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在本土市场新增600家门店,增幅近40%

重点:

  • 小牛电动在国内市场降价,在国际市场无所斩获,令投资者不由地慎重起来
  • 随着全球疫情缓解、运费下降,公司仍有可能成为一个主要的全球品牌

阳歌

电动车制造商小牛电动(Niu Technologies,纳斯达克:NIU)正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大举发力。虽然作为它下一个主要增长叙事的国际市场正在向它招手,但它的声音在国门以外几乎听不到。

这就是来自该公司最新季度业绩的讯息,显示出小牛继续严重依赖国内市场,并且目前仍将业务重心放在这个市场上。

这不一定是件坏事,尤其是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期,因为该公司所活跃的大多数西方和东南亚市场,目前仍因新冠疫情处于某种程度的封闭状态。但对未来来说,这就不一定那么令人鼓舞了,因为该公司在中国市场已具相当优势,而且应该很快就会达到一个极限。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山寨货和模仿者的天下:他们能够迅速扎堆进入任何热门领域,这会自动给市场带来压力,导致恶性竞争。而这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也令人失望地呈现在公司的财报中,表现形式就是它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急剧下降。

我们将从好消息开始看,它们来自于该公司一季度在中国的销售情况,以及对二季度的展望。

该公司此前在4月初预先公布了一季度的销售数据,显示它在中国的销量与去年一季度相比几乎翻了两番,达到约14.5万辆电动车。虽然说去年第一季度正值中国新冠疫情爆发高峰期,要超过这个数字并不难,但最新数字也是2019年第一季度数据——新冠出现之前——的三倍。     

在最近一季,中国市场贡献了该公司电动车收入的91.3%,剩下的就是来自国际市场。

尽管中国的销量大幅跃升,但该公司的整体季度收入只增长了135%,达到5.473亿元(8500万美元),增长幅度要小得多。当收入增长落后于销量增长那么大幅度时,罪魁祸首就只有一个:价格下降。事实上,该公司称,它一季度的电动车平均价格同比下降了35.8%,至2975元。

海外价格下降了约15%,但在考虑到产品运输方式的变化和美元疲软带来的货币因素后,实际上海外的价格相对稳定。但是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平均价格下降了27%,不管公司怎么说,这只能反映出国内的竞争日益激烈。

这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司第一季度出现了540万元的亏损——这是自去年第一季度中国新冠疫情高峰重创商业以来,公司第一次出现季度亏损。该公司将最新的季度亏损归咎为国内的大笔营销支出,包括在农历新年假期请来一位著名歌手做推广。

在中国发力

深入研究小牛的业绩,再加上财报电话会议中的评论佐证,都表明该公司目前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中国。一季度它在国内开了300家店铺,并有望在本季度再开300家。截至去年年底,小牛在全国约有1600家门店,这意味着该公司仅在今年上半年其全国销售网络就增长了近40%。

相比之下,该公司在一季度仅为其海外销售网络增加了7家品牌店,使其总数达到123家。该公司还指出,它与另外1000家独立经销商合作,授权他们在中国以外地区销售小牛电动车。

在中国的大举扩张是小牛对本季做出相对乐观预测的主要原因,该公司预计这三个月内,营收将增长40%~60%,达到9亿元至10.3亿元之间。如果我们假设电动车的实际价格将继续下降,达到一个和一季度类似的27%的幅度,这意味着二季度电动车的销售量应该上升50%到75%。

这些数字将比去年第四季度呈现出大幅跃升。去年第四季度小牛的收入增长了25%,电动车销售增长了约42%。

投资者对最新财报的反应并没有那么强烈,业绩公布后,小牛的股价在周一下跌1.2%,至28.85美元。自201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它的股价已上涨了两倍多,但与2月份的峰值相比,股价已经下跌了40%。

该公司暂停海外扩张,可能是投资者最近失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环保的形象和相对便宜的价格,使得小牛这样的电动车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市场的高度分散性,应该也给小牛这样在该领域相对重量级的品牌,带来很大的机会,

小牛多次指出,全球运输成本是它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因为自去年年中以来,由于疫情相关原因,全球运输成本大幅上扬。因此,如果成本能够恢复到更为正常的水平,小牛届时将恢复其适度的全球扩张计划,这是有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是十有八九的事情。但如果这就是它的如意算盘,它显然并没有太张扬。

