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6.HK
The Chinese steel-trading platform is applying to trade on the Hong Kong stock market after merging with its shell company partner.

内地钢铁交易网站找钢网向港交所递交“去SPAC”上市申请,成功后将是本港首宗案例

重点︰

  • 找钢网与Aquila Acquisition的并购交易,议定估值高达百亿港元
  • 截至今年1月底,找钢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余下1.29亿元

 

裴梓龙

终于,水尽鹅飞的港股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市场有了新消息。

找钢产业互联集团(ZG Group, 找钢网)在3月10日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将与招银国际资管等成立的SPAC 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7836.HK)合并,以类似反向收购的“去SPAC(De-SPAC)”方式在港上市,估值约100.04亿港元,如果成功,将成为香港第一家SPAC并购交易,为沉静的SPAC市场带来喜讯。

去年8月31日,Aquila宣布与找钢网合并,当时预计在去年四季度完成交易,但一直未有进一步消息,首先因为港股市场表现疲弱,但最重要是等待中证监为其上市“开绿灯”,而这次找钢网正式递交上市申请,也意味已获得中证监批准。事实上,找钢网2018年曾尝试在港交所上市,最终失败而回,这次可谓变阵再战港交所。

不过,找钢网在2021年至2023年分别净亏损2.74亿元、3.66亿元及4.69亿元,三年合共亏损11.12亿元。连年亏损,公司都有解释,2021年亏损是因为公司处于由“重”到“轻”转型阶段,以及组建销售及营运团队,并发展一站式数字化基础设施;2022年则诿过于新冠疫情;到了2023年亏损增加28.1%,公司解释是因为一次性3.43亿元以股份为基础的开支,以及同样属一次性的与SPAC并购交易有关的3,960万元专业费用。如果撇除这两项,2023年的净亏损为8,360万元,比2022年净亏损3.66亿元大幅收窄77.2%。

中国的钢铁市场需求一向庞大,但是供应和需求都非常分散,地域覆盖受限制,分销层级多,导致整个钢铁交易价值链成本高、效率慢及透明度低,所以一直以来内地的钢铁行业对使用数字化平台转型,以达到减低交易成本的要求非常大,找钢网就抓住了这个机遇。以2022年在线钢铁交易吨量计算,找钢网是全球最大的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目前更将业务逐步拓展到非钢铁工业原材料市场,包括电子元器材、电工电气和五金机电等。

自找钢网于2019年实行平台化后,数字平台的三方钢铁交易吨数增长不错,去年达到3,530万吨,约占中国三方在线钢铁交易总吨量的38%,公司的交易总吨量由2021年的3,560万吨增至2023年的4,90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17.3%;而公司的商品交易总额(GMV)也从2021年的1,872亿增至去年的1,955亿元,截至去年底,找钢网的数字化平台连接超过12,600名注册卖家及逾177,000名注册买家,大多数都属于中小企业。

曾经在电竞业发展、也当过老师的找钢网创办人兼行政总裁王东,于2008年进入钢铁行业。在工作中,他发现买家在购买钢铁的过程非常复杂,售前要询价、比对价格、议价、锁货;销售中有结算、付款等,售后则要开发票等,起初王东只想做一个钢铁版的“去哪儿网”,主要是帮助买家通过搜寻直接找到货源,改变繁复的交易过程,成为找钢网的雏型。

曾获6轮融资

2012年,王东与拍挡王常辉和饶慧钢成立了找钢网前身上海钢富,同年完成A轮融资,其后在2013年、2014年、2015年、2018年共得了5轮融资,6轮融资获得近25.28亿元资金,估值由当初的3,000万元大增至79.3亿元,翻了近263倍。

找钢网这次上市,是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架构,紧随SPAC并购交易后,王东及王常辉将拥有公司约65.7%投票权,而包括王东和王常辉在内的一致行动人士,将有公司约66.9%投票权。

找钢网如果想继续拓展业务,需要投入更多资本,但据招股文件显示,截至去年底,其流动负债达113亿元,但今年1月底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1.29亿元。这次合并,找钢网最多可以获得9.59亿元,其中约25%将用于通过数字化加强服务供应、约20%用于扩大买家群体并增加黏性、约20%用于加强技术,约25%探索跨行业扩张。

