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9.HK
Shangri-la ushering in rebirth as the tourism industry surges back

去年全球旅游业从疫后急速反弹,酒店业实时受惠,香格里拉亦扭转亏损三年的劣势,重回盈利之路

重点:

  • 去年盈利1.84亿美元,并派息每股15港仙
  • 集团预期今年中国人出境游成为下一个增长催化剂

     

刘智恒

去年全球经济在疫后复苏未如预期,但旅游业出乎意料地火爆,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0069.HK)迎来一份亮丽的成绩表。可此前几年,集团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说到香格里拉酒店,不得不提香格里拉,原来竟是一处虚构的地方,出于上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落的地平线》,该地与世隔绝,居民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有点近似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桃园。那为何又会被用作酒店集团的名称?

时间回到1971年,大马糖王郭鹤年在新加坡兴建一家顶级酒店,开业前与法国朋友谈到酒店名字,法国人一听郭老说出酒店名后,立时嗤之以鼻地说”idiot”(笨蛋),跟着就抛出香格里拉几个字。

财务官频频换人

之后的事情不用说,香格里拉成为世界顶级酒店集团,发展一帆风顺,直至2019年。那年新冠疫情大爆发,集团业绩连续三年亏损,祸不单行,期间高管如走马灯般频频换人,先后三换首席财务官,外人看来,总觉事情并不寻常。

正当市场对香格里拉的前景极度怀疑时,去年旅游市场的复苏,为酒店业送来春风,站在风口的香格里拉,亏损问题迎刃而解。2023年业绩扭亏为盈,收入21.4亿美元,按年升46.5%,赚1.84亿美元;2020至2022年三年分别亏损4,600万美元、2,900万美元及1.59亿美元。集团更恢复派息,末期息每股15港仙。

集团旗下主要业务包括酒店营运管理,以及物业投资。酒店有四个品牌,包括香格里拉、嘉里、JEN及盛茂饭店,合共有103间酒店,客房41,800个,当中83间酒店是自家拥有,20间负责管理。集团又持有一个共243万平方米的投资组合,分别有写字楼、商用物业及服务式公寓。

去年来自酒店的收入20.3亿美元,按年增长49.3%,投资物业收入增长8.6%至1.08亿美元。

趁市淡减省成本

能够重踏盈利之路,主要是大环境使然。联合国旅游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指出,2023年国际旅游已恢复至疫前的88%,国际游客达13亿人次,估计收入1.4万亿美元,相当于2019年的93%。

作为优质的酒店集团,香格里拉当然能受惠。集团也表示,中国内地及香港于去年初解封后,酒店的需求急升,而世界多个地区的旅行需求亦继续上升,带动集团在各地的酒店业务。

除了市场升势配合外,香格里拉在疫情期间的策略调度得宜亦可记一功。其中是把握疫情时市况淡静的时机,改善了成本和提升运营效率。此外,许多企业在疫情时大幅裁减员工以节省开支,但疫后就出现人手不足之景况。香格里拉即使在疫情期间,亦尽可能留住前线员工,于是在疫后酒店业迅即复苏下,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去提供服务,省却招聘及培训的时间。

然而,市场有声音,认为酒店及旅游业是疫后出现报复式反弹,加上2022年的基数较低,才会让香格里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业绩,今年能否延续增长态势,暂属未知之数。

有望提升入住率

要探讨香格里拉的前景,我们先看看其酒店的入住率,去年平均为62%,较2022年的42%上升20个百分点。至于每房收入 (入住率乘以每房租金)为108美元,按年上升69%。以去年底的入住率看,香格里拉仍有空间去提升入住率,大前提是今年旅游业能持续向好,酒店业就有机会同步向上。

据市场的估计,今年旅游业走向仍然乐观。联合国旅游组织的旅游信心指数调查中,有67%受访的旅游专业人认为,今年的前景将会较2023年更好或好得多。香格里拉亦估计,随着国际旅行及中国国内旅游恢复正常,以及更多市场继续推出优惠政策和促销活动,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政府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集团预期中国出境游成为下一个增长催化剂。

香格里拉目前的估值并不高,按市盈率计算约12倍,大酒店(0045.HK)是66倍、华住酒店(1179.HK)是21倍。若以香格里拉的资产净值看,截至去年底止,集团旗下酒店及物业的公平值近110亿美元,每股资产净值为1.47美元,相较上周四收市价4.9港元,即是大幅折让57%。

香格里拉基本因素及业务前景属理想水平,然而本地股票市场一直对于酒店股兴趣不大,业绩公布后股价不升反跌。加上香港整体股市气氛薄弱,在内地经济放缓及中美争拗下,机构投资持续将将资金调走,以致即使好股票的市场估值也受到一定局限,令到香格里拉业务升而股价未必跟得上。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万洲附属拟售史密斯菲尔德持股 套现3.85亿美元

猪肉食品企业万洲国际有限公司(0288.HK)周三公布,旗下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有限公司(SFD.US)启动第二次发行,由万洲国际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史密斯菲尔德主要股东SFDS UK出售1,600万股。 同时,SFDS UK向承销商授予30天购股权,可额外出售最多240万股。此次股份由SFDS UK出售,史密斯菲尔德不会发售新股,亦不会就此获取资金。万洲国际表示,发售完成后,史密斯菲尔德仍为其附属公司。 史密斯菲尔德于今年1月在纳斯达克重新上市,周三股价收跌5.64%,报24.07美元,上市至今股价累升21.87%。 以最新报价计算,此次销售股数1,600万股市值约3.85亿美元,若加上240万股超额配售,合计可达4.43亿美元。 万洲国际港股周四低开,至中午休市报8.28港元,跌1.3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首程配股集资6亿拓科技体验店

