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上市以來,該公司的股價一直呈激烈震蕩走勢,因與美國流行的語音聊天應用相提並論而飙升,而上周又因爲做空者攻擊而暴跌

重點:

l   遭到做空後,Yalla幾乎跌去了2021年的所有漲幅,即便它反駁了指控並宣布股票回購計劃

l   分析機構普遍看好這家總部位於迪拜的公司,它在最近一個季度公布了三位數的收入和利潤增長  

 

梁樂恩

中國人創辦的Yalla Group Ltd. (紐交所:YALA)經常被比喻爲中東版Clubhouse,那個由美國人創辦的帶來轟動效應的語音社交網絡應用。近來,圍繞它的討論不是那麽令人興奮。

在遭遇了一次典型的做空之後,它的股價在過去一周下跌了逾12%,即便這家總部位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公司迅速駁斥了對它在財務上玩花招的指控,並宣布了1.5億美元的股票回購。

作爲首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阿聯酋科技獨角獸企業,Yalla借了Clubhouse的東風,在2月份飙升至41.35美元的高點,是它去年9月IPO價格每美國存托股(ADS)7.50美元的5.5倍。

但是老話說“凡事有起必有落”,在這裏十分適用,因爲饑餓的做空者盯上了這家公司高漲的股票(即便2月份中國互聯網股票出現大範圍回調已經衝擊了Yalla的股價)。現在更大的問題迫在眉睫:Yalla是否配得上它獨角獸的地位,還是它基本是個空話連篇的聊天室。

做空機構Gotham City Research在5月19日的一條推文中把該公司描述爲一只醜鴨子,在此之前Swan Street Research發布了一份31頁的報告,指責這家公司誇大了包括收入和現金在內的各項指標。

Gotham City將Yalla比作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瑞幸是一家曾在紐約上市、企圖成爲中國版星巴克的企業,在另一家著名的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曝光它造假之後,于2月份在美國申請破産。瑞幸承認捏造了數億美元的銷售額,並在去年12月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支付了1.8億美元的罰款。

Yalla遵循這種做空的常規操作,立即否認了這些指控,說報告“包含大量錯誤以及帶有誤導性的、未經證實的主張”。兩天後,它宣布了一項回購多達1.5億美元ADS的計劃。   

在上周五宣布回購計劃之後,Yalla的ADS價格一度上漲了22%,最終該股收盤時漲幅回落到5.9%。

Yalla的股價從攻擊前的水平下跌了近20%,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又有所反彈,呈現出激烈的震蕩。截至周三收盤,該股從攻擊前的水平下跌了12.4%,使其市值達到23億美元——仍遠遠高于10億美元的獨角獸門檻。

由于人們普遍認爲中國的會計標准不嚴格,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就成了對做空者來說特別有吸引力的目標。中國政府拒絕允許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在懷疑有欺詐行爲時審查這些公司的審計文件,使問題進一步惡化。

Yalla絕對不是第一家成爲做空機構犧牲品的中國企業。在過去十年裏,包括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和渾水在內的其他做空機構發起了許多類似的攻擊,指控各類中國公司存在欺詐行爲,往往令它們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股票暴跌。

懸而未決

做空事件雖然塵埃落定,現在要斷定勝負還是爲時過早。Yalla的迅速回擊可能減輕了做空導致的損害力度,股價仍比IPO時高出一近倍,當時籌集了1.448億美元。

做空往往也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去年中國的教育科技公司跟誰學(GSX Techedu)和太陽能光伏板制造商晶科能源(JinkoSolar)的經曆就是這樣,在做空報告出來後,兩家公司的股價均在短暫下跌後上漲。

Yalla由公司董事長楊濤2016年在中國創立,通過專注中東市場,同時將技術和産品研發部門留在杭州,它在增長迅速的語音聊天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這使它可以避開中國對平台運營商的嚴格要求,無需監管用戶生成的敏感話題。Yalla在未來還是會避開中國市場,其發展路線圖的下一站是北非和北美。

