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監管機構發布規則修訂徵求意見稿,新規將允許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審計機構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共享信息

重點:

  • 中國證監會發布規則修訂徵求意見稿,將允許中國公司的審計機構與美國證券監管機構信息共享
  • 中證監表示, 將致力於“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赴境外上市”

陽歌

新一周開始之際,幾宗小型IPO登上了新聞頭條,預示著對於已經停滯的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列車而言,啟動在望。最新提交的文件都是對之前宣布的小規模上市計劃的更新,這些公司包括鋼鐵産品製造商宏力型鋼、保險營銷商UB-X Technology Ltd.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TradeUp Global Corp. (TUGC.US)。

但真正的重大消息來自於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它在周六發布了一份文件,就一項允許中國公司的審計機構與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分享其報告的規定徵求意見。這份文件公布之前,有大量中外媒體報道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之間正接近達成協議。

鑑於這些最新進展,我們可以期待在周一看到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反彈。周一早間在香港市場,反彈的初步迹象已經開始顯現,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京東(JD.US; 9618.HK),以及搜索引擎巨頭百度(9888.HK)早盤交易都上漲了2%到5%。這三家公司最初都在紐約上市,後來又在香港進行了二次上市。

過去20年,美國和中國一直在信息共享的問題上存在分歧。美國證券監管機構稱,它必須獲得所有在紐約交易的公司的審計記錄,以便在懷疑公司存在財務違規行爲時開展調查。但中國禁止此類共享,理由是這些審計記錄屬於“國家機密”。

爲了徹底解决這個問題,美國於2020年底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FCAA),給中國三年時間建立SEC尋求的信息共享機制。若無法達成此類協議,目前在美上市的近300家中國公司將違反《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並有可能被迫退市。

中國證監會的這份最新文件在中國十分典型,中國會不時地修改規定,並在新規正式生效前徵求公衆意見。我們建議對細節感興趣的人讀一讀這份文件。不過序言很好地概括了修訂的原因。

序言中稱,此次修訂旨在“支持企業依法依規赴境外上市,提高境外發行證券與上市過程中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範化水平,推動深化跨境監管合作”。

 “國家繼續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赴境外上市,”序言中說。“相信規定修訂將進一步提升境外上市企業的合規水平,促進境外上市活動健康有序發展。”文件的日期是4月2日,意見反饋截至時間爲4月17日。這意味著最終的修訂版可能在5月或6月正式生效。

恢復上市

去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在美國提交IPO申請的情况時有發生,像是知乎(ZH.US)、BOSS直聘(BZ.US)和滿幫集團(YMM.US)等公司的IPO規模都相對較大,達到或超過1億美元。但類似優步的滴滴(DIDI.US)上市後,赴美上市就戛然而止了,由於在必須的數據安全審查之前就進行IPO,該公司受到了中國互聯網監管機構的斥責。

在這之後,其他一些大型公司的赴美上市陷入停頓,有的甚至撤回申請。其中包括共享單車運營商哈囉出行、約會應用Soulgate Inc.,以及在最後一刻戲劇性叫停IPO的醫療數據公司零氪科技

上市的列車從未真正停止過,儘管它的速度確實顯著放緩。此外,去年7月之後的新上市申請大多來自非常小的公司,它們希望募集的資金也不多,通常不超過5,000萬美元。這些公司可能認爲自己的規模不足以引起數據安全方面的擔憂,儘管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它們可能在2023年面臨退市的風險。

在此期間,只有少數幾家公司完成了上市,包括生物科技公司聯拓生物(LIAN.US),以及不久前上市的一次性醫療産品製造商美華國際(MHUA.US)。現在,有兩家之前提出IPO申請的公司剛剛遞交了更新文件,或許表明,隨著中國證監會發出上市可以進行的明確信號,這些公司可能再度活躍起來。

宏力型鋼上周提交了一份更新的招股說明書,計劃融資約3,000萬美元。該公司去年12月提交了最初的計劃,更新後的計劃似乎沒有任何重大的新變化。不過,更重要的是,更新後的計劃表明,該公司的上市仍在向前推進。

