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更換了審計機構,以遵守美國法律,避免在納斯達克被强制退市

重點:

  • 爲遵守美國法律,百濟神州將其紐約股票的審計機構從中國公司更換爲美國公司
  • 這次變更可能會降低該公司在納斯達克被强迫退市的風險

陽歌

抗癌藥製造商百濟神州(BGNE.US; 6160.HK; 668235.SH)雖然已在香港和上海上市,但它明確表示想保留在美國的上市地位,後者正因爲中美緊張關係而受到威脅。

這是該公司剛剛宣布更換審計機構一事所傳遞的關鍵訊息。中國財經媒體財新報道稱,百濟神州將原來的會計機構、位於中國的安永華明,更換爲美國的安永。

報道指出,該變化僅適用於百濟神州在美國上市的股票。百濟神州去年年底取得了重大里程碑,在上海納斯達克式的科創板上市,成爲第一家同時在紐約、香港和中國內地A股市場同時上市的公司。據推測,安永華明——安永在中國的子公司,仍然將是百濟神州在香港和科創板股票的審計機構。

百濟神州採取這一舉措之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上個月將其列爲五家有可能從紐約被迫退市的中國公司之一。退市威脅源於一項中國法律,該法律禁止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本土審計機構與SEC等海外監管機構分享審計文件。

美國和中國目前正在協商一份信息共享協議,給予SEC它想要的權限。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從2023年12月開始,在紐約上市的近300家中國公司中的大多數可能被强制退市。

中國上個月底發布了證券法規修訂徵求意見稿,將允許目前被禁止的信息共享。關於此事進展的最新積極信號是,周末公開的一份講話稿顯示,中國證監會的一名高級官員呼籲要加快推動企業境外發行上市監管新規落地。

雖然有這些積極的信號,百濟神州似乎還是想要利用最新的審計措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SEC名單上的另一家製藥商再鼎醫藥公司(ZLAB.US; 9688.HK)據說也在準備采取類似的行動。不過,財新報道稱,百濟神州提醒說,此舉“可能不充分”,無法滿足美國監管機構的要求。它指出,該做法可能只適合擁有較大全球業務布局的中國公司,因爲它們的很多業務在中國境外。

百濟神州當然有這樣的全球抱負。該公司2月底公布的去年四季度財報顯示,它的主要藥物之一Brukinsa(澤布替尼)四季度三分之二的銷售來自美國,其餘三分之一在中國。這款用於治療最常見的淋巴漿細胞性淋巴瘤的藥物,該季度總銷售額爲8,760萬美元(5.5億元),佔百濟神州該季度1.97億美元銷售額的將近一半。

全球團隊

從百濟神州的領導團隊可以看出,該公司相當的全球化,不僅僅有中國人,中外面孔幾乎各佔一半。雖然澤布替尼目前的銷售集中在中美兩國市場,但該公司指出,這款藥物已獲准在全球45個市場銷售。

對於百濟神州這樣具有全球意識的公司來說,維持在美國上市相對來說是可以理解的,或許這可以解釋它爲何要采取非同尋常的步驟,將原美股審計機構進行更換。該公司的名字可能已經爲許多全球投資者所熟知,在美國上市使其得以進入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以便未來進行融資。

百濟神州的股票最近遭受重創,從去年9月下旬約400美元的峰值下跌了約一半。儘管由於中國監管機構的一系列整治行動,許多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股價已經在下跌,但該股在9月份之前仍相對堅挺。 

但到了去年年底,隨著關於美國退市的擔憂加劇,該股也陷入了大跌。與此同時,該公司於去年12月進行了科創板的IPO,手裏的現金再增35億美元。截至去年年底,它的現金儲備達到66億美元,因此,該公司短期內顯然不會面臨現金短缺的問題。

