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5.HK

從事物業發展的遠東發展,將旗下經營博彩業的百樂皇宮分拆上市

重點:

  • 去年百樂皇宮收入近5.3億港元,賺逾4,000萬港元
  • 公司去年亦取得馬爾他的線上賭博牌照

      

劉智恒

老牌發展商遠東發展有限公司(0035.HK)上月公佈,分拆旗下的百樂皇宮控股上市,並已遞交上市申請。許多市場人士這時才知道,原來遠展竟有博彩業務,而業務更遠在捷克。

根據上市文件,百樂皇宮主要有兩項業務,分別是博彩及酒店。博彩方面,公司於捷克持有一個娛樂場度假村及兩個娛樂場,今年3月底共有部角子老虎機560部,以及賭枱59張,此外,於去年11月,集團獲得馬爾他線上博彩牌照,但暫未開始營運。至於酒店,在德國持有三間,另在奧地利則有一家。

百樂皇宮是遠展於2018年收購,作價4,200萬美元(3億元),購入後遠展進行重整,包括擴展博彩遊戲組合,加入新型老虎機,並推出撲克遊戲,將娛樂場定命為「Palasino」。可惜生不逢時,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發,影響賭場收益,直至去年歐洲陸續解封,業務才漸漸重回正軌。

從2021至2023年度(3月分年結),百樂皇宮收入分別是1.46億港元、3.51億港元及5.29億港元。盈利連年增長,分別是260萬港元, 4,010萬港元及4,420萬港元。表面看,2023年度增長只有10%,但2022年度因疫情獲政府資助4,220萬港元,去年度只有517萬港元,因此過去年度的增長已是相當理想。

單計博彩收益,過去三個年度分別是1.08億港元、2.78億港元及3.9億港元,反映疫後當地賭業陸續復蘇。

捷克賭業規限少

不過,看百樂皇宮前景如何,要從中歐的博彩市場開始探討。中歐博彩市場主要涵蓋捷克、德國、波蘭、奧地利及斯洛伐克,大多數的博彩項目在捷克都是合法,相反德國就禁止非體育賽事投注,奧地利禁止撲克營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瓦市,甚至禁止娛樂場及各形式的博彩。

受惠中歐多地對博彩業的限制,捷克成為中歐博彩業最繁榮的國家,德國及奧地利人,都愛到捷克博彩,因此捷克賭業發展,是有先天性的優勢,就是在區內接近獨市經營。

再看捷克市場規模有多大,據灼識諮詢研究,捷克博彩業的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08億港元,增至2022年的186億港元,復合年增長率14.5%,預期2027年將增至313億港元。由此可見,中歐市場正在發展中,預計規模會日漸壯大。

捷克有兩類博彩場地,一是娛樂場,是經營博彩遊戲及老虎機,另外是博彩大廳,只是經營老虎機。跟澳門以賭枱為博彩主要收入不同,捷克的博彩收入大部份來自老虎機,佔總博彩業務超過八成半。

2022年,捷克有逾28,000台認證老虎機,及超過4,000張賭枱。百樂皇宮共有492部老虎機,在當地市場位列第9。若公司能通過集資壯大規模,在當地發展中的博彩業,有機會爭取更佳的市場份額。

德國經濟或放緩

不過要注意,捷克博彩市場以德國及奧利地客人為主,但兩地經濟似在放緩。德國五大權威經濟研究機構上月將今年經濟發展預期,從年初預測的增長0.3%,調整為萎縮0.6%,並預計德國明年的增長為1.3%,低於先前預測的1.5%。至於奧地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在3月時為1.8%,較去年底的2.9%有所下降。經濟放緩,對捷克的博彩業或許構成影響。

另外,捷克的博彩徵稅有機會進一步提高。目前當地的博彩稅率,老虎機是按總收益的35%徵收,現場博彩遊戲稅率則是23%。捷克正討論將現場博彩遊戲稅率提高至30%,若通過會於明年4月實施。

此外是牌照問題,捷克的博彩牌照時間為6年,時間相對較短(澳門是10年),營運者要經常面對能否續牌的不穩定性風險。

家族曾擁娛樂皇國

能否在捷克爭取更大市場份額,是往後百樂皇宮成敗關鍵,這就要看集團領導人的能耐。人稱「老虎仔」的邱達昌,父親是六十至八十年代的電影娛樂大亨邱德根,除了擁有多家電影院外,一度是亞洲電視大股東,至於荔園遊樂場,更是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可以說是該年代的迪士尼樂園。

