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金融集团最近成立的奢侈品集团表示,预计将在年底前完成SPAC上市,其品牌包括Sergio Rossi St. John Knits

重点:

  • 复星国际旗下奢侈品品牌运营商复朗集团称,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在纽约完成SPAC上市
  • 该公司去年收入3.39亿欧元,计划在2025年前通过一些收购交易以及在中国及北美市场的大幅增长,使收入增加两倍

阳歌

就在几天前,我们报道过一家希望成为中国首个国际奢侈品巨头的公司,其扩展计划如何迅速瓦解的故事。如今,又一家中国公司宣布了它的最新进展,并着眼于同样的目标。

前一个故事的主角是纺织品巨头如意集团(002193.SZ),第二个故事则涉及金融集团复星国际(0656.HK),它正准备让最近成立的复朗集团在纽约上市。

我们在3月曾报道过复朗集团,当时它首次宣布,打算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Primavera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合并借壳上市。复朗集团刚刚宣布了2021年的一些有限的最新财务业绩,并且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了一份表格,里面包含了其上市计划的更多细节。

老实说,最新公告中的财务数据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目的是向投资者推销自己,展示复朗集团的最佳面貌。我们需要看到更全面的数据,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的前景,当复朗集团完成上市,成为常规的上市企业之后,就必须提供这些数据。

复朗集团是复星国际在过去几年通过一系列收购交易组建而成的,目前旗下除了Lanvin品牌,还有意大利奢侈品鞋履制造商Sergio Rossi;美国女装品牌St. John Knits;奥地利内衣专家Wolford;以及意大利男装品牌Caruso。

在查看最新的信息之前,让我们首先来简要讨论一下复朗集团和如意集团的区别,以便更好地了解前者能否在奢侈品行业取得更大的成功。如意集团在10年前开启了与复朗集团类似的计划,收购了莱卡、SMCP、Cerruti 1881和 Gieves & Hawkes等国际大牌。但该集团背负了太多债务,上个月末失去了莱卡公司的控制权,使其落入部分债权人手中,并因此登上了新闻头条。

相比之下,复星国际是中国最成功的民营金融集团之一,它在全球并购和金融领域的经验要丰富得多。该公司的其他国际品牌包括法国度假村运营商Club Med和葡萄牙最大的银行,因此在运营大型全球资产和管理巨额债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相比之下,如意集团是全球纺织品市场的巨头,但在它掀起收购狂潮之前几乎没有跨国交易和跨国并购的经验。

然而,我们应该指出的是,本月早些时候有外国媒体报道称,在评级机构穆迪发布了与复星国际巨额债务有关的评估之后,投资者正在抛售复星国际的债券。海航集团和安邦保险等中国其他大型民营金融巨头在债务重压之下崩溃前,都曾在全球掀起过类似的收购狂潮,所以复星国际也有可能重蹈它们的覆辙。

尽管如此,由于它在管理此类与收购相关的债务以及运营国际资产方面拥有更多经验,我们相信与如意集团相比,复星国际凭借复朗集团成功实现其国际奢侈品抱负的可能性更大。

继续关注

说了这么多,我们将在本文后半部分看看复朗集团上市计划的最新消息,以及它提供的2021年有限的新财务数据。关于上市时间,目前没有太多新消息,尽管复朗集团表示,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该动作。最新的监管文件显示,复朗集团将发行约1.92亿股普通股,Primavera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的股东将获得其中28%的股份。

Primavera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在2021年初通过IPO筹集了4.14亿美元,目前市值为5.29亿美元。它在大部分时间里交易清淡,最新收盘价为9.85美元,略低于10美元的发行价。这似乎表明,投资者认为按当前价格计算,该公司股票的估值是合理的。在发布最新更新后,在周二的交易中,股价没有变化。

复朗集团表示,2021年预计收入为3.39亿欧元(22.9亿元),与3月份首次宣布SPAC上市计划时预测的3.33亿欧元大致相同。如果算上2020年和2021年来自旗下Sergio Rossi品牌的收入,集团整体收入增长了约26%。复朗集团于去年7月收购了Sergio Rossi。它给出了一个不同的数据,去年收入增长52%,其中包括Sergio Rossi在2021年全年的收入,但没有来自这个意大利品牌在2020年的贡献。

