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G.US
QuantaSing buys Nakuku parent Letsvan

这家成人教育公司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正在增加面向老年人的产品,而且现在还通过一项新的玩具投资试水青少年市场

重点:

  • 量子之歌收购了潮流玩具制造商Letsvan的控股权,进军快速增长的全年龄段体验式玩具领域
  • 这家成人教育公司以增长中的利润和健康的现金流,有助于支撑这项投资

  

谭英

量子之歌集团有限公司(QSG.US)专注于成人教育,但2023年在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募股时,它才刚刚成立4年。如今,这家年轻的公司正在通过一项收购,迈向其短暂历程中的另一座里程碑,成为热门的中国潮流玩具开发领域的首家美国上市公司。

投资者对公司最新的玩具投资大加赞赏,量子之歌于3月底宣布将收购深圳熠起文化有限公司(又名Letsvan)的控股权,具体交易条款未披露。消息公布后的几天内,公司股价上涨了一倍多,尽管近期市场波动导致股价有所回落,但该股目前仍比公告发布前高出约50%。

这笔投资是量子之歌继续推进多元化发展的最新举措,该公司已从核心的成人教育业务拓展到其他产品和线下服务,目前主要面向中国规模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群体。

公司此前瞄准广阔的成年人市场,现在似乎正将目光投向中国青少年市场,不过已不再局限于敏感的教育领域。Letsvan是中国体验式玩具(也叫二次元,缩写为ACGN)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类玩具通常是动画、漫画、游戏和小说等产品的衍生品。

和量子之歌一样,Letsvan也是一家相对年轻的公司,产品组合围绕热门玩具IP构建,包括毛绒动物玩偶Wakuku和可爱的玩偶女孩又梨Ziyuli。后者是名创优品(MNSO.US; 9896.HK)的主打产品。名创优品是中国最大的零售商之一,目前也在尝试进军潮流玩具领域,以期抓住二次元热潮。

量子之歌进入该市场,使其可能与名创优品以及泡泡玛特(9992.HK)展开直接竞争。泡泡玛特在潮流玩具方面的成功,使其股价在过去一年上涨了四倍多。

量子之歌创始人兼董事长李鹏表示,收购Letsvan“体现了我们部署雄厚现金储备,以抓住消费领域结构性机遇的战略方针”。量子之歌称将双方领导团队进行整合,实行线上线下零售体验相结合的战略。

量子之歌核心的在线学习业务所处的市场在中国规模庞大,但也正在下滑。数据聚合机构Statista的数据显示,预计今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404.3亿美元,但按年萎缩0.89%。相比之下,2023年中国角色类玩具市场规模仅为403亿元(55亿美元)。但市场研究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与教育不同,角色类玩具市场预计将以每年17.8%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28年达到911亿元。

东吴证券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这些商品的流行反映了“口红效应”,消费者转向更便宜、更能提升情绪的产品。老年人也加入了这股潮流,在用户众多的淘宝和天猫电商平台上,面向老年人的玩具销量飙升了124%。

挖掘“银发经济”

自去年以来,量子之歌一直凭借相关产品和线下服务,逐步涉足“银发经济”热潮,试图实现业务多元化,摆脱对于目前仍占其收入80%以上的金融知识,及其他成人主题在线课程业务的依赖。去年8月,公司宣布一项新的战略愿景,通过提供从健康养生项目、营养指导到科技辅助医疗保健等一系列服务,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根据中国民政部的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3.1亿,占总人口的22%,公司希望通过关注该群体,开拓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预计到2035年,这一群体将再增加1,000万,届时将占中国GDP的9%。

据中国媒体报道,通过收购Letsvan,量子之歌不仅涉足了中国的青年文化领域,还进军了东南亚市场。Letsvan已在泰国、越南等地参加了线下潮流玩具展会。Letsvan通过名创优品及其旗下的TOP TOY品牌门店进行销售,并在天猫以及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平台进行线上销售。

Letsvan还积极与其他非玩具公司联手,同香港手袋制造商Fion、茶饮品牌柠季以及腾讯旗下的QQ音乐流媒体服务等品牌进行了合作。“加入量子之歌为Letsvan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Letsvan首席执行官战绘宇表示,“通过将我们的知识产权优势,与量子之歌的运营能力和创业精神相结合,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潮流玩具行业的领先企业。”

