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8.HK JD.US

京东推出针对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计划”所费不菲,加上看淡今年上半年零售前景,即使去年业绩理想,也未能安抚投资者的负面情绪

重点:

  • 京东去年经调整净利润增长64%,宣布每股派息0.31美元,并暗示未来或恒常派息,这一举措在大型中概科网股中甚为罕有
  • 该公司今年首季度收入增幅可能回落,消费者情绪或到下半年才明显回升,令投资者担心短期业务前景

 

罗小芹

中国网购行业竞争激烈,为了巩固市场占有率,作为龙头企业的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D.US,9618.HK)于今年3月6日零时启动“百亿补贴计划”,为自营和第三方网店商品提供100亿元补贴,与主攻低价的对手拼多多(PDD.US)展开竞争。

即使京东三天后公布的业绩优于市场预期,去年收入同比增长一成至10,462亿元,非国际会计准则(non-GAAP)的经调整利润更大涨64%至282亿元,但首席执行官徐雷在业绩记者会表示,新冠疫情限制完全放宽后,餐厅、旅游等消费出现反弹,而整体零售复苏仍取决于消费者信心;由于官方的刺激经济举措需时见效,他预计下半年零售市道会较上半年佳。

徐雷此言一出,抵销了京东业绩理想的利好效应,其港股在之后一个交易日跳水11.5%,本周三以159.2港元收盘,比补贴计划启动前大挫13.8%。即使他强调本轮补贴对利润率的影响非常低,并希望通过创造“天天低价”环境以改变消费者习惯,但参考股价反应,反映未能释除市场对公司前景的疑虑。

回顾去年四季度,中国新冠疫情正值最严峻阶段,多个大城市都实施限制人流举措,但作为受影响较小的网购运营商,京东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在零售、物流收入分别增长3.6 %与41%的拉动下,总营收实现7.1%同比增长,经调整净利润更大涨115%至76.6亿元。

宣布派发末期息

另一个亮点是公司宣布派发末期息0.31美元(2.1元),加上去年5月派发的特别股息0.63美元,全年共派息0.94美元,派息如此慷慨,颇有回馈股东长期支持的美意。

环顾中国科网行业,网易(NTES.US; 9999.HK)和腾讯(0700.HK)是少数愿意派发现金股息的公司,反观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拼多多、小米股份(1810.HK)、美团(3690.HK)及百度(BIDU.US; 9888.HK)上市未今都未有派息。由于京东首席财务官许冉表示,将计划执行年度派息政策,暗示未来有机会恒常派息,市场将观望此举会否推动其他科技股的派息风气。

与以往多次针对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计划不同,京东强调这次并非短期或个别产品的促销活动,反而是希望通过持续优化供应链能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健全低价机制及完善基础能力,吸引更多客户参与极致的消费体验。

相比其他电商,京东拥有掌控物流、仓储与产业链等环节的优势,但这次意图低价促销抢占市场,面对的是在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表现优秀的拼多多,注定将是一场硬仗。回顾以往京东向拼多多发动的价格战效果仅一般,投资者担心这次战线一旦拖长,京东可能需持续投入资金,形成“尾大不掉”的情况。

不过,据京东财报披露,截至去年末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合共2,262亿元,加上去年来自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达578亿元,显示绝对有足够财力大打“补贴战”,关注点是在消费气氛未完全复苏的背景下,目前是否主动出击的合适时机。

最近中国经济因防控措施解封,出现强势复苏的表象,但徐雷表示,环顾各行业中,复苏最快的应为旅游出行类服务,消费需求能否回升,最终的决定因素是可国民可支配收入提升。

消费情绪未回复

徐雷此言甚有参考价值,但值得留意的是,目前中国青年失业率直逼20%,加上中小企需时恢复招聘,而受制于加息与通胀导致来自欧美的订单下滑,工人的裁员风险仍然很高。因此,即使京东愿意大洒金钱刺激消费,消费者的反应却难以预测。