自港交所2022年批准SPAC上市后,目前也只有5家SPAC成功登陆,然而香港的SPAC与美国或新加坡不同,对发起人、投资者及独立第三方投资者(PIPE)都有更严格的要求。而事实上,5家已在港上市的SPAC,全部都在2022年上市,由于SPAC要在两年内找到并购目标,故今年将是它们的最后限期,这5家SPAC除了Aquila外,还有Vision Deal(7827.HK)、汇德收购(7841.HK)、Interra(7801.HK)和TechStar(7855),其中Vision Deal去年底也宣布计划与内地社交平台趣丸集团合并,估值达82.15亿港元,是继Aquila后第二家公布并购交易的SPAC,至于其他三家SPAC仍未宣布任何并购目标。

对于一家三年亏损超过11亿元的公司,以百亿港元估值上市,是否过高实属见仁见智。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找钢网最后能成功与Aquila合并上市,至少可以让沉寂多时的SPAC市场泛起一点涟漪。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元保纳斯达克上市集资3,000万美元

互联网保险分销商元保有限公司(YB.US),周三在纳斯达克首日掛牌上涨6.4%,但次日即回吐全部涨幅,周四收盘报15美元,即公司的上市定價。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为6.78亿美元。 元保以每股15美元价格发行200万份美国存托凭证(ADS),集资3,000万美元,达到13至15美元招股区间上限。公司还同步向早期投资方启明,协议增发100万美元普通股。此次发行虽规模不大,但承销商阵容显赫,包含美资大行花旗、高盛以及中资大投行中金公司。 元保去年营收从2023年的20.5亿元,增长60%至32.8亿元,并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36亿元,对上一年则录得亏损3.33亿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Quhuo supplies takeout dining drivers

趣活的烦恼:旧业务下滑新发展未成气候

该公司正在逐步退出原来的外卖骑手供应业务,但2024年下半年,其大部分重点新业务的收入均出现萎缩 重点: 趣活去年下半年收入下降27%,核心的即时配送服务下降25% 期内汽车出口业务也遭遇挫折,汽车出口数量在2023年强劲开局后大幅下滑 阳歌 从趣活集团(QH.US)上周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最新财报来看,用“处于转型期”来形容它,恐怕有些轻描淡写了。公司最初的业务是为美团和饿了么等提供成千上万名外卖送餐骑手。 如今,趣活正在逐步退出这项低利润业务,至少部分原因可能是美团、饿了么和新入局的京东,正面临着改善骑手福利的压力。公司正谋求将大量骑手重新部署到生鲜杂货和其他商品的配送业务中,从去年与牛肉供应商牛世界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就可看出来。 但趣活的布局远不止此,公司还进军民宿业务,似乎是去年9月公司股价倍翻的主要推动力。此外,公司还进军新能源汽车(NEV)的出口、网约车服务以及家政服务。 虽然部分新业务在去年上半年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下半年势头明显减弱,不过鉴于公司是选择性地披露数据,外界很难判断具体情形。这并不令人意外,因趣活涉足的很多新领域,竞争本就非常激烈,再加上中国经济放缓,导致消费需求减弱。 多重因素下,目前尚无新业务能真正挑起大梁,去年下半年核心的外卖配送业务,仍贡献公司93%的营收。在最新财报中,公司称“2024年是趣活的战略转型之年”。 创始人兼董事长虞阳表示:“我们专注于稳定现金流业务,同时扩大创新业务规模,实现稳健运营,并在关键业务线上取得显著提升。” 在众多新业务中,新能源汽车出口最引人注目,但去年似乎遭遇瓶颈,这无疑与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复杂性有关。去年9月推出的民宿新平台,也曾点燃市场热情,推动股价在数日内上涨超一倍,显示该业务仍具一定潜力。 尽管如此,自2020年IPO以来,趣活股价已下跌逾98%。彼时,趣活风光无限,作为中国蓬勃发展的外卖行业的主要骑手供应商,受到市场热捧。 最新财报显示,这项业务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去年下半年公司总收入14.3亿元中占了13.3亿元(1.83亿美元)。但令人担忧的是,期内公司总收入和即时配送收入分别骤降27%和25%,公司解释因关闭若干效益不佳的服务站点所致。 重新规划配送基础设施 趣活表示,公司正“重新规划配送基础设施,以实现更高价值的用途……这标志着公司从配送服务提供商向供应链赋能者的转变”。这里指的是我们前文提到的转型,即从外卖服务提供骑手,转向利用骑手资源为其他第三方配送产品。 到目前为止,牛世界似乎是这一转型的主要新合作伙伴,但该公司并未透露此次合作实际带来多少收入。“试点成功后,此模式预计将在2025年推动收入增长,为趣活食品配送业务的扩张铺平道路,”该公司表示。“未来的计划包括将这一模式扩展到其他易腐食品领域。” 与此同时,公司出行服务板块的收入,在去年下半年暴跌57%至7,470万元,远低于上年同期的1.75亿元。就收入贡献而言,此板块业务位列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即时配送服务相距甚远。公司将其归咎于汽车出口业务收入下降,这是该新兴业务遭遇的一个挫折。 趣活于2023年开始推出汽车出口业务,此前披露截至2023年底,已向中东和南美等市场出口1.3万辆汽车,完成交付9,836辆。但在最新财报中,公司称截至2024年底仅发货3,500辆汽车,这应该是指2024年全年的出口量。 如此大幅的下降令人失望,但并不意外,因为2023年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很可能源于推出该业务时与一两位大买家达成的一次性交易。在最初的热潮过后,趣活目前正努力打造更具可持续性的业务,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来处理车辆检测、翻新、出口以及目的地国家的清关等事宜。 公司已在成都和广州设立了翻新基地,并推出了一个名为Carnuxt的平台来处理这些业务。如果趣活能够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此业务可能具有巨大潜力,因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多车都将在未来几年开始进入二手车市场。 然后是趣活通过收购一家名为Chengtu的公司,以运营民宿业务。虽然该业务最初与Airbnb类似,侧重于综合服务,但趣活去年宣布一项计划,将其转型为一项更加细分的服务,重点聚焦六个关键领域:康养、电竞、商旅、亲子、影音与静修,这种针对特定类型游客的方式在未来可能也有潜力。但公司家政和住宿服务部门(包括民宿业务)的收入,在去年下半年也从上一年的2,750万元降至2,290万元,降幅达17%,对一项新业务来说,这个表现难言理想。 趣活去年下半年成功保持盈利,净利润从2023年的1,170万元增至4,810万元。但截至去年底,该公司持有的现金仅为6,500万元,远低于其总计1.13亿元的短期债务。投资者对最新财报的反应不太乐观,趣活股价在财报发布后的三个交易日内下跌了7%。总言之,该公司要在部分新业务上取得更好的进展,才能重新激发投资者的兴趣。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鹏4月交付量年增273% 小米按月下滑

