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9.HK
Kintor launches hair restoration over the counter drug

这家总部位于苏州的药物研发企业,正在从抗癌药物转向其他产品,因此尽管临床试验结果令人失望,但仍表示要将生发产品商业化

重点

  • 开拓药业的KX-826产品在临床试验中未能显示出疗效﹐公司将产品改作为非处方治脱发药物
  • 这款新产品可能会为公司带来第一笔经常性收入,但它可能难以同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Rogaine竞争

谭英

苏州生物科技公司开拓药业有限公司(9939.HK) 2020年在香港上市,并筹集2.4亿美元资金时,向投资者推销的是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药物普克鲁胺,和用于治疗男性秃顶和痤疮的福瑞他恩。现在,公司似乎将赌注押在后者身上,正在寻求一个不那么严格、监管较少的途径,通过一系列非处方药的形式将该产品推向市场。

这是开拓药业上周发布的公告中的关键信息,公告详细介绍其商业化推出两款旗舰型福瑞他恩药物之一KX-826,以便创造首笔收入。在此次决定推进该款药物的商业化之前,开拓药业去年11月透露,在三期临床试验中KX-826表现不及安慰剂。这促使公司放弃了早前申请将其作为治疗药物的计划,转而走上了化妆品道路。

这种路径在很多非处方治疗中颇为常见,包括各种保健品,它们在有效性方面受到的监管审查要少得多。

开拓药业最新公告称,KX-826获国际化妆品成分命名(INCI)。投资者最初对这一消息大加赞赏,第二天早盘开拓药业股价一度上涨11%。但热情很快消退,该股收盘时仅上涨1.9%。

对于开拓药业来说,这种热情的消退经常发生,自IPO以来,其股价已缩水近95%,其中包括普克鲁胺药物在抗新冠应用,和一种前列腺癌治疗方面均遭淘汰后的大跌。在过程中,公司的市值从超过10亿美元,缩水至仅6,000万美元。一直以来,公司都未能创造任何收入,只能靠在IPO和2021年及2022年的三轮融资中筹集的资金维持运营。

开拓药业表示,其以KX-826为主要成分的非处方脱发治疗药物“于近日正式全球上市销售”。它没有提供对该产品潜在收入的预测,只表示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

鉴于其收入减少和现金消耗的情况,开拓药业最新年报极力强调成本控制也就不足为奇了。去年除了将研发支出削减三分之二外,行政开支也因薪酬调整而下降34.6%至8,640万元,公司表示还将进行新一轮裁员。在报告当年亏损10亿元后,截至2023年底,公司仍握有4.563亿元现金和1.105亿元未使用的银行信贷额度。

化妆品应用通常不需获得大部分药品监管机构的批准,开拓药业重新将重点放在这上面,是在效仿其他公司的做法,这些公司已经将声称可以治疗男性秃顶的产品推向了市场。开拓药业还在开发KX-826和另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福瑞他恩产品GT20029。

艰难的批文之路

脱发药物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难度远远大于非处方药,目前只有非那雄胺和米诺地尔两种脱发药物获得中国和美国药品监管部门的批准。开拓药业声称,KX-826是一种外用药,可直接作用于头皮的目标区域,没有副作用。

开拓药业的两位控股股东和联合创始人都是博士,分別是董事长兼CEO童友之博士和郭创新博士,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们在药物研发方面的执着。两人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根据公司2020年的招股说明书,郭曾在辉瑞(PFE.US)的一家前子公司工作,直到与童友之用自有资金创办开拓药业。

公司对脱发治疗(正式名称为雄激素性脱发 ,AGA)的研究始于2018年,市场规模小于它的抗癌药物。根据招股书中的独立研究,中国前列腺癌药物市场,预计在2023年达到123亿元,而雄激素性脱发药物国内市场规模为23亿元。