UB-X Technology的情况也類似,它在3月22日提交的更新招股說明書,也沒有包含與1月底提交的原計劃不同的重大新信息。UB-X的目標是通過每股4.5美元至5.5美元的價格出售600萬股,募集大約3,000萬美元。  

加密貨幣採礦運營商Saitech也有新的進展,它在去年9月宣布,將通過與TradeUp Global合並借殼上市。後者是老虎國際(TIGR.US)成立的一家空白支票公司,老虎國際是在綫券商老虎證券的營運方。TradeUp的股東們將在4月22日對擬議的合並進行投票。如果批准了這項交易(可能性似乎不小),那麽該公司將改名爲Sai.tech Global Corp.。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這三筆交易似乎都不是特別重要,因爲規模都不大。但綜合來看,加上中國證監會的最新公告表明,中國公司可能很快就會恢復在美國上市,最早可能在6月份,届時中國將最終完成規則的修改,並與美國簽署新的信息共享協議。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老鋪黃金折讓4.5%配股籌27億港元 用於增加黃金儲備

珠寶零售商老鋪黃金股份有限公司(6181.HK)周三公布,以每股732.49港元配售約371.18萬股新H股,較前一日收市價767港元折讓約4.5%,預期淨籌27.07億港元。此次配股佔擴大後H股及已發行股份總數的約2.59%及約2.1%。 公司表示,籌資所得七成將用於增加黃金存貨儲備,以應對聖誕、元旦及春節等銷售旺季;一成用於門店拓展及現有門店優化與擴建;餘下兩成則用作補充流動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包括人才引進與營運支出。 老鋪黃金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251%至123.5億元,期內利潤同比增285.8%至22.67億元。公司曾於5月配股籌資約26.98億港元,截至9月底結餘約1,000萬港元。 公司股價周三低開,至中午休市報707.50港元,跌7.7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六福第二季度銷售表現理想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公布2026財年第二季度銷售表現,截至9月底止,與首季度比較,整體零售值環比升18%、零售收入升15%,同店銷售升10%。 六福於香港、澳門及海外市場的零售值及零售收入均按年均升13%;內地市場第二季零售值按年升 20%。另外,香港同店銷售較首季上升10%,澳門上升15%,海外市場上升13%。 公司在香港市場的黃金產品第二季度平均售價,由去年同期的12,600 港元升 27%至16,000 港元,而定價首飾產品則由4,800 港元升 27%至 6,100 港元 周三六福開市跌0.6%報25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從低位上升逾9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On-site slaughter of live fish for sauerkraut fish: Is this Jiumaojiu's salvation or a pitfall?

酸菜魚活魚現殺 是九毛九的救贖或陷阱?

