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新生擬大舉擴張門店 提升交付能力與品牌形象
這家循環經濟龍頭企業宣佈,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旗下愛回收門店網絡規模擴大近兩倍至5,000家 重點: 萬物新生通過大幅拓展實體門店網絡強化品牌效應,重點培育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回收與零售業務 與蘋果合作的手機回收項目及海外拓展等新業務仍在策略調整期 陽歌 在線上渠道主導的現代零售生態中,實體門店網絡仍是觸達消費者與建立品牌認知的核心資產。品牌傳播而言,線上社交媒體也是對線下口碑傳播的重要補充——這是中國領先的循環經濟企業萬物新生(RERE.US)在最新財報中傳遞的關鍵信號,這家公司的業務以智能手機回收為核心,並逐漸延伸至黃金飾品、奢侈品等日常消費品回收領域。 財報顯示,在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5.2%至48.5億元(6.69億美元)、全年增幅穩定在25.9%的背景下,萬物新生啓動愛回收門店網絡的戰略性擴張。除提升品牌影響力外,該計劃旨在強化消費端直售業務佔比——該業務毛利率顯著高於面向經銷商的模式。財報同時披露,公司正在優化與蘋果(AAPL.US)自2023年啓動的iPhone回收合作項目,為這項頗具潛力的業務尋求更好的盈利模式。公司同時終止了部分虧損的海外電商試點項目,但暗示將探索跨境業務新路徑。經過多年商業模式迭代,萬物新生已在運營利潤率和淨利率層面實現健康盈利。現階段而言,公司的大部分戰略舉措屬於業務優化而非方向性調整,現階段戰略重心轉向優勢業務的擴張與低效業務的收縮。這些舉措的效果也體現在了利潤數據中:公司第四季度錄得7,740萬元淨利潤,創單季新高且較前紀錄提升逾三倍;季度經營利潤5,310萬元,連續第二個季度盈利,較上年同期淨虧損1,670萬元實現反轉。「我們相信,在二手回收領域,愛回收這樣的優質品牌仍然稀缺。」創始人兼董事長陳雪峰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受積極財報及公司給出的當季26%營收增速指引提振,疊加5,000萬美元股票回購計劃持續推進,公司股價在財報發佈次日上漲9.4%,年內累計漲幅近三倍,並達到三年新高。當前機構投資者包括瑞銀、摩根士丹利、普徠仕及景順,持股比例均超過1%。 門店擴張計劃 截至去年末,愛回收已在全國283個城市佈局1,861家門店,季度環比增長約14%。陳雪峰披露,未來三年計劃將門店總量提升近兩倍至5,000家,其中今年將新增800家。儘管長期利好明確,但短期擴張或將帶來利潤壓力——人員擴充及新店運營導致四季度履約成本同比增長31.8%。為提升品牌認知度,公司於2024年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交平台投入1億元開展新媒體營銷。而實體擴張戰略不僅提升品牌能見度,更推動產品收入中的零售收入佔比從2023年一季度的17%提升至去年四季度的29%。陳雪峰表示中長期目標是將消費端直售佔比提升至50%。 針對與蘋果的合作項目,公司透露該業務已進入「模式轉換期」,正通過定價與運營策略調整來提升盈利能力。儘管去年達成10億元營收目標,CFO陳晨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預估該業務的規模下降但運營利潤率為正。”海外佈局方面,萬物新生在四季度終止了若干虧損項目,或許是海外的電商項目,但沒有披露具體細節。此前公司在中國香港、日本、瑞典設有合作項目。公司暗示可能推動在中國回收的手機向海外進行銷售。「二手手機的出口和跨區域流轉有著重大機會,我們將繼續進行創新探索。」陳雪峰表示。最後公司指出今年1月中國將智能手機納入全國以舊換新補貼範圍。該政策雖不直接影響公司的銷售,但有望提升舊機回收供給,為公司創造更大業務增量。經歷大幅上漲後,萬物新生的當前市銷率仍維持在0.38相對的低位。較二手服裝平台Rent the Runway (RENT.US) 0.05的市銷率具有優勢,但低於TheRealReal (REAL.US) 0.98的水平。其競爭對手閃回科技去年9月遞交港交所IPO申請,或將為其提供更直接的本土市場參照。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以舊換新風潮助力萬物新生首次實現運營盈利
