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L.US
Guoquan got approval for listing on Hong Kong exchange

这家中国内地领先的“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品牌,终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审批

重点:

  • 锅圈食品今年首四个月扭亏为盈,赚近1.2亿元
  • 截至今年4月底止,锅圈在中国有近一万家零售分店

     

刘智恒

过去几年,新冠疫情令中国内地经济大受打击,特别餐饮零售,人们经常被迫留在家里,足不出户,食店生意自然大受影响。然而,有人愁时亦有人受惠,经营一站式食材的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借此机会急速增长。

刚过去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在台州站的一位笑容满面、身材微胖的火炬手,正是锅圈创始人杨明超。199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原获得政府招聘,但杨明超不选择“铁饭碗”工作,反而在夜市经营烧烤店,开设大排档,年纪轻轻已当起小老板。

经营一段时间后,杨明超看准内地人对火锅的嗜好,转而开设火锅店,但相类门店五步一门,十步一阁,竞争十分激烈。具有生意头脑的杨明超,于是改攻火锅上游市场,做起食材生意;2015年成立锅圈,2017年在郑州开设第一家火锅食材超市。

杨明超转赛道成功

锅圈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营运,经营哲学是“多、快、好,以及为市民解决在家吃饭的难题。”主要销售家庭火锅及烧烤食材,虽然旗下超过九成门店是以特许经营模式运作,但公司收入并不依赖加盟费,大部分收益是来自向加盟商提供自有品牌“锅圈食汇”的产品。

锅圈食汇提供火锅底料、涮肉、时蔬、特色海鲜等,但为了减低季节性波动对业务的影响,近年引入烧烤产品、即煮餐包、生鲜食品、饮料和零食等合共8 大类产品。

初期业务发展缓慢,直到新冠疫情大爆发,成为锅圈的一大契机。由于市民经常留在家中用膳,锅圈的预制食材既方便储存,又种类丰富,迎合当时的市民需要,锅圈生意出现爆发性增长,杨明超亦把握时机,将加盟店数量大幅提升,由2020年1月的1,441间,急升至2022年底的9,216间,至今年4四月,更增至9,844间。

锅圈的经营模式也打动了投资界的注意,在2019年8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公司一共完成7轮融资,累计筹集约30亿元。投资者包括IDG资本、天图投资、茅台基金与招银国际等,而其主要供应商三全食品亦有参与。据企业征信机构企查查的数据显示,在申请上市前,锅圈的估值已高达130亿元。

急速成长或已过去

招股文件露,锅圈在2022年扭亏为盈赚2.41亿元,今年首四个月,锅圈的收入为20.8亿元,按年跌3.7%,但录得利润1.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502万元,期内毛利率增加7个百分点至21.1%。

业绩虽然一直改善,但未来亦面对几项问题,首先是收入高速增长或已过去。2022年集团收入大幅上升,主要是三年疫情期内,去年是市民居家最多的一年;而预制火锅食材因其卫生及方便储存,加上种类丰富,适合作为长期居家的储备食品,因而大受市场欢迎。

然而疫情过去,市面复常,过去躲在家里用膳的模式不再,人们重返街外吃饭,更甚是因关在家久了,出现报复式反弹,反而一窝蜂出外用餐。因此,对于锅圈来说,爆发式增长很大机会已过去,从今年首四个月的收入同比下跌,不难看见公司的销售确实出现放缓,可幸锅圈能将毛利率大幅提升,盈利才不跌反升。

竞争激烈管理不易

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大企业纷纷加入这个战场。无可否认,食材销售这盘生意的门槛并不高,火锅汤底、肉丸、肉类等预制菜品,技术处理含量需求不大,竞争者要加入并不是十分困难。

因此,行业最大的护城河,就是要看其规模效应,倘若没有了规模效应,企业的竞争力就十分薄弱。目前,锅圈除要跟超市和菜市场竞争外,盒马鲜生及叮咚买菜(DDL.US)等电商平台亦是强大对手,均有多类的火锅预制菜可供选择,可见锅圈面对的竞争是不容忽视。

