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AT.US

這家高端酒店營運商表示,計畫到2025年營運2,000家酒店,比截至去年底的932家增加一倍多

重點:

  • 受中國嚴格的防疫措施影響,亞朵去年第四季營收僅增長5%,但分析機構預計其增長將在今年加速至56%
  • 該公司總收入中的零售部分,即客房內商品銷售額的增長要快得多,為34%

  

陽歌

準備迎接「報復性旅遊」。

這是最近上市的酒店營運商亞朵生活控股有限公司(ATAT.US)透露的資訊。該公司在發佈去年11月上市後的首份季度業績報告同時,公佈了一項大型擴張計畫。它希望成為像法國索菲特和美國萬豪這樣的高端品牌,使其有別於專注中低端市場的國內大部分競爭對手。

亞朵的商業模式中還包括不常見的零售部分,即向房客出售他們入住期間在客房內看到的物品,這為其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入。

亞朵的大擴張計畫,出現在其上週四發佈的第四季業績報告中。財報顯示,在去年底,中國實行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極力限制旅遊之際,亞朵及其同行遭受了怎樣的打擊。但現在,中國已經正式取消了這些控制措施,該公司把重點放在了未來旅遊應該會恢復到更加正常的水平,甚至可能會因為所謂的「報復性消費」而出現增長局面。

我們可以從萬豪國際(MAR.US)等品牌的身上,一窺亞朵及其中國同行可能會在今年稍後迎來的那種業務激增,因為去年隨著世界其他地方的形勢恢復到更加正常的水平,西方品牌經歷過這種繁榮。萬豪國際去年營收增長50%,雅虎財經調查的分析機構預計,亞朵今年的收入也將增長56%。

市場似乎樂於看到亞朵將重點放在更高端的市場上,以及它額外的零售業務。從11美元的IPO價格到26.21美元的最新收市價看,該股已翻了一倍多,遠期市盈率為37倍。這略高於國內同行華住(HTHT.US)的35倍,也遙遙領先於格林酒店(GHG.US)的12倍,前者聚焦中端市場,而後者則專注於低端市場。甚至連萬豪國際也被亞朵甩在了身後,其遠期市盈率僅為21倍。

公告剛發佈時,投資者似乎對亞朵在IPO後的第一份財報不是太熱情,當天股價下跌4.2%。但該股在上週五上漲11%,不僅收復了所有跌幅,甚至還錄得升幅,表明市場情緒較起初股價下跌時有所改善。

該公司稱,截至去年底它經營著932家酒店,較上年同期增加25%。但它接著表示將大幅加快開店速度,計畫到2025年將酒店數量增加一倍多,達到2,000家左右。

該公司的最新報告顯示,它正利用當前的現金流,而不是用它截至去年底高達16億元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其擴張提供資金。這對擴張很重要,因為這意味著該公司應該能夠做到既成功開新店,又不會造成財務緊張,特別是如果它的現金流隨著旅遊模式恢復到更正常的情況而改善的話。

專注零售業務

亞朵將收入分成三部分:管理加盟酒店收入、租賃直營酒店收入和零售業務的收入,後者是指向客人出售房間內物品的收入。它正專注於這個收入組合中的零售以及加盟酒店部分,與直營酒店相比,後者的利潤率要高得多,成本則低得多。

這個轉變在其最新的財報中得到了反映,從中可以看到,該公司第四季的整體收入上漲5.8%至6.26億元。考慮到去年10月和11月,由於中國採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中國的國內旅行幾乎陷入停滯,這個數字給人留下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然而,在總收入當中,三個主要的收入來源卻存在截然不同的趨勢。在當季,來自加盟酒店的收入同比增長5%,佔總收入近60%。來自自營酒店和管理物業的收入按年下降10%,佔總收入22%。零售收入增長34%,佔當季整體收入19%。

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是業界最受關注的指標,亞朵的該指標在去年最後一個季度按季下降8%至259元,這是因為入住率和平均房價均出現了下降。