儘管股票跌了不少,但2016年在百濟神州紐約上市時買入其股票的人,都沒少賺。該股最新收盤價爲196.57美元,大約是24美元發行價的8倍——這是一個不錯的回報率。該公司目前的市銷率相對較高,爲17倍,相比之下,信達生物製藥(1801.HK)爲8.2倍,君實生物(1877.HK)爲10.4倍。但從市淨率的角度看,這三家公司大致相當,都在3.4倍至5.3倍之間。

說了這麽多,我們就以百濟神州最新的財報作爲結束,透過它我們看到,一家年輕的製藥初創公司剛剛進入了快速成長期,開始將產品商業化。該公司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約一倍,達到2.14億美元,最近一個季度的營收幾乎全部來自產品銷售。但分析機構預計它今年的增速將大幅放緩,平均預計2023年的增速只有19%。

該公司在市場營銷和產品開發上仍然有巨額投入,導致第四季度淨虧損從上年同期的4.73億美元擴大至5.86億美元。最新的虧損使其當年虧損達到26億美元,不過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分析機構預計,這個數字今年將縮小約三分之一。

總而言之,百濟神州看起來是一個相當安全的長期投資對象,因爲它有著强大的藥物陣容,以及國際化的管理團隊和全球視野。它的股價從目前的水平來看,可能被高估了,尤其是考慮到分析機構預計它今年的收入增速將大爲放緩。不過,至於從美國退市的威脅,似乎已經逐漸消退。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玄武雲料上半年虧損增至2,700萬元

智能客戶關係管理服務(CRM)供應商玄武雲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392.HK)上周五公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將錄得不少於2,700萬元(376萬美元)的淨虧損,遠高於2024年同期約610萬元的虧損,反映公司業績持續承壓。 公司指出,虧損擴大的主因是上半年中國電信行業加強監管,導致其CRM PaaS及部分CRM SaaS服務銷量下滑。不過,玄武雲亦強調正積極調整業務策略,加大高毛利率SaaS服務的投入,使整體毛利率呈上升趨勢。董事會表示已加強現金流與財務控制,預計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現金流將轉為正數。 玄武雲股價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57港元,轉升1.95%。過去一個月,公司股價上升約4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效率提升嚴控成本 小菜園料中期盈利急升

餐飲運營商小菜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999.HK)周五表示,受惠於經營效率提升,預計2025年上半年利潤將錄得強勁增長。 公司預計半年度利潤將介乎3.6億元至3.8億元間,中值較去年同期2.8億元的利潤水平增長32%。 公司聲明:「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因集團多措並舉優化運營效率、嚴格管控成本費用,以及深化精細化管理,推動集團整體經營效益顯著提升。」 小菜園股票周一高開,早盤上漲4.7%至9.79港元,相較去年12月上市價8.50港元上升約1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提升效率持續關店 呷哺呷哺預告虧損大減

火煱餐廳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520.HK)周日發盈利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約為1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跌18.9%,但虧損大幅收窄至8,000萬元至1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2.74億元。 公司指出,期間持續成本優化,以數字化供應鏈降本增效、不斷升級新型物流樞紐及標準化流程,以及優化餐廳佈局結構。期內關閉低效餐廳,並聚焦高潛力區域,預計在資產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64.1%。 呷哺呷哺周一平開報0.78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下跌2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ina’s fading box office delivers rare profit-booster for Imax China

