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私立学校的海亮教育发起私有化要约,这为处于困境中的其他教育领域的机构设定了可能的方向

重点

  • 一个以管理层为首的集团提出以较大的溢价私有化海亮教育,为中国的教育上市公司设定了一个潜在的方向
  • 在近来政府主导的对民营教育部门的整顿中,海亮教育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阳歌

回顾历史,人们会将2021年标记为中国民办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此前政府发起了一项旨在减轻青少年课外辅导的大规模整治。在这场运动中,有一个群体相对受到较少的冲击,那就是为青少年学生和成年人提供学历课程的私立学校。

但谁都不能保证清理整顿已经结束,特别是这场整顿涉及教育中国青少年这一敏感业务。这种担忧可能是海亮教育集团(HLG.US)提出一项新的私有化方案的主要动机,该公司上周宣布,收到以其创始人冯海良为首的一个集团所提出的收购要约。

这一提案本身相对简单,尽管与之相关的各种情况绝非如此。海亮教育表示,收购集团提出为该公司的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支付14.31美元,比上周四宣布交易前的最后收盘价高出25%。

公告发布后,该股大涨18%,交易量比平常水平高出许多倍。此后继续上涨,周二最新收盘价为14美元——仅比收购报价低2%。其最新价格与收购价之间的微小差距意味着,投资者相当确定交易会得以完成——这个可能性很大,因为投资者可能只想一劳永逸地摆脱这只充满不确定性的股票。

最关键的是,中国可能的确是希望陷入困境的民营教育领域的所有公司都完全放弃公开上市。这种改变实际上会使中国更符合西方标准——倾向于让私立教育保持非营利性质,以避免追求利润和学生利益最大化之间的潜在冲突。

简要总结一下整体情况,中国在9月启动了名为“双减”的全面民营教育改革。主要内容包括禁止在周末和公共假期提供课外辅导服务,并要求所有民营机构获得官方的办学许可证,并在非营利基础上运营。

对于那些在近年来课外辅导领域找到金矿的上市公司来说,这场运动具有巨大的破坏性。许多家长认为,上课外辅导班对他们的孩子在中国竞争激烈的教育系统中,获得优势至关重要。.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一些曾经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被抹去了90%甚至更多的市值。我们已经看到了这场运动的几个直接受害者,包括精锐教育(ONE.US),它在10月宣布停止其大部分业的运营;以及瑞思教育(REDU.US),它宣布计划将大部分资产转让给一个私营集团。

有几家公司表示,他们打算继续前行,并将试图拯救其企业,在许可的范围内运营,比如艺术和留学等非学科领域的课程。这些公司包括新东方(EDU.US)和好未来(TAL.US)等老牌巨头,它们的市值仍分别为34亿美元和26亿美元;以及有道公司(DAO.US)和高途科技教育(GOTU.US)等较新的公司,它们认为自己拥有专有技术和其他能力,在新形势下具有优势。 

夹在中间

虽然对于我们上面提到的这类公司来说,情况相对明朗,但对于海亮教育和中国东方教育(0667.HK)这家规模不大的公司来说,情况就没有那么明朗了。这些公司提供真正的学历课程,而且市值也相当可观,为K-12学生提供学历课程的海亮教育和为成年人提供职业培训的中国东方教育目前的市值分别为3.6亿美元和14亿美元。

在这两家公司当中,海亮教育的地位似乎是最不稳定的,因为它为中小学生提供教育——这在中国是一个特别敏感的领域。

在新的制度下,各组织机构不得利用合同安排来控制提供从幼儿园到9年级义务教育阶段的私立学校。这是海亮的主要业务之一,提供义务教育的私立学校也被禁止与关联方进行交易。 

这些变化迫使海亮教育放弃了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旗下机构的控制,并在6月底停止了所有K-9业务,导致第三季度出现了约2.52亿元人民币(4,000万美元)的减值损失。去年10月,海亮还被迫实际上退出了家教业务,将其在一家提供课外课程的子公司所持股份出售给了海亮教育母公司董事长控制的一家实体。在此之前,这种辅导课程一直是它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

因此对于海亮来说,以及所有试图在新规下挽救业务的其他公司来说,从财务角度来看,未来几年将相当糟糕。大多数公司最新的财报都是第三季度的,也就是截至9月前,基本是在新规定生效之前。

虽然大多数公司都预计到了将感受到的影响,但在它们于明年2月开始发布第四季度报告之前,我们不会对真实情况有真正的了解。即使到了那时,在开始好转之前,至少一年之内的情况都可能只会更糟。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海亮教育愿意私有化。鉴于这一现实,如果其他一些打算挽救业务的上市公司也在未来几个月提出私有化报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文远知行招股集资31亿港元

中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0800.HK, WRD.US)周二公开招股,发售8,825万股,5%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不超过35港元,集资30.9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3,535.3港元。公司于下周一截止认购,下周四在港挂牌。 过去三年文远知行持续亏损,今年首六个月,公司收入近两亿元,同比增长32.8%,但仍录得亏损7.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公司解释,亏损主要是加快业务及技术发展,故前期在研发、行政及销售开支上需要大量投入资金。 公司表示,集资所得约40%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另外40%用于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或运营,约10%用于建立营销团队和分支机构,余下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rom making billions in annual profits to persistent losses: Can Sun Art Retail turn the tide?

从年赚百亿到年年亏损 高鑫能否打赢这场翻身战?