智能基础设施资产服务商首程控股有限公司(0697.HK)周四公布配股计划,将配售2.76亿股,占扩大股份的3.37%,每股配售价2.17港元,集资6亿港元。 配售价较周三收市每股2.3港元折让5.65%,及过去五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2.05港元溢价5.65%。 公司表示,集资所得的4.18亿港元,主要用于近期开设的约20家科技体验店,以及拓展资产营运领域的新业务;余下约1.8亿港元将作一般营运资金。 周四开盘首程跌0.4%报2.29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价已升逾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keso shares take a hit

康方生物销售收入创新高 股价大跌或因创始人减持

在公司仍处亏损阶段、急需市场信心的当下,“高位套现”的行为显得格外敏感 重点: 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4.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20% 依沃西在关键临床试验的总生存期(OS)最终分析中取得了统计学显著获益结果    莫莉 作为有望冲击“全球药王”宝座的中国创新药明星企业,康方生物一向备受资本市场热捧,年初至今股价已经上涨超过1.5倍,港股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港元。8月26日晚,康方生物科技(开曼)有限公司(9926.HK)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公司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37.75%,与此同时,亏损幅度也进一步扩大,从去年同期的2.49亿元增至5.88亿元,同期增幅超过135%。 面对这份“增收不增利”的财报,公司股价在财报公布次日大跌7.1%,28日继续下探3.18%。投资者负面情绪蔓延之际,8月28日,公司宣布发行新股募资35亿港元,以及两位创始人配售老股大幅套现4.5亿港元,恐将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 根据公告,康方生物拟配售2,355万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2.56%;每股配售价149.54元,较8月28日收市价157元折让4.75%,集资35.22亿元,此次集资所得的80%将用于全球及中国的创新研发管线、技术平台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康方生物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夏瑜及执行董事兼首席科学官李百勇将各配售150万股现有股份,以每股配售价149.54港元计算,两位创始人可共套现近4.5亿港元。 夏瑜和李百勇套现之前,康方生物的股价刚刚在8月27日达到上市以来的历史高点179港元/股。尽管从体量上看,300万股仅占公司总股本的0.36%,夏瑜的持股比例仅由11.4%下降至10.94%,但是在公司仍处亏损阶段、急需市场信心的当下,“高位套现”的行为显得格外敏感。此外,截至财报期末,康方生物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了65.92亿元,公司并无急迫的流动资金需求,此时推进新股发售,其时机的选择耐人寻味。 ​​商业化收入增长近50%​​ 抛开管理层在财务领域的动作不提,康方生物这份财报仍然展现出了业绩的稳健成长性。拆解康方生物的收入结构可以发现,其增长主要来源于已上市产品的销售放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4.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20%,成为拉动总营收的核心引擎。 这一增长背后,两大核心产品——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和PD-1/VEGF双抗依沃西功不可没。这两款产品于2024年底被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推动销售额快速爬坡。依沃西在2025年4月新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卡度尼利在2025年6月获批用于一线治疗持续、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新适应症的获批带来更多销售贡献。此外,康方生物新获批的PCSK9药物伊努西和IL-12/IL-23药物依若奇也已经开始销售。 为支撑产品商业化,康方生物持续扩充销售团队。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商业化团队人数已从去年同期的844人扩张至1,221人,销售费用也随之同比增长30%至6.7亿元。销售规模化效应正在显现,销售及营销开支占商业销售收入比率为47.80%,相比去年同期降低7.13个百分点。 既然收入端表现亮眼,康方生物的亏损为何呈现扩大趋势?公司在财报中解释,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是合作伙伴Summit公司的股权投资损失扩大,上半年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损失1.9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91亿元。其二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期内的研发开支达到7.31亿元,同比增长23.02%,占总收入的51.8%。公司表示,这是由于新增多个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以及新平台、新产品管线的开发。其三,股权激励费用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确认2,720万元,同比增加了2,190万元。 尽管面临短期股价波动和减持困扰,康方生物的核心价值仍在于其产品管线的竞争力。公司近期宣布,依沃西在一项关键临床试验的总生存期(OS)最终分析中取得了统计学显著获益结果,证明了其良好的治疗潜力。目前,康方生物的市销率约为45倍,中国创新药企业另一公认的Biopharma信达生物(1801.HK)的市销率为13倍,显示市场给予了前者更高的估值溢价。随着依沃西OS数据的完整公布和更多适应症的获批,康方生物能否凭借出色的产品力继续支撑高市值,值得投资者观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药明合联折让4%配股 筹27亿港元

为制药公司提供合同服务的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268.HK)周三公布两项集资安排,合共集资27.14亿港元(3.48亿美元)。 公司拟按每股58.85港元配售最多2,227.7万股新股,折让约4%,涉及净额约13亿港元,占扩大后股本约1.82%。此外,公司宣布与控股股东药明生物(2269.HK)订立认购协议,药明生物将以相同价格认购2,413.4万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约1.93%,涉及净额约14.14亿港元。完成上述交易后,药明生物持股比例将由49.81%升至50.78%。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约九成将用于扩大生物偶联药物服务能力及产能,包括新加坡新基地建设、无锡厂房扩建及潜在海外拓展,其余约一成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药明合联股价周三高开,至中午休市报64.65港元,升5.4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