在艱難的經營環境下,亞朵跟許多中國公司一樣,尋求控制成本。當季營運成本按年增長25%,但剔除與股票薪酬相關的成本後,這個數字實際上略有下降。亞朵當季淨虧損8,3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2,700萬元。但經過調整後,也就是剔除基於股票的薪酬成本後,該公司仍然保持盈利,實現了8,100萬元的non-GAAP利潤。

最後,我們即管猜測,亞朵可能會利用這份積極的報告,在不久的將來籌集新資金。該公司於2021年首次提交上市申請,當時它的目標是籌集3.5億美元(24億元),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但因為一系列因素,包括中美監管爭端和針對中概股的低迷情緒,迫使它將上市推遲了一年多。

去年11月,該公司最終僅籌集了5,000萬美元,當時中國仍在努力撲滅新冠疫情,市場情緒仍然相對較弱。

更大的初始集資目標表明,亞朵可能仍想籌集更多資金,因為它去年11月出售的股票,僅佔其目前34億美元市值的3.5%。因此,我們認為該公司可以利用這份積極的新財報,再加上股票至今為止的強勁表現,在未來幾周宣佈增發2億至3億美元新股的新計畫。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Zai Lab under pressure over clinical results and rival drugs

產品增長疲軟核心臨床進展不順 再鼎醫藥遭遇挑戰

市場用腳投票的背後,是再鼎醫藥核心產品增長疲軟與研發管線受挫的雙重困境 重點: 貝瑪妥珠單抗作為重磅預備產品,最終分析結果不及預期觸發市場負面情緒 市場普遍認為再鼎醫藥的業績不及預期,兩款核心產品艾加莫德、則樂收入表現不佳    莫莉 在生物醫藥行業,一直流傳著一條「雙十定律」——研發一款創新藥需要耗費10年時間、10億美元,並且大約90%的新藥會倒在半路上,藥物研發的臨床進展不及預期在醫藥行業並不罕見。可是,當再鼎醫藥有限公司(Zai Lab Limited, 9688.HK)公布一項核心產品的 III期臨床遭遇挫折後,其港股股價次日卻應聲暴跌,這一劇烈的市場反應似乎不太尋常。 9月3日,再鼎醫藥發布公告稱:合作夥伴安進公司評估貝瑪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用於一線胃癌治療的FORTITUDE-101 III期臨床研究完成最終分析,結果顯示在最終分析中,此前於中期分析時觀察到的生存獲益幅度減弱。  因此,再鼎醫藥決定等待另一項FORTITUDE-102研究結果再提交貝瑪妥珠單抗的註冊申請,這意味著該產品的上市申請將被推遲至少半年。 貝瑪妥珠單抗是再鼎醫藥於2017年授權引進的一款全球首創(FIC)的FGFR2b靶向單克隆抗體,再鼎醫藥支付500萬美元首付款和最高不超過4,000萬美元的里程碑款項獲得該藥物在大中華區的獨家研發和商業化權利。在FORTITUDE-101臨床研究的中期分析中,貝瑪妥珠單抗成為全球首個在隨機III期試驗中證實可為某一類胃癌患者帶來顯著生存獲益的FGFR2b抑制劑。胃癌是全球常見高發的惡性腫瘤,中國是全球胃癌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對於IV期胃癌患者,其總體五年生存率不足10%。 貝瑪妥珠單抗作為再鼎醫藥備受矚目的重點在研產品,其中期分析時展示的優異臨床數據曾極大提振了市場預期,然而最終分析的反差結果顯著挫傷了投資者信心,成為引發市場負面情緒的直接導火索。消息公佈後,再鼎醫藥港股次日開盤低開近7%,盤中一度下探至22.52港元,股價創下逾三個月新低,全日收跌幅11.99%。 不過,此次下跌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在創新藥板塊整體熱度較高、累積漲幅較大的背景下發生,當日創新藥概念股普遍遭遇回調,恆瑞醫藥 、歌禮制藥等個股均錄得超過5%的跌幅。 業績不及預期 市場用腳投票的背後,是再鼎醫藥核心產品增長疲軟與研發管線受挫的雙重困境。2025年第二季度,再鼎醫藥總收入為1.1億美元,同比增長9%,期內的淨虧損為8,916.5萬美元,同比收窄33.33%。儘管公司維持 2025 年全年收入5.6-5.9 億美元的指引不變,但投行浦銀國際認為,該指引目標對應下半年的收入需要實現同比 63%-77%的增速,具有一定挑戰性。 市場普遍認為再鼎醫藥的業績不及預期,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至60.6%,主要原因在於兩款核心產品艾加莫德、則樂收入表現不佳。作為再鼎醫藥的「現金奶牛」,則樂在第二季度遭遇顯著下滑,收入僅為4,100萬美元,環比銳減17.1%,同比下滑8.8%。管理層坦言,這主要源於奧拉帕利仿制藥的集中入市,其激烈的價格競爭顯著蠶食了則樂的市場份額。 另一核心產品艾加莫德的表現同樣不及預期。其第二季銷售額錄得2,650萬美元,同比增幅收窄至14.47%,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0%-25%。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款治療全身型重症肌無力的藥物即將迎來強勁對手——榮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相關適應症有望納入醫保。若其成功入圍,艾加莫德當前依賴的醫保價格優勢將被削弱,直面更嚴峻的市場競爭。 再鼎醫藥是中國License-in模式的開創者和標桿企業,但中國醫藥政策的環境壓縮了創新藥的盈利空間,License-in的商業模式已經面臨挑戰。因此,再鼎醫藥也積極嘗試向自主研發轉型,公司的核心自研項目ZL-1310是一款靶向DLL3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在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顯示出巨大潛力,已經獲得美國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認證,即將在2025年啓動小細胞肺癌的關鍵性研究,預計在2027年獲批。 截至6月底,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8.3億美元,為下半年市場投入與自主研發的推進提供了充足保證。當前再鼎醫藥的市銷率約為8倍,與同樣以License-in模式著稱的雲頂新耀(1952.HK)相比,後者的市銷率為22倍,顯示再鼎醫藥正遭遇市場的質疑。管理層預計,隨著經營虧損同比收窄,公司有望在第四季度實現盈利目標,再鼎醫藥能否在轉型中獲得成功,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雲鋒金融獲開展虛擬資產業務

