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中国全流通指数在最新一次调整后纳入了三家中国药企中的后起之秀

重点:

  • MSCI将康龙化成、天境生物、燃石医学纳入中国全流通指数,凸显了它们强劲的增长潜力
  • 纳入指数通常意味着,对一家公司产品和未来走势的认可

蓝少虎

在最新一轮加入MSCI中国全流通指数(MSCI China All Shares Indexes)的公司中,药品和医疗保健类研发企业不在少数,凸显出该行业的增长潜力和强劲的基本面。一些新上榜的公司甚至展示出不俗的利润和收入,这让人看到了其他仍处于亏损状态的新兴企业的潜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该行业一直十分热闹,不断有新药获批和与全球制药巨头合作的消息传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最近放宽了对重大疾病新药的审批程序,并将它们列入国家报销药品清单。

上周公布的MSCI中国全流通指数最近的半年调整结果,增加了60家公司,移除了26家。这家摩根士丹利旗下的指数编制机构进行此类分析并进行相应调整,以确保MSCI指数能够代表那些业务优良、增长潜力强劲的公司。

被纳入指数计算往往会对公司的股价有一个提升,因为许多与此类指数挂钩的基金必须也将这些公司加进其投资组合。而对于被踢出指数的公司来说,情况则正好相反。与所有MSCI指数一样,纳入中国全流通指数的公司都采用一种固定的方法进行评估,综合了历史数据和对未来的预测。

在最新的调整中,新加入的医疗保健公司包括一些业内最大的公司,如康龙化成(Pharmaron Beijing Co. Ltd,深交所:300759;港交所:3759)——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医药研发服务提供商,市值1590亿港元(200亿美元)。

康龙化成于2019年上市,将它纳入指数可能是考虑到它过去五年的强劲利润,在香港上市前的2016年至2018年,其利润每年增长约40%,2020年更比前一年增长了一倍多。这一趋势看起来将在今年继续,它第一季度的利润增长了142%,达到2.459亿元(3800万美元),同时利润率从2016年的10.5%增加到去年的22.3%。

作为实验室、合同研发和制造服务的供应商,康龙化成通过最近的一系列收购,积极扩大其全球业务。

今年2月,它同意支付1.187亿美元收购艾伯维(AbbVie)旗下的英国Allergan Biologics Ltd.——一家细胞和基因治疗(CGT)产品的专家。此前,该公司于11月以1.375亿美元收购了总部位于美国的Absorption Systems LLC,该公司是小分子/大分子药物、细胞和基因疗法以及医疗设备方面的专家。同样在去年,它还收购了私营的北京联斯达(LinkStart),这是一家第三方临床研究现场管理的公司。

康龙化成估计它将获得与北京联斯达交易相关的1.589亿元的商誉,另外与Absorption Systems相关的7.763亿元商誉。

从这些投资的大环境看,据康龙化成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and Sullivan)的数据,全球药物临床开发服务市场预计将以9.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去年的432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622亿美元。根据该数据,在中国,临床药物开发外包服务市场现在每年价值44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37亿美元。

康龙化成的股票在香港周五早盘交易中飙升至182.30港元的历史高点,这是它2019年11月IPO价格39.50港元的四倍多,显示出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强烈兴趣。

其他需要关注的公司

其他新加入MSCI中国全流通指数的包括开发生物药的天境生物(I-Mab,纳斯达克:IMAB),以及燃石医学(Burning Rock Biotech Ltd.,纳斯达克:BNR),后者生产的是供医院使用的肿瘤检测试剂盒。

天境生物的加入似乎是在它2020年首次扭亏为盈,实现4.7亿元盈利的背景下。之前,通过一系列的许可授权和合作交易,它在去年首次录得15亿元有意义的收入。

虽然该公司尚无产品拿到上市批文,它表示,有超出15种创新药物处于临床和临床前阶段,用于治疗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

其中最有希望的是菲泽妥单抗(felzartamab),天境生物从MorphoSys AG那里拿到了在大中华区对其进行商业化的授权。该公司预计今年将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该药的新药申请,这款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浆细胞抑制健康血细胞。

