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 Weiguo gets suspended death sentence

曾風光一時的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上周因貪污罪被判處死緩

重點:

  • 趙偉國上周因貪污罪被判死緩,其命運的沈浮與中國激進的晶片野心緊密交織,並顯出背後的隱憂
  • 趙偉國構建晶片帝國紫光集團,在債務違約後進行了重組,目前的發展方向沒那麼激進

  

肖林

在平日,位於吉林省偏遠城市的法院,並不會引起太多關注,它日常審理的均是當地案件。但上周,隨著那裡宣布的一項判決,在國內外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位曾象徵中國大舉發展晶片產業的人物也悄然落幕。

趙偉國被判死緩,他的故事反映中國與西方從微波爐到超級計算機的微晶片競賽。但它也反映這場競賽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包括數千億美元的國家支持。

據多家媒體援引吉林省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報道,現年58歲的趙偉國,在擔任由國家支持的紫光集團董事長期間,貪污、為親友非法牟利,並使國家和上市公司遭受特別重大損失。

宣判當天的照片中,趙偉國在兩名警察陪同下出庭,神情顯得謙卑且憔悴——這與他昔日自信滿滿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曾幾何時,他主導的收購行動堪稱傳奇,甚至一度放言要收購全球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代工企業台積電。

法院查明,趙偉國在2014年至2021年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將業務和資產導向關聯方,損害公司和國家利益。導致超過4.7億元(6,500萬美元)的國有資產被非法侵佔,國家經濟損失超8.9億元,一家上市公司損失超4,600萬元人民幣。現實情況是,這些數字可能只是趙偉國任期內巨大貪腐和資源浪費的冰山一角。

依賴進口

全世界大部分電子產品都是中國製造,但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的半導體晶片,這些晶片構成了產品的「大腦」。隨著近年中美緊張局勢加劇,中國在進口一些最先進的技術(包括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時,面臨日益嚴密且協同實施的限制措施。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致力在這一領域實現自主可控,“中國芯”等口號集中體現了這一目標。

2014年6月,中國的晶片自主行動提速,並發布了發展半導體產業的藍圖,目標是到2030年達到先進水平。三個月後,中國成立了規模龐大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又稱「大基金」),扶持有助於實現獨立自主目標的公司和項目。現時,該基金已進入第三期,迄今已募集到高達6,800億元的資金,但貪腐和浪費現象卻屢禁不止。

趙偉國似乎是領導此類雄心壯志的理想人選,他來自新疆的一個小村莊,出身貧寒,20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頂尖的理工科學府清華大學。

趙偉國多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自己是在讀了一本介紹硅谷以及蘋果和惠普公司創立的書後,受到啓發成為企業家。創業精神引領他先後在水泥廠、中國第一波互聯網熱潮、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領域創業,並於2000年代初創立了北京健坤投資集團。

2009年,趙偉國通過健坤集團收購了紫光集團的大量股權。紫光成立於1988年,旨在將清華大學的科研成果商業化。一年後,趙偉國出任紫光集團董事長。

多年來,紫光集團一直是一家平平無奇的國企,缺乏明確的戰略和突出的產品。旗下兩家子公司紫光股份和紫光國微分別於1999年和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但均未引起太多關注,基本屬於無人問津的小盤股。

踏上併購之路

為了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趙偉國開始物色收購目標,為此他經常瀏覽財經網站。2012年底的一天晚上,他發現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電信晶片製造商展訊通信,並最終於2013年以17.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這家公司。這標誌著紫光集團首次涉足晶片行業,開啓了一輪持續數年、涉及中外知名企業的收購狂潮。

2014年,公司收購了展訊通信的競爭對手銳迪科微電子,隨後將兩家企業合併。2015年,又出資約23億美元收購惠普旗下華三通信51%股權,以及這家美國PC巨頭在中國的服務器、存儲和技術服務業務。紫光集團最為人矚目的成就之一,是2016年成立長江存儲,該公司如今被視為中國存儲晶片領域的國家隊。