与此同时,最近的股价下滑表明,小牛股票100倍的市盈率还是比较高,不过根据对今年和2022年的预测,这个数字将分别降到35倍和22倍。由于该行业的分散性,没有太多可供参考比较的公司,不过根据去年的业绩,意大利品牌比亚乔(Piaggio)的市盈率为30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Tuya operates a PaaS

涂鸦智能加速AI战略  装载AI功能品类出货量占总出货量超93%

该全球AI云平台服务提供商正采取广泛措施,将AI技术融入开发者工具及其赋能的硬件设备和应用程序 重点: 涂鸦智能表示,截至六月底,在其开发者平台上部署的产品中约93%已配备AI功能 公司制定了双管齐下的战略:运用AI赋能开发者,并优化接入其平台的AI产品   阳歌 随着全世界大踏步进入AI时代,全球AI云平台服务提供商涂鸦智能(TUYA.US; 2391.HK)也融入其中,确认AI将在未来尖端联网设备中扮演核心角色。公司在最新财报中着重强调其对新兴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的深耕布局,凸显其如何运用AI技术赋能开发者生态。 涂鸦智能在阐述财务稳健态势持续向好的同时,发布了AI战略宣言。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7%至1.5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35亿美元。 占总收入约三分之二的核心PaaS(平台即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从上年同期的约1亿美元增至1.12亿美元。截至六月的十二个月内,贡献 PaaS营收近90%的优质客户数量增至285家,较此前十二个月周期的280家有所增加。 今年上半年经营利润率几近盈亏平衡,同比改善显著,表明其即将实现GAAP(通用会计准则)营业利润。按non-GAAP(非通用会计准则)口径,剔除股权激励等支出后,该公司已实现盈利且利润率相对稳健。 公司上半年实现2,360万美元净利,逆转了上年同期40万美元亏损态势。鉴于去年首度盈利,2025年全年利润有望创历史新高。公司同时警示美国关税政策给部分客户带来不确定性,但预计随着形势趋稳,四季度相关压力将缓解。 涂鸦智能核心业务围绕其PaaS平台展开,该平台承载各类应用程序来连接家电、玩具、家居安防系统乃至喂鸟器等实体设备。此类设备通过实时网络连接以及越来越多的AI支持,实现多样化功能:比如让玩具与儿童实时互动;让家居安防系统识别住宅内外的活动并在发现可疑情况时发出告警。随着更多接入平台的应用程序和设备利用AI实现高阶功能,公司正日益聚焦AIoT领域。 AI渗透率持续提升 Global Market Insights报告显示,全球AI硬件市场规模2034年预计将达约2,963亿美元,2025至203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8%。随着硬件领域AI融合度的持续提升驱动强劲增长,该趋势有望进一步提速。 涂鸦智能同期披露,截至六月底,平台上装载AI能力的品类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约93%。此外,其开发者平台提供的AI智能体服务,日均支持全球1.5亿次AI交互,覆盖翻译、医疗健康、能源管理、宠物护理、玩具及AI机器人等领域。 涂鸦智能联合创始人、COO兼CFO杨懿表示,公司在AI领域有两大重心:第一是降低海量开发者使用涂鸦平台的门槛,正通过AI Agent开发平台等推进该目标;同样重要是,涂鸦也助力开发者将更多AI功能融入硬件与应用,以提升性能并加速商业化。例如开放集成ChatGPT、DeepSeek、通义千问和Gemini等主流模型,并将文本生成、图像生成等功能一站式赋能给开发者。 “涂鸦始终站在AI硬件和应用落地的最前沿,我们正在全力推进AIoT生态建设”, 杨懿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强调,“目标是不断降低AI硬件产品的开发门槛,并推动其在更大范围内的AI创新和普及。” 强化AI生态布局 截至六月,涂鸦注册开发者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超151万,较2024年末的132万增长约15%。 为拓展开发者生态,涂鸦通过AI开发者平台降低使用门槛。该计划包括开源框架TuyaOpen,支持主流开源软硬件生态,帮助开发者将项目移植部署至芯片或开发板。 除内部举措外,涂鸦还联结外部开发者社群,举办线上线下“黑客松”加速AI技术渗透。2025年上半年此类活动催生数百个具商业潜力的AI硬件原型。其中,Otto机器人项目表现亮眼,该项目运用智能体开展营销推广并采用了涂鸦T5开发板。公司还与DFRobot社区合作,将AI硬件开发引入高校及嵌入式系统课程,为学生提供AI应用实践机会。 公司正加强AI联合开发力度,积极寻求高潜力AI硬件投资项目,推动前景良好的方案市场化。 “管理层重申将持续推进AI驱动的产品与生态扩张”,股票分析社区SeekingAlpha在研报中概括涂鸦最新财报基调,“当前战略重心仍是深化客户关系、加速AI硬件商业化、保持强劲经营杠杆,使涂鸦既能抵御短期波动,又可深耕智能设备领域长期增长。”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多想云折让22%1供6 筹2.74亿港元发展AI

