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US
Canaan revenue falls in first quarter

儘管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但這家加密貨幣礦機製造商卻報告一季度收入下降

重點:

  • 雖然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價格暴漲,但嘉楠科技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36%
  • 由於新挖出的比特幣數量急劇減少,嚴重削弱了加密貨幣挖礦的收益,市場對該公司礦機的需求因此下降

梁武仁

在加密世界,一個人的幸運有時似乎就是另一個人的不幸。

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可能會重回牛市,過去六個月比特幣的價格大致翻了一番。但對製造用於開採此類虛擬貨幣的強力計算機的公司來說,並不意味著漫長的行業寒冬已經結束。事實上,正是推動最新一輪加密貨幣上漲的一個主要原因,導致加密貨幣挖礦設備製造商的日子變得更加困難。

這種分裂在加密礦機製造商嘉楠科技(CAN.US)上周五公布的最新季度業績中展露無遺。公司1月至3月間的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36%,至3,500萬美元。縱然已超出了公司此前的預測,但報告發佈後公司股價仍然下跌。

嘉楠科技收入下滑可能會讓一些人摸不著頭腦,因為在這三個月里比特幣價格飆升,並在3月創下歷史新高。按理說,像嘉楠科技這樣的公司,以及加密貨幣行業的其他公司應會蓬勃發展,因為它們的財富與作為加密貨幣代表的比特幣需求密切相關。

但嘉楠科技卻不是這樣的。比特幣上漲背後的一個主要因素是4月發生的比特幣“減半”事件。在這之後,根據其算法產生的新比特幣數量減少了一半,這意味礦工付出同樣的努力後只能獲得一半的比特幣。因此,雖然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可能為長期持有者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但人們突然就沒有動力挖礦了。

一季度,佔嘉楠科技總收入大部分的挖礦設備銷售額環比和同比均有所下降,因為礦工積極性受挫,減少了採購。

再過四年,類似的週期可能會再次上演,比特幣減半通常每四年發生一次,從而再次給礦工和嘉楠科技等主要供應商帶來壓力。雪上加霜的是,為了提升算力,礦機的成本不斷增加,這讓礦工更不願意花大價錢來參與挖礦。

嘉楠科技解釋第一季度收入下降的原因:「與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收入)下降主要是由於減半前需求疲軟,導致售出的總算力和平均銷售價格下降,儘管比特幣價格逐步回升。」

讓礦工日子不好過的另一個因素是人工智能(AI)公司對電力的爭奪加劇,這些公司的財務狀況更好,不介意支付更多電費,而電費是這兩個行業最大的成本之一。這些挑戰只會讓市場對嘉楠科技及其同行的礦機需求更疲弱。

會計規則改變帶來提振

雖然對礦機的需求下降了,但嘉楠科技自己的挖礦業務(僅佔其業務的一小部分)在本季度獲得巨大提振,原因是對數字資產估值變化的會計處理規則發生改變。從今年年初開始,公司選擇採用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ASB)關於披露加密貨幣持有量的新要求,儘管這些要求要到12月才會強制實施。

根據新規定,公司可以將加密貨幣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記為未實現損益,並將其計入淨收入。截至3月底,嘉楠科技持有約1,272個比特幣,其中214個來自客戶的存款,公司與這些資產相關的估值收益為3,360萬美元,與收入和經營利潤分開。

對於該公司來說,這不是一筆小數目,與總收入大致相當了,足以抵消其運營虧損。因此,嘉楠科技的淨虧損在最近這個季度大幅收窄。結果,至少就目前而言,提前採用FASB的新規,能為吸引力正在下跌的加密貨幣挖礦企業,供了一個很好的補償。但會計規則的變化實際上只是一次性的修復,如果最近的比特幣漲勢失去動力,損失可能也就隨之而來了。

回到嘉楠科技銷售加密貨幣挖礦機的主要業務,我們需要考慮另一個變量,即高利率。很多礦工用借來的資金購買新設備,而現在利率處於十多年來的高位,借款成本相當高。這可能也抑制了當前的購買活動,因為寄希望於利率下調的礦工推遲購買設備。隨著通脹降溫,很多人預計明年會降息。

