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US
ATRenew headquarter in Shanghai

该公司去年继续降低碳排放强度,这是其“循环经济”商业模式的一个关键领域

重点:

  • 万物新生最新的ESG报告显示,该公司去年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约19%,延续了2021年同比下降29%的趋势
  • 该公司还在其他ESG领域取得了进展,包括在公司治理方面,增加了董事会的性别多样性

 

梁武仁

万物新生集团(RERE.US)一直努力证明,它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上言出必行。在这个日益受到关注的投资主题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回收专家,他们并非只是空谈。因为正确地处理“环境”问题,也就是ESG中的E,是其商业模式的核心理念。

不过,万物新生上个月发布的ESG年度报告也不遗余力地表明,它关注的不仅仅是ESG中的“E”,还包括后面的S和G——“社会”和“治理”元素。尽管一些人仍然认为这些操作都是“花活”,但随着明确标准的推出,以及更多独立机构对企业ESG工作的评估,这一概念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E”是万物新生的安生立命之本,因为它不仅从智能手机回收业务起家,而且越来越多地涉足所有消费电子产品,以及手袋、手表、黄金和陈年名酒等奢侈品的回收。该公司在报告中说明了它在许多领域的进展,但同时也承认,其自身的增长是以对环境的更大影响为代价的。

报告显示,该公司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继2021年减少29%之后,去年碳排放强度下降了约19%,目前强度为0.3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该公司每取得一百万元收入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

碳排放强度数据不包括“范畴一”排放,因为该公司既不拥有,也不直接控制任何燃料和自然资源。相反,这个数字完全来自于购买的电力,这在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中被归类为“范畴二”。

该公司还披露了许多间接源自其运营的“范畴三”排放项目,尽管计算排放强度时并不包括这些项目。去年,万物新生主动拓展了范畴三排放的披露范围,将其价值链上更多的环节纳入了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此前,其范畴三范围包括下游租赁资产、差旅以及上下游运输和配送,去年增加了资本货物、运营废弃物、员工通勤和产品处置。

由于这些变化,万物新生的范畴三排放在2021年大幅增加。去年,由于在东莞开设运营中心所需的固定资产增加,导致资本货物排放大幅增加,范畴三排放进一步增长。

集团B端业务全年二次利用包裹填充物共18吨,C端业务全年再利用包装盒约3.6万个。此外,万物新生环保拆解了27万台电子设备,减少电子污染约43吨。它还要求供应商在拆解过程结束时对金属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对于一个以“让闲置不用,都物尽其用”为使命的公司来说,这样的努力是自然而然之举,理论上有助于减少废弃物,保护环境。在这个目标上,万物新生与关国家相政策保持了一致。中国目前是一个巨大的能源消费国,目标是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推动了中国二手电子产品市场的繁荣——更多人在购买电子产品时选择了以旧换新。未来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越来越精打细算,二手产品的相关需求也可能上升。万物新生显然是这两个趋势的受益者,在截至2022年的三年里,它的年收入大致翻了一番。

治理的改善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像万物新生一样,将ESG作为其企业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 (00992.HK) 、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腾讯(0700.HK)和百度(BIDU.US; 9888.HK)等科技公司在制定ESG策略以提高内部效率、降低风险和吸引人才方面,也表现突出。

万物新生在改善公司的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而这是很多中国公司的一大弱点,它们容易采取不规范或者激进的经营手段,有时候甚至会曝出丑闻。万物新生的ESG报告显示,它完善了董事会结构——目前董事会由八名成员组成,其中女性成员从一名增加到了两名,还包括三名独立董事。

研究表明,更为多元化的董事会通常有助于公司财务业绩的改善,道理很简单,不同背景的董事可以带来更新颖的观点和想法。虽然从一名女性董事到两名女性董事看起来可能是一个很小的变化,但这仍然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万物新生还增加了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会议频率。该委员会去年开会11次,讨论了34个议题,而2021年开会7次,讨论了23个议题。它还执行了一系列审计项目,包括反欺诈调查,以及对库存和采购管理的检查,并纠正了大部分发现的缺陷。