向化妆品应用的转变是一场赌博,但仍有可能获得回报。其他治疗脱发的企业,都是通过采用非药物策略来避开昂贵而漫长的临床试验,以雍禾医疗(2279.HK)为例,它提供植发服务。美国市场上有各种非药物外用产品可用于脱发或头发稀疏。不过,根据Statista的数据,以Rogaine为名的米诺地尔在2018年占据了全球脱发治疗市场的近60%,紧随其后的是各自有品牌产品。

总部位于上海的科笛集团(2487.HK),通过治疗头皮疾病和护理产品(包括AGA)获得收入,但它也在亏损。它的股价略高于开拓药业,但自去年6月上市以来仍下跌了67.2%。去年,科笛集团从头皮疾病和护理产品中获得1.376亿元收入,比2022年增长十倍,毛利润为7100万元。但全年亏损19亿元,几乎是开拓药业亏损的两倍。

这表明,脱发产品市场仍然很广阔,但开拓药业需要证明自己,可以通过更简单但名声欠佳的非处方化妆护理产品途径进入市场。公司将于下个月发布的中期报告,不太可能显示太多进展,但可能会包括一些初步的销售业绩,有销售就意味着有收入。投资者还将密切关注开拓药业对其新业务增长预期的信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亿航次季亏损扩大 下调全年收入指引

自动驾驶飞行器制造商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EH.US)周二公布,第二季入收按年增长44.2%至14.72亿元(2,050万美元),按季更暴增464%,主要受惠于EH216系列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交付量增至68架,高于去年同期的49架。 期内公司录得净亏损8,100万元,同比扩大13%,但经调整后净利录得94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20万元大幅增加。毛利率则维持62.6%,与去年同期的62.4%持平。 第二季度公司获得超过150架新订单,已在中国及海外建立逾40个EH216-S运行场地,2025年上半年完成超过一万次安全飞行,保持零事故纪录。公司表示,由于今年战略重点放在推进eVTOL商业运营及运行示范模式,需为长期扩张奠定基础,因此将全年营收指引由原本的9亿元下调至约5亿元。 摩根士丹利将亿航2025年交付量预测下调45%至220架,收入预测则下调46%,并将亿航目标价由30美元下调至26美元,但维持“增持”评级。 亿航股价周二下跌7.53%,收报16.45美元,过去六个月累跌34.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期亏损收窄 曹操出行蚀4.7亿

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有限公司(2643.HK)周二公布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收入同比大幅增加53.5%至94.6亿元,亏损收窄近40%至4.68亿元,毛利率则上升1.4个百分点至8.4%。 期内各项营运指标均有所增长,上半年订单量接近3.8亿,同比上升49%,日订单量为210.8万,平均月活跃用户达3,810万,同比升57.4%,平均月活跃司机为55.4万,同比升53.5%。 公司表示,未来计划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全国更多城市,截至今年6月底止,已在苏州及杭州累计完成15,000公里的测试。 曹操出行周三开盘升2.8%报83.5港元,公司自6月上市至今股价升逾9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truggling to balance revenue and profit, ZTO waits for the ebb of industry “involution”

