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ailing pioneer adds reinvented MDL Wholesale to IPO shopping list

麦德龙供应链收入占比最大的业务,是主要服务系内物美集团,故毛利率偏低

重点:

  • 物美科技剥离零售业务,变身麦德龙供应链再闯关在香港上市
  • 上市前投资者包括腾讯、联想等,惟同业估值不高

白芯蕊

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2021年曾计划将两大皇牌业务包括物美超市与麦德龙中国门店,打包成物美科技在香港上市,惟最终未能成事。不过,物美科技经过重组剥离零售业务后,计划将旗下主营食品供应链服务的麦德龙供应链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说起张文中,确是位传奇人物,2006年曾因犯诈骗罪、单位行贿罪、挪用资金罪而被判入狱,直到2013年因减刑获释放。张氏强调自己无犯案,不断坚持最终沉冤得雪,最后在2018年改判无罪。

至于物美集团则由张文中在1994年创办,最初经营得有声有色,物美更是内地率先使用自主开发的POS(销售点情报管理)和MIS(管理信息)系统。但自领军人物张文中入狱后,加上阿里巴巴和京东集团的崛起,令物美进入低潮期。

不过,经历冤狱的张文中似乎有新领悟,更在2021年彭博访问时称”一切都会过去”,更带领整个物美系内集团重新出发。

尽管如此,当前的零售格局竞争激烈,在百货方面要与阿里巴巴和京东对抗,在食品杂货领域则要面对拼多多、美团、叮咚和盒马鲜生的挑战。

根据麦德龙的上市申请文件中显示,集团1994年使用物美品牌进行营运,到2008年扩大发展至提供餐饮服务及分销业务,在2020年更向德国企业MDL AG收购麦德龙中国,以物美及麦德龙中国品牌开展零售业务,但到2024年将零售业务出售给控股股东。至于计划上市的麦德龙供应链,目前只专注向中国地区提供食品快消供应链解决方案。

尽管剥离零售业务,但集团股东仍星光熠熠。据初步招股文件显示,上市前投资者便包括腾讯旗下的意象构架投资、联想集团旗下的Ultimate Lenovo Limited、中国光大控股旗下的耀艺、内地险商大家保险集团及招商银行旗下的Easy Joy Ventures Limited等等。

零售商配送占六成

回顾过去业务表现,麦德龙供应链在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收入分别为278.2亿元、271亿元和248.6亿元,业务占比最大是零售商配送解决方案,分别占2021至2023年总收入的59.8%、60.6%及60.1%。

所谓零售商配送解决方案业务,即向客户提供仓储、库存管理及物流解决方案服务,现时麦德龙物流网络方面,在中国拥有两个中央配送中心、16个区域配送中心和100个地区履约中心,最主要客户是物美集团,涉及内地100家麦德龙品牌门市,以及物美品牌366家超市及304家便利店,提供零售商配送解决方案。

除物美集团外,客户亦扩展至包括湖北及湖南以外地区的独立第三方连锁零售商,包括食品及非食品类别,故此麦德龙供应链商品组合总处理量达3.4万个SKU(存货单位)。

无可否认,中国食品快消供应链行业增长快。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该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7.04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9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1%,预计2023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稍微加快至7.4%,即到2028年市场规模可提高至14.1万亿元,意味行业理论上增长动力仍平稳。

不过,值得留意是麦德龙供应链占比最大的零售商配送解决方案业务,由于客户主要是系内物美集团,故2021至2023年该业务毛利率只分别有3.4%、3.3%及3.7%,实属一个偏低水平。

幸好麦德龙其他业务较争气,当中收入占比第二大的食品服务及配送解决方案(占2023年收入14.2%),去年毛利率达20.6%,收入占比第三大业务的福利礼品解决方案(占2023年总收入14.1%),去年毛利率则达17.7%,最终拉高整体集团去年毛利率至10.7%,也带领麦德龙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达4.3亿元,按年升4.4%。

港股势弱难获高估值

细看目前香港上市的物流供应链企业,较大成交及市值的股份分别是京东物流(2618.HK)与嘉里物流(0636.HK)。据彭博数据显示,预期市盈率分别为16.5倍和8.8倍,麦德龙较两者规模要少,未必能争取高估值,以去年盈利约2.5亿元计算,若以7倍市盈率上市,在港市值约19亿港元。

尤其是香港股市整体气氛仍偏弱,除人民币持续贬值外,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赢面较大,有机会令中美争拗升温,吓怕投资者重回港股,就算目前恒指要重上两万点大关也颇有拉牛上树之感,加上新股市场表现差,综合上半年合共29家新股上市,当中15只首日挂牌便跌破招股价,对新股上市的企业,絶对是一个挑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英国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东出售Argos谈判告吹

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积极在欧洲市场寻求并购实体零售商,但其拓展计划在英国受挫。 英国连锁超市集团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终止与京东关于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谈判。公司称,在媒体披露双方洽谈出售的消息后,京东大幅修改收购条件,但该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决定退出洽谈。 Argos是英国第二大综合商品零售商,拥有全英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及逾 1,100个提货点,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亿英镑收购。 Sainsbury's预计,2025至2026财年可实现零售基础经营溢利约10亿英镑(13.6亿美元),以及超过5亿英镑的零售自由现金流。 京东港股周一平开,至中午休市报XX港元,升X%。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祖龙娱乐斥2,420万美元购理财产品