這可能利好中期前景,但無助於改善嘉楠科技的短期前景。公司稱預計4月到6月的當前季度,收入將達到7,000萬美元左右,略低於去年同期,不過這個數字是它一季度銷售額的一倍。

嘉楠科技的股價自2019年上市以來已下跌超過80%。今年該股跌幅超過一半,這與加密貨幣價格大幅上漲形成了鮮明對比。當前其市銷率(P/S)僅為1.2倍,與規模不及它的競爭對手億邦國際(EBON.US)接近12倍的市銷率相比,顯得非常低迷。

為了提振股價,嘉楠科技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承諾將動用自己的個人資金購買至少20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儘管和公司3.66億美元的最新市值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公司還試圖通過拓展AI芯片製造業務,來減少對加密行業的依賴。

但目前,嘉楠科技的命運依然與挖礦群體的情緒緊密相連,而這個群體至少目前更關注的是比特幣減半一事,而不是簡單的比特幣價格波動。在當前嘉楠科技財務狀況平淡無奇,加密貨幣交易者卻興高采烈的差異中,這一點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賽目聯手高德 發展智能平台生態系統

智能網聯汽車(「ICV」)仿真測試技術的科技公司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周三公布,與高德軟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構建智能裝備、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平台生態系統,合作期限為三年。 高德是中國專業數字地圖、導航及實時交通信息服務商,向終端用戶提供包括導航、打車、酒店預定、景點門票等一站式出行服務。 賽目科技表示,合作是可以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及專業優勢,聯手共同發展實現互補互利而達致共贏。 公司周四開市升3%報14.06港元,股價較今年初上市高約8%。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3SBio hits the big time with $6 billion cancer drug deal

三生製藥60億美元出海創紀錄 同類靶點海外授權大單頻現

輝瑞還將於協議生效日認購三生製藥價值1億美元的普通股股份,進一步實現價值長期綁定 重點: 資本市場對這一里程碑式交易反應十分熱烈,三生製藥股價一度觸及7年來的新高 PD-1/VEGF雙抗備受關注,默沙東去年也曾與另一家中國藥企合作獲得同靶點產品授權    莫莉 上周二,中國創新藥行業迎來歷史性時刻。三生製藥(1530.HK)宣布與跨國藥企輝瑞(PFE.US)達成一項授權協議,將其自主研發的PD-1/VEGF雙抗藥物SSGJ-707的除中國內地之外的全球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權益獨家授予輝瑞。 這一交易以12.5億美元(90 億元)的「不可退還且不可抵扣」首付款以及最高可達48億美元的開發、監管批准和銷售里程碑付款,創下中國創新藥出海首付款和總金額的「雙料紀錄」,三生還將根據授權地區的產品銷售額收取兩位數百分比的梯度銷售分成。除此之外,輝瑞還將於協議生效日認購三生製藥價值1億美元的普通股股份,進一步實現價值長期綁定。 資本市場對這一里程碑式交易反應十分熱烈,在交易正式披露之前的5月19日,三生製藥股價已經先上漲13.81%,5月20日更是跳升32.28%,股價一度觸及7年來的新高22港元/股。 在本次交易中,三生製藥的控股子公司三生國健(688336.SH)可以獲得輝瑞所有支付款項中的30%。在5月19日至5月22日,三生國健的股價連續4天漲停,累計漲幅超過100%,公司甚至緊急發布風險提示稱,「本次交易尚需提交本公司股東大會審議,尚需取得美國和其他境外司法管轄區適用的反壟斷監管批准,《許可協議》是否能夠發生效力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三生製藥是成立於1993年的中國老牌醫藥企業,擁有全球獨家上市的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特比澳、重組人促紅素品牌產品益比奧及賽博爾、中國內地首款非處方脫發治療藥物蔓迪等多款核心產品,分別在其細分治療領域佔據主導地位。2024年三生製藥的營收高達91.08億元,同比增長16.5%;歸母淨利潤為20.9億元,同比大增34.9%。 此次被輝瑞收入囊中的SSGJ-707,是三生製藥獨立研發的靶向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通過同時靶向免疫檢查點PD-1及 VEGF 信號通路,可以在抑制腫瘤血管生成時激活免疫系統,實現「雙重抗腫瘤」效應。SSGJ-707的II期臨床階段性分析數據顯示,該候選管線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上獲得了優異的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無論單藥還是與化療聯用,均展示出顯著的抗腫瘤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具有best-in-class(同類最優)的潛力。除了非小細胞肺癌外,SSGJ-707用於治療結直腸癌、婦科腫瘤等領域的臨床研究也在推進中。 明星靶點產品接連出海 提到PD-1/VEGF雙抗,就不得不提及全球首創以及唯一一款獲批上市的同靶點產品依沃西單抗,這是康方生物(9926.HK)的王牌產品。依沃西單抗與默沙東(MRK.US)的全球「藥王」帕博利珠單抗(Keytruda)的PD-L1陽性NSCLC的「頭對頭」三期臨床研究中獲得顯著陽性結果,讓更多跨國藥企看到PD-1/VEGF雙抗的巨大潛力。早在2022年12月,康方生物就將依沃西單抗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日本的開發和商業化的獨家許可權授予Summit Therapeutics。 2024年11月,默沙東拿下另一家中國創新藥企禮新醫藥的在研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LM-299的全球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獨家許可,禮新醫藥將獲得5.88億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27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輝瑞也早已瞄准該靶點,2025年2月,Summit宣佈已與輝瑞達成臨床試驗合作,共同推進依沃西與輝瑞多款抗體偶聯藥物(ADCs)在多種實體瘤中的聯合治療應用。今年 2 月,三生製藥也與百利天恆(688506.SH)達成了SSGJ-707 與 EGFR/HER3 ADC聯用的臨床研究合作,顯現SSGJ-707與ADC藥物聯用的治療潛力。如今,輝瑞直接拿下SSGJ-707在海外地區的權益,或許能更快推進該產品與自家ADC聯用的臨床試驗。 萬聯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輝瑞的重磅藥物專利保護即將到期,急需優質管線填補缺口,中國藥企擁有「工程師紅利」和快速提升的研發能力,其技術與產品被跨國藥企巨頭認可的確定性持續增強,未來有望通過聯合研發、利潤分成等合作方式深度綁定。 三生製藥當前的市盈率約為21倍,同樣手握重磅創新藥產品的藥企巨頭恒瑞醫藥(1276.HK;600276.SH)的市盈率高達49倍,顯示前者的估值仍有提升空間。三生製藥與輝瑞的合作不僅能三生帶來大筆投入,加快其他管線推進,輝瑞的研發和銷售實力更有助於三生快速突破海外商業化瓶頸。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營運成本大幅下降 知乎首季錄得經調整淨利