去年9月,天境生物还与艾伯维的爱尔兰分公司达成协议,授权后者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以外的地区对lemzoparlimab进行商业化。公司正在进行实体瘤和淋巴瘤的联合用药试验。

通过这笔交易,艾伯维旗下的这家公司向天境生物支付了1.8亿美元的预付款,以及另外20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天境生物还能按照商业化的成功程度,获得最多17.4亿美元的进一步付款。预计该药将于2023年或2024年在中国获得批准。

天境生物的美国存托股份(ADSs)周三达到65美元的高点,较2020年1月的发行价14美元上涨了四倍多。这包括自从该公司纳入MSCI中国全流通指数的消息出来后约11%的涨幅。

至于燃石医学,该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但它在3月份曾表示,由于签约合作医院的增加,在去年的第四季度,其早期癌症检测的院内业务收入几乎增加了两倍,达到4150万元。

该公司还完成了一项新产品的研发,它能提供六种早期癌症检测,目前正要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目前,该公司正在提高量产能力,并计划明年将其商业化。

康龙化成、天境生物、燃石医学等企业纳入MSCI中国全流通指数,将于5月27日收市时生效。MSCI表示,该指数旨在反映大中盘股的表现,其中包括各种在国内和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超额2,660倍 劲方医药首挂午收升逾倍

生物制药公司劲方医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595.HK)周五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116%报44港元,之后股价在此上落,中午收报44.06港元。 公司发售8,924万股,每股售价20.39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2,662倍,国际配售超额38倍,集资净额16.7亿港元。 由于在研发活动上作出大量投资,加上股份权益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劲方医药去年及今年分别录得亏损5.1亿人民币及6.78亿元,今年首四个月仍亏损6,660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1药网第二季度营收下滑

医药销售商1药网(YI.US)周三表示,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4%至32亿元,面向药房及医疗机构的核心药品销售业务营收下滑6.2%。规模较小的面向消费者的药品销售业务,当季同比亦下跌9.6%。 公司运营成本及费用同比下降6.3%至32亿元,上年同期为34亿元。受此影响,1药网当季实现营业利润10万美元,但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1,400万元扩大至1,950万元。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周三收跌6.2%,该股过去六个月累计下跌4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奇瑞启动重磅IPO 有望成今年最大车企上市案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Chery Automobile Co. Ltd)周三启动香港IPO,计划筹资10亿美元以上,有望成为今年最大汽车企业IPO。周三发布的新上市公告显示,公司拟发售约2.97亿股,每股定价区间为27.75至30.75港元。若以定价区间上限计算,此次募资总额将达91.4亿港元(11.8亿美元)。 奇瑞从2003年起一直是出口量最大的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 。2024年公司营收达2,690亿元(37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5.4%,同期净利润增长37.2%至143亿元。 根据上周提交的更新版招股书披露的最新数据,公司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5年一季度营收从去年同期的549亿元增至682亿元,增幅达2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成为关键驱动力,同比激增约四倍至187亿元,占营收总额四分之一以上。 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公司正加速在全品牌线部署其智驾系统,提供多级自动驾驶功能。此次IPO募集资金部分将用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产品组合、升级新能源动力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平台架构,并将投入大规模研发以强化核心技术能力。 余特莉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微盟折让8.9%配股筹15亿港元 无极资本成单一大股东

电商服务供应商微盟集团(2013.HK)周四宣布,配售6.88亿股予无极资本,相当于扩大后股本约16%,配售价为每股2.26港元,较微盟上日收市价折让8.9%,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6亿港元。 微盟表示,所得款项净额约30%将用于探索AI在SaaS中的整合及应用。30%用于扩大媒体渠道及加强精准营销服务。10%用于海外业务发展,30%拨作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完成配售后,无极资本持股16%成公司最大单一股东,孙涛勇、方桐舒及游凤椿组成的主要股东集团持股比例,则由8.1%降至6.8%。 微盟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2.61港元,升5.24%。年初至今累跌20.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