研发移动游戏的祖龙娱乐有限公司(9990.HK)上周五公布,斥资2,420万美元购入一系列理财产品,其中于上周斥1,260万美元购入债券挂钩票据,并以500万美元购入三年期首年不可赎回票据。 另外,去年通过瑞银新加坡认购本金660万美元的24个月美元股票挂钩双赢本金返还票据。 公司表示,购入理财产品是合理有效使用阶段性闲置资金,以提高公司的资金收益。同时,通过风险考虑及比较不同报价后,认为可从认购事项中取得相对稳定收益,符合资金的安全及流动性目标。 祖龙娱乐周一平开报1.9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已升逾3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ears of losses and thin profit margins leave 160 Health with few investment highlights

连年亏损毛利率低 健康160乏投资亮点

在线医疗平台健康160申港上市接连受挫后,近日终获港交所开绿灯,随即在港公开招股 重点: 公司连续亏损多年,今年首季亏损1,500万元 药物销售毛利率偏低,只有1%   刘智恒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开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香港新股市场,现在绝对是最好时代,公司能赶在这个风口上市,纵使未有亮丽的业绩,也可成为投资者的宠儿。 健康160国际有限公司(2656.HK)两次申港上市均折戟沉沙,但今天看来并不是坏事,公司今年6月递交新的申请,本月初终获港交所批准,正好赶上这班冲刺中的香港新股市场列车。 根据招股书,公司发售3,364.55万股,每股售价最高14.86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超额500倍,集资约5亿港元 健康160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大业务,一是以批发模式向企业客户(包括区域医药贸易公司、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他医药销售平台)提供医药健康用品,及以零售模式向个人用户销售产品。 另外是提供数字化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公司透过健康160平台,整合线上及线下渠道的医疗健康服务,有效地连接医疗健康机构,医护人员及个人用户。 截至今年3月底止,健康160的平台累计连接超过44,600家医疗机构。同时,亦与超过90万名医护人员建立合作关系,注册用户达5,520万名,平均月活跃用户达330万名。 健康160平台已具相当规模,但深入分析,公司的业务及财务仍然疲弱,存在一定问题。 三年累亏3.4亿 公司业绩表现乏善可陈,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5.26亿元、6.29亿元及6.2亿元,收入似乎有点停滞不前,今年首三个月,收入更只有1亿元。 期间公司连年亏损,过去三年分别蚀1.1亿元、1.09亿元及1.07亿元,今年首季亏损同比收窄59%至1,550万元。即是说过去三年多,累计亏损达3.4亿元。 此外,公司的毛利率并不理想,虽然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的22.5%,上升至今年首季度的27%,但仔细分析,发觉数字医疗的毛利率在今年首季虽高达80.9%,却只占整体收入的33%。相反占公司总收入64.3%的医药健康用品销售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4.1%跌至去年的1.4%,到今年首季仍停留在此水平。 至于公司的负债情况,似乎迟迟未能解决,2022年净负债一度高达3.8亿元,2023年虽跌至3,775万元,去年又反弹至8,514万元,今年首季进一步升至9,782万元。健康160解释,主要因为增加借款扩展解决方案业务,以及员工增加导致工资及福利开支上升。公司长期处于净负债的状况,投资者必然对此有所戒心。 经营现金续流出 健康160的经营现金流也是一大问题,过去几年一直在流血,由2022年至今年首季,分别录得现金流出4,239万元、6,453万元、5,605万元及1,328万元。公司解释是业务正处扩张阶段,要在营运能力、技术提升及市场拓展上进行大量投资,以致营运成本高企,导致经营现金流走。 面对各项不利的财务数据,公司强调长期发展策略明确,并已巩固了商业基础。目前,公司已建立多项收入来源,覆盖范围扩展至全国260个城市。 公司相信,未来的关键是提升收入并要改善成本,现已采取一系列措来获取及挽留客户、深化用户参与度、提高技术及优化变现策略等。另外,公司通过标准化及自动化流程,利用数据分析提高营销的成本效益,专注影响力大的项目研发及精简行政职能,借以提升营运效率。 宜短炒暂忌长持 虽然公司明确指出目标,问题是最终能否达到?何时可以收支平衡?甚至是扭亏为盈,至今没有给出一幅蓝图。 事实上要买相似的公司,现阶段还是买龙头股较稳健,纵然京东健康(6618.HK)的延伸市盈率达38倍、药师帮(9885.HK)约67倍或平安好医生(1833.HK)250倍,估值一点也不便宜,但起码三家公司已有盈利,业务规模庞大,具有一定优势。 当然,在新股热下,投资者暂可考虑作短线买卖,长线似乎要持续观望公司上市后业务及股价表现才做决定。

简讯:不同集团通过上市聆讯 拟本月底启动IPO

据国内媒体报道,高端婴童用品制造商不同集团于周四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为其本月底启动IPO铺平道路。 根据周四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招股说明书显示,中信证券与海通国际担任承销商,但不同集团尚未公布具体募资目标。 据更新文件披露,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5%,由上年同期的5.82亿元增至7.26亿元;同期毛利率自50.2%降至49.3%。同期利润按年增长72%,从2,820万元增至4,850万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