大润发母企高鑫零售近年业绩不稳定,三年两亏,即使由私募王者入主,暂仍未见曙光 重点: 公司预警上半财年业绩亏损达1.4亿元 现正进行一系列架构及人事整改   刘智恒 “我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高鑫零售有限公司(6068.HK)前主席黄明端几年前的一句说话,道出大卖场今天的辛酸。 在电商网购盛行之下,昔日大卖场的经营模式显得不合时宜,老态毕现;去年底,行业老大哥家乐福在中国内地只剩下4家门店,另一巨头沃尔玛,光去年于内地关闭超过20家门店,早将一颗心投向山姆式的仓储会员店。 不敌时代巨轮 在商超行业出现结构性改变,加上自身公司的衰败,令大润发这家曾经的超市之王,年赚数十亿的龙头企业变得一蹶不振。其母企高鑫零售刚向市场发布中期盈警,预告截至今年9月底止,料亏损1.4亿元,去年则有盈利2.06亿元。 公司解释,亏损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疲弱影响,拖累商品平均售价下降;至于“中秋国庆”双节合一,亦影响消费额。另外,受一次性影响,包括商店街调整过程令收入下降、为华中大区组织优化的开支,以及期内利息收入减少。 要知道高鑫的高光时刻,每年收入超逾千亿元,2017年时盈利一度高达30亿元。之后在网购日盛的环境下,高鑫业务逐渐被碾压,业绩日走下坡,2022年更出现亏损7.3亿元、2023年虽扭亏为盈,也只仅赚7,800万元,到2024年亏损更高达16亿元。 2025财年能扭亏为盈赚3.86亿元,全赖大手关店及大幅削减成本而来,期内关闭了八家大润发大卖场及一家中型超市。即是说,要通过降本才稍稍止住亏损,并非生意有明显改善。 私募教父接盘 阿里巴巴先后于2017年及2020年购入高鑫股份,最终取得逾七成股权,累计投入502亿港元。原以为有了阿里这个靠山,能带领高鑫渡过商超生态转变的困境,岂料市场逆转,纵拥有庞大财力及高科技的阿里也铩羽而回,最终由德弘资本(DCP Capital)以131.4亿港元接盘,此役令阿里亏损371亿港元。 德弘资本有何能耐,难道连阿里也搞不好的熨手山芋,其能力挽狂澜? 德弘创立于2017年,创办人之一的是内地艺人陈好的丈夫刘海峰,在业内有中国 “PE教父”的美誉,曾在KKR及摩根士丹利任高职,过去投资的中国巨企包括有海尔、中国平安、蒙牛、南孚电池、恒安集团及百丽国际等,战绩彪炳;这次接手连阿里也亏大本的高鑫,实在是投资生涯一大挑战。 转变模式大关分店 德弘接手高鑫后,即时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在“节流”上,首先是将五大营运区重构为四大区;然后来一场关店大行动,将亏损不断的分店壮士断臂,以达致停损目的。 然后将管理层及员工进行重整,即使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也要辞去董事会主席,多位高管也相继离去。德弘更启动反贪腐行动,今年9月,大润发营运长管明武被公安带走,公司表示因涉嫌职务犯罪,案件正在调查阶段。 “开源”方面,在关闭大卖场及减省人手之际,将资源调往中型超市的大润发Super与M会员店。2025财年公司新开4家大润发Super,主要针对社区需求,集中售卖5,000至8,000款商品,门店面积在1,500至3,000平方米,部分设有食堂或儿童乐园,深度融合了消费场景。 至于M会员店,模式一如山姆,以仓储会员模式运营,减少货品种类及采高周转方式,并以高性价比或自家商品作招徕。2025财年,高鑫零售共开设4家M会员店。 暂时看,德弘对高鑫的整顿及发展方向似走对路,将亏损分店关闭,可减省开支,从而集中资源拓展大润发Super及M会员店,而仓储会员式经营是现时市场所需,高鑫这个后发者有机在市场抢占一席位。 然而,山姆与开市客两家龙头已早着先鞭,在内地门店布局、知名度及货品供应链上,远较高鑫完善及理想,后者要转型追赶,不但要克服众多问题,更要投入相当资金,且不是一时三刻可一蹴而就。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停牌中的陆金所 首席风险官辞任

线上信贷平台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LU.US; 6623.HK)周五宣布,Youn Jeong Lim 因“个人工作安排”辞任首席风险官职务;自10月24日起,该职位由程建波接任。程建波今年4月加入陆金所前,其职业履历涵盖京东、平安银行及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 公告发布后,陆金所美股周五上涨2.8%,年内累计涨幅达38%。其港股自今年1月因与前审计机构存在分歧而暂停交易至今。 公司7月披露已聘任安永为新审计机构,迈出重启财报披露的关键一步。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陆金所尚未发布正式季报;但今年7月业务更新公告中透露,截至6月底未偿还贷款总余额为1,934亿元,同比下降17.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创维旗下创维数字首三季净利按年减64%

电子产品制造商创维集团有限公司(0751.HK)周日公布,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前三季度收入64.56亿元(9.06亿美元),同比下降2.45%,净利润8,585.9万元,同比下降63.69%。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3.3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由于战略备料及客户提前备货,期末存货增至21.19亿元,较年初上升39.4%;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净流出8,362.8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4.53亿元。 创维数字是一家提供智慧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终端、宽带设备和专业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已将业务扩展至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车联网等领域。 创维集团股价周一高开随后转跌,至中午休市报4.14港元,跌1.43%,该股过去六个月累升约31.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