晨星Sustainalytics给万物新生打出了17.8分的ESG风险评分,这意味着该公司面临ESG相关问题的风险为“低风险”,在五个风险等级中居于次佳位置。万物新生在晨星全球85家在线和直接零售公司中排名第四,尽管就ESG相关风险而言,它在更广泛的零售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

尽管万物新生在ESG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投资者最关心的可能还是它的盈利能力。该公司目前尚未实现盈利,尽管它在科技公司普遍接受的非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口径下实现了盈利。该公司已连续三个季度录得调整后的净利润,今年一季度超过5,000万元,而同期GAAP口径下的运营净亏损同比几乎减半。该公司预计,本财年调整后的净利润率将进一步增长。

自2021年上市以来,万物新生的股价已经下跌了近80%。它的市销率只有0.5倍,不过仍高于美国汽车回收商Carvana(CVNA)的0.2倍,以及服装回收公司Rent the Runway (RENT.US)的0.4倍。

雅虎财经分析称,万物新生的低估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归因于它没有盈利,不过至少有一名分析师预计该公司将在今年实现盈利。一旦该公司能够在妥善处理所有ESG议题的同时,产生可持续的利润,投资者可能会对它刮目相看。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WeRide is enjoying a payoff from expanding its global taxi flee

自驾出租车收入暴增 文远知行看见盈利曙光

文远知行海外布局春暖花开,带动第三季毛利率大幅提升,似乎有望率先走出“烧钱循环” 重点: 第三季收入1.71 亿元,按年增长144%,创公司最大季度收入升幅 第三季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26.4个百分点至32.9%    李世达 在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世界里,众多竞争者都在加快城市布局、扩大车队规模,仿佛扩张得越快,离真正商业化就越近,却也难以摆脱“越跑越亏”的困境。在这场赛局中,文远知行(0800.HK; WRD.US)用一份亮眼的业绩,让行业看见终点的亮光。 公司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止第三季度,受惠全球车队规模持续扩张,以及服务渗透率提升,期内总收入按年大增144%至1.71亿元(2,400万美元)。其中,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动力,实现761%的爆炸式增长,贡献3,530万元收入,占收入比重由5.8%提升至20.7%。 毛利率大幅提升 期内股东应占亏损3.0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0.43亿元显著收窄。经调整净亏损则由去年同期2.4亿元小幅扩大至2.76亿元。而同期毛利率则按年大升26.4个百分点至32.9%领跑行业。 以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按年升68.2%至3.71亿元,净亏损10.99亿元,亦较2024年同期亏损19.24亿元大幅收窄。这也是文远知行自连续第三个季度亏损收窄,对于不断扩大测试规模、研发投入有增无减的L4自动驾驶企业而言,这种改善已属不易。 其竞争对手小马智行(PONY.US; 2026.HK)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就显示,收入虽然按年增长72%至2,540万美元(约1.81亿元),毛利率也增长9.2个百分点至18.4%,但净亏损仍扩大46%至6,160万美元(4.38亿元)。 事实上,无论是小马智行或文远知行,亏损的规模都远高于收入规模,这说明行业仍属于“烧钱换市场”的阶段。但文远知行能够将毛利率大幅提升,已算是率先拿到盈利的钥匙。 究其核心原因,相信是其在多个市场同时步入“具备商业价值的纯无人营运阶段”,而非仅靠扩大车队或补贴来推动增长。 中东市场有望放量 最重要的突破来自阿联酋阿布扎比。今年当地政府批准文远开展纯无人商业营运,这是美国以外全球首张城市级纯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用牌照,也是全球监管难度最高的级别之一。这意味著文远的车队可以在无安全员的情况下长时间、跨区域运作,使车队首次实现单位经济盈亏平衡。 目前,文远知行在中东的车队规模已超150辆,并预计到2030年车队规模将扩大至数万辆。在阿布扎比,文远知行车队覆盖约50%核心城区,随着纯无人运营牌照的落地,成本摊薄效逐步显现,毛利率大幅上升也就不令人意外。 此外,公司在欧洲市场也有突破。今年11月,文远知行拿下瑞士苏黎世的纯无人出租车营运牌照,预计2026年展开服务。瑞士的审批程序在全球属于最严格行列,一旦能在此站稳脚跟,等于取得全球市场最具含金量的背书。 截至10月底,文远知行运营的自动驾驶汽车车队规模已超1,600辆,其中近750辆为自动驾驶出租车。加上在瑞士获得的最新监管许可,截至2025年10 月,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目前已在全球8个国家获得运营许可。 文远知行在技术路线上的推进,同样是其得以在多个海外市场快速落地的重要底气。公司与德国大厂博世的深度合作,双方联合推出的一段式端到端L2+解决方案,已获中国大型车企采用即将量产。 今年11月,公司宣布L4级技术向L2+的“端到端”方案成功下沉,并完成SOP。意味其自研的一段式端到端架构不再只局限于自动驾驶出租车,而是首次进入乘用车量产体系,打通了自动驾驶技术从高阶场景向消费车型输出的通路。 业绩公布后首交易日,文远知行美股大涨14.7%,收报8.26美元,但年初至今仍跌约40%,港股市场则冷静得多,仅升1.75%报20.88港元,较本月初的挂牌价低约16.4%。以港股数据,文远知行市销率约35.9倍,低于对手小马智行的46.8倍。显示其估值尚未反映其海外市场的进展。 虽然短期股价仍受市场风险偏好影响,但文远知行已展现出在海外市场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这在自动驾驶领域仍属罕见。若阿布扎比、瑞士等高门槛市场提供稳定的运营数据,加上L2+产品线未来在车企端的销售释放,文远知行的估值有望修复。这也意味着,文远知行可能正在建立自动驾驶产业少见、且真正具可持续性的商业化路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上半年净利翻倍 遇见小面招股集资6.9亿元