 “在接下來的兩三年裏,(中東和北非)肯定會是我們主要的關注點,隨著Yalla Parchis的推出,我們將繼續關注南美市場,看看是否有其他潛在的機會,”楊濤在5月10日的最新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在創辦這家公司之前,楊濤曾在中國的電信設備巨頭中興工作了10多年,曾任阿布紮比分公司的總經理。

Yalla的業務主要分兩塊:語音社交網絡Yalla,以及遊戲平台Yalla Ludo。今年第一季度,其580萬付費用戶中的大多數(79%),都是大衆遊戲玩家,其余的則是來自于類似Clubhouse的主要應用。Yalla Ludo的收入在去年第四季度超過了Yalla。

類似Clubhouse的Yalla上面,有數千個主題的公共聊天室,以及一對一的私人文字和語音聊天功能。Yalla Ludo是一個包含音頻聊天及其他社交網絡功能的手機遊戲平台。人們還可以在上面購買虛擬禮物和虛擬貨幣。

本月早些時候,在做空發生之前,該公司公布了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兩倍多,達到6760萬美元。它的淨收入增長了一倍,達到1980萬美元,非通用會計准則淨收入增長了兩倍多,達到3360萬美元,付費用戶同比增長260%,達到580萬美元。

作爲一只新的互聯網股票,目前還沒有太多分析師關注該公司。但據彭博社數據,有兩名分析師將該股評爲“買入”,第三名將其評爲“持有”。

奧本海默(Oppenheimer)的分析師Bo Pei在該公司發布季度業績後,將它的目標價上調7%至30美元,並維持“跑贏大盤”的評級,不過那是在做空事件發生之前,上調是基于這樣一個想法,即它在2月推出的新應用,包括iOS版本的 Yalla Parchis(西班牙語版本的Ludo)、Yalla Baloot和101 Okey,可以給公司帶來更大的上升空間。

海通國際也定出了同樣的目標價,認爲2021年至2023年的未來市盈率在22~25倍之間。它表示,Yalla的淨利潤將在第二季度下降,但不會影響基本面。

雖然Yalla的股價已在做空後回調大半,但仍有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通常在這種做空之後出現的股東訴訟。幾家律師事務所表示,他們正在調查針對該公司發起的潛在索賠,該公司最終可能不得不爲此埋單。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白酒消費減弱 珍酒李渡預告上半年少賺24%

中國白酒生產商珍酒李渡集團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億至25.5億元,預計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業績下滑是由於經濟的不確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費減少,尤其是在商務及社交宴請及送禮場合。公司於6月推出全新戰略性旗艦產品,並著力提升核心市場滲透率、加快渠道周轉,同時積極擴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場,期望於下半年帶來銷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擁有「珍酒」、「李渡」、「湘窖」和「開口笑」等白酒品牌,產品涵蓋醬香型、兼香型和濃香型白酒。核心產品「珍酒」去年銷量為12,284噸,為連四年下跌。 公司股價周三低開但隨後回升,至中午休市報7.09港元,升3.6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子不語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電商企業子不語集團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稱,受惠於品牌影響力擴大及運營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增長逾30%。 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9億元至20.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6億元增長30%至40%。預計期內淨利潤達1億元至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140萬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將強勁營收增長歸因於「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設」,並稱運營效率的持續優化也推動了利潤提升。 子不語集團股價周三平開報3.51港元,股價年內累計跌幅約3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網上遊戲商博雅互動國際有限公司(0434.HK)周二發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下跌,盈利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據去年經重列盈利3.13億元計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億元至2.35億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較預期減少,以及因購買加密貨幣,令銀行存款減少,使期內的利息收入較預期為低。 博雅周三開市跌4.1%報7.5元,公司年初以來股價跌逾6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uishang is a bank

