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HK

这个短视频平台一季录得调整利润4,200万元,是上市以来首次扭亏

重点:

  • 快手上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近两成,并首次录得4,200万元经调整利润
  • 管理层预计下半年广告复苏势头更强,有助公司收入增长,更宣布展开回购股份计划

 

罗小芹

上市两年多,这家深受中国网民欢迎的短视频平台,终于初尝盈利滋味。

快手科技(1024.HK)上周一公布,今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9.7%至252亿元,期内毛利率大升4.7个百分点至46.4%,引领净亏损收窄86%至8.76亿元。以非国际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即剔除公允值变动、股权激励支出及无形资产减值等非运营因素,该公司更录得4,200万元经调整利润,为上市以来首度获利。

回顾首季度,快手大部分业务指标都得到改善,其中用户数目、核心业务与海外市场营收均录得明显同比增长,加上成本控制得宜,最终扭亏成功。管理层同日更宣布另一则好消息,决定从即日起至来年股东周年大会期间,斥资最多40亿港元回购公司股份。消息公布后翌日,其股价上涨约3.1%,反映投资者也对这项决定表示欢迎。

今年一季度,快手的核心业务在线营销、直播及电商的营收,虽然因为去年四季度直播年度盛典活动的高基数效应而录得环比倒退,但受益于经济活动于新冠疫情后复常,推动广告业务回暖,加上电商商品交易总额提升,上述三大业务的营收,同比仍录得15.1%至51.3%增幅,引领总收入上升19.7%至252亿元。

电商业务建功

一直以来,快手与竞争对手抖音主要通过直播和广告营销来变现,通常广告营销及电商的利润率较高,而直播业务因为要将收入与主播分成,并涉及较大税项支出,利润率一般较低,但却是巩固在线营销的重要服务方式,也是内容推广的有效途径。

为了赚取更高收入,快手近年开始涉足利润较高的电商业务,并通过累积的用户数据,继续拓展该方面收入,是其业务得到改善的主要推动力。

此外,该公司首季海外市场表现改善,也对季度业绩带来利好作用。受益于巴西、印度尼西亚市场用户直播付费率增长强劲,海外市场经营亏损环比大幅收窄45%至8.23亿元。反观内地市场因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令经营利润环比减少24%至9.63亿元。

对于下半年的广告营销表现,首席执行官程一笑充满信心,认为外循环推动金融、媒体、教育和零售,将令广告业务的复苏势头更强。问及公司未来的增长动力,他指出,在供应侧方面,商户基础设施、短视频内容、品牌电商和不同商品类别的持续扩大,有利于推动其电商业务的需求增长,而快手会继续投资改善商户基础设施,以便更精准匹配用户,并提高转化率。

若从首季财报来看,公司在改善用户基础上,的确取得了不俗成果,期内平均日活跃用户(DAU)较上季净增800万户至3.74亿户,同比增长8.3%,平均月活跃用户(MAU)也净增1.400万户至6.54亿户,升幅为9.4%。

销售开支大减

快手指出,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技术工具,以及原创、高质量的短剧、短视频和直播内容自动放置的结果,不但带动用户增加,用户对其应用程序(App)的黏度也有所提升,平均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26.8分钟,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的总观看次数同比增长超过10%,代表了更高的增长率和总使用者支出,其中以电商交易总额(GMV)增长最为明显,同比大升28.4%至2,248亿元,远高于其用户增速。

此外,快手还进一步完善了平台上的搜索功能,从而增强了使用者对搜索的习惯。一季度,该公司的搜索月均使用者突破4.2亿名,平台日搜索量峰值超过6.5亿次,在搜索功能商业化方面也取得了持续进展,季内搜索生成的电子商务GMV同比翻了一番,令搜索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

努力开源的同时,快手也在加快节流。随着该公司更有效地控制用户获取及留存支出,占支出最大比例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在一季度同比下降8%至87.2亿元;此外,由于研发人员福利支出减少,其研发开支更大削17%至29.2亿元,可能侧面反映了该公司今年1月起以降本增效为由,“静悄悄”展开裁员计划带来的影响。

快手一季度业绩表现可圈可点,预测市盈率暂时高达119倍,远高于同业挚文集团(MOMO.US)与欢聚传媒(YY.US)的6.3倍及30倍。不过,投行富瑞把快手二季度经调整利润预测上调至12.5亿元,并预计全年的经调整利润达37.89亿元,如果预测成真,将有助快手大幅降低市盈率,并回到与同业较接近的理性水平。因此,富瑞因此维持快手的“买入”评级,并把目标价由105港元上调至108港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女股神入股 阿里股价狂飚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9988.HK,BABA.US)近日股价节节上升,据媒体报道,美国女股神Cathie Wood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旗下基金,在4年前清仓阿里巴巴股份后,再斥资1,630万美元购入该股。 另外,在2025年阿里云栖大会上,公司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包括数据合成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及环境仿真强化学习等。 同日,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大会上表示,积极推进3年3,800亿元的AI计划,并会持续加大投入;同时强调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至2032年时将较2022年提升10倍。 受到多方好消息带动,阿里周三在港股收市急升9%,周四则平开报174港元,公司股价自今年初以来大升逾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obotaxi company

在数字之外:如何看懂robotaxi公司的财报?