中国电动车市场需求持续强劲,多家新能源车制造商陆续公布4月销量,其中小鹏汽车(XPEV.US; 9868.HK)交付量3.5万辆,按年增长273%,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 比亚迪(1211.HK; 002594.SZ)亦公布,4月销量达38.01万辆,按年增长21.43%,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19.57万辆,按年升45.57%;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17.69万辆,按年跌0.4%。零跑汽车(9863.HK)交付量4.1万辆,按年增173%,增速创下历史新高。 另外,理想汽车(LI.US;  2015.HK)4月共交付新车3.4万辆,按年增31.61%,但较3月份的 36,674 辆下降 7.46%;蔚来汽车(NIO.US; 9866.HK)期内交付新车2.39万辆,按年增长53.01%,与3月的15,039辆相比增长了58.92%,为历史第二高纪录。 小米(1810.HK)旗下车型小米SU7于3月底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上月交付逾2.8万辆,较3月的逾2.9万辆少1,000辆或3.4%,仍为连续七个月突破2万辆。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澳门4月赌收按年微升按月下跌

澳门博监局公布上月澳门赌收,4月博彩毛收入188.6亿澳门元(下同),按年升1.7%,但按月则下跌4.1%,并已是运续两个月下跌。 今年首四个月,澳门累计博彩毛收入达765亿元,与2024年同期比较,微升0.8%。 经过疫后连续两年的急速增长后,澳门博彩收入开始放缓,政府去年底预计,今年赌收将达2,400亿元,较去年增长11%。若按此估计,即澳门每月平均赌收要有200亿元才可达全年目标;但今年首四个月,每月赌收均低于200亿元。近期全球经济受关税战影响,市场气氛不理想,料有机影响赌客在博彩上的支出,相信澳门赌收今年很大机会未能达标。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