在宣布收购Letsvan的几周前,量子之歌发布了最新财报,从中可以看出该公司为何对这项新投资如此兴奋。截至去年12月的三个月里,公司的收入同比下降25.9%至7.266亿元,其中个人在线学习服务收入为6.01亿元,占总收入的绝对大头,但与上一年同期的8.74亿元相比,降幅更大,达到了32%。

积极的一面是,量子之歌季度内的净利润和注册用户总数,同比均增长了20%甚至更多。截至去年12月底,公司的现金从六个月前的10亿元增加到了12亿元,为其收购Letsvan这样的新资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我们……的财务表现代表了我们对业务转型的严谨态度,”首席财务官谢东在公司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在这个过渡阶段,我们有足够的灵活性来仔细评估战略机遇。”

在同一场电话会议上,量子之歌的首席执行官李鹏还表示,公司正在从流量驱动型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其面向老年人的在线书法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它还与北京的一家养老院合作,测试一个仍处于早期阶段的线下服务策略,此外它还在开发会员系统,作为其游学项目的一部分。

李鹏说:“通过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我们能够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周期性挑战。”他续称:“这种多元化战略有助我们降低任何单一业务领域的风险,并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环境下建立更具弹性的业务。”

目前,量子之歌的市销率为0.46倍,不到国内同行网易有道(DAO.US)和全球竞争对手Coursera(COUR.US)市销率的一半,这两家公司的市销率分别为1.05倍和1.40倍。公司或许希望,收购Letsvan的交易能使其更接近名创优品高达2.16倍的市销率,或者泡泡玛特惊人的12.74倍。时间会给出答案,但显然,量子之歌正在竭尽全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字节跳动为狮腾提供AI设施

电商企业狮腾控股有限公司(Synagistics)(2562.HK)周二宣布,将使用字节跳动提供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开发为商户提升效率的工具。 根据公告,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狮腾将与BytePlus合作,后者将提供Skylark大语言模型及数据分析工具,助狮腾开发为亚洲市场量身定制的下一代企业应用,双方未披露合作财务条款。 周二下午交易时段,狮腾股价下跌5.3%。公司于去年9月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方式在香港上市,成为港交所2022年推出SPAC后,首家以此方式上市的企业。当前股价较SPAC上市首日收盘价累计上涨约7%。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蚂蚁拟分拆海外业务赴港上市

财新引述消息人士报道,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集团,计划将其海外业务部门“蚂蚁国际”在港交所上市。蚂蚁目前正在就潜在上市事宜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 在新加坡注册的蚂蚁国际,业务规模约占集团总收入的20%。该公司拥有四大核心产品线:跨境支付平台Alipay+、国际收单业务安通环球(Antom)、跨境汇款服务万里汇(World First)以及创新支付解决方案Bettr,涵盖消费者端支付、商户端收单及企业间跨境结算等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务。 蚂蚁国际董事长由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兼任。 2020年,蚂蚁原本计划在上海与香港两地同时进行总额达37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但最终遭中国监管部门叫停,其后被迫重组并遭罚款近10亿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anbon makes silver powder for solar cells