這家回收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增長24.4%,首次同時實現淨盈利和運營盈利 重點: 萬物新生第三季度收入增長24.4%,由於與京東合作的“雙十一”促銷效果顯著,公司預計在第四季度繼續實現類似增長 以舊換新成為中國促進回收利用和刺激消費的抓手,萬物新生也借此獲得更強的發展動力 陽歌 傳統而言,二手商品交易通常是節儉或者經濟不寬裕的象徵。但隨著中國消費者變得日益謹慎,這種消費方式卻逐漸成為一種新潮流,尤其是可以用二手貨抵扣新產品價格的時候。 這種消費方式成為回收專家萬物新生(RERE.US)越來越重要的增長引擎。該公司週三發布的最新季度業績顯示其收入保持強勁的兩位數增長,在其他消費領域增長放緩的大環境下顯得尤為不易。 全世界消費者都越來越偏愛網購,但是對萬物新生而言,傳統實體店也同樣重要,因為消費者在選購二手商品時,往往希望可以先親手檢查一下。公司因而選擇“逆流”而上,宣佈計劃加速實體店的開設。 萬物新生通過這樣的舉措來優化商業模式,隨著其規模和專業化水平的提升,公司也從電子產品回收業務向奢侈品、黃金和名酒等其他領域擴張,同時也繼續夯實高利潤業務。在此過程中,公司達成了一個重要里程碑——首次實現季度運營盈利,標誌著又一個主要利潤指標轉正。 隨著知名度不斷提升,萬物新生也吸引到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其現有股東包括Tiger Global、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等機構,這些機構均持有公司1%或以上的股份。最新業績發佈當天,公司引來更多追捧,股價上漲近14%。今年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上漲46%,遠超MSCI中國ETF的18%漲幅。 為了刺激消費,目前中國推出了主要適用於大型家電等高價商品的購物補貼,借類似政策的東風,日益普及的以舊換新風潮也成了萬物新生最關注的新主題。 萬物新生的核心業務之一是智能手機的以舊換新,這個領域目前還沒有得到政府補貼。但很多人猜測,隨著更多經濟刺激計劃的出台,智能手機以舊換新也會得到補貼。以舊換新的日益流行有助於萬物新生獲得更充足的貨源,這是其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 萬物新生董事長陳雪峰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的第一個具體判斷是,以舊換新的增速超過大盤,是更受國內用戶歡迎的回收方式,正在驅動二手行業的發展。」他續稱:「我們認為,以舊換新的消費方式仍處於早期階段,萬物新生與平台和品牌都仍需要進行持續的用戶教育,讓更廣泛的消費者體驗到具有性價比的消費方式。」 京東合作 「以舊換新」的日益流行在萬物新生與電商巨頭京東(JD.US; 9618.HK)的合作中體現得最為顯著,後者也是該公司的主要股東之一。今年5月,萬物新生和京東宣布了一項新的多年合作夥伴關係,旨在進一步整合資源,幫助京東加大鼓勵回收利用的力度,從而更好地響應政策。 萬物新生表示,開展新合作後,通過京東的常規回收和以舊換新服務收集的商品價值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了40%以上。其中,通過以舊換新服務收集的商品價值翻了一番。 這種勢頭延續到了當前季度,今年10月14日到11月11日的“雙十一”期間,萬物新生通過京東回收的產品總價值同比增長了77%。其中,通過與京東合作的以舊換新回收的產品價值飆升了246%,這些增長將體現在第四季度的業績中。 除了京東之外,萬物新生的另一個主要合作夥伴是與蘋果,iPhone回收是其最大的產品線。萬物新生表示,與蘋果的合作夥伴關係在最新季度實現了“健康增長”且毛利率也有所改善。公司沒有給出具體數據,但外界估計該業務2024年全年將帶來1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萬物新生還宣佈與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建立了新的合作關係,鼓勵消費者以空化妝品容器換取歐萊雅品牌的實體禮品。 公司還披露將加速擴展其愛回收門店的網絡,這些門店能夠幫助公司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助力其將業務擴展到電子產品之外的其他類別。截至9月底,該公司共有1,637家此類門店。 「我們會不斷提升愛回收門店的服務能力和用戶體驗,鎖定愛回收作為第一回收品牌的用戶心智。」陳雪峰表示:「接下來的2-3年我們預計會加速開店的節奏。」 萬物新生去年啓動了「多品類」回收業務,此項業務的交易金額在第三季達到9.5億元,與二季的9億元相比有所提升,而同比增幅達270%。公司透露,黃金成為最大的“多品類”商品,佔77%的業務比重,其次是奢侈品,佔18%。但公司同時表示,這兩個類別在收入方面的貢獻大致相若。 以上這些措施幫助萬物新生在第三季錄得40.5億元收入,相比上年同期的32.6億元取得良好增長。