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6.HK 002466.SHE
Shares in the Chinese mining giant have plunged about 40% in the past year, as it grapples with falling lithium prices and uncertainties over a deal in Chile.

这家国内锂矿龙头企业,H股股价在过去一年大跌约四成

重点︰

  • 天齐锂业表示今年一季度亏损介乎36亿至43亿元之间,比去年四季度扩大349%至437%后,惹来深交所高度关注,要求公司书面解释
  • 市场关注天齐锂业作为第二大股东的智利SQM的税务争议,以及与智利国家铜业签署的谅解备忘录(MoU)对公司的影响

 

欧美美

市场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国锂矿龙头企业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9696.HK; 002466.SZ)今年一季度居然爆雷,会录得36亿元至43亿元的巨额亏损,远差于去年同期录得的48.75亿元净利润。

这份震惊市场的盈利预警于4月23日晚上刊登,天齐锂业的A股翌日开盘便一度跌停,H股更单日暴泻约19%,更同时引发同业赣锋锂业(1772.HK; 002460.SZ)和盛新锂能(002240.SZ)同日下挫。

天齐锂业在去年四季度已亏损8.01亿元,今年一季度的亏损比去年四季度大幅扩大349%至437%,难怪惹来市场及监管机构高度关注。根据天齐锂业在盈警通告中解释,主要是受到锂产品市场波动影响、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导致锂产品毛利减少。

其次是公司作为第二大股东的联营公司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基于最新裁决情况重新审视所有税务争议金额的会计处理,并预计可能将减少其2024年一季度的净利润约11亿美元,直接导致天齐锂业对SQM的投资收益大幅下降。

这些解释不但无法满足投资者,更触动了深交所的神经。深交所立即向天齐锂业发出关注函,要求结合业务开展情况、产品产销量、产品价格等量化分析首季亏损比去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还有联营公司SQM税务争议裁决的具体情况及后续进展情况等。

4月27日,天齐锂业用了11页回复深交所关注。公司称首季度生产经营正常,累计销售锂盐产品16,739吨,环比增长20.49%,同比增长约109%,但是锂矿销量环比大跌26.8%,首季度只有143,488吨,再加上同期国际锂价大跌,令公司整体收入比去年四季度下跌63.61%,只有25.85亿元。

锂价持续下跌

天齐锂业在回复中引用了上海有色网(SMM)的电池级碳酸锂和锂精矿市场价格走势图,电池级碳酸锂由去年四季度初期的每吨16.9万元,大幅下跌至今年一季度后期约10.98万元,跌幅达35%;至于锂精矿的市场价格在期内跌幅更高达57%,由每吨2,560美元,跌至1,099美元,所以公司首季电池级碳酸锂销售均价环比下跌约35%,锂精矿销售生价环比跌约70%。至于该跌幅比市场大,是因为受到公司间接持股的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文菲尔德)定价周期缩短影响。

至于联营公司SQM税务争议裁决问题,天齐锂业解释称,根据SQM披露的2023年财务报告,预计SQM一季度净利润减少约11亿美元,金额是覆盖了从2012至2023纳税年度期间所有有争议的矿业税费用。公司经过多轮沟通后,了解到SQM较大可能在一季度进行会计调整,按天齐锂业持股22.16%计算,应分担净利润影响约17亿元。

为什么市场及监管机构都如此关注SQM呢?因为SQM或是天齐锂业目前潜在的最大风险。

2018年,天齐锂业豪花40.66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智利圣地牙亚哥的SQM 23.77%股权,目前持股约22.16%股权,是第二大股东。SQM拥有2023年全球在产锂盐湖产量最高的智利阿塔卡马盐湖的采矿经营权。