邱達昌年紀輕輕已出道,七十年代時向滙豐銀行借款18億港元,不斷在市場收購地皮,由於作風勇進,年紀又輕,被傳媒指為初生之犢不畏虎,獲專欄作家曹仁超稱為老虎仔。

正當邱達昌躊躇滿志時,1983年中英談判導致地價下跌,集團面臨財政壓力,迫不得已偃息旗鼓。之後轉戰大馬,創立大馬置地,成為當地最大的地產商。2000年,有見香港樓市大幅回調,認為是千載難逢機會,重返香港,大手收購地產項目,事實亦證明這步棋下得奇准,2003年後香港樓市拾級而上,他的身家亦水漲船高。

2017年與新世界發展(0017.HK)主席鄭家純、富力地產(2777.HK)主席李思廉成立的永升亞洲入股有線電視。不過時移世易,電視已是夕陽工業,加上香港人口少,觀眾有限,經營幾年沒甚起色,邱達昌亦意興䦨珊,最終將股權售予鄭家純。

從邱氏家族的背境及邱達昌的經歷,及他對娛樂事業的興趣,加上早在2015年購入澳洲賭場The Star Entertainment 5%權益,可見早有籌謀要涉足博彩業務,今次若成功將百樂皇宮上市,再在資本市場助力下,將可朝著賭業大亨之路一步步邁進。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社區服務業務推動增長 萬物雲半年純利升4%

物業管理平台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2602.HK)周一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個月,收入按年升3.1%至181.4億元(25.3億美元);期內純利7.92億元,按年升3.9%;核心淨利潤則增長10.8%至13.2億元,派發中期息每股0.951元。。 公司表示,增長主要來自社區空間居住消費服務,收入按年升11.8%至113.3億元,成為最大貢獻來源。物業及設施管理服務收入增7.7%至51.7億元,帶動商企和城市空間綜合服務總收入僅跌5.2%。不過,AIoT解決方案收入大減66.2%,拖累相關板塊按年下滑23.6%。 萬物雲周二高開,至中午休市報25.96港元,升7.27%。該股今年以來累升約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鬥魚恢復營收增長並實現盈利

遊戲直播平台鬥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DOYU.US)周一公布逾三年來首次季度營收增長,意味著在中國眾多網絡遊戲運營商經歷艱難時期後,公司業務已趨於穩定。 鬥魚公告顯示,截至6月的三個月營收同比增長2.1%,達到10.5億元,上年同期為10.3億元。這標誌著該公司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實現季度營收同比增長。同樣重要的是,當季扭虧為盈獲得3,780萬元淨利潤,創下近兩年來首個盈利季度。 鬥魚將業績改善歸因於近期推進收入多元化與強化成本效益的舉措。 鬥魚股價周一勁升15%,收報8.26美元。該股年內累計下跌27%。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oyson Electronic eyes HK listing; robot ambition becomes the key to valuation boost