隨著紫光集團聲名鵲起,西方對中國獲取尖端技術日益警惕,該公司收購國際科技巨頭的嘗試接連受挫。2015年,紫光集團對美國領先的硬盤驅動器製造商西部數據和存儲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的收購,均因國家安全考量遭美方否決。趙偉國對台灣頭部晶片封測企業的收購嘗試,也因類似原因遇阻。

激進的擴張和失敗的收購嘗試,使紫光集團迅速成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晶片企業集團。但這也讓公司背負了沉重的債務——即便它從各渠道獲得了大量國家資金,據報道,僅2017年它就從國家開發銀行和「大基金」獲得了1,500億元。

由於很多投資項目吞噬了大量現金卻沒有帶來豐厚的回報,公司的債務負擔很快變得無以為繼。2020年11月,公司第一筆債券違約,當時其已累計負債超過2,000億元。紫光集團被迫進行重組,由北京智廣芯控股有限公司牽頭的政府主導財團,於2022年獲得控制權,此時公司已經拋售旗下核心和非核心業務的股份。

當時,趙偉國的光環已經迅速褪去,中國針對晶片行業發起反腐運動,更給了他最後一擊,最後不僅他本人落網,還牽出了「大基金」及其他芯片企業的多名高管。

因如實供述罪行並退還贓款,趙偉國獲從寬處理,被判處死緩,最快15年後可出獄。但即便中國最終實現成為全球半導體強國的目標,紫光集團對資源的巨大浪費,以及給國家造成的巨大損失,仍將長期是中國晶片雄心的一個污點。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星展看好億咖通客戶多元化增長潛力

星展銀行本周首次覆蓋智能座艙製造商億咖通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CX.US),給予12個月目標價2.80美元,較現時股價高約24%。報告指出,公司正逐步擺脫對母公司吉利的業務依賴,客戶多元化前景強勁。 星展在10月14日研報中指出,目前吉利及其旗下品牌,包括極氪、沃爾沃、路特斯等,貢獻億咖通約80%收入。但大眾集團的戰略合作有望推動客戶結構多元化,該合作涵蓋大眾、斯柯達品牌。星展表示:「大眾計劃自2027年起,在巴西和印度銷售搭載億咖通產品的車型,協議未來可能擴展至歐洲市場,成為新增增長動能。」 報告強調,基於2026年預估銷售額,億咖通當前企業價值/銷售額比率為0.9,低於行業中位數1.5。「估值折讓部分源於客戶過度集中於吉利集團,疊加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承壓,”星展分析稱,“但伴隨客戶多元化進程加速及毛利率預期修復,該股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億咖通股價過去52周累計上漲約27%。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iao Noodles sells noodles