公司預測第四季將有類似的收入增長,預計該數字將為47.4億元至48.4億元,按中間值計算,增幅約為23%。 在最新的收入數據中,萬物新生指出,通過其愛回收網站和愛回收門店直接由消費者產生的銷售額在本季度同比增長了三倍,印證了其正在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物有所值的二手商品。 凡此種種努力幫助公司將最新季度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19.8%提升至20.0%。也幫助公司首次實現運營盈利,運營利潤為2490萬元。公司的淨利潤也為正值,達到1790萬元,這是萬物新生第二次錄得這一指標的正值。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雷軍青睞的手機收買佬 閃回科技乏投資亮點
內地手機回收的龍頭閃回科技,在今年二月未能在港成功上市後,近日捲土重來 重點: 公司過去三年持續錄得虧損 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只有4.5% 劉智恒 有沒有想過,去年全球二手手機的交付是多少?答案是接近3.1億台,市場之龐大教人吃驚,而中國內地的市場佔比接近四成,當中專營二手手機回收服務的閃回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已是中國第三大手機回收服務商,剛在港遞交上市申請。 公司的業務模式是通過旗下的「閃回收」品牌,透過合作商店的線上及線下渠道進行以舊換新;在獲得舊機後,經過檢測、分級和定價,再通過自家線上平台「閃回有品」,以及在第三方電商平台營運的自有網店上出售。 發展迅猛 閃回是一家相當年青的公司,2016年在深圳成立,短短8年已向港交所敲門,這不得不歸功於創始人劉劍逸,他在通信行業經驗豐富,工作18年,積累極廣人脈,公司成立一年已與國內主要運營商達成合作。更了不起是他打動了小米董事長雷軍的心。 雷軍透過金米投資、杭州順贏及順為科技參與閃回的A輪融資,並佔股約20%,後經過幾輪融資,雷軍及相關人士的持股降至約11%。 在基金加持下也不負所望,公司業務遍布內地31個省份,涵蓋逾49,000家線下門店。公司收入持續上升,2021年至2023年分別為7.5億元、9.19億元及11.58億元,截至今年6月的中期收入也達5.77億元。 閃回申請上市信心十足,最大優勢無疑是國家對相關業務的認同。早於2021年,中國生態環境部已發布對智能手機等九類電子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國務院於今年3月更發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要消費品以舊換新,以及循環利用。中國城市正陸續配合,今年7月深圳就推出方案,鼓勵智能手機以舊換新的計劃。 連年虧損 國家取向雖對閃回有利,實際運營情況則是兩碼子事,其中一大問題是生意愈做愈大,卻仍持續錄得虧損。過去三年分別蝕4,870萬元、9,910萬元及9,830萬元,截至今年6月的中期仍虧損近4,010萬元。 公司的毛利率始終未能達到雙位數,反之更有日走下坡的趨勢,過去三年分別是8.2%、6.1%、6.8%,今年上半年更下跌至只有4.5%。 閃回解釋,由於市場競爭激烈,為保持回收量及市場份額,二手手機回收價較過往年度上漲,加上要增加合作門店前台銷售人員的佣金。 換言之公司面對競爭下,為應對挑戰而令成本開支上升。若按目前中國市場內捲嚴峻,相關問題不會一時三刻緩和,相反極有機會演變得更加慘烈。相信閃回的成本難以在年內下降,要扭虧為盈似不容易。 債務迭增 債務問題亦一直對閃回纒擾不休,2021至2023年流動負債淨額分別為2.37億元、3.36億元及6.31億元,期內負債愈積愈高,單就今年上半年就達6.72億元。債務高企下,對於公司營運構成一定壓力。為要應付沉重債務,隨時會拖慢未來的發展步伐。 業務運營亦未能帶來足夠現金流,過去三年在經營活動均未能產生正現金流,相反現金更不斷流出,2021及2023年,經營現金分別流出640萬元、4,374萬元及4,777萬元,今年上半年略為轉好,但亦只是錄得經營淨現金流入1,310萬元。 事實上,在回收企業中,投資者或許更關注於2021年在美國上市的萬物新生(RERE.US),公司今年第二季度收入達37.8億元,同比增長27%,雖也錄得虧損,但在non-GAAP(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已獲利8,050萬元。 萬物回收更與蘋果公司合作,在蘋果官網及47家蘋果零售店以舊換新,去年第四季度已有3億元收入,公司估計今年全年可達10億元。另外,京東持有萬物新生逾三成股份,背靠電商巨頭,為萬物新生回收業務提供有利平台。 雖然近日港股表現神勇,但很可能屬低位反彈,市場要接受一家遲遲未有盈利的企業並不容易,雖然二手回收有國策扶持,但相比起閃回,萬物新生似更具競爭優勢。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萬物新生逆勢增長 深度合作京東蘋果