Robotaxi是一场概率的赛跑,在财报数字之外,成败关键隐藏在无人化与规模化的细节里    杨哲 自从去年底小马智行(PONY.US)和文远知行(WRD.US)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每个季度的公司财报,为解读Robotaxi公司和这个赛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首先,robotaxi公司短期内不会盈利,头部企业也只是有希望单位毛利(unit economics)转正,这是个行业共识,所以没法看市盈率。robotaxi公司一年营收也就几个亿,也没法看市销率。这个赛道既像机器人赛道,也有点像创新药,投资人看的其实都是未来的市场空间和这家公司未来成功的概率。 就像人形机器人短期内都不可能给你养老,投资机器人公司应该看的是各家对于AI的理解,不应该看一个季度让多少台玩具去春节晚会跳秧歌。robotaxi市场空间公认很大,如果现在还没有盈利,那看的其实是未来盈利的概率,而不是短期内卖给甲方多少台车来获得一次性的收入。如果看卖车收入来决定估值,那自动驾驶企业也应该按车企去估值,一家一年只卖几百几千台车的车企估值是多少呢?说是零估计都多了。 所以L4公司(无论是robotaxi还是robotruck)要通过财报(当然也可以通过平时的新闻等等)看长线计划的进展,而不是看过去一个季度赚多少钱——更何况也没盈利,只是营收。 在robotaxi这个赛道,需要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各家画的饼(企业目标)你是否认可;其次,画饼之后,你是否有办法追踪这家公司的进展。能追踪进展很重要,否则你可能会被骗。在这个赛道,你应该假设所有人都是骗子,然后找不可粉饰的验证方式去验证。 内行看门道 那对于robotaxi赛道的公司,你如何去追踪验证呢?可以看“无人化”和“规模化”,且有先后顺序。先有能力做无人化,然后在无人化的前提下扩大无人车队运营规模。 无人车队运营规模,不是看在资产层面有多少车,而是看各地用户有多容易搭得到一台无人的车,以及这台车在各种极端场景、时间、天气下是否还能跑。无安全员的车越多,每天的无人化里程越大,安全风险越大。无安全员之后大约平均每多少公里出一次事故的概率,每个厂商自己心里是清楚的,外界不容易直接获取,但它会体现在其他变量上——能不能无安全员、能不能晚高峰接单及去繁忙区域接单、能有多少台无人车每天上路随时接单等等。 对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安全性没有信心的公司,就会想尽办法控制无人车在复杂场景道路上跑的规模,或控制运营时段、运营路段,从而控制安全风险暴露程度。 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的robotaxi,只能搭到有安全员的车(无论安全员在主驾还是副驾),到搭到10台无安全员的车,再到公开搭到100台无安全员车,其背后的安全风险暴露程度是分别差一个数量级的,其对技术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是分别差一个数量级的;可以让你在高峰期、繁忙地段搭车,和只敢在非繁忙地段和时段让你搭车,两者差别很大,因为复杂场景的事故率远高于非复杂场景,哪怕人类驾驶都是如此。 一旦安全性指标和技术要求差一个数量级,其技术差距就是有代差的。有代差、落后的公司不一定能达到下一个数量级。L4级robotaxi作为第一个大规模商业化的具身智能AI agent,其对技术研发的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的团队都能实现。 自动驾驶本质上是个概率问题,统计学学不好的人,做不了自动驾驶,也做不了自动驾驶的投资。通过财报、公开文件、和实际用户可感知的体验,投资人能够推测出不同公司的技术代差,而有代差的公司,彼此成功抵达robotaxi终局的概率,当然也是不同的。 杨哲,小马智行高级总监,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接近10年专业经验,他的联系方式:mail@yangzhe1991.org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九方智投入股EX.IO 布局海外数字资产业务

投资教育机构九方智投控股有限公司(9636.HK)周二宣布,其全资子公司JF SmartTrade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EX.IO订立股份认购协议,将入股EX.IO。公司表示,此举有助借助EX.IO的交易所资源与Web3技术,加快海外数字资产业务布局,强化链上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多元化及可持续发展。该笔投资未披露具体条款。 EX.IO附属公司EXIO Ltd.去年12月已获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从事虚拟资产交易及托管业务。九方智投指出,本次投资将提升公司在数字资产交易、资产管理及托管等方面的合规基础设施与服务能力,形成完整闭环。双方将共同推进数字资产创新合作,双方亦计划深化“AI+研究”在数字资产场景的应用,研发智能投顾系统与算法,巩固在数字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 九方智投周三高开,至中午休市报64.45港元,转跌1.0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andong Hi-Speed engages in power stuff

