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7.HK
Yum China posts record revenue

肯德基和必胜客在中国的运营商拓宽价格带以吸引更广的客群

重点

  • 百胜中国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录得创纪录营收和经调整经营利润,按固定汇率计算,分别同比增长15%和10%
  • 公司正在拓宽价格带,挖掘中国比萨市场的潜力,也在肯德基提供更多低价位选择

     

阳歌

在眼下的中国,紧日子要过,馆子也要下。

这是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YUMC.US; 9987.HK)最新季报传达的关键信息之一。尽管中国经济已经结束了飞速增长的时代,但公司仍在第三季度录得创纪录的营收和强劲的利润增长。消费者日益谨慎的消费态度,实际上有利于像肯德基和必胜客这样的快餐店,它们为价格敏感的顾客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中国近期的经济放缓体现在一系列指标上,从出口疲软到创纪录的青年失业率,从房地产价格下跌到通货紧缩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支出变得越来越谨慎。随着这种态度沿着产业链慢慢往下传递,汽车、房屋乃至智能手机等大件商品的卖家最先感受到了压力。有迹象显示,经济可能正在复苏,比如出口情况改善,但大家仍在期待更有力的经济刺激措施。

“我们一定要记住,消费者支出正变得更为谨慎,”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周二在第三季度业绩公布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我们获得销售增长的办法向来很简单:好吃、好玩,极致性价比。”

首席财务官杨家威详细谈到了当前的市场情绪,指出在中国疫情后的第一年,消费需求在夏季相对强劲,但9月开始走弱并延续到了10月。

“今年我们整体业务的复苏趋势明显,多项指标创下新高,”他说。“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过程呈现波浪式和非线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将持续拉动销售并提升效能。”

​​百胜中国是改革开放后首个进入中国的全球餐饮巨头,于1987年在天安门广场附近开设了第一家肯德基餐厅。肯德基和必胜客作为该集团的支柱性连锁品牌,虽然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市场相对低端,但对于当时月收入仅相当于20美元甚至更少的普通中国人来说,这些店铺可谓高消费场所。在那个年代,有人甚至在肯德基举办婚宴,想要用昂贵而有异域风味的饭菜宴请宾客。

在过去30年里,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如今肯德基和必胜客在中国已是寻常事物。最新业绩显示,截至9月底,百胜中国在中国内地共有14,102家门店,其普及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不过,与西方相比,肯德基和必胜客在中国的形象相对而言依旧更为高档。

经济实惠之选

在最新财报中,百胜中国详细介绍了近期推出的平价产品。在必胜客,公司将继续拓展50元以下价格带的比萨产品,发掘未被充分满足的消费者需求,目前这个连锁品牌约五分之一的比萨售价低于50元。

高性价的产品也很受欢迎。公司表示,肯德基每周的“疯狂星期四”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第三季度,这天的销售额比其他工作日高出40%。

消费者花钱谨慎,但对性价比的关注,反而帮助百胜中国在本季度实现了总收入同比增长9%,录得创纪录的29.1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幅甚至达到了15%,反映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而百胜中国的财报货币单位为美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同店销售额同比增加4%,约达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的90%。

本季度,百胜中国创下纪录,净新增500家门店,今年前九个月净新增门店总数达到1,155家,2023年新开1,400家至1,600家门店的目标有望实现。在9月中旬的投资者日上,百胜中国表示,它的目标是到2026年门店数量增加到2万家,为了实现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公司正在向更多城市扩张。

百胜中国一直在努力通过多种措施提高效率,包括采用覆盖多家门店的共享管理组模式,提高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及越来越多地使用比直营餐厅支出更少的加盟模式。

随着这些措施取得成效,扣除去年疫情期间政府临时补贴的影响,以及不计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公司本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增长了21%。前九个月,经调整营业利润超过了10亿美元。