均勝電子謀港上市 提升估值還看機械人

均勝電子在汽車工業多年,擁有超過100個客戶,現擬申請在港交所上市 重點: 公司是汽車安全氣囊龍頭,近年提升平均售價,抵消銷量下跌影響 進軍機械人產業,與智元機械人已訂立戰略合作   白芯蕊 汽車安全性能提高,加上燃油車正被電動車取代,汽車零件產業被受投資者關注,已於內地上市的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600699.SH),也跟隨其他A股公司步伐,部署在港掛牌。 據申請文件,均勝電子前身為均勝集團旗下汽車零部件研發與製造部門,早期主要供應汽車高端功能性零件與內外飾配件。2010年遼源得亨與均勝集團訂立重組方案,完成對均勝汽車零部件業務實體資產收購,隨後於2011年12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均勝大股東為王劍峰,透過由王氏控制的均勝集團直接持有均勝電子37.17%權益。 均勝業務主要為汽車安全解決方案和汽車電子解決方案,佔集團2025年首4月總收入分別62.6%和27.7%,其中汽車安全解決方案旗下安全氣囊和智能方向盤,更是集團收入來源,佔總收入41.8%。 第二大汽車安全產品生產商 安全氣囊對汽車安全十分重要,尤其在發生嚴重碰撞時能吸收撞擊力,保護駕駛者安全,均勝2021至2024年連續四年為全球第二大汽車被動安全產品生產商,市佔率達22.9%。 隨著安全標準加強,車廠對汽車安全性能日益重視,全球汽車被動安全市場規模在2025年估計將達1,734億元,到2029年料達至2,136億元,複合年增長達5.4%。 雖然安全氣囊和智能方向盤是均勝第一大收入來源,但值得留意是其銷售量在今年首4個月下跌2%,幸好平均售價按年增加4%,才能拉動該業務上半年微升1.9%至82.4億元,令集團純利力保不失,按年微升1.4%至4.9億元。 此外,佔均勝收入三成的電子解決方案也值得關注,2024年收入已錄得下跌,且跌勢未止,今年首4個月收入倒退1.1%,集團解釋因歐洲多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導致需求受影響。 均勝雖有客戶超過100個,但業務卻以歐洲為主,今年首4個月收入達197.1億元,當中歐洲、中東和非洲佔比最大達41.6%,尤其是集團第一及第二大客戶均是德國車企,佔集團收入三成,因此歐洲汽車政策對集團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歐盟進口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徵收15%的關稅,也計劃向中國同類產品徵收關稅,變相對均勝都有影響。 幸好均勝在汽車業發展多年,在智能汽車技術、工藝、產業鏈等方面具優勢。由於過往已定位為一線的汽車零件供應商,加上人形機械人大多數零件與汽車產業相似,故人形機械人有望成為均勝未來新增長動力。 機械人產業增長快 近年全球科技企業積極投資人形機械人,當中包括特斯拉、獲OpenAI與輝達投資的Figure AI、內地的宇樹科技及借殼上海科創板公司上緯新材(688585.SH)上市的智元機械人。隨著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市場估計2029年人形機械人規模將達到324億美元,即 2023至2029年復合增長達57%。 均勝相中機械人市場商機,因此從「大腦-小腦-肢體」三大技術入手,在「大腦」方面,加強與人工智能龍頭合作,共同研發大模型機械人智能系統。「小腦」則自主研發先進運動控制系統。至於「肢體」便加強機械結構設計和新材料應用研究。 據天風證券,均勝在人形機械人產品矩陣豐富,除了傳感器套件、機械人能源管理模組、機械人高性能材料外,還有嗅覺傳感器、六維力傳感器、慣性測量單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簡稱IMU)等。 估值吸引利股價炒上 此外,均勝與中國機械人龍頭智元機械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智元機械人將優先選擇均勝電子零件,此前智元與宇樹已奪得中移(杭州)訊息技術2025年至2027年人形雙足機械人代工服務採購項目,智元與均勝戰略合作,意味集團在機械人產業鏈有一定技術優勢。 均勝在A股市場估值不貴,2025及2026年預期市盈率只是16.8倍及14倍,假設集團以同樣估值在港掛牌,配合機械人概念,估值有望升至20倍之上,一旦中美關稅戰降溫,有利刺激股價表現,是值得留意的新股。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雙登集團招股 集資最多8.5億港元

儲能電池廠商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960.HK)周一起至周四公開招股,計劃發行5855.7萬股H股,每股定價14.5港元,集資最多約8.5億港元。公司預期將於8月26日掛牌,由中金公司、華泰國際及建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雙登集團是大數據及通信領域的能源存儲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設計、研發及製造儲能電池與系統,客戶涵蓋全球前十大通信運營商及設備商中的五家,以及中國五大通信運營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4年雙登在全球通信及數據中心儲能電池供應商中出貨量排名第一,市佔率達11.1%,並在全球新增裝機容量中排名第十二。 財務方面,公司去年收入約45億元(6,300萬美元),按年增長5.6%,惟淨利潤跌8.3%至3.5億元。雙登已引入三水創投作基石投資者,投資額2.2億元。公司計劃將集資淨額40%用於東南亞新建鋰電池產能,35%投入研發中心建設,其餘則用於海外銷售拓展及營運資金。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