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違約三年後,債權人控制了這個標誌性的服裝品牌,其中國擁有者進軍高端時裝業的努力受挫

重點:

  • 斥資26億美元收購萊卡53%的股權三年半後,債權人上周取得了該公司多數股權,山東如意集團失去了對該時裝品牌的控制權
  • 如意曾短暫涉足全球時裝領域,結果適得其反,未能償還收購SMCP和萊卡等國際品牌的債務

安柯倫

沒有什麼比萊卡更“寬容”的了,這種彈性面料可以舒適地包裹任何東西。但過去幾年,用這種面料生產各種服裝的萊卡公司卻過得並不舒坦。

中國紡織品公司如意集團(002193.SZ)於2019年收購了萊卡公司,但不久之後就拖欠了與這筆收購相關的債務。這引發了一系列瘋狂的事件,直到上周才得以解決,萊卡公司的一份聲明顯示,如意集團失去了該公司的控制權,取而代之的是一批私募買家。

雖然這家公司的主要資產是以光滑的表面和舒適手感著稱的面料,它的這段經歷著實不太平順。

萊卡面料由杜邦公司(DD.NYSE)在20世紀中葉研發的高彈性合成織物聚氨酯烷製成。它最初作為一種舒服合身的內衣和襪子面料而大受歡迎,後來很快被用於製作運動服、壓縮衣,到了21世紀,甚至出現在日常的休閒服裝。

如今,萊卡不僅是一個品牌,還成了任何聚氨酯烷製作的服裝的通用名稱。就像施樂和邦迪等品牌一樣,成為了整個產品類別的代名詞。

山東如意很可能認為,這樣的地位讓收購萊卡成為一宗穩操勝券的交易。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這反映出一種普遍存在的經驗不足,是許多中國收購大型國際品牌之後走向失敗的原因。

離開杜邦家族之後,萊卡經歷了幾任擁有者,最終來到中國:如意集團2019年斥資26億美元(174億元),從美國的科氏工業集團手中收購了53.5%的股權。

如意集團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當時它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山東濟甯毛紡織廠。成立後的大多數時間裡,這家公司都只生產單調但賺錢的紡織品,並因此站到了使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服裝製造商的浪潮最前沿。

過去10年,長期擔任董事長、曾經兼任集團總裁的邱亞夫決定邁出下一步,將公司從一家默默無聞的紡織品製造商轉型為國際奢侈品牌擁有者。這樣的擁有者從產品中獲得的利潤遠遠高於製造商,雖然多數中國公司對於昂貴而漫長的品牌塑造過程毫無經驗。

萊卡是如意根據戰略收購的多個時裝品牌之一,此外還有法國品牌SMCPCerruti 1881,以及英國品牌Gieves & HawkesAquascutum在這場收購潮中,如意舉債10億美元,包括瑞士信貸安排的4億美元貸款,用於2019年2月收購萊卡。但在宣佈交易僅三個月後,如意的這筆貸款就違約了。

2019年5月的違約發生一個月後,Debtwire稱,如意的負債總額接近44億美元。問題很快失控,因為如意的日常營運無法產生足夠的現金來履行還款義務。“一系列舉債收購,加上傳統紡織業務的糟糕表現,使如意的槓桿率高,流動性弱,”2019年6月的這份報告稱。

緩慢破滅

違約讓如意集團的奢侈品夢緩慢破滅,隨著該公司的債權人發起訴訟,希望收回他們的錢,公司旗下的品牌開始無以為繼。不到一年後,新冠病毒的爆發讓訴訟程式變得更為複雜,就萊卡來說,它可能只是減緩了如意的夢想幻滅速度——而非停止。

與此同時,萊卡融資交易的一些債權人,聘請了一家重組公司,與這個美國品牌的潛在買家進行談判,以防出現進一步的違約。儘管存在債務問題,但如意集團拒絕出售。相反,它希望如意科技集團,也就是萊卡的實際擁有者,通過在中國“納斯達克式”的科創板上市來籌集資金。

但還沒有來得及上市,如意集團在去年10月再次發生債務違約,這次是與2016年早些時候收購SMCP有關的2.5億歐元(17.2億元)的債券償還。在違約之後,債券持有人控制了 SMCP,解散了其五名來自如意集團的董事成員,並著手組織有序的擁有權交接。