收入盈利难两全 中通等待内卷退潮

业务量的增长难敌成本上涨与单票价格下滑,导致中通上半年盈利下滑 重点: 中通上半年业务量按年增17.7%至198.48亿件,市占率回升至20.8% 中期盈利按年降2.6%至39.32亿元,毛利率由32%降至24.8%   李世达 在中国,可能没有哪个行业比快递业更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消费者手机跳出的快递通知,都是中国庞大内需市场与电商经济的脉搏。 据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7.43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实物商品网购仍有6%的增速,让网购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稳定在四分之一左右。快递业正是这股力量的最佳受益者:仅上半年就完成了956亿件的投递,同比增长高达19.3%,继续傲视全球。 在这个背景下,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ZTO.US; 2057.HK)近日交出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第二季度,公司收入118.32亿元,年增10.3%;盈利则年减24.8%至19.65亿元。上半年计,中通收入按年升9.8%至227.23亿元,盈利则按年跌2.6%至39.32亿元,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2.0%下降至24.8%。 我们在早前的文章中提到,去年业务量市占率下滑的中通,今年下达军令状,将首要任务放在“实现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业务量增长”上。今年上半年,中通业务量达198.48亿件,以同期全国快递业务量956.4亿件计算,市场份额约20.8%,较去年底的19.4%有所回升,业务量增速17.7%也逐渐追上行业平均增速19.3%,但仍低于极兔(1519.HK)的27%、顺丰(6936.HK; 002352.SZ)的25.73%及圆通(600233.SH)的21.79%。 轻小件拖累单价 在业务量增速回升的同时,单票收入却同比下降约6%,这一变化直接拖累了毛利水平。下降的原因并非单一,部分来自订单结构的持续小件化与轻量化,拼多多、抖音等低价电商平台推动的高频低价件大量涌入,压低了市场的平均票价。同时,为保持市场份额,中通在价格策略上相对积极,使得单票收入无法随件量提升而同步增长。 中通首席财务官颜惠萍指出,第二季核心快递业务单票收入净下降0.06元,主要因为增量激励增加0.18 元,以及单票平均重量下降影响0.05元,但主要客户单价提升0.17元,抵销了部分影响。 在成本端,中通的规模效应优势被直客服务、网络升级和区域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所抵消。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成本达到229.5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运输成本增长13.1%至103.7亿元,分拣成本增长11.2%至57.4亿元,而其他成本更大幅增加47.6%至68.4亿元。其他成本包含直客业务的拓展与网络基础设施投入,成为拖累毛利率的主要因素。 背后的原因是,随着订单结构逐渐向轻小件倾斜,快递企业需要更多末端派送能力与差异化直客服务,意味着对网点、快递员补贴、服务质量保障等环节的持续加码。 同时,中通作为市场份额领先者,为了维持全国范围的网络稳定与服务水平,也在加大区域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升级方面的投入。这些投入短期内难以带来直接收益,却立即反映在成本科目中。 反内卷的曙光? 中通用利润换市场,体现出快递业“内卷”下的无奈。据国家邮政局统计的快递业务量与收入推算,2007年内地快递平均单票价格为28.55元,而到了今年6月,这一价格已下滑至7.49元。 不过,官方反内卷的举措也开始延伸至快递业。本月中旬,浙江义乌宣布调涨快递价格,要求将快递单票价格下限上调0.1元至1.2元。而快递业务量占全国24%的广东省,则自8月4日起将快递底价上调0.4元,各家均不得低于1.4元成本价揽收,否则将面临处罚。 或许是体会到盈利下滑的无奈,中通管理层在财报中调降了全年业务量目标,从408亿件至422亿件区间降至388亿至401亿件区间,换算增速仍有14%至18%。 业绩公布后,中通股价微跌0.71%,报154.7港元,年初至今升幅约3%。市盈率为12.46倍,低于顺丰的22倍、圆通的16.4倍与韵达的14.7倍,反映出市场对中通盈利状况的担忧。短期内,中通仍要面对成本上升带来的盈利压力,官方的反内卷措施将有利于单票价格的回升,但或需要更多时间来体现;长远看,反内卷可能提升行业集中度,对业务规模更大的中通更有利,估值修复的可能性也会提高,投资者可再观望一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赣锋锂业拟配股及发可转债筹25亿元

锂生产商江西赣锋锂业集团有股份限公司(1772.HK; 002460.SZ)周二公布,拟配股及发行可换股债券,共筹集净额25.15亿元,拟用于偿还贷款、产能扩张及建设、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配股部分,公司建议配售4,002.56万股新H股,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9.02%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95%,每股配售价29.28港元,较H股昨日收市价30.98港元折让5.49%,集资净额11.69亿港元。 另外,公司建议发行于2026年到期的13.7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按年利率1.5%计息,初始转换价为每股H股33.67港元,较昨日H股收市价30.98港元溢价8.68%,可悉数转换为4,068.904万股H股,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9.16%及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1.98%。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13.4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82.58亿元,同比下降13.3%,亏损由去年同期的7.59亿收窄至5.36亿元。 周二公司股价低开,至中午休市报30.08港元,跌2.9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