隨著加強與京東的回收合作,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長27% 重點: 消費者日趨追求性價比,推動萬物新生二季度收入強勁增長,並預計三季度態勢將保持 這家回收公司向高利潤業務傾斜,與蘋果和京東建立更緊密的合作 陽歌 最新財報顯示回收專家萬物新生集團(RERE.US)在多個領域持續取得進展——通過加強高利潤業務,並微調與蘋果(AAPL.US)的合作來提高利潤率。 從宏觀的層面來看,隨著促進消費和推動循環經濟成為保經濟增長的主旋律,財報的亮點包括公司通過一項全新的多年協議,與合作已久的京東(JD.US;9618.HK)進一步深化關係;蘋果也迅速成為集團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之一。 隨著經濟增長減速,國內企業紛紛報告收入減弱,萬物新生卻通過與政府保持一致的步調,挖掘重視性價比的消費者潛力,逆勢保持兩位數增長。公司預測,隨著更多城市推出支持以舊換新的政策來促進消費,這樣的增長將持續到三季度。 萬物新生創始人兼董事長陳雪峰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我們看到,消費者行為發生了重大轉變,在想要更新換代電子產品的消費中,以舊換新成為越來越主流的購買方式。下半年,我們期待促進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國家政策有利於行業發展的確定性。” 萬物新生報告二季度收入增長27.4%至37.8億元,略高於之前給出的指引高端。公司預測三季度收入會繼續以22%至25%的類似速度增長,在突破30億元僅一年後跨過40億元大關。 公司絕大部分收入(約90%)來自產品銷售,季度內同比增長29%,其餘收入來自服務。 過去兩年公司一直在完善業務,把重點向產品翻新和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這兩個最賺錢的業務傾斜。這兩項業務的利潤率,都高於透過中間商促成的智能手機、電子產品和其他產品的交易。公司宣佈二季度直接銷售的收入同比增長125%,達到9.6億元,約佔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兩年前推出的非電子產品回收業務也取得了強勁增長,這塊業務包括奢侈箱包、黃金和名酒等品類。這部分業務的交易規模在二季度達到了9億元,高於上一季度的6億元,同比增長近400%。 公司non-GAAP經營利潤率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至2.5%,使得經調整淨利潤,從上年同期的3,640萬元增長至創紀錄的8,050萬元。公司仍處於淨虧損狀態,不過虧損規模從上一年的6,480萬元收窄至1,070萬元。 深入綁定京東 儘管財報總體樂觀,但它的股價在公佈業績當天下跌了11.3%,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跌幅有所收窄。整體來看,股價保持了強勢,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累計上漲約35%,漲幅遠超iShares MSCI中國ETF 的4%。 該股目前的估值水平與全球同行相當,不過這些股票大部分略顯被低估。目前,它的市銷率(P/S)為0.31倍,落後於The RealReal(REAL.US)的0.49倍,但領先於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14倍。所有這些數字都遠低於二手車交易商Carvana(CVNA.US)的2.79倍市銷率,顯示大家有朝一日可能達到的估值水平。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與京東的新合作,以及前面提到的其他一些進展。京東是萬物新生的長期合作夥伴,也是主要股東,持有萬物新生34%的股份。萬物新生表示,雙方於5月簽署了一項新協議,期限至2027年底,雙方將“通過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繼續開展二手業務合作”。 這份協議意義重大,因為京東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子產品銷售商之一,還在國家倡導循環經濟的大潮中加大了推廣二手電子產品的力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5月份,萬物新生通過京東平台回收的二手商品交易額同比翻倍,在618購物節期間也實現了類似的增長。 