报告发布当天,百胜中国在纽约的股价下跌15%,但在次日回升。该股今年下跌了约 20%,但市盈率仍高达26倍,领先同业。这个数字也高于它之前的母公司Yum! Brands (YUM.US)和麦当劳(MCD.US),这两者的市盈率均为24倍。与餐饮品牌国际 (QSR.US)的20倍相比,百胜中国更是高出一截,前者旗下的汉堡王、天好咖啡和Popeyes炸鸡等核心品牌在中国市场也相当活跃。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GDS bets on new AI cycle while balancing expansion and deleveraging

万国数据押注AI新周期 在扩张与去杠杆之间找平衡

人工智能点燃中国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潮,万国数据一边将资产以REITs模式上市、一边抢搭AI算力快车,但这样的平衡能否持续 重点: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亿元,按年增长10.2% 资产注入C-REIT带来13.69亿元终止合并收益,期内录得净利润7.29亿元   李世达 对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而言,2025 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轮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国首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让这个向来高杠杆、重资产的行业出现新的财务工具。 这就是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的写照,既受惠于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设,也受制于多年积累的财务压力。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万国数据录得28.87亿元(4.06亿美元)收入,按年增长10.2%,连续第二季维持双位数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个月新签订单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240兆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约65%与人工智能相关。 新订单增速放缓 这显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但企业本身其实并未完全掌控节奏。管理层在说明会中坦言,第二季之后的新订单步伐较前期缓慢,意味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会延续今年的强度。此外,续约谈判仍令单位收入每月下降约3%至4%,反映人工智能需求虽强,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降价压力并未消失。 尽管万国数据享受到人工智能点燃的需求红利,但供给侧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得承载人工智能的空间不再稀缺,谈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转折,是万国数据今年将一批项目注入中国首批数据中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总额约24亿元。交易带来约13.69亿元的终止合并收益,使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达7.29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生存模式改变 但REITs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性盈利,而在于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万国数据过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贷、买地、建机房进行高速扩张,当信贷环境宽松时,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国信贷收紧之后,重资产模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杠杆开始反向压缩公司空间。REITs提供的,是一条能让万国数据既扩张、又不必完全依赖举债的现金流管道,维持规模循环。 这也为公司带来了财务结构的改善,财报显示,净负债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贷成本下降到3.3%。在中国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杠杆与利息成本并不容易,这更突显REITs对公司运作的重要性。 万国数据的业务模式高度依赖电力供应。公司目前拥有约900兆瓦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储备,这让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项目。管理层也在说明会中点出:“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正变得极度稀缺。”人工智能确实带来增量需求,但供给端——土地、电力、审批、建设速度,正在变得更竞争、更受政策影响。 海外数据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来伏笔。该平台在亚太与欧洲虽具潜力,但今年第三季仍录得4.61亿元亏损,短期内仍会拖累整体利润。公司需要持续证明其开发、运营与出售资产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万国数据市销率(P/S)约为4.15倍,大幅低于Equinix(EQIX.US)的8.42 倍与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于仍处于重组期的世纪互联(VNET.US)的1.99倍。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更为波动,但万国数据的规模、客户质量与资本循环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在港股累升约30%,与大市相若,但过去一个月有约 7%回调,股价30.1港元较52周高位48.9港元低约四成。在估值仍具折价、AI驱动需求未减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区间。作为热门的AI基建标的,当人工智能需求维持强劲、REITs资产注入顺利时,相信市场愿意提高估值, 但仍须留意政策面的变化。简而言之,万国数据正在穿越一个全新的算力周期,随着估值与市场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已没有太多犯错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必选折让11.4%配股筹31.1亿港元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万股新H股,相当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3%,配售价为每股98.8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约11.4%,筹资总额31.1亿港元(4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75%将用于投资或收购集团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或与相关行业整合或成立合营实体,15%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10%用于偿还贷款。 2023年上市的优必选,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资,前五次共集资43亿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资,所得净额为24.1亿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动用余额为15.12亿港元。 优必选股价周二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12.1港元,转升0.54%。该股今年至今累升约1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