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导致办公室需求减少,加上巨额商誉减值损失,这个被称为“中国版WeWork”的共享办公室经营者,去年录得破纪录亏损

重点

  • 优客工场2021年的净亏损创下新纪录,过去4年“烧掉”40亿元
  • 巨额亏损表明,该公司的轻资产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川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在新冠疫情导致办公室需求减少的背景下,被称为“中国版WeWork”的共享办公室经营者优客工场(UK.US)于5月中延期发布的财报显示,其2021年净亏损达到创纪录的21.6亿元。

回顾优客工场去年前三个季度,公司分别录得1.27亿元、1.36亿元和1.82亿元的净亏损,可见去年全年录得巨亏的主因,是因为第四季度大幅亏损近17亿元。

优客工场2021年的创纪录亏损中,单是商誉减值的损失已达到15亿元,而上一年这一项的损失还是0。优客工场解释称,由于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其三个报告单位的公允值低于账面价值,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和长期待摊费用也增长了近三倍,达到1.15亿元,主要是因为投资的长期资产可能无法收回。

寄望轻资产模式

2021年,优客工场实现总收入10.6亿元,其中办公空间会员收入3.77亿元,同比降低10.87%,并已连续三年下滑,反映需求持续减少;营销和品牌服务收入4.63亿元,上升46.1%;其他服务收入则大增58.4%至2.17亿元。

从2020年开始,优客工场将办公场地的自营模式转变为轻资产模式,以试图扭亏为盈。所谓自营模式,就是将办公楼买下或长期租赁后再改造出租,类似于“二房东”。在这种模式下,前期资本投入高,还要自己承受租不出去的风险。财报显示,优客工场运营的办公场所入住率只有70%,换言之,有将近30%的空间都处于空置状态,这种风险已经成为了摆在桌面上的现实。

相反,轻资产模式类似于办公场地的业务“加盟”,优客工场提供空间设计、建造以及管理服务,包括U Brand和U Partner两大类模式。U Brand主要是向房东收取品牌、咨询和服务管理费;U Partner则是房东提供空间使用权,优客工场负责经营管理,双方分享收入。这意味着公司不再需要大量资本,以投资和推出新的办公空间。

2021年,优客工场在轻资产模式下拥有165个办公空间,较2020年底增加了40个,分布于55个城市,管理面积62.28万平方米,较上年末增长77%,而轻资产模式管理的面积已经是自营模式的近3倍。总结去年,优客工场轻资产模式收入为6,670万元,虽然涨幅达183.8%,但占总收入占比仍然只有6.3%,反映公司仍需多下苦功提升这方面的收入。

优客工场CEO兼首席运营官关心表示,公司将继续探索轻资产模式,以提升运营效率。此外,未来也会拓展消费者服务领域的产品,为客户提供额外的营销和广告解决方案,幷开发房地产数字化管理系统。

股价累跌98%

不过,从去年的巨额亏损显示,优客工场的这种转型的努力还远远不够。2018年以来,优客工场的亏损额出现上升势头,累计净亏损已高达39.22亿元,迄今尚未看到盈利的曙光。持续亏损已经让投资者对共享办公这个商业模式失去了耐心。自从公司于2020年11月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形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以来,其股价一路下挫,上周四收报3.34美元,市值仅余1,460万美元(9,800万元)。

事实上,为了避免股价连续低于1美元而遭到退市,优客工场在4月21日实施了每20股普通股合并成1股的股份合并,暂时摆脱了被强制退市的危险区域;因此,如果以挂牌日收盘价计算,该公司已累跌98%,早期投资者恐损失惨重。

2020年,创始人毛大庆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优客工场正在经历五年来最艰难的时刻”,但他似乎没有想到,优客工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一年比一年更艰难,而且仍未看到尽头。

环顾共享办公室行业,并不只有优客工场陷入了这样艰难的困境。在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这种商业模式似乎已经到达瓶颈。一方面疫情催生的远程办公(Work from home),正取代传统的“实体办公”模式;而且对共享办公需求最大的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也在经历寒冬,甚至出现倒闭潮。

“我们环顾四周,却发现自己如此孤独,当年与我们竞争过或是合作过的很多友商,都不见踪影了”,毛大庆如是说道。

事实上,即使是共享办公室龙头老大WeWork(WE.US),2021年末的办公空间实际入也只有63%,上市以来的累计净亏损更达84.66亿美元,而营收也由2020年的34.2亿美元,下降25%至2021年的25.7亿美元。WeWork最新的市销率约1.74倍,远高于优客工场的0.07倍,从市场给予后者的极保守估值,或某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其前景的忧虑。

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津上精密预告年度利润急升

机床制造商津上精密机床(中国)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称,预计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将实现净利润7.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亿元增长约60%。 公司指业绩增长因中国制造业信心恢复,带动汽车、气动液压及一般机械加工领域支出增加。公告补充:“本集团推进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日本津上精密专于中国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间业绩发布后,股价应声上涨9%。目前价格处于52周区间的中位水平。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复星医药增持复宏汉霖至63.43%

复星医药(2196.HK)周一公布,于4月11日至17日期间,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收购子公司复宏汉霖(2696.HK)合计2,103.43万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购价24.6港元,约占股份总数3.87%,涉资共计5.17亿港元。 复星医药表示,今次增持是基于对复宏汉霖发展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并拟以自筹资金支付本次增持对价。今次增持完成后,集团持有复宏汉霖的股权比例将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复星医药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但今年1月遭少数股东反对而失败。过去六个月,复宏汉霖股价上升65.5%,来到36.5港元左右。 复宏汉霖股价周二早盘上涨,至中午收市报37.95港元,升11.7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从玉智农发盈警料去年盈转亏

从事农业种植及销售的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0875.HK)周一发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净利润转为净亏损,预计蚀1.3亿元,而2023年则有盈利5,140万元。 公司表示,期内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减少,同时又确认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相反2023年则有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的回拨。 从玉智农周二开市没起跌,报0.58港元,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从高位下跌超过7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六福集团3月季度营收下滑 同店销售额跌幅扩大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期间,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销售额则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场表现最差,三月当季零售收入同比骤降11%,同店销售额大幅下挫14%。相较之下,中国内地业务表现较好,当季零售收入增长20%,同店销售额上升2%。 报告期内,集团净减少56间门店,总门店数从去年9月底的3,343间缩减至今年3月末的3,287间。 由于复活节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及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团股价年内累计上涨6.6%。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