金融科技保險供應商雲鋒金融集團有限公司(0376.HK)周二表示,香港證監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已批准一項申請,將其現行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涵蓋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公告發佈後,股份周三飆升28%,創七年新高,收盤報5.42港元。其他港交所上市公司在宣布虛擬資產相關事宜後,也錄得較大漲幅。 上月,雲鋒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3%,至6.86億港元,利潤則增長142%至4.86億港元。 加密貨幣挖礦和交易在中國大陸屬非法,但在香港卻是合法。眾多企業正在香港試水虛擬資產投資及提供相關服務。香港於8月1日推出穩定幣監管框架,為發行方訂立許可與合規要求。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寧德時代江西鋰礦即將恢復生產 快於市場預期

中國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750.HK; 300750.SH)旗下位於江西宜春的梘下窩鋰礦,在停產近一個月後,即將重啟運營。該礦於8月9日採礦許可證到期,並於8月10日全面停產,此舉曾一度推動中國碳酸鋰價格在短短10日內上漲24%。 據CnEVPost報道,寧德時代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周二召開「梘下窩鋰礦復產工作會議」,會議上透露江西省梘下窩鋰礦採礦權證及採礦許可證審批進展順利。消息人士稱,恢復速度「快於市場最樂觀預期」。 停產期間,中國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自每噸70,000元躍升至86,500元,反映供應收縮帶來的即時衝擊。雖然近期價格回落至約75,000元,但波動顯示鋰供應對新能源汽車成本結構的重要性。碳酸鋰與磷酸鐵是鋰鐵電池的核心原料,佔電動車整體成本比重甚高。 寧德時代港股周三高開,至中午休市報432.8港元,升0.42%。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茂銷售漸復蘇 八月按年增46%

房地產開發商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817.HK)周二公布上月銷售數據,8月銷售金額90.7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大增46%,按月上升7.3%。 今年首8個月,集團累計的銷售金額達708.8億元,按年上升25.7%,涉及的樓面面積達318萬平方米。 中國金茂周三股價平開報1.52港元,公司年初至今上升逾五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