與此同時,萬物新生與蘋果也持續磨合iPhone回收業務,該合作夥伴關係可以追溯到去年。萬物新生曾表示,此番合作有望為其年收入增加15億元,但由於利潤率較低,合作起步並不順利。然而,在過去一年中,萬物新生一直在對該計劃進行調整,並表示在二季度實現了業務毛利率為正的重要里程碑。 宏觀而言,萬物新生表示,國家3月發佈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行動方案以來,愈來愈多的中國城市正推出鼓勵二手電子產品以舊換新的計劃。深圳在7月推出了一項鼓勵智能手機以舊換新的計劃,陳雪峰表示:“下半年,我們期待有更多城市跟進推動此類補貼的發放,進一步促進閒置二手電子產品有效地流入循環體系。” 隨著萬物新生繼續將重點放在利潤最高的業務線上,並繼續努力通過提高檢驗流程的自動化,和城市層面的回收來提高效率,它在二季度的運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6,100萬元大幅收窄至560萬元。雖然公司在非GAAP基礎上盈利,但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它可能很快也會在GAAP基礎上盈利,這將是其盈利能力的又一個標誌性里程碑。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萬物新生發布最新ESG報告 優化碳排放和性別多樣性
這家回收公司發布第四份年度ESG報告,顯示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持續降低,同時在其他企業責任方面也取得了進展 重點: 萬物新生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繼續下降,並進一步減少運營產生的其他形式的污染 公司最新的ESG報告顯示其正在積極加強披露,以應對潛在的強制性要求 梁武仁 萬物新生集團(RERE.US)的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工作繼續領跑,緊跟著國際潮流,不過並非沒有爭議。鑒於本身是一家回收公司,它有充分的理由展示自己在“E”這方面的資質,但最新ESG報告顯示出它也在關注“S”,更不用說“G”了,在“G”方面的不足往往常常是中國公司的短板之一。 與此同時,萬物新生的業務繼續以可觀的速度增長,為其自2022年以來兩次取得非GAAP淨利潤奠定了基礎,展示了一家公司如何在賺錢的同時,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公民。 萬物新生上周發布的最新ESG報告重點之一,是其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繼續下降。這與中國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相脗合。與政府目標步調一致,不僅從ESG的角度來看屬於明智之舉,對於在中國成功開展業務也至關重要,因為良好的政府關係頗為重要。 萬物新生的業務圍繞智能手機和越來越多其他商品的回收展開,不僅包括電子產品,還包括奢侈品箱包、手錶和黃金等其他領域。 在報告中,公司詳細介紹了根據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簡稱TCFD)的建議,制定新的氣候風險管理流程的情況。TCFD是一個全球機構,向投資者通報上市公司為緩解氣候變化所採取的措施。公司還參照另一個由100多家央行,以及金融監管機構組成的全球機構綠色金融體系網絡(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創建的全球變暖情境,對相關影響進行了分析。這些舉措標誌著公司首次系統地識別氣候風險和機遇,也凸顯了其對全球環境問題的責任感。 在解決ESG問題方面取得進展的同時,萬物新生去年的淨收入,也比2022年增長超過30%,達到約130億元,非GAAP經營利潤從2022年的700萬元躍升至2023年的2.52億元。 萬物新生發布最新年度ESG報告之際,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種種挑戰下,正試圖引入具體的氣候風險披露要求。3月初,SEC確定了要求像萬物新生這樣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披露氣候相關信息的規定,這被廣泛認為是經過兩年公開辯論後,邁出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但過了不到一個月,新規因面臨大量審查請願而推遲了實施,儘管和原始提案相比最終版本已經被削弱。 