事实上,汇丰环球研究援引京东管理层透露,该公司平台今年前两个月的毛交易总额(GMV)同比下降,到3月初才出现小幅改善,因此预计要待下半年消费情绪改善,收入才有机会明显回升。

该行将京东今明两年盈利预测分别调低0.9%及2.4%,目标价从320港元下调至273港元,但维持“买入” 评级。汇丰称,受低盈利类别的战略调整及宏观复苏较预期稍弱拖累,预期京东今年首季度的零售收入出现单位数降幅。

京东股价明显下挫,加上派发末期股息,可能会吸引部分投资者抄底,但作为行业龙头,其最新预测市盈率约15.8倍,较拼多多的20.3倍存在明显折让。由于京东营业成本长期高企,经营利润率仅约1.75%,远低于拼多多的23.9%,在经营效率出现明显分野下,也许足以说明为何规模较小的拼多多,估值竟然会较京东优胜。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云锋金融获批开展虚拟资产业务

金融科技保险供应商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0376.HK)周二表示,香港证监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已批准一项申请,将其现行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涵盖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公告发布后,股份周三飙升28%,创七年新高,收盘报5.42港元。其他港交所上市公司在宣布虚拟资产相关事宜后,也录得较大涨幅。 上月,云锋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3%,至6.86亿港元,利润则增长142%至4.86亿港元。 加密货币挖矿和交易在中国大陆属非法,但在香港却是合法。众多企业正在香港试水虚拟资产投资及提供相关服务。香港于8月1日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为发行方订立许可与合规要求。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宁德时代江西锂矿即将恢复生产 快于市场预期

中国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750.HK; 300750.SH)旗下位于江西宜春的枧下窝锂矿,在停产近一个月后,即将重启运营。该矿于8月9日采矿许可证到期,并于8月10日全面停产,此举曾一度推动中国碳酸锂价格在短短10日内上涨24%。 据CnEVPost报道,宁德时代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周二召开“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会议”,会议上透露江西省枧下窝锂矿采矿权证及采矿许可证审批进展顺利。消息人士称,恢复速度“快于市场最乐观预期”。 停产期间,中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自每吨70,000元跃升至86,500元,反映供应收缩带来的即时冲击。虽然近期价格回落至约75,000元,但波动显示锂供应对新能源汽车成本结构的重要性。碳酸锂与磷酸铁是锂铁电池的核心原料,占电动车整体成本比重甚高。 宁德时代港股周三高开,至中午休市报432.8港元,升0.4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Proya makes cosmetics

珀莱雅能否将成功经验复制全球?