線上內容平台知乎(2390.HK; ZH.US)周二公布,首季收入按年跌24.1%至7.3億元(1億美元),淨虧損收窄93.9%至1009.4萬元,非公認會計準則下經調整淨利潤為690萬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36億元。 公司稱,首季付費會員收入4.2億元,按年跌7%,主要由於平均月訂閱會員數量輕微下降所致。期內,平均月訂閱會員達1,420萬人。至於營銷服務收入為近2億元,跌40.4%。 對於首季表現,公司稱歸功於精細化運營策略及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首季度,公司總營運成本下降34.4%至5.037億元,研發費用減少28.1%至1.419 億元。整體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56.6%增長至61.8%。 業績公布後,知乎美股周二升1.78%報4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首季盈利勁跌近五成 拼多多股價急挫一成四

電商平台拼多多(PDD.US)周二公布首季業績,收入按年增長10%至956.7億元人民幣(下同),遜於市場預期的1,016億元;盈利更大幅下挫47%至147.4億元。 期內公司的銷售及推廣開支則大增43%至234億元,行政開支則減少8%至18.2億元,研發費用按年上升22%至35.8億元。 CEO陳磊表示,外部環境快速變化,加上業務投入與回報周期不匹配,導致首季收入增速放緩,而持續的生態系統投資亦令利潤下降。他補充,正如過去幾季所傳達訊息,隨着業務的增長和新挑戰的出現,增長率放緩是無可避免。 公司今年以來,在「百億減免」等惠商措施基礎上,推出「千億扶持」新戰略,真金白銀反哺供需兩方,繼續爲商家降本減佣,加快推動產業。 受到業績下跌影響,拼多多股價在美國收市跌近14%至102.98美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