在沒有統一標準的情況下,美國上市公司目前被要求,提供對自己具有重要意義的ESG相關要素,但它們無需發布像萬物新生這樣的獨立報告。用某種形式披露ESG事項已成為很多大公司的標準做法。不過,相當數量的小公司尚未跟上腳步。WSJ Pro的一項年度調查顯示,約37%的公司尚未公布可持續發展和ESG信息,20%的公司目前無意這麼做。 不斷加碼披露 無論外部要求如何,萬物新生仍繼續加碼其ESG報告的努力,或許是預期在不久的將來,終會有統一的標準出台。 「萬物新生將ESG風險,作為企業風險評價體系的重要內容。」該公司在報告中寫道。「根據業務指引對ESG要素進行動態管理,把控潛在ESG風險、 提高ESG表現。」 雖然萬物新生的報告,詳細介紹了在所有三個ESG領域的付出,但考慮到它的商業模式歸根結底是通過回收減少廢棄物,使地球變得更環保。因此,做好“E”對該公司來說相對更為關鍵。 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即每百萬元收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3年同比下降約6.7%,儘管較上一年19%的降幅有所放緩。 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完全來自購買的電力,根據溫室氣體覈算體系(GHG),這被歸類為範圍二。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它繼續披露其所有上下游活動間接發生的範圍三排放,例如用於配送和員工通勤等目的的交通工具使用。…
政策利好加京東助力 萬物新生收入持續增長
公司一季度收入增長27%,隨著國家循環利用體系的升級,預計公司未來會取得持續增長 重點: 萬物新生一季度錄得強勁的收入增長,並預測隨著循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二季度會取得相若的增幅 公司的股價較2月初的低點上漲了一倍多,與在美上市中國公司近期普遍上漲的步伐一致 陽歌 沒有什麼比政策支持更能帶動公司的業務了,尤其是這家公司的主要股東,恰好是中國頂尖的電子商務公司,他們亦正全力擁抱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 作為中國領先的回收企業,萬物新生(RERE.US)現在正好站在這樣的風口上。儘管很多中國企業在經濟不確定性的環境下表現不盡如人意,萬物新生周一的財報還是顯示一季度的收入繼續強勁增長。公司還稱,通過完善自動化檢測中心以提高效率,利潤率得以提高。上季度公司在2021年IPO以來首次錄得淨利。而本季度再次錄得虧損,不過仍保持了non-GAAP盈利。 中國經濟在多年高速增長後逐漸放緩,隨之而來的不確定氣氛實際上對萬物新生有利。公司表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用舊電子產品及黃金和奢侈品等換取現金,使公司有充足的商品庫存來維持業務運轉。與此同時,注重價值的消費者也越來越願意購買二手產品,尤其是來自萬物新生等主要供應商的產品。 “在國家和各城市激勵政策的推動下,以舊換新正在成為促進內需的重要抓手,”萬物新生創始人兼董事長陳雪峰在公司最新業績公告中表示。“我們看到用戶對於參與以舊換新的熱情提升,並對愛回收的回收交付能力給予更強的認可。” 從政策的角度看,今年開局良好,習近平主席在2月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呼籲,加強消費品和設備的回收利用。這些指示很快就變成了行動,國務院發布推動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方案。隨著政策自上而下的推進,地方政府也作出迅速跟進,制定了各地的行動方案。 採取行動的不止地方政府,中國的主要企業也紛紛響應行動號召。其中之一是電商巨頭京東(JD.US;9618.HK),它是萬物新生的大股東,擁有其34%的股份和兩個董事會席位,電子產品是京東的一大產品領域, 陳雪峰表示,京東已開始“對二手交易業務給予更多關注”,並宣佈推動消費類電子產品以舊換新的方案,其中包括在未來3年投入30億元的補貼計劃 。他指出,作為京東“獨家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供應鏈合作夥伴”,萬物新生將受益於京東對回收業務的重視及力度的加強。今年一季度,公司來自京東的以舊換新的回收額同比增長43%。 股價反彈 對於萬物新生的最新業績,至少在財報公佈當天,投資者似乎並不特別滿意,萬物新生的股價在週一的交易中下跌了4.2%。