徽商銀行盈利背後的隱憂:競爭熾烈息差收窄

這家區域性銀行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增長3.8%,遠低於資產擴張速度,凸顯強烈的息差壓力 重點: 截至今年6月末,徽商銀行資產總額同比增長約17%,但營業收入僅微增2.2%,淨利潤上漲3.8% 中國央行為刺激經濟持續降息,銀行業面臨嚴峻息差壓力 梁武仁 在超長經濟放緩周期衝擊下,中國銀行業多重承壓。縱然使盡渾身解數,如今也難以交出亮眼成績單。以華東地區重要城商行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3698.HK)為例,該行上周五試圖通過盈利預告「解釋」最新利潤增長,但困擾全行業的沈痾痼疾依然待解。 這份公告讓投資者提前一睹今年上半年徽商銀行的財務表現,用「積極」字眼製造利好氛圍,似以巨額利潤增長相誘。 細讀公告,恐難掩失望。雖然截至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較年初勁增約12%,較上年同期增約17%,主體貸款業務擴張迅猛,但上半年以貸款利息為主的營業收入,僅同比上升2.2%至210億元,淨利潤微升至93億元,漲幅僅3.8%。 徽商銀行以華麗辭藻「解釋」中報業績,將「向好業績」歸因於「始終堅守金融本源,全力服務實體經濟」,還羅列諸多成績。 資產擴張與利潤增速的巨大鴻溝昭然若揭:在央行連續降息刺激經濟的背景下,該行信貸業務息差承壓明顯。 淨息差壓力並非徽商銀行獨有。中國銀行業衡量利差的淨息差(NIM)指標已整體承壓多時。理論上來說,利率下行可降低存款成本以維穩息差,但同業白熱化競爭等因素正影響這種動態平衡。 經濟不振時,貸款需求趨弱,銀行間競相殺價爭奪優質客源。為吸引更多借款人,尤其是財務狀況良好的客戶,銀行會下調貸款利率,但這會侵蝕其利潤空間。自2019年(疫情前的最後一年)以來,競爭因素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日益加大。當年,監管機構引入了一套機制,使貸款利率與市場需求更加緊密地掛鈎。 去年,徽商銀行淨息差較2023年縮窄17個基點至1.71%,而2019年該指標高達2.51%,顯示已苦戰息差下行多年。 息差並非當下唯一痛點。經濟困境使貸款違約風險攀升,銀行風控承壓。這一方面,作為華中地區最大城商行的徽商銀行,資產質量指標優於中小同業。 截至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僅0.98%,較去年末基本持平。相較之下,總資產規模為其一半的宜賓市商業銀行(2596.HK)不良率儘管逐年下降,去年末仍達1.68%。瀘州銀行(1983.HK)的不良率則為1.19%。 徽商銀行由十幾家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合併組建而成,其規模優勢或有助於在吸引大型、財務穩健企業的過程中,維持較低的不良率。該行主要面向企業客戶,而非個人借款人,後者本身風險更高。中國的國有銀行主要向其他國有企業放貸來維持較低的不良率,後者在還款出現困難時,通常可獲得地方政府或其他國有企業馳援。 借款方承壓 然而,財報暗藏隱憂。去年,對困境企業的貸款重組量同比增9%;且潛在劣變貸款,即關注類貸款大增62%,佔比升至1.13%,顯示客戶群經營壓力正持續累積。 2020年,該行曾因接管包商銀行四家分行引發關注。這家內蒙古銀行前年破產,成為二十年來首例被接管的商業銀行。這意味著,徽商銀行在疫情動蕩期既要化解自身風險,又需處置四家包商分行的遺留問題。遲至去年,該行仍向第三方轉讓約7.01億元包商系不良資產。 儘管盈利預告成色不足,公告後兩個交易日,徽商銀行股價仍漲超5%。眼下投資者對任何利潤增長都持「飢渴」心態,此輪上漲存在內在邏輯。 不過,徽商銀行的估值仍處窪地:市盈率(P/E)僅3倍,市銷率(P/S)1.3倍,市淨率(P/B)更低至0.3倍。該估值水平甚至不及宜賓市商業銀行——後者市盈率達21倍,市銷率5.2倍。 市場對徽商銀行前景的冷淡態度不難理解:只要經濟下行週期延續,任何利潤增長,尤其是疲軟增長引發的樂觀情緒,終將快速消退。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