3.57%。截至6月30日,其WPS AI(微软Copilot办公助手的同类产品)月活用户数,由2024年底的1,968万快速增至2,951万。 复杂的定价策略与数据隐私操作引发的声誉风险,也给金山前景蒙上阴影。被“超级会员Pro/Plus/Pro…

简讯:宁德时代续领风骚 第三季盈利劲升四成

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截至9月底止收入按年增长12.9%至1,041.9亿元,盈利按年升41%至185.5亿元。 公司首三季度累计收入达2,830.7亿元,按年增长9.3%,盈利按年升36%至490亿元。 期间公司的总资产达到8,961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按年增长19.6%至806.6亿元,货币资金余额3,242亿元,按年升近7%。 宁德时代周二开盘报543港元,升2.8%。公司自今年5月上市以来,股价累计上升一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