但更重要的是,該股已經從2月初的低點上漲了一倍多,從2月5日的收盤價1.03美元上升到本週一的收盤價2.71美元。大背景是中概股近期也在持續反彈,中國ETF-iShares MSCI從1月底的低點上漲了逾30%,當然不同公司的漲幅不一。 即使在反彈之後,萬物新生的市銷率(P/S)仍然只有0.34倍,根據分析機構對今年的預測,它的市盈率(P/E)為8倍。萬物新生的市銷率略低於二手服裝銷售商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41倍,也不及The Realreal(REAL.US)的 0.81倍。 萬物新生最近股價大幅上漲,說明一些重要機構開始發現這支股票。它目前的重要股東包括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等大型投行,兩家投行各自持有其1.3%的股份。根據雅虎財經的數據,貝萊德也持有0.4%的股份。 萬物新生繼續利用與京東和蘋果 (AAPL.US)的重要合作夥伴關係,一季度收入增長27%,從去年同期的28.7億元增至36.5億元。iPhone官方回收是萬物新生業務的主要組成部分。公司表示,二季度將保持同樣的增速,總營收將達到36.7億元至37.7億元,以中值計算的同比增長速度約為26%。 在多項業務改進中,翻新業務取得強勁增長,與簡單地購買和轉售回收產品相比,該業務帶來的利潤更高。它表示,一季度來自翻新設備的收入達到2.82億元,約佔產品總收入的8.5%。與去年第三季度相比,數字穩步改善,當時這個數字總計約為2億元,佔產品收入的6.8%。 過去兩年,公司還一直努力將自己打造成多品類的回收專家,不僅涉足電子產品,還包括奢侈箱包、黃金甚至名酒等等。公司表示,一季度這部分業務的交易額同比翻了兩番,達到6億元。陳雪峰還指出,奢侈品回收的成交用戶中,18%的用戶在30天內會完成其他品類的回收。 萬物新生還通過一系列其他措施提高效率,包括減少中間商;在城市層面而不是全國範圍內開展更多的回收工作;推進檢測過程自動化,以降低勞動力成本和減少人為錯誤。 這些努力幫助公司將一季度的non-GAAP經營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1.5%提高到2.2%。在調整後的non-GAAP基礎上(不包括與員工股票薪酬、攤銷成本),公司仍保持盈利。最新一個季度的non-GAAP淨利潤為2,070萬元,低於去年同期的5,010萬元。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首席財務官陳晨解釋說,因為認購了一家有戰略協同的生態鏈企業的IPO股票,其股價下跌對萬物新生造成了一次性負面影響。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智能手機循環產業的“完美風暴”
新手機銷售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加上政策因素、環保理念以及行業標準化等,為二手手機銷售注入動力 陳雪峰 (本文由Bamboo Works詠竹坊翻譯) 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循環經濟”正在為可持續發展帶來越來越強的動力,這些動力匯聚到一起,把智能手機循環產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雖然這些變化主要由政府主導,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行業組織也開始匯入這股潮流,力求成為更負責任的企業公民。 不久前,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強調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呼籲加強設備回收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我們認為,這是在倡導擴大耐用品的消費和循環利用,包括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和乘用車。 同時,配套的基礎設施已經日趨成熟。這些設施的標準化程度以及質量保障,是整個行業能夠發展的重要基礎。此外,最近的經濟環境,也使得更多消費者參與到循環經濟中,尤其是在中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期望花小錢辦大事。 儘管全球智能手機新機市場兩年多來有所收縮,但二手市場的情況卻截然不同。IDC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智能手機新機銷量下降3.2%,至11.7億部,而同期二手智能手機銷量卻增長近10%,達到3.1億部。