营销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多想云科技控股(6696.HK)周四公布,拟以每持1股供6股方式集资最多约2.74亿港元(3,500万美元),每股认购价47.53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折让约22%。 发行最多5.76亿股股份,占扩大后股本约85.7%。公司表示,供股将按非包销基准进行,仅供合资格股东认购。控股股东合共持股约16.9%,已承诺全数接纳约9,754万股供股股份的配额。 公司拟将所得款项约92.3%用于开发AI模型,包括用于获取AI专用计算硬件,构建一个高效且具扩展能力的内部计算能力平台,而约7.7%用于购买媒体资源特别是快手、视频号和小红书的在线流量,以便客户在这些网络媒体平台上投放广告。 此外,公司近期与抖音、快手等平台达成一级代理合作,需缴付大额预付款,导致现金需求增加。董事会表示,供股所得将有助应对与大型媒体平台合作所需的高额现金流压力,同时补充营运资金。 多想云股价周五早盘低开,其后一度涨逾9%,至中午休市报0.64港元,升4.9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融创上月销售54亿 按年下跌27%

房地产开发商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1918.HK)周四公布八月的销售数据,上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跌27%。 八月的合同销售面积约13万平米,每平方米销售均价41,460元,较去年同期下跌7.8%及20%。 今年首八个月,融创中国累计销售金额为304.7亿元,同比下跌13%,每平方米均价33,050,同比上升57%。 融创中国周五开盘报1.55港元,升0.65%,股份年初至今已下跌逾三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概要:纳斯达克拟严控小型中企上市

该交易所拟推出的新规,要求所有新上市中企IPO募资额不低于2,500万美元 阳歌 纳斯达克周三提出新版上市标准,将阻止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小型IPO在该交易所上市,同时可更便利清退众多已上市的同类公司。 更为严苛的新规,可能导致目前在纳斯达克交易的大部分中企退市,这些公司普遍存在流动性匮乏、流通盘较小、市值不足5,000万美元等问题。本次行动有别于美国四年前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推出的监管措施——彼时美方曾威胁将中企集体摘牌,除非美国证券监管机构能便利获取其审计底稿。 根据纳斯达克官网公告,依据其最新拟议规则,所有新上市企业的流通股市值需达到1,500万美元以上。在该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还需实现至少2,500万美元的募资总额。此外,对于公开交易股票市值不足500万美元的企业,纳斯达克将启动加速停牌及退市流程。 纳斯达克副总裁John Zecca表示:“这些规则升级,彰显我们持续完善标准,以适应市场现状的承诺,并为推动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率先垂范。通过提高特定新上市企业的最低流通股市值与募资额标准,既能为公众投资者创造更健康的流动性环境,同时继续通过本交易所,为投资者提供参与新兴企业的机会。” 纳斯达克表示,新规系“专为主要在中国境内运营的企业”制定,旨在保护投资者,免受美国证券监管机构难以介入的市场风险。此前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通过后,中美两国证券监管机构,于2022年签署了具里程碑意义的信息共享协议,旨在使美国监管机构更便利获取在美上市中企的审计文件。 纳斯达克表示,正将该提案提交美国证监会(SEC)审议,若获监管机构批准,新规将立即对所有新上市企业生效。届时处于IPO流程的企业将有30天时间,按原规则完成上市,否则将适用新规要求。 安永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36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几乎全部登陆纳斯达克,募资总额达8.41亿美元。但其中超半数资金,即4.41亿美元来自霸王茶姬(CHA.US)的单次IPO。这意味其余35宗IPO平均募资额仅为1,140万美元,远低于纳斯达克新规即将实施的2,500万美元门槛。 许多在美上市的小型中企流通股占比亦极低(常不足10%),导致流动性不足。这往往引发股价剧烈震荡,损害资金量较小、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利益,一些个股在上市数月内市值即腰斩甚至录得更高跌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