无论怎么看,它的收入增长情况都是不错的,因为复朗集团实际上是过去几年先后收购的一系列不同品牌组成。它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并在3月份表示,去年经调整的 EBITDA亏损约为 8,500 万欧元。在最新公告中,集团董事长程云重申了它先前声明的目标,即在2024年经调整后的EBITDA基础上实现盈亏平衡。

该集团还表示,计划至少再进行一次重大收购,以帮助其实现相对激进的目标,即到2025年实现近1亿欧元的销售额,这将意味着是去年水平的三倍。

复朗集团还希望通过提高其在北美和中国的销售额来实现这些目标,这两个国家的销售额合计约占其去年总销售额的一半。它在最新的公告中指出,其2021年的北美销售额比2020年增长了253%,同期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增长了134%。它还对电子商务寄予厚望,并指出该部分业务去年增长了415%,但没有给出任何具体数字。

“我们预计2022年会更好,”程云表示。“随着我们继续巩固在欧洲的基础,并抓住北美和亚洲市场存在的多个尚未开发的机会,我们的所有品牌都有很大的发展势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haoju is an eye hospital

沉寂一年多后 朝聚眼科重启收购扩张模式?

这家私立医院及诊所运营商宣布了两项新收购计划,或标志着其去年一度沉寂后,公司重返收购赛道 重点: 朝聚眼科宣布,计划全资收购宁波一家由其控股的眼科机构,同时收购宁夏地区另一家机构70%的股权 公司去年下半年营收缩水,利润骤降30%,正努力重拾增长    阳歌 对民营医疗机构来说,在中国国家医保体系外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中国数千家医保体系之外的民营医院及诊所经营者近年获得的教训,它们试图通过提供眼科、牙科及整形外科等自费医疗服务盈利。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消费者正收紧非医保覆盖的自费医疗项目支出。 伴随业务停滞甚至出现萎缩,部分企业正试图通过收购扩张重振股价。朝聚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2219.HK)即为其中一例。该公司周一宣布,计划收购两家医院,分别位于浙江宁波市与宁夏的吴忠市。 两项收购看似旨在重新吸引投资者关注。2021年IPO时,朝聚眼科一度被寄望成为中国眼科行业分散格局的整合者。上述两笔交易都缺乏亮点(下文将详述原因),但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在长达一年多未进行重大收购后,此举可能标志着该公司重启收购模式。 最新公告显示,朝聚眼科对两家机构的收购金额都不高,折射出此类机构的盈利困境。其中较大规模的交易,朝聚以1,400万元(200万美元)收购宁波博视眼科医院有限公司37%的股权,该机构整体估值约3,80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朝聚眼科原本已持有宁波博视63%的股权,早已是该机构控股股东,并将其纳入财报合并范围。因此,严格来说此项交易不构成收购。 第二笔交易则构成实质收购。朝聚眼科将以约500万元,购得吴忠市云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70%的股权。该作价显示,这家机构总值仅714万元(约100万美元),远非大额交易。 朝聚眼科公告称:“本次收购系既定战略规划组成部分,公司将进一步整合浙江及宁夏的医疗资源,通过多点布局,增强行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有效应对市场风险。” 朝聚眼科选在7月1日香港公众假期前披露交易,投资者反应需待周三开盘后显现。不过,考虑到交易总额仅2,000万元(不足300万美元),市场反应平淡也不足为奇。 民营医疗机构热度不再 朝聚眼科近期股价表现,反映出整体民营医疗板块的低迷情绪,其股价年内维持横盘。该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2021年IPO时因有望整合高增长赛道而备受瞩目,但此后表现多逊于预期。其港股最新收盘价为2.85港元,较10.60港元的发行价已跌逾70%。 朝聚眼科股价表现绝非个例,其当前9.2倍的市盈率虽显著低于药品及医疗器械板块同业,却与民营牙科机构现代牙科(3600.HK)9.9倍、医美连锁机构完美医疗(1830.HK)10倍估值相当。 IPO之后,朝聚眼科看似一度颇为活跃,走出内蒙古大本营后展开较为激进的收购。截至2021年末上市不久,该公司运营17家眼科医院及24家视光中心;至2022年,又新增7家医院及两家视光中心。 2023年,朝聚眼科延续扩张节奏,新增10家机构(7家医院+3家视光中心),至当年末,其网络扩大至31家医院及29家视光中心。然而,此后扩张戛然而止,去年全年颗粒无收。去年年初,虽宣布以3,680万元收购北京明玥眼科诊所有限公司的计划(属较大规模交易),但今年4月披露的年报显示,这家医院没有被合并纳入财务报表,表明该交易并未完成。 伴随并购停滞,朝聚眼科也开始受到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去年全年勉力实现2.6%的营收增长,总额达14.1亿元。但结合年报及去年上半年数据测算,其去年下半年营收出现0.9%的负增长(上半年则同比增长6%)。 去年,该公司毛利率下滑近两个百分点至43.5%(2023年为45.4%),反映出在运营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诊人次及客单价承压,导致盈利能力萎缩。 受此影响,该公司去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至1.86亿元(上年同期为2.21亿元)。数据显示,其去年下半年净利润同比大跌30%,远高于上半年降幅8.8%。 朝聚眼科确实拥有充足的并购资金。截至去年末,公司账面现金达7.8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63亿元大增。最新公告或预示,该公司准备重启并购模式。若能锁定优质标的,或可提振其股价,但仍需对当前疲软经济环境下财务不稳的资产予以警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谭仔国际私有化获高票通过 8月19日除牌