根据天齐锂业去年年报,公司收到SQM分红折合约22.76亿元,本应是天齐锂业的“钱包”。然而去年底杀出了“程咬金”,智利国家铜业(Codelco)与SQM就2025年至2060年期间阿塔卡马盐湖的运营及开发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MoU),双方成立合营公司,以可持续的方式在阿塔卡马盐湖生产锂产品并销售,SQM将拥有合营公司50%减1股的股权,智利国家铜业拥有50%加1股的股权,这为投资天齐锂业的投资者带来潜在不确定性,如果SQM和智利国家铜业未来真的合作,很大机会影响SQM对天齐锂业的分红。

对此深交所表达了高度关注,要求天齐锂业说明应对措施和提示相关风险。天齐锂业也坦白了风险,称就目前的MoU及相关内容而言,SQM在阿塔卡马盐湖的开采经营权有望从2030年到期延长至2060年,但到2031年之后,阿塔卡马盐湖的核心锂业务将由智利国家铜业控股。

但是,因为SQM与智利国家铜业签署的MoU并不具法律约束力,双方的谈判仍在进行,所以天齐锂业现阶段暂无法对事件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评估,也无法判断会否影响SQM的收益,公司已两度要求召开股东会以获取更详细信息,并将持续关注相关MoU的进展。

投行大和及摩根士丹利对天齐锂业首季度业绩均感到失望,前者认为天齐锂业首季经调整亏损远逊预期,重申“跑输大市”评级;至于摩根士丹利认为,过往落后的定价机制对公司锂产品毛利率仍有滞后影响,或造成减值亏损,但仍给予“增持”评级,H股目标价52港元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奇瑞启动重磅IPO 有望成今年最大车企上市案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Chery Automobile Co. Ltd)周三启动香港IPO,计划筹资10亿美元以上,有望成为今年最大汽车企业IPO。周三发布的新上市公告显示,公司拟发售约2.97亿股,每股定价区间为27.75至30.75港元。若以定价区间上限计算,此次募资总额将达91.4亿港元(11.8亿美元)。 奇瑞从2003年起一直是出口量最大的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 。2024年公司营收达2,690亿元(37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5.4%,同期净利润增长37.2%至143亿元。 根据上周提交的更新版招股书披露的最新数据,公司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5年一季度营收从去年同期的549亿元增至682亿元,增幅达2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成为关键驱动力,同比激增约四倍至187亿元,占营收总额四分之一以上。 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公司正加速在全品牌线部署其智驾系统,提供多级自动驾驶功能。此次IPO募集资金部分将用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产品组合、升级新能源动力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平台架构,并将投入大规模研发以强化核心技术能力。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微盟折让8.9%配股筹15亿港元 无极资本成单一大股东

电商服务供应商微盟集团(2013.HK)周四宣布,配售6.88亿股予无极资本,相当于扩大后股本约16%,配售价为每股2.26港元,较微盟上日收市价折让8.9%,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6亿港元。 微盟表示,所得款项净额约30%将用于探索AI在SaaS中的整合及应用。30%用于扩大媒体渠道及加强精准营销服务。10%用于海外业务发展,30%拨作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完成配售后,无极资本持股16%成公司最大单一股东,孙涛勇、方桐舒及游凤椿组成的主要股东集团持股比例,则由8.1%降至6.8%。 微盟股价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2.61港元,升5.24%。年初至今累跌20.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国富氢能配股集资1亿港元

氢能设备制造商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582.HK)周三公布,将以每股50.13港元配售199.48万股新股,集资金额约1亿港元。 配售价较公司周三收市价55.5港元折让9.68%,配售股份将占扩大后已发行股份约1.8%。 集资所得的72%资金,将用作支持集团业务的营运,包括支付薪金、社保,以及供应商款项;20%用于偿还现有信贷融资,余下8%用于投资中国及海外氢能项目。 国富氢能周四开盘跌0.1%报55.45港元,公司股价较过去一年高位下跌6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edcaptain steps into IPO spotlight