至于锅圈采用的加盟模式,确实让公司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亦有一定的风险,就是食品安全,以及库存管理等各方面容易出问题。事实上,在新浪的黑猫投诉页面,就出现不少锅圈食品的投诉个案,内容涉及食品质量及安全、门店的服务态度、以及宣传不实等。要知道,锅圈的加盟店占公司门店九成九以上,实际自营店只有6家,如何确保各加盟店可以遵循公司的要求,确实费煞思量,一不留神,随时会影响整个集团。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泰国对中国游客吸引力下降

财新报道,據航班管家的數據估計,今年七八月旅游旺季,中国航司计划执行中泰航线班次達12,800架,同比下跌22.6%,更较疫情前水平低40%。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赴泰旅游人次降至195万,同比减少33%。 财新指出,多重因素令中国游客望而却步,包括演员王星赴泰时被绑往缅甸诈骗园区。其他担忧还包括地震,以及泰铢对人民币升值,导致赴泰旅游成本上涨。 当中国游客对泰国兴趣减退之际,他们正涌向日韩等亚洲地区。中国航司计划,于七八月执行中日航线的航班达25,300架次,同比增长35.3%;中韩航线计划执行20,500架次,同比增长13.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富卫首挂午收仅升1%

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1828.HK)周一在港首日挂牌平开报38港元,之后股价窄幅上落,中午收市报38.4港元,升1%。 公司发售9,134.2万股,每股售价38元,录得超额认购36倍,国际配售超额1.3倍,集资净额29.53亿港元。 富卫业绩表现并不理想,2022年至2023年,保险收入分别为24.08亿美元、27.56亿美元,亏损3.2亿美元及7.33亿美元。去年收入微跌1.2%至27.24亿美元,但扭亏为盈赚2,400万美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瑞幸咖啡纽约开店 不打低价战

中国连锁咖啡品牌瑞幸咖啡(LKNCY.US)正式进军美国市场,6月30日于纽约曼哈顿首开两家门店,标志其全球化战略迈出重要一步。 据一财报道,两家门店均为“即取即走”(Grab n Go)型态,所采用的设备、饮品配方及支付系统皆针对美国市场作出在地化调整。公司期望借由纽约试点门市,累积门店选址、产品设计与服务经营经验,为未来更大规模的国际拓展提供依据。 与在中国主打“性价比”不同,瑞幸在美国并未延续低价策略。从其美国官方App显示,滴滤咖啡价格约为每杯3至5美元,椰香拿铁则售约6.5美元,与星巴克在美定价相近,亦与其在新加坡的价格水准一致。不过,瑞幸在门市正式开张前,曾提供每杯0.99美元的优惠券以吸引消费者。 瑞幸成立于2017年,2023年起拓展海外市场,先后进驻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截至今年3月底,瑞幸在全球共设有24,097家门店,其中新加坡有57家直营店,马来西亚则设有8家加盟店。此次进驻美国,被视为瑞幸国际化进程中的一大里程碑。 瑞幸咖啡股价过去五日上涨近1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比弗利山庄开店 安踏进军美国第一站

运动服装制造商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正计划拓展其海外业务,並在洛杉矶开设门店进军美国市场。根据Vogue Business上周报告,门店仍在比弗利山庄处于建设中,定于9月开业。 报告称,公司计划聘请NBA球员凯里·欧文及克莱·汤普森担任品牌大使,以提升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认知度。此次开业将成为安踏在中国境外的最新举措,品牌已在东南亚运营多家门店。 通过控股亚玛芬体育(AS.US),公司已涉足美国市场,后者旗下品牌包括萨洛蒙(Salomon)、威尔胜(Wilson)和始祖鸟(Arc’teryx)等知名西方品牌。但新门店将是美国首家销售安踏核心品牌产品的零售店,该品牌在中国市场正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全球巨头竞争。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