香港米线品牌连锁店谭仔国际有限公司(2217.HK)周一宣布,私有化方案已获高票通过,将于7月28日最后交易,并于8月19日收市后正式除牌。 根据公告,私有化方案于法院会议中获99.7%赞成票,反对票仅0.29%;独立股东的反对票仅占0.13%。在特别股东大会上,持股74.25%的大股东亦投下99.96%赞成票。 谭仔国际控股股东东利多控股(3397.T)于今年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作价每股1.58港元,较2021年上市价3.33元低52.6%。谭仔指,公司在海外扩展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效力,而大股东东利多拥有相关资源及专业知识,可支持公司更有效扩展海外业务及加强内部以应对行业逆境的挑战。 截至今年3月底的年度,谭仔全年纯利按年下跌32.7%至7,984万港元,收入录得28.4亿元,上升3.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ijin does resources

简讯:紫金矿业申请分拆国际黄金业务在港独立上市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99.HK)宣布,其国际黄金开采部门已于周一向港交所提交分拆上市申请。公司补充称,港交所已确认其可推进分拆及独立上市计划。 在公告发布的同时,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文件也于周一在香港交易所网站刊载,由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承销商。公司披露其营收从2023年的22.6亿美元攀升至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3%,部分受益于金价飙升。同期利润从2.3亿美元跃升至4.81亿美元,增长逾一倍。 紫金矿业于5月首次披露剥离紫金黄金国际分拆上市的意向,称此举将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资本管理效率并强化离岸融资与并购能力。分拆方案已于6月26日获得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获本地300倍超购 泰德医药首挂半日升3.76%

多肽CRDMO企业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3880.HK)周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盘初一度涨近4%,至中午收市报31.75港元,升3.76%。 据招股结果,香港公开发售接获300.15倍超购,按回补机制,公开发售股份已增至840万股,占发售总数50%。国际发售录得2.43倍认购。最终发售价30.6元为上限定价,集资净额4.29亿港元(5,500万美元)。 泰德医药是次全球发售1,680万股,基石投资者包括石药集团及腾讯前高管吴宵光创立的微光创投,两者分别认购500万美元股份。公司去年收入4.42亿元,年增31%;净利润年增20.9%至5,917.3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