业绩扭亏助攻 麦科田生物冲刺港股上市

在经历多年亏损后,麦科田生物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反映出公司营运效率提升,以及核心业务的稳健扩张 重点: 麦科田的产品已遍及全球逾140个国家及地区,在多个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 在麦科田的三大业务中,微创介入的收入稳步提升,占比逐步超五成    莫莉 2025年港股医疗板块持续火热,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近一倍,显示出市场对于港股生物医药充满信心。在火热的市场氛围下,多家医疗企业争相递表赴港上市,9月11日,医疗器械企业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由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麦科田成立于2011年,提供创新且全面的产品组合以满足医疗机构内广泛的临床科室、病房和诊所以及社区卫生中心、检验机构和家庭护理场景的临床需求。公司业务主要专注于生命支持、微创介入和体外诊断三大板块。 其中生命支持医疗器械主要用于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急诊室,以管理和护理重症患者,其产品主要包括药物输注产品、麻醉机、气道管理产品、肺功能检测产品等;微创介入产品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包括胃肠道和肝胆道以及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可重复使用及一次性内窥镜系统以及相关耗材;体外诊断设备和耗材等产品组合,涵盖凝血、血型检测、化学发光和分子诊断,包括供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产品、全自动血型检测仪等。 在多个细分领域,麦科田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销售额计,麦科田2018年至2024年的各个年度在中国输注工作站市场排名第一,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在中国消化系统微创介入耗材市场排名第二,并且2024年跻身中国血型检测设备市场前五名。 截至2025年6月30日,麦科田已将​​超过50种生命支持产品​​、​​80种微创介入产品​​及​​210种体外诊断产品​​商业化。麦科田的产品已遍及全球逾140个国家及地区,在中国和英国各地战略性地设立五个研发中心和六个生产中心。在中国,公司的产品已累计覆盖超过6,000家医院,包括约​​90%的三级甲等医院​​,覆盖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根据灼识咨询的研究,麦科田所专注的医疗器械行业正保持快速增长,并展现出巨大的未来潜力。2024年,全球生命支持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751亿美元,中国达到人民币557亿元,麦科田核心布局的三大领域——生命支持、微创介入和体外诊断未来增长动力强劲。灼识咨询预计,到2030年,全球生命支持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增至1097亿美元,中国市场将增至932亿元人民币。 营收增长稳健 麦科田的财务数据显示出良好的增长势头。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9.17亿元、13.13亿元、13.99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到7.87亿元,同比增长15.31%。在此期间,毛利率方面也呈现持续改善趋势,由2022年的43.7%逐年上升,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的52.9%。 在麦科田的三大业务中,微创介入的收入稳步提升,占比逐步超五成。2025年上半年,生命支持产品收入3亿元,占比37.9%;​​微创介入收入4亿元​​,占比51.1%;体外诊断收入8,622万元,占比11%。其中,生命支持产品销售的收入曾出现较大波动,2023年该板块收入达到5.64亿元,2024年却同比减少12.4%至4.94亿元。公司解释,这是因为医院为确保临床供应充足,在上一个疫情年度期间进行提前采购,导致使用周期延长并于2024年减少采购。 公司2025年上半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期内利润达4,096.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5,802.6万元显著改善。这一盈利能力的转变主要得益于销量增长、制造效率提升以及固定生产成本的有效摊薄。回顾过往业绩,公司的净亏损已从2022年的2.26亿元收窄至2023年的6,450.8万元,这主要源于产品组合的扩大和客户需求增长所带来的销量提升。然而,受生命支持产品市场需求在2023年疫情高峰期后逐步回归常态的影响,收入增速2024年有所放缓,导致当年净亏损增至9,661.7万元。 麦科田背后有着豪华的投资者阵容。自2016年起,公司已进行多轮融资,投资者包括​​高瓴、深圳创新投集团​​等知名机构。根据招股书披露,高瓴实体持股20.79%,深圳创新投集团实体持股8.54%。2023年,麦科田最后一轮股份认购时的投后估值为82.45亿元,以其2025年的盈利计算,其市盈率约为100倍,医疗器械行业龙头迈瑞医疗(300760.SZ)的市盈率为32倍,前者有较大溢价。不过基于其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和核心业务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建议​​投资者谨慎关注其长期成长价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