曾經的酸菜魚王者,如今正用「活魚現殺」賭一次重生,九毛九第三季數據顯示,情況正在好轉 重點: 第三季度數據顯示,太二酸菜魚同店日均銷售同比降幅收窄至9.3%,已連續三季改善 截至9月底,已有106家太二門店完成升級改造,公司計劃於年底前突破 200家    李世達 回望2020年在港交所敲鐘的那一天,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9922.HK)股價一路上攻,首日收漲近56%,當時許多人相信,這家以酸菜魚料理風靡全國的餐飲企業,將成為新的巨頭。 但五年後的畫風卻不是這樣,九毛九最新市值僅剩約29億港元,較巔峰近550億港元蒸發九成以上;股價從最高38.4港元跌至2港元上下,跌幅高達95%,被投資人戲稱「真的只值九毛九」。 轉折出現在2024年,收入雖增長1.47%至60.74億元,但淨利潤暴跌87%至5,580萬元,店鋪層面經營利潤7.48億元,同比下降超30%。 九毛九的高光與失速,其實都來自同一套邏輯。2015年公司將資源由西北菜轉向太二酸菜魚,以「單品極致+標準化複製」策略高歌猛進,靠效率與翻枱率打下全國市場。 這套打法在商場紅利時期確實奏效,小店型、低人力、高出餐,太二成了年輕人社交的代名詞。然而當酸菜魚賽道全面擴張、消費分級與品類分流並行,單一爆品反而成為風險。 高價預製菜 特別是近年來的預製菜爭議,讓太二陷入信任危機,社交平台上「七分鐘上菜」的影片一度發酵,加上公司推出預製酸菜魚包,更放大了「工業化」的形象反差,尤其酸菜魚是預製菜的一大品類,盒馬工坊430g賣11.8元,山姆會員店1.5kg賣59.8元,而七分鐘上菜的太二,最便宜一份也要約70元,被消費者歸類到「高價預製菜」的不利位置。 對此,九毛九選擇採取「鮮活」策略。今年3月起,公司推出「太二5.0鮮活模式」,強調「活魚、鮮雞、鮮牛」三鮮供應鏈,現殺現炒,並開放後廚,讓顧客可視化整個過程。餐廳設計全面改造,菜單加入熱炒與新品,滿足多人用餐場景;品牌調性也從「規矩文化」轉為「真心服務」,希望用體驗重建信任。 不過,業績難以立刻止跌回升。從數據看,2025年上半年九毛九錄得收入27.53億元,同比下降10.1%;淨利潤為6,069.1萬元,同比下降16%。門店總數由771家降至729家,到第三季度末進一步縮減到686家。 太二仍為主要收入來源,上半年貢獻19.5億元,同比減少13.3%,翻枱率同比從3.8次降至3.1次。人均消費則從71元上升至73元。同店銷售額則按年跌19%至15.4億元。 到了第三季度,調整趨勢開始顯現。截至9月底,太二同店日均銷售額同比降幅收窄至9.3%,已連續三季收窄;翻枱率回升至3.3次;人均消費74元亦較上半年的73元有所增加。 「鮮活」之道 管理層指出,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門店實現同比正增長,顯示「太二5.0鮮活模式」逐步發揮效用。截至9月底,已有106家門店完成升級,年底目標超200家,兩年內覆蓋全部餐廳。 強調「鮮活」意味著增加成本。公司曾透露,活魚損耗、冷鏈配送與新增人員使單店毛利率下降約1至2個百分點,但隨著集中採購與規模效益顯現,管理層預期中期毛利率有望回升。 餐飲市場快速變化,但不少餐飲品牌在上半年仍實現了逆勢增長。如小菜園(0999.HK)和綠茶集團(6831.HK),均實現收入和營利的雙雙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綠茶以中央廚房模式運營,去年也被爆出其「佛跳牆」使用預製菜,因而撤下「本店無預製菜,現點現做」的招牌。然而其出品融合多種菜系,經常推陳出新,加上採取小店模式深耕下沉市場,今年上半年收入錄得同比23.1%的增長,經調整淨利潤達2.51億元,增幅高達40.4%。顯示同一套標準不能應用在所有個案上。 目前九毛九市盈率約69倍,遠高於小菜園的17.9 倍與綠茶的11.9 倍。這一差距主要反映出九毛九盈利基數過低,股價大幅下滑的同時盈利也在快速萎縮,投資吸引力仍有限。 餐飲的本質是好吃、實惠、放心,能否把這三件事重新做到極致,決定未來的成長,使用「預製菜」與否其實並非成敗關鍵。講究「鮮活」而放棄效率,是讓九毛九重回增長曲線,還是陷入另一個增長陷阱,值得後續觀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樂舒適獲中證監批香港上市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已正式為樂舒適有限公司的香港上市計劃備案,標誌這家在非洲售賣紙尿褲及衛生巾的銷售商,跨過了IPO的一大門檻。據上周五于证监会官网发布的文件,公司计划在本次上市发售1.48亿股。 樂舒適於今年1月向香港交易所遞交了初步上市文件,並於8月作出更新。 文件顯示,公司今年前四個月實現營收1.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億元增長15.5%。當期嬰兒紙尿褲貢獻71.8%銷售額,衛生巾佔比達18.5%。期內的利潤同比攀升12.3%,由去年同期的2,770萬元增至3,110萬元。 根據初步申請文件援引的第三方市場數據,按營收計,樂舒適佔非洲嬰兒紙尿褲市場17.2%份額,穩居市場第二大。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