中式连锁面馆运营商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2408.HK)周四起至下周二公开招股,计划发行9,734.5万股,招股价介乎5.64港元至7.04港元,集资最多6.9亿港元(8,900万美元),预计下周五挂牌交易。 遇见小面成立于2014年,主打川渝面食产品,餐厅网络包括内地22个城市的451家餐厅及香港14家餐厅,另有115家新餐厅处于开业前筹备中。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升34%至7亿元,净利润则增96%至4,183.4万元。 根据公告,遇见小面引入HHLRA、国泰君安证券、君宜香港基金、Shengying Investment、Zeta Fund、海底捞全资子公司海底捞新加坡为基石投资者,投资总额约为2,200万美元。 公司称,集资所得将用于拓展餐厅网络、升级餐厅网络技术及数字系统,品牌建设、对上游食品加工行业的潜在投资,以及公司营运之用。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逾9千倍 量化派午收升113%

线上市场营运商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2685.HK)首日挂牌开市报26港元,较招股定价高165%,之后股价回软,中午收市报20.9港元,升113%。 量化派发行1,334.8万股,招股价介乎8.8港元至9.8港元,最终以高位定价,公开发售超额9,365倍,国际配售超额14倍。 量化派的两大核心业务分别是一站式消费平台“羊小咩”,另外是经营汽车零售O2O平台的“消费地图”。去年的盈利1.47亿元,按年上升近40倍,主要因为来自羊小咩的收入大增所致。今年首五个月,盈利按年上升2.7倍至1.26亿, 集资所得净额仅1,237万港元,55%将用于提高公司的研发能力及改善基础技术设施,45%用于建立及扩大本地消费应用程序。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天域半导体上市集資16.7亿港元

碳化硅外延片制造商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658.HK)周四启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计划以每股58港元发行3,000万股,集資约16.7亿港元,公司于12月5日正式挂牌。 公司今年前五个月实现营收2.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97亿元同比下降13.5%。近五个月期间,实现盈利1,120万元,扭轉去年同期1.12亿元的亏损。 天域半导体计划将62.5%的IPO募集资金,用于未来五年扩大产能,15.1%用于增强研发实力,另有10.8%将投向战略投资领域。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