說出「窮人餐飲」的故事 遇見小麵逆市盈收雙升

中國第四大中式麵館連鎖品牌已提交港股上市申請,文件顯示在平價食品招徠下,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長34% 重點: 遇見小麵聚焦中國餐飲市場低端領域,香港上市申請或大舉吸引投資者關注 今年上半年,這家麵食連鎖品牌收入增長34%,增速遠超新店開業率,且利潤近乎翻倍   陽歌 「窮人套餐」的迅速崛起,為中國餐飲鏈底端商家帶來商機,日益節儉但仍想外出就餐的消費者,正尋找最便宜的用餐選擇,麵食連鎖店因低廉定價而受惠。 廣州遇見小麵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正以「平價餐飲」細分領域的強勢定位吸引投資者,本周向香港市場再次提交上市申請。這家公司規模相對較小,截至今年6月底僅有451家門店。 相較深陷銷售額下滑與利潤大跌的同業,遇見小麵多項指標相對穩健。但公司未能完全避開行業頹勢,申請文件顯示其同店銷售額、翻台率及客單價近年均出現下滑。 不過,公司逆勢而上,報告期內收入增速大幅超越新店開業速度。今年上半年利潤表現也相當強勁,近乎翻倍。 然而,需要指出,推動遇見小麵近期強勁表現的潛在因素,是中國外賣平台持續的補貼大戰,刺激了價格敏感型消費者的居家點餐需求。多家餐飲連鎖企業也證實此趨勢,分析師就此預警,當美團、餓了麼、京東三大外賣巨頭縮減補貼力度時,行業將普遍承壓。 目前,遇見小麵至少為專注餐飲賽道的投資者提供高性價比選擇。其上市申請文件援引第三方研究顯示,麵食佔中國快餐店市場近三分之一份額。據上市文件預測,中國麵食餐廳市場規模,未來五年將以10.9%的年增長率擴張,至2029年達5,100億元(720億美元)。 川渝辣味麵食作為最大細分品類,正是遇見小麵的特色領域。該品類年增速預計達13.2%,2029年銷售額將達1,357億元,超越麵食市場整體表現。以商品交易總額(GMV)計,遇見小麵去年是中國第四大中式面館經營者。但考慮到該領域高度分散的業態結構,其僅憑0.5%的市佔率即獲此席位。 主打平價餐飲 遇見小麵定價親民,今年上半年直營店的訂單平均消費額僅31.8元(不足5美元),低於肯德基中國二季度38元的平均客單價,不足必勝客二季度76元客單價的一半,也低於太二酸菜魚同期73元的客單價。 和同業一樣,為迎合日益節儉的消費者,遇見小麵持續降價,公司稱此源於平均消費額從2022年36.2元,降至今年上半年31.8元(降幅12%)。同期,翻台率從2023年的3.9次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4次。 公司正通過外賣補貼大戰增加的訂單,部分彌補堂食消費及翻台率下滑。同時,採取較激進的擴店策略,其門店數從2022年初的133家增至今年6月底的451家,增幅超兩倍,另有101家新店處於開業前的籌備中。 綜合因素推動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34%至7.03億元,上年同期為5.26億元。增速遠超同期8%的門店增長率,且是在直營店同店銷售額下滑3.1%的背景下實現。 公司並未真正解釋,儘管同店銷售額下降且門店數量增長相對較小,但其如何能夠在上半年實現如此強勁的收入增長,外賣訂單的大幅增加或許可以解釋這一現象。此外,公司強調近期正加速香港市場擴張,當地商品定價普遍高於內地。 遇見小麵的運營效率也表現突出,直營店經營利潤率近三年持續攀升,今年上半年達15.1%。公司稱部分增效源於租金較低的城郊地區拓店策略,以及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帶來的整體租金成本下降。 營收強勁增長與利潤率改善共同推高盈利,公司淨利潤從上年同期的2,140萬元躍升至4,180萬元,增幅近倍。經調整利潤(通常剔除股權激勵成本)同期由2,250萬元增至5,220萬元,翻逾一倍。 歸根結底,遇見小麵因聚焦消費謹慎期下外出就餐低端市場,展現較強投資價值。若外賣補貼戰退潮(此趨勢或已顯現),其增速可能放緩。但在當前市場中,任何增長均屬難得,而遇見小麵的業務增速表現尤為突出。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正力新能折讓8%配股籌5億港元

鋰離子電池製造商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3677.HK)周五宣布,擬配售4,592.1萬股新H股,佔擴大後的已發行H股的3.09%及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8%,集資5.04億元,每股配售價10.98元較前一日收市價11.92元折讓7.89%。 公司稱,擬將配售所得款項淨額中,約70%用於支持集團與常熟的新生產工廠二期工程有關的建設、設備購置及預備費;約10%用於全固態電池中試線的建設;約10%用於研發活動,及約10%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正力新能於今年4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31.72億元,同比增長71.9%,其中動力電池收入29.85億元,同比暴增81.9%;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9.9%大幅提升至17.9%;淨利潤2.22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公司股價周五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01港元,跌7.63%。上市至今,該股累升約3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暗盤已交投 海西新藥上市突延期

福建海西新藥創制股份有限公司(2637.HK)原訂今天在香港掛牌上市,但周四晚突公布,就最終發售價、國際配售認購意向水平、香港公開發售股份分配基準等,未能在本周五上午8時前定稿及獲取監管機構批准,因此上市時間要順延。 有券商在本周三下午已通知客戶中籤結果,更有定價86.4元。有劵商平台在周四已開始暗盤交易,富途暗盤早段一度高見200元,較定價高131%,其後升幅大幅回落至只升兩成多。 海西新藥發行1,150萬股H股,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招股價介乎69.88元至86.4元,集資9.9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