证监踢爆股权集中 山高股价闪崩八成

截至今年7月,这家数据中心及绿色能源投资商的股价累计飙涨逾200%,但上周五单日大跌近80%,不仅回吐全部涨幅而且倒跌 重点: 山高控股上周五突发股价闪崩,致前两月巨大涨幅悉数蒸发,无奈启动回购程序以支撑股价 股价大跌前夕,香港证监会警示投资者称该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梁武仁 仅仅两个月,反差竟如此之大。 今年7月底,山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412.HK)发布新闻稿,庆贺市值突破千亿港元(129亿美元)大关,公司股价自年初已累计大涨逾200%。然而,上周五,这家投资机构的股价在异常巨量交易中单日狂泻近80%,迫使其紧急启动回购计划力保股价。 经历此番剧烈震荡后,公司股价基本回归年初价位,较1月份低约18%。 山高控股在公告中表示:“董事会认为,当前本公司股价未能充分反映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核心业务竞争力及未来发展潜力,在目前市场情况下进行股份回购,表明公司对自身业务展望及前景的充分信心,是公司基于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及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所作出的决策,最终将使本公司受益,并为股东创造价值。” 公告发布前一日,香港证监会刚警示投资者,山高控股逾九成已发行股份集中于少数股东,意味几笔大额交易即可引发股价巨震。监管机构为何核查该公司股权结构尚不明确,但通告特别提及该股自4月以来累涨超150%。无论如何,通告的警示性已形成强烈利空,或直接引爆此次抛售潮。 尽管香港证监会未指认该股年内暴涨存在违规操作,此轮涨势仍显蹊跷。公司财务表现虽算不上亮眼,但尚属稳健。 2024年,山高控股营收同比增长11%至56亿元(7.87亿美元),净利润更大幅增长40%至6.93亿元。不过,此类盈利增长远不足以支撑股价短期内如此飙涨。此外,公司股价涨势实际始于今年5月,距发布最新年报已近两月。8月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虽同比下滑,净利润却大幅跃升,主要归因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上半年最显著的利好或许来自国际顶级评级机构惠誉的背书。5月末,惠誉以政府支持力度增强为由,上调山高控股及其山东省属母公司评级,但公司股价在此前早已启动上涨行情。 “耀眼战绩” 上述因素均未能真正解释股价暴涨动因,7月市值突破千亿港元里程碑时,公司公告将“耀眼战绩”归功于新能源与算力电站领域的“智慧投资战略”,此说辞恐令理性投资者愈发困惑。 新能源与算力均属山高控股的工业投资板块,是核心营收来源。公司聚焦这两大领域不足为奇,既是当前资本扎堆的赛道,也契合其国资背景。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与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发展,后者耗电量不小,常需为承载AI应用的数据中心配套专用电站。 山高控股创立于1990年代初,前身为中国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在被山东高速收购约五年后,2022年完成业务重构,确立现时架构。 2022年转型后,山高控股迅疾开展资本运作。当年即收购一家清洁能源开发商,后重组为山高新能源(1250.HK; 000803.SZ),其新能源发电项目现已覆盖全国逾20省份。次年,山高控股斥资2.99亿美元,入股国内三大民营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的世纪互联(VNET.US)。 这两大资产似为构筑 “电算科技产业生态”的核心支柱,但两者业绩均未达预期,新能源公司上半年营收萎缩,世纪互联二季度陷入亏损。 此类波动实属新兴产业常态,却无法合理解释山高控股股价异动。需要指出,年内数据中心板块确因AI热潮受资本热捧,世纪互联股价累涨86%,竞争对手万国数据(GDS.US; 9698.HK)也累涨60%,但二者涨幅均远逊山高控股此前表现。 公司或因“迷因股”特质吸引投机客,最终却招致监管关注。无论如何,股价过山车行情,恰印证“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的老话。 为维稳股价,山高控股上周五斥资逾百万美元回购370万股,当日股价应声反弹近30%。 虽然当前股价较一周前已然腰斩,但51倍市盈率估值仍处高位,即便对高增长前景企业也显昂贵。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数据中心运营商正深陷产能过剩困局,该公司两大核心业务赛道承压,前景蒙上阴影。 但市场逻辑似乎与该股走势关系不大,历经巨震,股价终归理性区间。监管介入或被视为对投机者的警示,但对敢于押注的投资者,或许视之为博反弹的机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