SMCP違約似乎嚇壞了萊卡的債權人,他們正試圖重組2019年違約後仍未償還的債務。幾個月內,包括香港的中國光大控股Tor Investment Management和韓國私募股權公司 Lindeman Partners 及其 Lindeman Asia 子公司,開始著手控制萊卡。

光大控股是一家金融集團,其資產管理和私募股權部門管理著近260億美元的資產,是萊卡收購案背後最大的債權人。Tor Investment是一家規模較小、知名度較低的私人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專注於亞太市場。韓國的Lindeman Partners同樣規模不大,管理的資金約為10億美元,在世界各地進行所謂的“另類投資”。

儘管背景各異,這三家私募股權公司還是齊心協力試圖收回投資,並於上周最終獲得了對萊卡的控制權,結束了始於2月份的收購進程。新的大股東財團似乎有意讓萊卡首席執行官朱利安·博恩留任,只是想從如意手中奪取公司的控制權。

“在萊卡公司翻開新的篇章時,我很高興能得到新股東和新董事會的全力支持,”博恩在宣佈這一變化的聲明中說。“這種新的擁有權結構提供了經驗豐富的投資專業人士的必要支援,他們與我們有著一致的長期願景。”

與此同時,如意在全球時裝騷的時刻似乎結束了。來自山東濟寧市政府的支持似乎已經不復存在,與當初希望把如意打造成中國第一個全球奢侈品牌擁有者時相比,邱亞夫現在的姿態要低得多。

萊卡的新擁有者和管理層希望專注於業務,而且似乎有足夠的資源做到這一點,而無需背負如意的巨額債務負擔。“公司的財務狀況很好,”萊卡新大股東的發言人在上周公告中表示。“萊卡擁有長期增長的堅實基礎,我們期待與整個團隊合作,為公司未來的增長提供持續的支援。”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騰訊音樂第二季多賺43.2%

線上音樂平台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US; 1698.HK)周二公布,截至6月底止第二季,收入84.42億元(11.74億美元),按年上升17.91%,淨利潤24.09億元,按年增長43.22%。 其中,在線音樂服務收入68.54億元,按年增26.36%,得益於在線音樂訂閱收入的強勁增長,以及廣告服務、藝人周邊和線下演出收入的上升;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收入15.88億元,跌8.53%。毛利率為44.4%,上升2.4個百分點。 另外,第二季在線音樂服務月活躍用戶數為5.5億,按年跌3.2%,付費用戶數為1.2億,按年升6.3%。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0.7元增長至11.7元。 騰訊音樂港股周三高開12.8%,至中午收市報101.7港元,升15.1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毛戈平發盈喜 料中期賺逾6.6億元

美妝品牌毛戈平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1318.HK)周二發盈喜,預料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收入約25.7億元人民幣(下同)至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4%至31.9%,實現淨利潤6.65億元至6.75億元,同比上升35%至37%。 公司沒有具體給出業績增長主因,只表示持續為美妝愛好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建立具競爭力的品牌價值。消費者對毛戈平作為高端品牌認可度的提升,正持續轉化為業務增長的長期動能,促使整體業績保持穩健增長。 周三毛戈平開市升3.4%報101.5港元,公司自去年上市以來,股價上升超過兩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直播收入續下跌 虎牙二季度盈轉虧

直播遊戲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公布二季度業績,因新興遊戲相關業務的強勁增長,抵消直播業務持續下行的影響,結束三年的下滑,並錄得連續第二個季度的收入增長。 公司表示,二季度收入從一年前的15.4億元小幅增長至15.7億元。當季直播收入同比下降6.5%至11.5億元,約佔公司總收入四分之三。但遊戲相關業務收入增長34%,從一年前的3.09億元增至4.14億元。 期內公司淨虧損550萬元,去年同期則實現淨利潤2,960萬元。經調整利潤則錄正數,但從一年前的9,700萬元降至4,750萬元,同比亦下滑近半,。 業績發布後,虎牙周二股價上漲4.5%,該股年初以來累計上升約1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inxin provides fertility services