《哪吒2》力挽狂瀾 IMAX中國盈利爆升

經歷去年業績倒退後,IMAX中國今年中期迎來一份亮麗的業績,一洗頽風 重點: 公司中期盈利勁升近9成 內容解決方案收入急升超過1.2倍   劉智恒 一部《哪吒2之魔童鬧海》,頂起今年半個中國電影市場,更撐起IMAX中國控股(1970.HK)的盈利增長。公司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收入5,780.2萬美元,同比上升32%,盈利出現爆發性增長至2,389.3萬美元,同比激增89%。 IMAX中國2015年上市時,市場寄望甚欣,當時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年年上升,投資者認為,內地觀眾要求日高,對IMAX模式的電影需求將持續向上。在市場熱捧下,股價由上市的31港元,短期爆升至60港元水平。 想像是豐滿,現實卻是骨感,當電影市場票房增長未如預期,甚至回軟後,IMAX中國股價從天堂掉到地獄,一度跌至去年4月的5.7港元,市值蒸發逾九成。 去年公司的盈利下跌近兩成,正當市場認為IMAX中國未來業績難有大作為時,今年中期來過大翻身,當中以內容解決方案收入增長至為耀眼。所謂內容解決方案,是將影片轉成IMAX格式,放在IMAX影院網絡播放,影院根據票房比例與IMAX中國分成。 上半年來自此業務的收入爆升123%至2,080萬美元,能有此驕人成績,全賴《哪吒2》打救,該片票房不光勁收154.46億元,打破內地電影史上票房紀錄,亦是IMAX類影片的票房之王,IMAX中國自然大大受惠。 公司另一項主業,是為客戶提供技術產品及服務,雖受惠於票房上揚,分成增加,以及維護收入上升,但整體收入同比升僅升6.3%至3,623萬美元。 可以說,上半年若沒有哪吒,IMAX或許啥也沒有,盈利能否有增長也成疑問。所以使IMAX中國公布中期業績後股價一度上升3%,但對IMAX中國的前景也別太樂觀。 票房未復當年勇 近年內地電影票房增速似已見頂,甚至有回落跡像,《哪吒2》票房雖是一騎絕塵,但這套屬十年難得一遇的電影,並不能以此為常態。 事實上,中國電影票房自2019年高峰的641億元後,至今未能重返600億元水平。最高一年是疫後的2023年,電影市場出現報復性反彈,票房達549億元,較2022年升17%。然而一年後的2024年,票房收入回落至425億元,按年下跌22.6%。 今年上半年,據中國國家電影局統計,票房為292億元,同比增近23%,但別忘記光一套《哪吒2》就貢獻了154億票房。若沒有《哪吒2》,即使有另一大片替代,按過往經驗,頂多也不過50億元,以此推算,今年上半年票房只有約190億元,低於去年上半年的238.95億元。 在整個電影市場增長乏力下,IMAX模式電影勢難獨善其身,IMAX中國的業務必然受到影響。 消費下沉不利高昂票價 IMAX模式的電影,因技術需求較高兼要相關設備配合,票價必然較2D電影高。一般而言,IMAX電影每張票價高2D電影由20至70元不等。在一線城市,IMAX電影每張戲票平均60元,高出普通電影約8至10元,更遠高於促銷電影票價達四成。在三、四線城市,IMAX電影可以高出百元或以上。 票價差異性之大,對於觀眾來說,就要有所取捨及考量,畢竟現時社會經濟環境疲弱,消費下沉,對於看電影就沒那麼講究。在經濟前景仍然不明朗下,IMAX中國未來業績自不然蒙上一層陰霾。 需求全看片種 IMAX中國的前景很視符電影的片種。要知道IMAX電影的賣點是其高解像度與立體水平;一般來說,科幻奇異或動作火爆場面,又或是動畫片,以IMAX模式播放,是較能滿足觀眾對觀感要求。相反,文藝、愛情或喜劇等,觀眾並不需要觀能刺激,IMAX電影就沒用武之地。 因此若那一年,市場流行科幻、動作或動畫片,那IMAX電影就大派用場,IMAX中國的收入很容易就水漲船高。但電影的潮流是變幻莫測,IMAX中國的前景就較難掌握在自己手裡。以今年為例,IMAX中國在大中華區上映的IMAX電影,來自荷李活的只有十套,遠低於去年同期的16套,只不過憑一套《哪吒2》力挽狂瀾。 人們十分鍾愛哪吒電影中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對於IMAX的命來說,,絕對不由自己主宰,一切繫於電影市場及片種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