預計未來五年,二手智能手機交易將繼續以年均8.8%的速度增長。 作為一家領先的二手產品回收與交易企業,萬物新生(RERE.US)一直站在這種變革的前端。我們去年回收並促成了約3,230萬件二手商品的再循環。不久前與蘋果(AAPL.US)達成的合作,也增強了我們對循環經濟的信心。2023年下半年蘋果手機以舊換新的業務,為我們增加了3.3億元的銷售額,而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相信,這項合作會成為我們生態系統重要的供給來源,我們也可隨著蘋果在中國的發展而共同成長。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視推進中國智能手機循環產業的發展。在國家層面,中國生態環境部於2021年,發佈對智能手機等九類電子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最新的“十四五”規劃中引用的研究也強調,2021年至2025年可能會有60億部智能手機被廢棄,其中很多都含有金、銀、銅、鉑、鈀和稀土等應被回收的金屬材料。今年3月,國務院發佈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在全國推進消費品循環利用的決心。 碳減排融資 世界經濟論壇2022年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央行在2021年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對重點領域企業提供碳減排貸款,以此鼓勵循環經濟的發展。報告還指出,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承諾提供45.5億元,資助徐州市建設中國首個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和“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在地方層面,深圳也在2022年推出了一個試點項目,為舊手機的維修和翻新提供指導方針,這給其他城市提供了一個優質的模板,可以推動智能手機回收的進一步標準化。 行業組織也在通過自己的回收計劃參與進來,比如全球電池聯盟,這是一個由150多家企業、政府和行業參與者組成的合作組織。官網顯示,它的“電池護照”鼓勵“在電池的整個生命週期內負責任地採購、管理、回收和使用"。 以上種種努力,共同扶持了越來越多智能手機循環利用平台,其中不僅有像閒魚這樣的傳統二手商品交易市場,還有萬物新生(愛回收)和閃回收等越來越多的專業循環經濟企業。這些專業企業對於整個產業來說非常重要,它們可以讓消費者放心購買高質量的商品,也能在消費者需要的時候,提供相應的售後服務或者支持。 循環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中國的經濟形勢也出現了新變量,越來越多的零售商發現消費者開始變得更精明、更注重性價比;而高端手機的需求依然強勁,因而以舊換新就成了更受歡迎的選項。 所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對各方來說都是好消息。各國政府和國際上的企業與機構正在通過進一步促進循環經濟來保護環境,成為更負責任的參與方。新一代二手交易服務用標準化來保證質量,這趨勢也帶來了新的經濟活力。最後,消費者購買二手手機的意願越來越強,因為這樣的消費方式不僅具有性價比,而且更加環保。 萬物新生已經是中國領先的二手消費電子設備交易和服務提供商。立足於我們1,800多家實體店的強大消費觸點,以及我們朗朗上口的國民回收品牌“愛回收”的用戶認可,,我們也開始涉足其他領域,包括二手奢侈品、黃金甚至名酒等等類別。我們堅信,萬物新生正在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我們鼓勵用戶進行負責任的回收、轉售和重復利用,“讓閒置不用,都物盡其用”;同時,ESG也是我們企業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雪峰(英文名Kerry Chen)是萬物新生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媒體採訪請聯絡pr@ATRenew.com,投資者問詢請聯繫ir@ATRenew.com 本文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詠竹坊立場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