生育低迷資產減值 錦欣中期轉盈為虧

因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資產大幅減值及撥備,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今年上半年虧損最高達10億元 重點: 錦欣生殖今年上半年虧損最高達10億元,主要涉及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資產減值及撥備 減值及撥備表明,在全球生育率走低背景下,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的美國及老撾業務表現不及預期 梁武仁 全球生育率持續探底,對錦欣生殖醫療集團有限公司(1951.HK)正構成日益嚴峻的挑戰。 這家輔助生殖服務商上周五發布盈利警告,今年上半年將由盈轉虧,蝕最高達10億元(折合1.39億美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9億元。該業績預告基於初步測算,最終財報預計於8月25日前後發佈。 錦欣生殖將業績驟變歸咎於美國及老撾業務的若干商譽、無形資產及其他金融資產確認減值及撥備。雖未詳述兩地市場具體狀況,但此舉顯示其通過並購獲取的海外業務表現不及預期。 伴隨中國及全球生育率下行,錦欣生殖營收增速持續放緩,對主營業務聚焦生育需求的企業影響深遠。全球總和生育率,即平均每名婦女生育子女數,預計2050年將跌破2.1的警戒線,低於發達國家維持人口規模的最低基準。 貿易摩擦持續,全球經濟前景承壓,也對輔助生殖等高成本服務構成影響。更多育齡人群或收緊預算規避此類支出,且子女養育的長期巨額開銷恐加劇生育顧慮。 對錦欣生殖這類並購激進型企業,商譽可能成為額外財務負擔,在日益嚴峻的商業環境中加劇經營挑戰。當收購價超出標的資產公允價值時,差額將被計入資產負債表商譽項目。此後,企業需定期根據標的財務預測評估商譽減值風險。若確認減值,則需調減資產負債表商譽價值以降低總資產規模,同時在損益表計提相應撥備,從而侵蝕利潤。 錦欣生殖在美國的核心資產是2018年收購的HRC Fertility Management,該公司在加州運營連鎖診所。錦欣生殖定期評估並購產生的商譽價值,當前估值低於購入價值。 減值測試 減值測試通常基於HRC營收增速及毛利率等指標推算現金流預測。當關鍵指標未達初期假設時,企業將痛下決心計提減值。去年,錦欣生殖未對HRC計提減值,美國業務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賬面總值約38億元。 2020年,錦欣生殖在老撾收購錦瑞醫療中心。該交易未產生商譽,但後者持有價值約4,000萬元的行醫執照類無形資產。 巨額淨虧損預警表明,主要由美國業務引發的減值準備恐已侵蝕其上半年大部分收入,同時揭示公司對美國子公司的原始現金流預測,與最新經營的預期存在顯著偏差。 錦欣生殖去年總營收僅微增不足1%至28億元,較2023年近18%的增速大幅放緩。更嚴峻的是,其毛利潤和淨利潤雙降。在其主力市場中國,儘管政府力推生育提振措施,但治療的周期下滑,導致營收萎縮。 國內政策面仍有一家支持效應,成都等省市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覆蓋範圍。錦欣生殖在年報中解釋,去年部分潛在患者,因等待年底醫保報銷目錄擴容暫緩治療,導致治療週期減少。不過,年輕群體生育意願低迷,尤其當前經濟疲軟下,或是其營收乏力的更核心誘因。 周五公告同時披露,公司CEO董陽將暫代CFO職能,似乎預示上任不足兩年的原CFO黃寒梅已離任。儘管未說明離職原因,但財務負責人更迭疊加盈利預警,對公司形象造成雙重打擊。 公告後首個交易日(本周一),錦欣生殖股價重挫近7%,次日小幅回升。目前該股市盈率(P/E)為27倍,市銷率(P/S)2.6倍,相比腫瘤專科海吉亞醫療(6078.HK)16倍市盈率及2倍市銷率,或醫院運營商康華醫療(3689.HK)0.3倍市銷率等醫療同業,該估值仍具相對優勢。 即便如此,相較2019年IPO時的股價,錦欣生殖市值已縮水近三分之二。當前,人口結構趨勢持續利空,若經營策略未作調整,股價上行空間恐將持續承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