太阳能行业困境持续 建邦高科上市不逢时

即便业内很多下游企业陷入亏损,这家太阳能电池材料生产商去年仍保持了盈利 重点: 建邦高科申请赴港上市,去年收入增长了42% 这家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银浆的银粉供应商利润微薄,在太阳能行业仍处于危机之中,公司可能也会陷入亏损 阳歌 香港IPO市场目前可能很火爆,各行各业的公司在经历了三年的疲软后纷纷开始融资。但太阳能公司却明显缺席了本轮热潮,因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行业,正在经历供应严重过剩引发的痛苦回调。 尽管面临如此巨大阻力,建邦高科有限公司仍申请赴香港上市,试图凭借其领先的银粉生产商的地位吸引投资者。银粉可用于生产银浆,而银浆是所有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即使在鼎盛时期,建邦高科看上去也有点悬,因为产品高度商品化,导致利润率极低。在行业如此动荡的时期,公司可能难以激起投资者的太大兴趣。 虽然面临诸多动荡,建邦高科在过去三年仍保持盈利,至少以年为单位是如此。但上周五提交的上市文件并未按季度拆分数据,我们怀疑公司可能也和很多太阳能同行一样,在去年底和2025年第一季度陷入了亏损。 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晶科能源(JKS.US;688223.SH),以及多晶硅的龙头生产商大全能源(DQ.US;688303.SH),都印证这个行业的困境。两家公司在不久前的报告称,第一季度不仅净利润出现亏损,毛利润也陷入亏损——这意味它们的产品售价低于成本。 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的股价今年迄今已下跌逾30%,目前接近五年来的最低点,行业困境可见一斑。周一,花旗将晶科能源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两级至“卖出”,称该行业的困境看不到尽头,导致晶科能源的股价进一步下跌。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很难相信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等下游企业不会向建邦高科这样的上游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价。 雪上加霜的是,近期银价持续攀升,抬高建邦高科自己的生产成本,侵蚀公司利润率。建邦高科披露,几乎占其全部生产成本的硝酸银价格,已从2020年的每公斤3,100元,涨至去年的每公斤4,000元,预计还将持续上涨,到2029年达到每公斤5,400元。 利润率下滑 建邦高科的优势之一是历史相对悠久,这帮助它占据了中国光伏银粉市场近10%的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供应商。建邦高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在山东济南成立,专门生产彼时尚处于初期的新能源和先进材料。 该公司早在2012年就开始进行银粉研发了。2014年,它建成了中国最早的银粉生产线之一,但直到五年后的2019年才开始工业规模生产。2023年底,公司成为国内首批能够生产新一代太阳能产品(如PERC、TOPCon、HJT和xBC电池)所需高级银粉的公司之一。 随着行业一派繁荣,建邦高科的业务也蓬勃发展。上市文件显示,公司2023年收入增长58%,至27.8亿元,去年又增长42%,达到39.5亿元。正如前文所说,公司主要的材料成本硝酸银去年占收入的96.7%,略高于2023年的96.1%。 幸运的是,建邦高科不需要大量其他支出来运营业务,主要是因它的产品高度专业,客户数量有限,竞争相对较少。过去三年,公司的销售、营销和研发支出相对稳定,不过去年行政成本几乎翻了一番。 但即便翻了一番,行政成本规模也相当小,去年仅相当于收入的0.4%。能印证这一点的是,公司去年底的员工总数仅为93人,与上年持平,相比于2022年的84人没有增长多少。 硝酸银成本高昂,导致公司毛利率相当低,去年仅为3.4%,低于2023年的3.9%。过去三年,该公司每年都保持盈利,尽管利润规模微乎其微,去年仅为7,900万元。或许唯一比盈利规模更小的是建邦高科的现金,截至2024年底,其持有的现金总额仅为2,940万元,但这其实已经是前一年1,080万元的近两倍了。 说建邦高科是在冒险太过轻描淡写了,在行业持续承压的背景下,IPO筹集到的资金或许能为其带来一些急需的喘息空间。但我们还是认为,投资者不会对一家受困于行业重大变革的公司有太大的兴趣。 建邦高科的全球竞争对手之一同和控股(5714.T),目前的市盈率仅为10倍。建邦高科最大的客户之一聚和材料(688503.SH)的市盈率略高一些,为18倍。若估值介于两者之间,按去年的利润计算,建邦高科的估值将在1.5亿美元左右。 这意味公司可通过上市筹集约3,000万美元,这将为其提供部分急需的现金。说实话,我们认为投资者不会对这种上市太感兴趣,不过它可能会吸引一些着眼于长远的买家,他们不在意当前的低迷,看中的是这个行业未来重现光芒的一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的上月斥5.5亿回购A股

家电品牌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300.HK, 000333.SZ)周二公布,集团截至4月底止,已斥资近5.54亿元人民币(下同)回购774万股A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1%,每股成交价由69.5元至75.02元。 美的于今年4月9日公布回购A股方案,回购金额介乎15亿元至30亿元,每股回购价不超过100元,实施期限为一年。集团表示,回购是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 美的周二港股开盘跌2.5%报73港元,公司过去半年股价基本持平。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