营收增速放缓之际,为提振海外扩张之势,这家中国化妆品龙头企业正寻求赴港二次上市 重点: 珀莱雅正筹划赴港上市,作为对A股地位的补充,并为跻身全球十大化妆品企业而募集资金 尽管野心勃勃,但经历五年强劲增长后,公司今年的核心护肤品增速已然放缓 谭英 2024年,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603605.SS)实现重大突破,成为首家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大关(14亿美元)的中国美妆企业,这标志着公司十年规划取得重要进展。事实上,创始人兼董事长侯军呈认为,要跻身全球十大化妆品企业,需要每年营收达到500亿元。 然而,珀莱雅最新发布的2025半年报似乎为上述前景蒙上阴影,尽管公司披露拟通过赴港上市,作为A股上市地位的补充,并募集资金提升全球知名度,但财报显示其营收增速放缓。市场关注焦点则恰恰完全落在增长放缓上,财报发布后两周内,投资者抛售导致公司股价跌幅逾10%。 许多在沪深交易所挂牌的企业,因看上香港市场的国际化而选择再赴港上市,珀莱雅若实现"A+H"上市,亦属顺应潮流。公司于2017年在A股上市,募资7.67亿元,后股价累计上涨四倍,早期投资者回报丰厚。 为实现全球布局,珀莱雅去年在巴黎设立欧洲研发中心。侯军呈去年12月向股东透露,计划“收购具有历史积淀与核心技术的欧洲品牌”,瞄准总价不超过5亿美元的护肤品及香水领域。 这家公司在其英文领英主页宣称:“赴港上市不仅能更有效触达全球投资者、传递品牌价值,还将加速多品牌矩阵国际化进程”,并指 “此举将助力吸引亚太地区核心消费群体与优质合作伙伴,为海外业务高速扩张提供支撑”。 珀莱雅当前市值逾320亿元,意味潜在港股上市募资规模可达数亿美元。 2024年,珀莱雅实现108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1%,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净利润劲增30%至16亿元。 这些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国内市场,即使正值中国经济放缓、消费者捂紧钱袋。去年,这家公司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收入仅1.406亿元(占总营收1.3%),尽管同比增幅达69%。公司在去年12月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探索和试水,深耕日本和东南亚市场,打磨产品的同时逐步渗透线下渠道。” 2006年,珀莱雅发轫于下沉市场,采取数字化优先策略,避开与国际大牌正面交锋。公司是首家在拼多多开设旗舰店的中国美妆企业,拼多多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首选。除核心品牌珀莱雅护肤品外,该公司还培育了多个子品牌。 全球劲敌环伺 不过,面对法国欧莱雅(OR.PA)、西班牙普伊格(PUIG.MC)、日本资生堂(4911.T)等国际巨头,已属艰巨挑战,更遑论本土后起之秀。珀莱雅半年报显露增长见顶迹象,财报传递多重警报,营收与盈利增速骤降,核心珀莱雅护肤品线收入出现萎缩。 公司上半年营收53.6亿元,同比仅增7.2%;净利润7.99亿元,虽实现13.8%的增长,但仍远低于历史增速。占营收74%的珀莱雅品牌产品,收入同比微降0.08%至39.8亿元,为五年来首度下滑。同期,销售费用增长13.64%至26.6亿元,研发费用却持平,令一些分析师担忧,在功效型新品与细分赛道日益驱动增长的国内市场,此举恐难支撑后续发展。 志在角逐全球市场之际,珀莱雅本土大本营正遭受国内竞品日益严峻的挑战。对手毛戈平(1318.HK)和上美股份(2145.HK)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前者营收劲增31.3%至25.8亿元,后者增长17.3%至41亿元。 毛戈平着力布局体验式线下营销,在全国120个城市设柜并配备逾3,000名美妆顾问。反观珀莱雅,96%收入依赖线上渠道。上美股份则收缩达人带货策略,凭借韩束护肤品牌,强化抖音自有内容投放。 作为行业龙头,珀莱雅仍有底牌应对高增长对手的冲击,收购日本洗护品牌Off & Relax,该品牌上半年营收飙升103%至2.79亿元;另一宣称“致力于跳出主流叙事”的子品牌Insbaha原色波塔也表现强劲,营收增长80%至9,700万元。 中期业绩公布后,券商观点出现分化。杰富瑞将评级由“买入”降至“持有”,目标价从115元下调至102元;中信证券则肯定珀莱雅“新品梯队”建设与成本管控成效;招商证券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预计2025至2027年净利润将勉强维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2%、13%和10%。 珀莱雅A股市盈率约为20倍,估值看似合理,但远低于毛戈平84倍、上美股份39倍及欧莱雅35倍的水平。 纵使珀莱雅与本土竞争对手怀揣全球雄心,中国化妆品出口规模仍相对有限,今年上半年该类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2%至187亿元,主要销往美国、英国、印尼、荷兰及日本。 中国企业应能在东南亚发挥比较优势,当地支付生态与消费习惯与中国相似。欧睿数据显示,2019至2024年,中国大众彩妆出口年增速达70%,大众护肤与面部护理品牌同期分别增长115%和111%。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茂销售渐复苏 八月按年增46%

房地产开发商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817.HK)周二公布上月销售数据,8月销售金额90.77亿元,按年大增46%,按月上升7.3%。 今年首8个月,集团累计的销售金额达708.8亿元,按年上升25.7%,涉及的楼面面积达318万平方米。 中国金茂周三平开报1.52港元,公司年初至今股价上升逾五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